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
“食神”蔡澜参加一电视节目,有人提问:“世上最好吃的食物是什么?”蔡先生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野菜”。
也许,旁人看来,“食神”野菜之赞只是其天下美食食遍后的小矫情——曾经沧海海水咸,莫如清水水自甘。他们甚至能搬出历史做证据——“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从诗经开始,野菜就担负过救人性命普惠众生的使命。明代,朱元璋之第五子朱橚在权利斗争中随波起伏,他自知政治上难有大作为,又深惧动辄得咎,遂将满腹才华贡献于文艺、医药和植物学,其主持编写《救荒本草》,告诉人们如何利用野菜度荒的功德并不逊于某些碌碌无为之庸君。
佛家有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花叶叶,皆为自然馈予。野菜救荒,亦可谓“一菜一天堂”——一株野菜便是一个穷饥之人的整个世界。
民间有谚:“三月三,地(野)菜赛灵丹。”春三月,大地回阳,野菜正水嫩哩,这是天时的选择。饥荒之年,“地菜赛灵丹”的食感源自穷人干瘪的瘦胃,此谚一语道破普罗大众对野菜之感念。不信?你看,作家张洁的《挖荠菜》开篇就是一句——“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感情里有饿的经历,有苦的回忆,这种记忆恐非张洁女士独有,乃曾经苦难之人之集体意识。
唐代诗人杜荀鹤那首反映百姓疾苦的诗就写了野菜: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山中寡妇》
诗人通过山中寡妇这一典型人物的悲惨命运,透视兵役之悲、赋税之重。所有民间疾苦都通过“挑野菜”这样的生活场景自然流露出来,有令人悲戚动容的艺术力量。
也有人在野菜中得人生真味。宋代诗人释了惠过着“白云深处憨眠好,野菜添油滋味长”的出家生活。“一度应进士举,不第,即弃去”的唐代诗人李群玉写《沅江渔者》——“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鲜野菜桃花饭。长歌一曲烟霭深,归去沧江绿波远”,诗人艳羡的又岂止是江鲜野菜桃花饭?大概,“归去沧江绿波远”的江湖悠然才是野菜滋味之味外味吧!
蔡澜先生对野菜之推崇属万食千蔬品遍后的返璞归真,还是对野菜曾拯己之饥的感恩?未曾深入研究,不敢妄下结论。食野旧忆,蔡先生之语,倒是勾起我对家乡野菜的思念。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香菜与折耳根是最具争议的两种食材——譬如香菜,连汪曾祺先生初尝时,亦觉有臭虫(打屁虫)味。《菜根谭》告诫世人:“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香菜与折耳根偏不听劝,依然我行我素异香浓烈。写《丑石》的贾平凹先生或许能理解香菜和折耳根的个性,贾先生悟丑石,说它“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若套用贾先生妙语,大约也是可以说香菜与折耳根“臭到极处便是香到极处”的。
香菜也叫芫荽,最早名胡荽,原产于欧洲地中海,西汉时,才被张骞从西域带回我邦。道家列香菜为“五荤(薤、蒜、韭、葱、胡荽)”之一。据说,在道家看来,香菜有兴奋刺激作用,使人难以安定心神,故修行者当引以为戒。
万人万口,我固执地以为,香菜乃春天第一蔬。青菜、莴笋、蒜苗、韭菜、大葱,它们在漫长的越冬中,透支了太多养分,生命激情已然不在。香菜却是随着春一点点立起来的,是在惊蛰的春雷声声中,像冬眠的虫儿一样苏醒的。香菜是初生的婴孩,身体里流动着绿色的血液和奇异的鲜香。
吴伯箫先生《菜园小记》中那句写香菜的话很是诱人——“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牛肉炖白萝卜,香菜可于黑白间添一点绿,提三分香。巴蜀火锅,食材众多,独香菜缺不得,也替不得。去年春节,被疫情困在家中,火锅之思馋虫扰心。于集市买来一众食材,电磁炉上桌,小女方惊呼:“香菜呢?”于是,我只得再次驱车直奔市场——吃火锅,如何少得香菜?
