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析

2021-11-12 06:18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10期

■刘 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前言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教育课程的重要课题,一方面需要抵制外部意识对大学生的渗透,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另一方面还根据当代时代背景,将爱国主义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高校要强化融媒体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并不断地完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二、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

(一)扩大了爱国主义教育影响范畴

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扩大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运作空间。高校借助于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对学生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使学生的成长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良好的运行。多样化的移动社交平台也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模式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模式发生了转变。辅导员要帮助学生不断的消除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隔阂感,使得学生群体敢于去提出自己的想法,推动了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发展。

(三)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当代大学生喜欢通过互联网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意识以及日常事务上的认知,辅导员应当深入学习网络热门词汇,通过对相关网络词汇的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不断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情怀,紧随时代步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推动了融媒体时代的发展。

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一)影响当代主流意识和价值观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能产生影响,当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当代思想政治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都受到了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不断的深入核心问题,使学生通过融媒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能够规避当代网络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受到冲击

当前很多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受到外来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影响,有时会存在大局意识不强,在外来思想意识面前,或多或少会受到干扰。因此,社会思潮也对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使得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受到了冲击。

四、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一)整合媒体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充分利用融媒体,收集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包含了中华民族形成及其民族精神,它能够不断的提升爱国主义教学信息的传递,通过整合网络上的教学素材,分析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其发挥教化育人的作用,也不断的推进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高校作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思政课堂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爱国主义教学内容能够和思想政治教材上的知识融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也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能够深入人心。创新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新的体验,通过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媒体资源,能够发挥传统多媒体简洁且储备知识量大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优势,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将一些爱国主义实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被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所吸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场所,教师能够让学生参与到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中,将线上和线下的内容进行融合,使得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体验感增强了。通过融媒体的指导,增加爱国主义基地的智能化导游、AR体验功能,使得爱国主义教学基地智能化,学生也能够通过一些终端设备,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爱国主义教学片断,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教学内容的了解,也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针对性提升。爱国主义基地通过3D展览,为学生展示多元化的场景,增强了学生的新鲜感。在融媒体的技术支持下,学生通过这项技术,受到革命前辈的影响,感受到了爱国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除了线下融媒体技术的展览,教师还能够通过线上的爱国主义教学场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高校还可以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线上合作,为学生开辟线上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在AR技术的支持下,学校通过建立属于本校的网络数字平台,实现1:1的复制,让学生能够通过AR技术实现现场参观的真实感。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通过终端设备对线上展馆随时进行参观,提升了学生在爱国主义教学中的主动性。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

1、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学校针对校园网络,应当进行有效的监管,对高校网络进行管控,创建一个有益的校园网络环境。高校要建立防火墙系统,为校园内信息的传递和大学生的网络运作环境提供一个优异的传播环境,也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学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高校还应当针对校园网络中一些动态的信息资源进行检查,负面信息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清除,如果某位用户所发布的负面数据超过了一定的次数,高校第一时间内要对该账号进行封号处理,并纠察责任。这样才能够保障信息的正常运作,为校园内的信息安全传播提供一定的保障。

高校应当结合学校运作的实际情况,除了要推送校内相关新闻,还要及时更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弘扬时代精神,提升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素养。

2、制定健全的网络法规

高校还要健全互联网的法律法规,网络虽然属于虚拟的平台,但是还是需要一定规定来约束大众的行为举止,如果想要深化互联网的爱国主义教育,更需要法律层面的支持。因此,高校应当完善互联网技术,运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让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和当代的科学技术思潮有效的融合。使得融媒体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发挥其最大化的教育作用,开创全新的教育局面。

高校要完善相关监管体制。为了避免校园内负面信息的产生,高校应当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全面监管,避免一些负面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不断的渗透进校园内部,相关网络监管人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为高校的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网络媒体作为网络环境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核心,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职业素养,对相关社会热点,秉持公正客观的准则,宣传正能量思想。大学生作为我国网民中人数较多的一个群体,也是我国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网络应当针对大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引领,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当代主流价值观的思想,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四)打造跨媒体的爱国主义校园媒体平台

融媒体意味着当代媒体已经不局限于媒体是否是组装还是合并这些概念了,而是属于全方面乃至多功能化的融合发展。高校应当建立扩媒体融合平台,整合学校的线上线下媒体,促使学校日常信息传播平台能够和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平台融为一体,使得平台功能多元化,校园平台的价值也能够全面提升,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应当先整合学校的相关运营团体,整合这些校园运营团队,不仅能够实现高校媒体平台还能够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在以前,高校的媒体通常都是分化管理,导致每一个平台都有属于自己的运营团队,团队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但是融媒体时代是要求运营团队能够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成为既能够撰稿又能够掌握微信以及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人才,融媒体时代为学校的媒体融合运行提供了可能,也有利于这些运营团队综合运作。再加上不同的媒体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融媒体应当扩大受众面,不断的创新新媒体的运营发展,通过建立高校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官方账号、抖音账号等方式,不断的推广校园信息,并推广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吸引学生进行关注,强化了融媒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影响力。融媒体互补了校园媒体运营团队之间的优势,凸显了高校能够通过融媒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高校通过校园媒体平台的资源整合,不断的创新新的平台运作方式,结合媒体优势,不断的传播爱国主义教育,使得教育成效能够获得极大的提升。

五、结语

融媒体的发展顺应了时代发展形势,面临当代社会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有效把握,通过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创新发展,实现了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全覆盖。高校也应当正确面对时代冲击下对爱国主义教育所带来的挑战,这样才能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实践提供正确的方向。高校也要充分运用融媒体,整合校园线下媒体,不断的创新校园媒体线上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