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2021-11-12 04:09高园园
火花 2021年5期

高园园

“春雨惊春清谷天”,时间过得飞快,春天的节气已过大半。一转眼已到清明,时不时的倒春寒,在春与冬的频繁更替中,大自然悄悄地变化着,青枝绿叶,草长莺飞,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景象变得清洁明净,冬不情愿的走远了,夏紧随着春的步伐疾劲地走来,好像才要花开,就要进入枝繁叶茂的夏天了,山西的春天总是短暂的。

自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例行扫墓。扫墓本来是一件悲哀的事,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禁烟火吃冷食,悲悲戚戚思故人了,随着时代的与时俱进、移风易俗,清明更多的是秉承传统文化,祭扫踏青,悼念先人,奉行孝道,珍惜当下。

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寒食节绵延两千六百余年,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山西介休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一日。随后寒食习俗逐渐式微,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逐渐融合并入清明节,所代表人们对孝道、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

清明前一天,我们驱车二百公里回村,住在西门外的爷爷家。爷爷家依山而居,地处半山凹,屋前房后种满了树,院里有几畦菜地,远眺四孔圆窑洞整整齐齐,外墙刷得白白净净,一看就是一处干净利落的人家。爷爷年逾九十,硬朗矍铄,耳聪目明,早早的就在村头的高处瞭望着我们回来了。人老了,就像个孩子,盼过年过节,盼望我们回来,盼着热闹,盼着大包小包的礼物。

按老规矩,清明当天祭祖上坟。老坟地距我们住处有五六里山路,山势蜿蜒险峻,必须步行。老幼一行五六人,父亲挑了一担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他走,一路上春和景明,大家采桃花,摘柏叶,不亦乐乎。到了坟上,息足片刻,父亲开始陈设祭品,祈福叩首,依次跪拜。八十岁的老姑看着自己父亲的墓碑,情不自禁,说起往事,感慨万千,他们的父辈没有享受过一天这样的好日子……祭奠之后,大家自由玩耍。拔几根柳枝,轻轻按捏,把里面枝条推出来,就成一个小管,笛便做成,是我们童年最好的玩具。口吹柳条梗,发音竟也悠扬好听。可惜这种笛寿命不长,拿回家里,第二天就枯干,吹不响了。平日里山上人迹罕至,冷冷清清,清明节却是热闹非凡,堪比集会。祭扫完毕,大家走走停停,感慨山河无恙,物是人非。

上完老坟再去南塔村祭拜外婆。一进村,童年情景历历在目……外婆是一位极其普通和平凡的农村妇女,她经历了新旧社会,见证了时代变迁。外婆出身贫苦,命运坎坷,一生勤俭,历经艰辛。她勤快能干,省吃俭用,上孝公婆,下爱子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付出了无数的劳作和心血。外婆四十岁那年,我哇哇坠地,成为她的第一个外孙辈。由于父母年纪尚轻且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故我的幼年和童年都是在外婆的照看呵护下度过的。

如今记忆最深的两件事:一件是四五岁时,我高烧不退,出麻疹,夜里哭闹不止,外婆整夜不睡陪着我哄着我,结果累得自己也生病了;另一件事是十五六岁时,晚上十点多我下晚自习回家,乡村的夜静得出奇,那晚却雪虐风饕,住在山上的外婆拄着棍站在戏场的圪台上(我的必经之路)不知等了我多久,站成了一个雪人……深得她厚爱的我,从小被那些长辈们戏称为“外婆的小女儿”。如今写进前尘往事,纸短情长,泪落千行,却再无处寻她踪迹,无数个站在山头瞭望的身影,变成我记忆里沉甸甸的思念。青山依在,熟悉的人却渐行渐远……走遍千山万水,那一方小小的坟冢却成为我再也放不下的远方。

岁月流转,浮生若梦,沧海桑田,我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少年!女儿十岁,初次乐居乡野,笑逐颜开,不由唱起了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漫山遍野花红柳绿,人们自由自在,想起从前,孩子们还有一大乐事,是抢祭品吃。一年到头,吃食难,人们把最好的鲜果、糕点、鸡蛋、酒水等祭拜给祖宗,祭拜完的一些祭品我们再吃,寓意福运安康。孩子们谁先叩完头,谁先抢得食物。我难得抢到,觉得这苹果都比平日里脆甜。

小时候我们梦想着去大城市,长大了又盼望着回乡。如今我们终年住在市井喧嚣的城市,却向往朴实宁静的田园风光。出门在外的游子就像风筝,无论飞多远多高,线都在故乡。今日一朝来到乡村田野,看望“故人”,游玩嬉戏,踏春赏景,心旷神怡,感觉生活异常美好,连空气都是甜的。因此清明除了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我们还把它当成是亲近自然、踏春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