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风险致因及规避研究

2021-11-12 08:56高平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12期

高平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体育部,河北张家口 075100)

体育运动是人类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运动的主旨就是在体育锻炼中促进身体各项指标的平衡发展,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但是,在体育运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大或小、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不管运动风险是否发生,但运动风险可能会伴随着运动锻炼的整个过程,所以运动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鉴于此,对风险致因进行归类、评估和规避研究是体育运动工作者应该关注的主题之一。

1 运动风险分类界定

在体育运动中,当风险累积到一定的时间和程度时,即达到“质变”的时候,风险就会难以控制,一旦发生了风险,就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所以,分析造成运动风险的各种因素,从而规避运动风险是体育锻炼的重要指标。边菊萍、王军认为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可以总结为:运动负荷、运动环境、个人因素三个方面;而陈德明(2012)、李晓亮等在《学校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一文中将运动风险致因归结为“环境风险和人为风险”两大类。本研究进一步将运动风险致因总结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来分类阐述。

客观因素是指运动设备因素(如运动器械、场地,设施等)以及自然环境因素。对运动设备评估是规避运动风险的重要环节——器械自身是否有安全隐患、运动场地的风险(包括场地质量、影响体育锻炼的杂物堆放、场地材料质量)、设施设备的完好程度、老化程度、是否合格等等。此外,自然环境如天气情况、空气指数达标情况等。

一般来说,主观风险是人为的,是可以避免的。首先从体育锻的参与者来说,其发育水平不同,面临的风险隐患也将不同——一个人的身体发育与其营养的摄入、年龄结构和心血管发育状态有关。发育水平越高,规避风险的能力也越高;参与运动者心理因素是另一个重要指标,包含其安全意识和面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越高,对可能产生的运动风险压力承受能力越大,发生运动风险就可能越小;体育运动参者的身体素质也与运动风险致因相关,一个人的耐力、运动协调性和运动力量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决定其是否能规避运动风险;当然,体育运动参者的运动技能最能体现其是否能够规避运动风险。另一方面,运动场地是否存在人为风险: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隐患,是否存在火灾隐患,是否存在用水用电安全隐患,这些因素都是评估运动风险的重要指标,不容忽视。

2 运动风险致因分析

根据风险存在的特征,可将运动过程中的风险分为主观因素风险致因和客观因素风险致因。

2.1 客观因素风险致因

特别是环境因素如天气状况、运动场所周边隐患、体育器械或健身器材等自身质量问题都会导致各种危险的发生,而且一旦危险发生,付出的代价就越大。比如冰雪运动,对滑雪活动要求的场地坡度指标、滑雪器材的质量、气候温度等要求极高,导致这项运动发生的风险几率越高。还有,体育运动场所是否设立医疗服务机构、应急救助中心及其医疗水平和应急水平都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因素亦是体育运动应该纳入规避的范围,比如体育活动场地是否存在发生海啸、雷电、洪流和山体滑坡等的可能性。

2.2 主观因素风险致因

人为的主观因素和运动者自身的因素也是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

首先,涉及到管理问题,就是人为因素——作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必须考虑风险致因,必须提前将风险识别和风险预警纳入管理范围之内,然后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活动计划、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有效管理是风险管控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预防风险发生的手段。通常,管理制度建设、风险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设备检查与维护、安全警示标识、风险提示等都是有效预防各类风险发生的重要保障,是保障体育活动有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其次,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体育器材和设备是否安装到准确合理的位置,距离是否在安全标准范围内,活动场所是否安装有防护设备,运动范围是否存在盲区等。此外,用火、用水、用电和用气设施存在的风险因素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风险,如果管理不慎,其安全风险几率发生极大。

另一方面,参与运动者的自身因素与风险发生的几率密切相关。运动者的年龄结构、营养的摄入水平、心血管发育状态、心理因素、自律行为等都属于自身风险致因的范围。未成年人(年龄低于18 周岁)缺乏安全意识和预测风险的能力,增加了运动风险的机率。由于营养水平的差异,导致其体质的不同,完成体育项目超过了自身运动强度,导致体力超负荷,发生危险的机率增大。心血管功能不好,参加超负荷运动,必然容易发生猝死的风险。体育活动参与者运动技能掌握的差异也会造成运动风险的发生。心理因素差异是运动员完成技术项目的重要保障,决定了运动风险几率增加与否。运动参与者的自律行为,例如破坏运动规则也会增加风险发生的几率。

3 运动风险评估与规避

陈德明(2012)认为:“运动风险评估是运用系统的、严谨的、具有逻辑性的方法对风险识别出的风险致因进行测评,确定风险致因的等级,为风险应对提供科学的依据”。风险规避是针对各种安全隐患或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管控或干预的手段,其目的是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风险发生之前,将已发生的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最终使体育运动得以顺利地、安全地进行。

3.1 运动风险评估

对运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是规避运动风险发生的基础。首先要根据风险因素的特点来选取评估对象:场地评估、管理评估、环境评估、器材构件评估。其中场地评估包括运动场地的地面平整度是否达标、是否下沉或出现裂痕;防护设施是否存在缺陷;安全缓冲区是否达标。管理评估包括:是否具有安全警示标识,张贴位置是否达标,警示标识是否按等级标明,等级颜色及其形状是否合乎标准、是否清晰;场所定员是否合理,安全通道是否通畅以及是否具备消防应急通道、设施、设备;是否有定期管理和维护制度,是否具有专业的检修维护人员,是否具有定期售后维检。环境评估包括运动场所灯光照度、眩光指数是否达标;场馆室内污染物如氨、甲醛、笨、氮指数超标;PM10和PM2.5 日平均浓度是否超标;可触材料铅、镉含量是否超标以及场馆环境其他污染物是否超标。器材构件评估主要指运动器材表面是否达到安全指数,部件表面是否存在致伤性棱角和边缘;器材主体及部件是否松动、容易脱落;器材易损部件是否完好,某些部件弹簧是否已经疲劳(超出负荷或适用范围);部件之间的间隙是否达标等等。

3.2 运动风险规避

运动风险致因多种多样,排除隐患、规避风险的措施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实际情况应灵活应对。

首先要加强管理,合理引导: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对场所和设施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其次要加强教育、严格监督:对参与运动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克服大意思想,对参与者进行合理监督和管控。再次要定期排查隐患,落实整改:包括对运动场所的火灾隐患、用水、用电、用气的排查;运动前检测有害气体是否超标,检测场地或室馆的器械有害金属或化学物质是否超标和相应的处置措施;再者,要落实风险保障体系,进行必要的风险转移:联系保险行业,为学生建立意外事故伤害相关的保险或建立运动风险伤害基金。

此外,对于体育设施的管理,要建立合理的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将所有可能发生风险的场地、馆室以及设施设备进行统计管理,列出风险点,进行评估并标明风险等级。评估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有些项目需要专业的检测,要有权威的机构来进行科学检测;有些项目则是按照国家相关条文来进行评价的,比如运动器械是否达标,要按照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来衡量。同时,要设立定期检查档案,规定检测周期,防治器械设备超出使用周期,产生意外伤害风险。

综上所述,运动风险存在于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每个环节或整个过程,各种风险致因繁纷复杂,相互关联,导致管理非常复杂棘手,所以各相关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预防、科学评估,最终建立一套严格的防范体系是规避风险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