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克氏教育思想的英语师范生“心智培育”策略探究

2021-11-12 08:56郑攀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12期

郑攀

(衢州学院,浙江衢州 324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角色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灵的塑造。英语师范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因此对于英语师范生的培养,尤其是心灵与智慧培育(以下简称“心智培育”),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英语师范专业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对师范生“心智培育”起着关键作用。具有世界影响的印度哲学家和精神领袖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1895-1986)(以下简称克氏),崇尚个人的精神解放和自由,其教育思想一扫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他认为,“教育上的真正问题是教育者”,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绽放,让学生获得智慧的增长而非单纯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让其成为完整而非分裂的人。本文以克氏教育思想为指导,从高校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从育人、教学和自我认识三个维度探究英语师范生的“心智培育”策略。

1 克氏教育思想简介

作为20 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诸多教诲围绕教育展开。在《一生的学习》中,克氏提出,“正确的教育,意指唤醒智慧,培育一种完整的生活”,而智慧“并非借着种种知识来填满它,而是对我们自我的思维、情感加以觉察”,智慧的培养需要摆脱权威和恐惧,充满爱和自由,而非附和与服从。他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

与注重向外寻求知识积累、技术训练和外在效率的传统教育不同,克氏的教育思想“真正关注‘人’”,注重向内的心灵智慧培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体验完整的生活,成为“完整的人”。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中,他提出了诸多具体的教育观念。他反对权威,因为“心只有在悠闲中才能学习”;反对纯知识和技术的教育,提倡“整个生命的活动就是学习”;反对比较竞争,认为“比较是暴力的一部分”;强调自我觉知,倡导“学习‘你自己’这本书”;提倡根本的转变,认为“教育要培养完全的责任感”,而“责任”则是意识到“一个人就是整个人类”。他特别强调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教师与人类的绽放息息相关”。克氏教育思想提出的教育观和教师观,对于今天英语师范生的“心智培育”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价值。

2 克氏教育思想指导下高校教育者的英语师范生“心智培育”策略

在克氏眼中,教师是推动社会革新和个体改进的关键因素。教育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高校教育者的育人和教学活动对于英语师范生的“心智培育”都发挥着作用。基于克氏的教育思想,教育者不仅在育人和知识技能传授方面有别于传统要求,教育者自身更需要在自我认识方面进行努力。

2.1 育人策略

(1)高校教育者以健康的师生关系开展育人实践。克氏认为,“关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育者通过与学生的关系互动,“借着他们的态度、行为和言辞,一定可以把精神生活的意义传递给孩子”。因此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教育者在进行育人活动。这要求教育者避免成为权威者而应成为合作者。“老师的权威感不死,学生的独立思考就无法鲜活起来”。当教育者自视为权威者,学生心中会滋生恐惧,而“一旦心存恐惧,智慧便不可能存在”,学生对教育者进行附和与服从,这样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失去了心灵的放松和创造的自由,造成心智僵化与萎缩,甚至影响到未来教师生涯中健康的师生关系。而当师生关系具有“友好、不相互限制、谦逊”的要素,就“自然会展现敏感和友爱”。师生之间的合作需要互敬互爱,尤其是教师要尊敬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敬。

(2)高校教育者要以自身的热忱和投入精神开展育人实践。

克氏认为,如果缺乏从事教育的热望,就不应当教师。“普通的职业以技术为基础,以谋生为目标;而教育则以智慧为基础,以心灵为依归。教师有责任破除所有可能导致个体麻木、迟钝、轻率的种种障碍,来唤醒人类的智慧”。教师的天职在于培养未来的新人,育人是一项历史百年的长期工程。在英语师范生“心智培育”过程中,教育者更需要意识到,英语师范生这一受教群体的特殊性,因其心灵与智慧的发展将影响到未来无数代人。因而教师“必须付出所有的心思、所有的关怀和情爱,以创造出正确的环境和智慧的培养,使得孩子长大成人后,能以智慧处理他所面临的人生问题”。英语师范专业的教育者需要坚守职业道德,勇于超越世俗,怀揣教育情怀,并向受教者传递这份精神品质。

2.2 教学策略

(1)高校教育者需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知识和智慧的关系。

虽然克氏对纯粹进行知识积累和技术训练的教育有诸多批判,但他并非全然否认教师的这一职责。同时他也指出知识的局限性和潜在危害。“教育不仅是要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得多的是让智慧觉醒,然后智慧会利用知识”。没有智慧的知识教育,不仅无益于平和的生活,反而带来了人类生活中的战争、野蛮和冲突。知识的重复造成心灵失去活力,“知识的持续运动,无论它是多么的专业,都会使心陷入陈规,陷入一种狭隘的生活方式”。因此,教育者要意识到唤醒智慧在教学中的重心地位,不迷恋知识的积累而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受困于过去知识的束缚而培养“对于根本事物、现在存在的事物的了解能力”,不局限于传统知识的禁锢而带着自由悠闲的心开启智慧的大门。

(2)高校教育者需在教学实践中对重新认知“学习”的内涵。

克氏认为,学习不只限于书本而是贯穿于整个生命。“学习是纯然的观察,不仅是对外界,也包括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整个生命的活动就是学习……每一个行动都是学习的活动,每一种关系都是学习”。克氏倡导的“学习”,不是以谋生为目的的片面知识学习,而是以生活为目的的完整生命学习;不是机械的知识记忆,而是创造性的智慧启迪;不是单纯从外界获取信息,更指向内在的心灵探索和自我认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教育者要培育师范生的“心智”,需扩展自身对于“学习”的认知,不让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而是引导学生增强对于整个生活和环境的敏感,鼓励学生走向内在的了解和觉知,带来“外在和内在之间的和谐”,促成学生心灵的绽放和智慧的启发,最终带领学生走向自我教育的道路。

2.3 自我认识策略

“教育者的任务,在于深入地检视他自己的思维和感情,并且将那些使他安全与舒适的价值观抛弃,唯有如此,他才能帮助学生自觉,而且了解他们自己的冲动和恐惧”。自我认识可以带来智慧,“教育者的智慧,远比教育的知识更重要”,它不仅能启发教育者的智慧,更是对学生的无声引导。而这也是教育者最为忽视的一环。因此,高校教育者需要培养自身的觉知能力,觉知自己的野心和动机,觉知自己的局限和限制,自我了解是自我解脱的前提,而教育者借由自我心理机制的觉知,唤醒学生的自我觉知能力,从而促成学生心灵的绽放和智慧的唤醒。

3 结语

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克氏的教育思想虽有一定的理想和宗教色彩,但为教育的探索和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启迪。高校英语师范生的“心智培育”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值得高校教育者和师范生自身的深入思索和不断实践,尤其是教育者,更需要担任起教师这一角色的重任,升华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实践,不负教育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