香菜和火锅出现在普通巴蜀人家的餐桌,是近二三十年才有的事。遥记十来岁时,天天为碗里米少红薯多犯愁,谁吃让人痨肠寡肚的香菜?大伯在乐山盐厂当工人,退休后回村在自留地里种了几棵香菜——他应该是村上最先吃香菜的人。他这癖好可能源自他在异乡的生活,也可能是有固定退休工资的他故意要以香菜显示自己与在泥土里讨生活的村民之不同。他说真香啊,我说臭死了。当然,他的香菜并没有配牛肉或火锅的份儿——只是拌在豆瓣酱里,下饭。人的口味是会变的。后来生活好起来,餐桌上荤腥不断后,菜品不再局限于老几样了。我上高中后,我家也撒上了香菜籽。开春,掐一些香菜嫩芽,用生抽、白糖、精盐、芝麻油、花椒油、红油辣子拌了,解过年大鱼大肉之腻。
在云贵川,对香菜“春天第一蔬”的名号,爱折耳根者定然不服,他们偏爱折耳根更胜香菜。折耳根,就是鱼腥草。四川本土作家流沙河先生曾作《鱼腥草古名考》,他建议对此草“宜注明有异味,免致北人妄尝,作三日呕”。口味庞杂自诩“什么都吃”的汪曾祺先生虽非北人,也接受不了折耳根,他在《五味》里记载——“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妈妈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者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让我尝了几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由是观之,折耳根之腥并非“酸、苦、甘、咸、辛”五味中的“辛”,当属辛外之辛。
折耳根之爱有地域限制。去年疫情期间,有四川爱心人士把大量折耳根赠给湖北同胞,同胞们喜忧参半——对折耳根束手无策。于是,网上抖音小视频霸屏——四川的大厨小厨们又耐心地教湖北同胞做折耳根美食。招数有二:一,凉拌;二,炖煮。凉拌法同香菜,让折耳根唱一出独角好戏,根根脆,口口爽;炖煮可配半肥瘦猪肉,蹄髈尤佳,虽是配角儿,折耳根照样抢大肉的戏;至于放到火锅里当素菜涮煮,则又是“火锅人”的最爱了。
蔡澜先生把食怪异之物癖好异于常人者称为“逐臭之夫”,并说这些怪异之食是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吃得来的和吃不来的成为世界上最难互相理解对方的人。香菜、折耳根之怪大概与广西螺蛳粉、湖南臭豆腐、马来西亚榴莲等是一类。
西方有句谚语:“一个人的美食是另一个人的毒药。”适者方珍。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兼容并包。一年已过,大概已有人爱上这一怪物。不爱也无妨,因为汪曾祺先生已规劝过我们:“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以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
这是气度。
苦麻菜,又名苦苣菜、苦菜、小鹅菜。《本草纲目》载:“苦麻菜,味苦性平,微寒可清热。”《诗经·邶风·谷风》却写:“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既赞荠甜,也说荼甘。荼,就是苦麻菜。苦或甘,与食者之境遇及境界大有关联。宋代王之望在《龙华山寺寓居十首中》写:“朝来食指动,苦菜入春盘。”仿佛诗人以为苦菜即为人间至味。
其实,苦菜并不可口。《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记——“东坡先生谪居儋州,置家罗浮山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将苦菜与玉食对比,足见苦菜其味并不甚美,美的是苏轼看淡人生浮沉而苦中得乐之洒脱。苏轼自得苦菜真味之余,还写《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安慰弟弟苏辙: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颈联最见境界——菜园里没有雨露滋润,有什么好叹气的呢?时代与自身意愿相违,自然应退守田园。苏轼意欲从官场抽身的想法亦在自己的诗《春菜》中表露无遗: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黄庭坚引苏轼为知己,黄以《次韵子瞻春菜》高度赞许好友的人生选择——“公如端为苦笋归,明日青衫诚可脱。”
也有人为苦菜鸣不平,宋代释文珦写《苦益菜》,不过是借苦菜一吐不得朝廷重用之胸中块垒:
苦菜吾所嗜,意与食蘖同。
古者以益名,颇足昭其衷。
秋花更清妍,绰约冰雪容。
恍疑姑射仙,或如采芝翁。
菊以彭泽显,莲以濂溪崇。
此独无知音,没身萧艾中。
人生天壤间,用舍为穷通。
草木岂不然,一皆系其逢。
“此独无知音,没身萧艾中”,功名未显,徒哀知音难觅,伯乐不在——诗人已与苦菜物我两化矣。
我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土地包产到户后又接改革开放,家中经济慢慢活套起来,荤腥也渐渐多了,苦麻菜自是不必吃的。后来,为供我与妹妹上学,母亲养了几十只母兔,卖小兔攒我们的学费。放学路上,坡地边、水沟旁,有苦麻菜零零星星。我与妹妹见了,如获至宝。兔子不似肥猪,嘴浅,却尤喜食苦麻菜。我虽未吃过苦麻菜而对其念念不忘,只一个原因——它们于我有恩。
幼时不觉人间苦,晚来才知野菜香。上了大学,读王籍的诗“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才知道被我们把玩了十来年、陪伴我们走过童年和少年时光的野豌豆,竟是薇。唉,我们当年真是暴殄天物!
《本草纲目》载:“薇,生于麦田中。”入夏后,家乡的麦地里,薇与麦苗一起噌噌蹿高。我们等待着它们变得荚实肥盈,然后摘豆角,剥豆子,包一嘴,一根竹管当枪使,野豌豆就是子弹,打得女生哇哇叫。
经《史记·伯夷列传》一写,薇与采薇而食的伯夷与叔齐,都成了孤高耿介的代名词。伯夷和叔齐本是商王朝之附属小国孤竹国的王子,两人双双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后投靠文王,文王死,武王欲伐纣,二人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二人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终双双饿死于首阳山。二人死前还作歌以明志——“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以历史演变观伯夷、叔齐,自尧舜禹禅让后,鲜有主动让贤之人,王朝更迭,往往伴一场腥风血雨。伯夷、叔齐对暴君商纣王的忠诚虽有愚忠之嫌,但从忠于祖国的角度看,其举并不违古人坚守的从一而终之志。自始伯夷、叔齐始,“采薇而食”成为中国文人血脉里的忠诚基因和精神符号。
公元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亡。公元1278年,文天祥被俘北行,出大庚岭,经南安军(今江西大庾),文天祥写《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文天祥坚信,宋朝的山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他立志仿效伯夷、叔齐不食元粟,采薇而食,饿死殉国。采薇采薇,舍生取义,决绝毅然,从殷商至南宋,民族忠诚一脉相传。
汪曾祺先生的名篇《采薇》写汽锅鸡,写过桥米线,写饵块,写豆壳虫和各种菌子,独不写薇。莫非,薇在汪曾祺先生心里已抽象为一切野菜、美味的总称?
