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职院校构建心理育人体系差异性探究

2021-11-12 11:18陈花兰陈吉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育人心理健康体系

■陈花兰 陈吉萍 云 芸/.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

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切实构建心理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各高校在推动心理育人的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握好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方针、计划。涉农高校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力量,肩负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使命。因此新时代涉农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更应加大“心理育人”体系建设的力度,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心态的工作实践,将美育、德育活动以及专业学习结合,最终构建科学的工作格局。

一、涉农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构建心理育人体系上的差异性

(一)教学一体化方面的差异

本科教育比较强调学科建设,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而涉农高职院校相对缺乏完备的专家型师资力量和科研团队,会出现思政课、职业规划课程以及心理课程相互渗透的现象。在涉农高职院校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心理健康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和应用研究,更注重学生们应用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时,提高心理调控能力。在心理失衡时能够及时察觉与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学生生活的实践之中。涉农高职院校心理课程教育更要注重将基础理论、行为训练、心理体验进行融合,制定相对应的教学大纲,最终满足涉农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需求。

(二)实践活动主体性方面的差异

涉农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本科院校的心理辅导往往以讲座及个体咨询为主,涉农高职院校则以团队辅导和个体咨询为主,又由于涉农高职院校的集体活动较多且杂,且缺乏一些创新性的品牌活动,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涉农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实践项目,因此只有开展具体的实践项目活动才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造前提条件。这样的活动也能够更好的满足涉农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涉农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个人心理健康不仅仅受社会因素与个人精神系统影响,同时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心理素质有关。涉农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经济条件的落后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氛围的缺乏,往往导致农村家庭不太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太注重不良情绪的疏导,因此大部分农村生源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和不良情绪调控的方法,任何一件应激事件都可能会演变成心理危机事件。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都外出打工,很多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作为家长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强引导,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由于农村生源的学生过往的学习经历比较单调朴素,他们在刚刚来到城市之中时,内心会受到冲击,很多学生会羡慕城市的生活。然而在面对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同学时,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此外,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导致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由于受到成长环境以及经济条件的束缚,农村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往往会感受到更大的就业压力。

三、涉农高职院校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策略

(一)创新教育观念,合理应用互联网资源

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涉农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也正在多元化发展,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正在不断加强。面对这种情况,在涉农高职院校心理育人体系课程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尽可能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最终形成一种开放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当下的社会热点,拓宽涉农高职院校心理育人教育的空间,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热点两者相结合,使得新时期背景下的涉农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推进更加接地气。在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当构建一个公平公开的教学氛围,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作为涉农高职院校在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坚持内容丰富多彩为主的原则,构建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实践平台。首先,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教育平台。通过搭建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网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且开通在线心理咨询服务,最终拓宽教育渠道。其次,应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校园文化其实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课程,是心理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影响学生情感及心理。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涵养的功能,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时,学校也可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举办一些表演大赛以或家长畅谈会,从而能够从家、校两方面一同出力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也可以组织走进农村的调研活动,使得学生了解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发展情况,明确专业未来发展的前景。通过交互式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自我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释放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建设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涉农高职院校心理育人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仅要能够与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同时也应适用于教师能力提升的要求。当下,中国正在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心理育人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之下开展涉农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模式创新,不仅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因此加大制度改革是涉农高职院心理育人体系创新的重要内容。首先,应当形成更加严格的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体系能够明确心理育人的发展方向,使学生通过教学与实践能够形成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其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在原本涉农高职院校教师考核体系的基础之上,重视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评,使得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最终提高心理育人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

(四)建立预防机制,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预防机制的建立是涉农高职院校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不仅能够确保干预工作的时效性以及针对性,同时也能从根本上健全涉农高职院校的危机预警机制以及提升对学生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最终确保学生能够健康发展。涉农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一体化工作的网络机制。首先,应当以课程教育作为基础,做好危机预防工作,针对涉农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展开针对性教育,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有意识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其次,作为涉农高职院校,也可以与专业心理医生展开密切合作,针对心理状态异常的学生展开专业化的干预工作,避免问题恶化。再次,应当做好预防干预工作,一旦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立即启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由危机干预小组牵头,联合心理老师、校医、保安、朋辈力量果断干预,针对具体危机个案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最终帮助学生平安摆脱危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涉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是一项专业性、规范化的工作。作为涉农高职院校在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自身与本科院校存在的差异,加强体系构建的重视力度,完备相应的政策,完善相应的物质基础,并推动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最后探索出适合涉农高职院校发展的心理育人机制。

猜你喜欢
育人心理健康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健康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