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宁/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有序开展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红军长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格贯彻遵义会议精神,从遵义会议精神出发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历史转折点,从树立坚定革命信心开始,到加强党内团结教育,对红军长征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遵义会议后党中央采取党内外相结合的形式来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
在党内采取宣传手段来坚定革命胜利信心,宣传贯彻遵义会议精神,用电报或个别告知的方式向干部传达,再通过召开各类会议来传达遵义会议精神、解释会议决议,通过发布文件、发表文章等形式来宣传,极大地鼓舞红军战士的战斗精神,坚定革命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其次通过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方法来使红军战士坚定革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对相关实例相关人物的宣传,来鼓舞士气,宣传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能胜利的走完长征路。
红军长征行程约两万五千里,途径地区多、范围广,且多数都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以及新区,首先深入少数民族部落与其首领结交来成立少数民族军队,制定执行少数民族政策,从而赢取到少数民族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援助;其次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详细阐述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保证了北上的顺利进行;最后,帮助有的少数民族地区获取民族自治权,号召少数民族群众反对压迫和欺骗。
此外制定严格纪律规范红军行为,发布通知来规范红军行为,譬如要求着统一整齐服装、不掉队落伍、不自由行动、无事不进百姓家等,此外入城也有严格规定,除政治机关、保卫局其他部队不得擅自入城,因执行战斗任务需要入城的部队,要严格执行城市纪律,做到不打乱群众的日常生活,不侵犯群众利益,从而有利于获取群众支持,推动红军长征的胜利。
“长征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一次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长征胜利中的重大作用,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始终贯穿着,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指的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红军长征路上不可或缺的一幕。
从遵义会议后,思想政治教育也转变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在关于树立革命胜利信心的问题上,革命信心的坚定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艰苦学习,在党的正确的领导下,长征路上的这支队伍时时刻刻保持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紧迫性,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拒绝教条主义学习、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加强思想理论的坚定,使得红军战士首先做到理想信念的坚定,这为长征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党内知识分子甚至普通红军战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学习,再结合实际现实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通过办学、谈话、讲座、演讲等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
在红军长征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在党内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真诚谈心、广泛宣传、深入教育来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内心教育,以此促进红军长征的胜利。
红军长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强调要密切联系广大官兵,通过谈心加强沟通,实时掌握广大官兵内心的想法,例如在四渡赤水后跋山涉水的艰苦让一些红军战士产生了一些抱怨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总政治部发出相关指示:“解释和鼓动的工作单靠一两次会议是不够的,要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方法,特别是行军时的政治工作,针对红军战士的情绪、疑问和不了解,进行不断的解释和教育。”首先是在领导干部和红军战士之间的谈话,主要体现在随时了解红军战士实际情况,为针对性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同时解答红军战士思想上的疑虑困惑,帮助其树立坚定的革命信心,明确长征的目的意义;其次是红军战士之间互相谈心,有利于增进团队内部的团结加强凝聚力,使得红军战士在困境中能够相互鼓励,为脱离困境、战胜敌人树立信心勇气。
长征路途中的红军战士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更是其的教育者以及宣传者。在长征途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有新闻媒体、宣传队、政策文件。首先就新闻媒体来说,在红军长征中首要的媒体载体就是报刊,其中《红星报》是党中央做宣传的主要报纸,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以及党中央指示精神传递的重要媒介,该报纸设置了长征专题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张,同时通过各种事迹来鼓舞广大红军战士的信心。其次是宣传队的设立,在红军的各个政治部都相应的设立了宣传队,这些宣传队善于利用一切时间机会采用各式各样的方式进行宣传,结合红军战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在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的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最后是政策文件。党中央以及各级政治部下发的相关政策文件,向广大红军战士宣传了党的精神,“遵义会议以后,党中央、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专门就加强行军作战中的宣传鼓动、思想政治工作发出了大量的指示、训令、命令、规定、决议、决定、通知,初步统计有40多份。”这种方式的宣传更好的传达了党中央的精神,而且有利于引导广大红军战士思想行为向良好方向发展,进一步坚定红军战士跟着党走的决心。
在战事紧张、经济拮据、衣不保暖、食不果腹的情况下,红军长征途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还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这些外在条件没有成为教育活动开展的阻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展形式多样,其中党支部学习这种学习形式被广泛应用,党支部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开展的绘声绘色,其中主要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规章纪律、党的政策文件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来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为这些党员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在重视对党员教育的同时,基层士兵的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其中主要体现在各个部队都设置了“列宁室”,来组织基层士兵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行军出发前,有关干部对学习内容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如第二天行军读什么报、如何读、谁来读、什么情况下边读边讲,都有切实的安排。”除此之外,在红军队伍中流动办学是另外一种教育形式,一般表现为开设政治课,这种政治课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在日常行军过程中政治课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首先通过政治课来教育红军战士骨干以及指挥员,再由这些人带头深入基层进行教育,主要在于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支部以及政治课的学习加上其他理论学习活动的开展,红军战士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整体得到了提升,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
党在红军长征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重视宏观的理论教育和宣传,而且强调红军战士的心理教育,坚持潜移默化地让红军战士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从而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拥护党的领导,这便是长征途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这种对内心的重视主要体现采用多种方式对红军战士进行感染,让情感上的认同逐渐转化成对政策的认同,从而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这种情感上的感染表现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的身体力行、文艺娱乐活动的开展、环境氛围的创设等,在长征行途中领导干部和红军战士同甘共苦,以实际行动关心爱护红军战士,其中典型事例就有朱德帮助红军战士挑担子,这种一系列的事迹使得广大红军战士在领导干部身上感受到了阶级友爱,进一步理解了党的宗旨和性质,坚定了跟着党走的决心;关于文艺娱乐活动,由于条件艰苦,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需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鼓舞士气,在这种情况下唱红军战歌、组织简易晚会、撰写文艺作品等各种方式来举行文艺娱乐活动,丰富红军战士的精神世界;为了感染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需要创立环境氛围,在红军长征中,为广大红军战士创建有利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环境,随时随地可见的标语布告宣传党的宗旨政策,放留声机、打快板也是行军过程中的一种宣传方式,编口号、歌词、谜语等,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来感染红军战士。红军长征中的感染工作做得十分成功,重视干部和普通红军战士的互动,为红军长征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群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