■周玉娟 余明友 蔡明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在未来建设和振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综合发展将决定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未来。儿童时期是人各种能力发展的奠基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对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也是此阶段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之一。因此,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积极人格,培育出具备积极心理资源的新型人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振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重要途径。
人格是指个体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经济、社会地位、教育等相对弱势的地区,制约了其积极人格的形成,容易在以下方面形成一些不良人格特质,影响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增加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
研究表明,由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乏,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易形成较内向、悲观、自卑、缺乏自信、心理不平衡、孤独感强、乐群性低、富攻击性或畏缩怕事、适应不良等性格特征。本课题组对贵州南部“汉、布、苗、水”聚居的贫困地区儿童自尊发展特点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的得分在总体自尊水平上显著低于已有研究中汉族地区的儿童;在自尊的结构各维度上的得分也大都低于汉族地区儿童,特别是在体育运动、能力与成就感三项,差异非常显著。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由于现实的成长环境与追求理想生活的反差,易出现不同层次的焦虑和烦恼,多消极情绪、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等。尤其是留守儿童,由于亲子依恋缺失,情感支持缺位,生活中缺少正向情感力量的支持,因此情绪稳定性更差、对成人充满惧怕、怀疑,甚至会形成反抗情绪,影响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进而产生焦虑情绪、厌学行为等。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儿童易出现自闭倾向、人际交往敏感、社交孤立,人际交往冲突等心理问题,导致社交压力大。研究显示,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方式并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较多,当遇到人际交往问题,基本的人际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缺乏必要的参照会使他们产生失落感,导致不合群、压抑、恐惧、逃避等,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对人的关心度不高。
二十世纪末出现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倡导心理学要关注促进个体成长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力量,挖掘人的潜能,使健康的人变得更幸福、更成功、获得美好的生活。2007年Luthans和Youssef以及Avolio指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四要素。”还包括智慧、创造力、主观幸福感、感恩、宽恕、勇气等积极特征。Peterson和Seligman在《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一书中提出了创造力、好奇心、心胸开阔、勇敢、诚实、热情、社交能力、团队协作、宽容、谦虚、感恩等24种积极人格特质。
心理资本可以在认知评价、情感体验、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影响个体的成长过程,在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心理资本高的个体可以积极正向的视角看问题,进而形成积极的认知评价,有效应对逆境与挫折。自我效能感可使儿童自信面对学习、生活,深度挖掘心理潜能;拥有奋发进取、坚韧顽强心理资本的儿童能在学习中更坚定信念,对学习中的逆境处之泰然,提升儿童的学习力和智力;乐观能够促使儿童心胸豁达,面对事件时做出积极的解释和归因;韧性能使儿童遇到挫折时保持坚持性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在达成目标过程中既能坚守又能够灵活处理。
高自我效能感可以减少儿童出现负面情绪的可能性;乐观能使儿童主动用乐观思考来引发积极情绪,避免焦虑、抑郁情绪的困扰;性格开朗、拥有希望、韧性高的儿童面对逆境、挫折及突发事件,会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问题,采取更理性成熟的处理方式,复原能力较强,能使他们更能主动掌握主观幸福感。
人际型心理资本可以使个体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去协调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包容宽恕可以增加儿童的心理正能量,能够接纳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谦虚诚恳能够提升儿童的友谊质量;感恩之心能使儿童更加理解父母的初衷和劳累,成才后能有回馈社会之心,做感恩社会之事。
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自尊、内控性、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感平衡、焦虑、抑郁、偏执、敏感等多种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高心理资本的儿童能更有效地应对各种外部压力性事件及不利情境,在学习、行为、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表现良好,心理健康发展。
人格是在生理基础、外在行为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积极心理学家主张把儿童当成具有主动寻求自我健全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的积极的心理建构者。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基础,而心理健康与积极人格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因此,可以通过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支持为保障的三维一体的教育体系,开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的心理资本,挖掘和获取儿童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来培养其积极人格:
学校教育在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逐步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增加儿童学习中的积极行为,产生较为理想的学习结果使儿童体验成功,通过引导儿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进行积极反馈,关注、认可、赏识和鼓励儿童,提升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多角度、正向地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增加积极期望的反馈机制,树立他们对未来的希望;要引导儿童对未来合理预期,锻炼和强化儿童的积极归因,养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教师应努力提高儿童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质量和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时学会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在遭遇挫折时能够尽快调整自我,增强其心理韧性。在提升儿童以上心理资本的同时培养儿童的好学、创造力、好奇心、洞察力、心胸开阔等积极人格。学校还可发挥德育的导向功能和人文关怀功能,通过引导儿童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开发其心理资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怯弱、敏感或暴躁等消极负面情绪,使心理资本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互相促进,并以此促进儿童积极人格的养成。其次,学校还应利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拓展训练活动等各种实践途径,对年龄小的儿童还可采用游戏、励志故事等,通过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熏陶感悟,在提升儿童的心理资本的同时培养其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自我调节等积极人格。最后,学校要整合教育资源创设有利于儿童心理资本开发的教育氛围,通过良好的校园环境、激励人心的校风校训、和谐的人际环境等唤起儿童的积极体验和行为。通过人际互动,如同伴竞技比赛、合作学习平台、学生团体活动、兴趣小组、互动游戏等,使儿童学会与同伴互相关心、理解、信任,懂得团结合作才能互利共赢,在提升他们的自信、自尊、乐观、希望、感恩、坚韧等积极心理资本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直、勇敢、善良、爱心、宽容、谦虚等积极人格。
儿童的早期经验、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是其心理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儿童期是构建自我认同、培养健全人格、发展社会技能的重要阶段,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历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大多数心理疾病的产生往往都可追溯到童年时代的环境和教育。因此,应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的家庭教育条件,通过家校通、建立家长QQ群、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专题讲座等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采用关心、民主的教育方式,这有利于增强儿童的成就动机、情绪稳定性和自尊。在家庭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频率,避免儿童由于父母教育及情感缺失而出现的负面情绪影响其人格发展。即使不得已而外出,也要多增加与留守儿童的联系,同时加强家校联系,父母应多与孩子进行交流,给孩子讲自己打工的经历和感悟,给孩子树立拼搏上进的榜样,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为了梦想而努力,树立他们的希望。家长要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引导儿童进行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辛酸,能以积极的心态对父母多一份包容与理解,懂得感恩身边所有应该感恩的人和事,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并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发奋图强,在提升儿童希望、乐观、韧性的同时促进他们爱心、宽容、感恩、自我调节等积极人格的发展。
社会各界的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可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既可以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可以为当地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积极儿童发展观主张将儿童作为一种资源去培养,关注儿童自身所拥有的发展潜质,要让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学校可争取各种社会力量及相关部门的经济和心理帮扶,来自社会的正向关注,比如家校社网络连接模式、“留守儿童之家”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缓解他们的亲子依恋缺失,把情感支持由父母角度转向社会角度。要引导留守儿童也应主动敞开心扉,主动寻求社会资源的帮助,进行积极的社会交往,使儿童在提升心理资本的同时培养他们心胸开阔、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自我调节等积极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