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2021-11-12 08:56何丹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12期

何丹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武汉 430223)

0 引言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是培养这些人才的重要场所。只有先“立德”才能“树人”,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落实这个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要把这个“关键课程”办好的根本在思政课教师,要全方位的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巩固好思政课这个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这在高职院校尤为重要。因为社会上有较多的人认为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只需要学习掌握与以后的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就可以了,这也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只重视专业课,对文化课尤其是思政课不感兴趣。因此,在高职院校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思政课教师困难更大、任务更重,教师队伍建设更为紧迫。

1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1.1 思政课普遍边缘化,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一是高职院校对思政课的“关键”性认识不够。一些学校领导认为思政课与学校建设、学校未来的发展及招生就业等关系不大,也不能直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没有认识到思政课的特殊性,对其缺乏清晰的定位,对思政课的课时安排较少,班额较大。二是对思政课教师重视不够。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思政课程一样,处于边缘位置,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过问较少,对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关注,使得教师工作热情不高,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动力不足,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三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支持。在高职院校里,往往全校教师采用的是相同的考评管理方式,而没有针对思政课教师进行特殊管理,使得思政课教师在一些考评中处于不利地位。四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配套的经费支持不到位。在一些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建设经费不仅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足额下拔,还不断被压缩,一些教研活动的开展受到很大限制,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和进修等机会也较少,这不仅制约了思政课教师的自我提升,也影响了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的整体提升。

1.2 教师队伍总量依然不足,教师教学压力偏大

一是思政课师资缺口依然较大。近些年尽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由于一些院校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投入力度还不够大,部分院校还存在一些历史原因,再加上近些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张,造成很多院校的师生比依然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二是思政课教师教学压力大,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为了解决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有的院校减少思政课程总学时,有的院校扩大教学班级规模,有的院校出现了大批转岗和行政兼课教师,专职教师的课时量也大幅增加。导致思政课教师授课任务重,大班教学时课堂管理压力大,教学难以展开有效互动,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3 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是部分教师无法胜任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一些转岗教师教授思政课的教学经验极度欠缺,短期内难以胜任日常教学工作。二是部分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投入不够。特别是兼课教师因为还有一些其他的工作,投入到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达到教学要求。三是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够恰当。有的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对重点、难点等问题的把握不够准确,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授课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四是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性不够。有的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课堂教学仍以“单向灌输”为主,启发性运用不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实效。

1.4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首先,年龄结构不合理。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年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过度年轻化和过度老龄化并存,中坚力量明显不足,出现人才断层现象。第二,职称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并且高级职称教师一般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而短时间内集中大量引进的主要是年轻教师,初级职称较多,有的还是助理讲师。这种“两头大,中间小”缺少骨干教师的状态,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和后续良性发展。第三,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大大超过了专职教师,一些院系支部书记、辅导员、外聘教师和在校研究生等都在讲授思政课,造成了一些教师教学达不到要求。二是发展空间受限。思政课教师在职称晋升、科研立项、待遇提高等方面发展空间低于预期,在学校综合评价体系中处于劣势,成长空间较窄,发展空间有限,降低了职业吸引力,也影响了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路径

2.1 重视思政课程,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落在实处

一是要真正重视思政课。要把这门课程当作“关键课程”来重视,纠正把思政课当作“副课”的行为,课时尽量安排在学生精力较好的上午时段,尽量采用中小班教学等,充分考虑到思政课程的特殊性。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政课教师管理机制。要针对思政课教师的特殊性,采用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动力和教学热情。三是要为思政课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高职院校应大力支持思政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和进修,支持思政课教师与其他院校开展交流活动等。这不仅可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2 多渠道拓宽思政课师资来源,保障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规模

一是招录一批思政课专职教师。高职院校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的师生比例核定思政课专职教师岗位和编制,有计划的招聘、引进一批思政课专职教师,尽快配齐专职教师队伍。二是发展一批符合要求的思政课兼职教师。一方面要鼓励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机关行政人员参与思政课教学,另一方面要发展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三是聘请一批思政课特聘教师。可聘请当地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社科理论界专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同志以及各行各业先进模范等讲授思政课。

2.3 严格思政课教师准入门槛,有效开展职业培训

一要严格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设置不合格教师淘汰机制。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标准,同时严把师德关和业务关,对于在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二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国家、省、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并对教师定期参加培训给予时间和经费保障。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培训,有计划的开展职前、职后培训和辅导,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职业规范、教学技能技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培训,尽快改变因师资短缺,新入职青年教师未经系统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讲课学生不爱听,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对校内兼课和转岗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系统性培训,定期组织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同时搭建平台与兄弟院校的思政课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探讨,不断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组织能力。

2.4 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保障教师待遇地位

一是新招聘教师应符合本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发展需求。要根据本校的具体问题和实际情况,对招聘对象的年龄、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和职称等作出相应规定并落实执行,尽快使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二是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工资待遇。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师的人才招聘竞争中不占优势,可适当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增加职业吸引力,加大对博士生及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引进力度。三是建立思政课教师特殊考核评估机制。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及思政课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职称、评优等环节对思政课教师给予重点支持,及时修订教学型职称评审的不合理之处,科学考评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成果及工作业绩,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从事思政课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