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曙光/徐州工程学院
技术是人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采用的各种手段、方法的总合。教育技术则是通过运用技术的手段和方法完善和优化教育过程,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教育技术几十年的发展时间里,经历了幻灯、投影、影视媒体到现在的交互技术的发展阶段,中间又有多少技术消失在大众视野里。那么,一项教育技术的诞生最初的目的是教育吗?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应该怎样有效利用教育技术,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主要任务必须是学习。网络、软件、硬件、应用程序(即“工具”)在产生之日起往往并非是为学习者而专门设计的,而是由那些对教育学概念了解甚少的人设计的。以管理和生产力为导向的技术需要尊重教育学对工具(硬件和软件)选择、带宽、数据和隐私安全、网络和数据访问、选择和个人需求的影响。教育技术的选择必须以健全的学习原则为基础。在线学习环境是否适应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课程设计是否符合课程活动和学习者评估的学习目标?硬件标准是否会妨碍教师选择授课方法?所使用的工具与参与学习的认知过程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例如,数据库可以用来促使学习者检查数据本身的相互关系、组织模式和编码系统;超链接技术和自适应系统可以在学生和显示的内容之间产生新的交互形式。在设计和选择教育硬件、软件或网络时,必须广泛征求教育工作者的意见。教育技术研究的视角要发生转变,从研究媒体到研究教育过程和教育信息资源,从研究媒体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到在媒体工具的背景下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研究技术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参与教学活动,具体到每一个学科、课程、内容、班级等具体教学背景下的具体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手段和评价上进行整合,深入学科,才会和一线教师有共同的语言。技术要在教育中发挥作用,首先需要被教育采用,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技术才能完成对教育的影响。
21世纪对于那些习惯于传统课堂的人来说,新的教育技术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有时候为了选择新的教育技术,而忽略了课程本身高质量的传授,虽然偶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不是最佳选择。在某些情况下,对一些教授来说,粉笔、板书可能是最好的教育工具。高科技并不适用于所有课程,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分散注意力。
那么,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恰好切合我们的课堂呢?这当然需要我们去谨慎地选择。因为若使用越多的教育技术就需要更多的教学组织。在课程中融入的技术越多,在准备课程时就应该计划得越有条理。我们必须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接触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技术。对于我们可能使用的大部分技术,重要的是要有资源或者案例来解释该技术以及如何指导和练习使用该技术。比如:在课程开始时为每一项将要使用的技术(例如,如何浏览在线课堂管理系统)设置带小测验的模块。通过嵌入式视频来解释这种技术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当我们要使用一项新技术,要让学生们去先适应它,然后才谈得上教育组织或教学模式创新。有时我们喜欢的技术对一些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5G时代即将来临,各种基于5G的新的教育技术也会慢慢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负担得起基于此技术而产生的笔记本电脑和5G手机等。也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家里上网。特殊期间,就有很多大学生,因没有网络不能在家里上网课,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事件。有视觉或听觉障碍的学生可能无法观看预先录制的讲座视频。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思,更应该积极地去寻找解决方案。
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也需要去选择合理的技术。有的学生喜欢电子教科书,有的学生喜欢社交媒体,还有的学生喜欢网上视频讲座。归根结底,虽然现在多数大学生都擅长使用技术,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发现同样的电子资源有助于他们的学习。甚至在寻找资源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老师,尽可能熟悉这些不同学生学习方式,采用多种技术为学生进行资源的推荐,避免学生走弯路,更快找到他们想要的资源。此外,教育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不能让技术使你机械化。教育技术可以在许多方面使教学自动化,测验可以自动评分,电子邮件提醒和预先录制的内容可以自动发送。个别学生的课程进展可以自动管理。这些可以是有价值的省时创新。尽管如此,学生们也需要并期望他们的导师给予专业的、实时的关注。
大数据时代,学习不仅仅在学生时期,也可能发生工作中,终身学习思维让我们在慢慢习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有现实意义的,但它的实践是有挑战性的。必须将学习作为终身努力的范例纳入教育和培训提供者的结构和工作场所。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中,必须更加重视学习和改变。学习必须被视为个人的、持续的,而不是封闭的、制度化的,并且总是形式化的。这应是政策和教育改革的重大改革。要使学习持续下去,我们必须在个人层面和教育培训提供者层面上转变我们的思维和实践,因此变革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持续学习的技术。
定制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优势之一是,我们可以轻松地为单个学习者定制程序、课程和服务。现在,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出现,我们可以使学习系统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和他们的表现。学习者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目标、学习的速度、喜欢的交流方式、学习的动机、对刺激的反应、先前的学习能力、身体和感觉上的差异(如视力),以及他们展示自己所知所能的方式。我们的学习教育技术和课程设计可以根据个人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定制,必须酌情满足个别学习者的需要,以及个别专业、企业、行业、文化和整个社会的不同需要。在经济、课程要求、时间和获取途径方面都有限制,但借助工具和过程技术,可以做更多的工作,以提高每个学习者的教育质量。
教育技术在我国的真正普及发展不过是几十年的时间,这点时间对于发展一个学科本身不是很多,我们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对研究成果的抛弃,能够保存下来的技术成果少之又少。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为什么不能把那些成果继承下来?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在哪里呢?回顾教育技术在我国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从投影、幻灯阶段到影视媒体阶段,再到现在的多媒体网络阶段,我们对技术的淘汰不仅仅是硬件、软件的放弃,包括各个阶段的优秀成果也没有留下多少,缺乏继承,甚至是完全的放弃,学界很多专家喜欢以传统和现代来区分教学媒体,有一些媒体技术还没有在教育教学中真正普及应用,就已将被标上传统的标签了。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研究成果昙花一现,人们的喜新厌旧,使得很多技术在其成功应用于教育之前就轻易地被抛弃了,“而一旦该技术被更新替代”有关研究成果的价值也就随之下降。
在我国教育技术实践领域,长期受媒体论的影响,追踪热点媒体的应用,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见物不见人”的情况。比如某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一笔重大资金,需要各部门申报所需的教育技术设备,而各部门兴奋之余所申报的技术设备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这些价格昂贵的设备本应该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然而这些设备进来以后长期闲置,原因是设备很先进,相关的配套没有发展起来,耗材同样昂贵。最关键的是,没有相关的人员培训,很少有从业者会操作,就形成了”见物不见人”的局面。而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网格、普适计算、泛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面更是如此。很多人往往是了解了技术,且有了应用能力后才决定不去用它,才发现这个技术没有用,但是一个研究的周期已经过去了,我们还会乐此不疲的追求更新的技术。这种发烧友似的思维在我国的教学单位不在少数。
5G时代已经来临,各种教育技术必定会有大幅度发展。面对不同的学习者,需要认真分析研究他们的不同需求,开发真正适合教育的技术,同时也要求我们合理选择教育技术,让技术更好地为收教育者服务。对于新技术的诞生应该理性对待,理性接纳,不能一味地盲目求新求先进,避免“发烧友”的心态出现,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度选择,避免造成技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