薇可食,陆玑《诗疏》曰:“薇,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唐代孟郊《长安羁旅》写“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清朝方文《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感“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还杖藜”。
薇如此让诗人们喜爱,我却作玩耍之物,如今方晓,悔之晚矣。
何处可采薇?如今,超市、农贸市场里全是胖乎乎的大棚良种豌豆苗,哪里还有薇的影子!
“三月的茵陈,四月的蒿,五月六月当柴烧”,野菜有时令性,转眼春过,野菜隐去,雨季来临,各种菌子一股脑儿从土里探出头来,包括鸡枞菌。
“鸡枞菌”被汪曾祺先生定义为“菌中之王”。“鸡枞菌”乃学名,另有“伞把菇”“鸡肉丝菇”等多种称呼。鸡枞菌开繁后,亭亭大如伞盖,“伞把菇”取形似;“鸡肉丝菇”也能自圆其说——鸡枞菌杆长,像鸡肉,手撕成丝。吾乡蜀南曰“斗鸡菇”,委实想不明白:菇如何与鸡斗?简直风马牛不相及也。是否可解释为味比母鸡呢?——突出营养价值高。
抗战时期,汪曾祺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写《昆明的雨》时,他有和云南人一样的自豪。他说鸡枞菌在云南并不难得,并以当地一个笑话为证——“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四川人羡慕云南人的口福,在四川,鸡枞菌并不多见。田间地头、腐木白蚁,逢雨才生。众里寻它千百度,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也许就在小路旁,得来又全不费工夫。想得鸡枞菌,天时、地利、缘分均不可或缺。
岳父去世后,我们把岳母接到城里,她住不惯,吵吵着回了老家。种点小蔬菜,喂养鸡鸭鹅,夏季一到,找鸡枞菌成了岳母每天的必修课。岳母舍不得吃这野味,冻在冰箱里等我们。冻过的鸡枞菌风味全失,我们打电话让她自己吃掉,可过一段时间回家,冰箱里仍是满满一大袋。普天之下,最美的食物,哪个母亲不是先想着儿女呢?某年暑假回家,正赶上岳母拾得新鲜鸡枞菌,以南瓜叶擦尽泥土,撕成小条儿,撬少许猪油爆香,掺米汤煮沸。米汤之绵醇与鸡枞菌之软脆相得益彰,因有鸡蛋加盟,味奇鲜无比。岳母也摊葱花面饼。一口饼,一口汤,较陕西羊肉泡馍之美有过之无不及。
有酒楼视鸡枞菌为茶树菇等,将鸡枞菌共青椒丝滑炒,却是贱了鸡枞菌。牛肝菌、羊肚菌、松茸、竹荪等,均需荤配。一切菌类,能清水出味者,窃以为,唯鸡枞菌。
除鸡枞菌,地木耳,也是吾乡一绝。
地耳,学名“普通念珠藻”,四川名“绿菜”,西北五省名“地木耳”。因多在雷雨后出现,岭南名“雷公屎”,似有不雅。法兰西人讲浪漫,认为地耳是雷雨后天上坠落的星辰,取名“坠凡星”。《野菜博录》最无趣,叫它“鼻涕肉”,让人如何下得去口?
地耳比泡软的黑木耳更细更软,晶莹发亮,透光。陶弘景把地耳收入《名医别录》,是世上有证可考的关于地耳的最早记录。南宋朱弁高度推崇地耳,说“地菜(地耳)方为九夏珍”。被汪曾祺先生高度评价极具“人民性”的《野菜谱》,收录了一首歌词,名叫《地踏菜》,说的也是地耳:
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
地耳(地踏菜)在岁凶之年,让人填饱肚皮。“地衣救荒”的典故不是虚言,明代庄昶写的《拾地耳》可作旁证———“野老贫无分外求,每将地耳作珍馐。”
地耳的吃法,袁枚和薛宝辰写得最为诱人。《随园食单》中的“葛仙米”也即地耳。“将米(葛仙米)细捡淘净,煮米烂,用鸡汤、火腿汤煨。临上时,要只见米,不见鸡肉、火腿搀和才佳。”薛宝辰则在《素食说略》中记述:“以水发开,沥去水,以高汤煨之,甚清腴。每以小豆腐丁加入,以柔配柔,以黑间白,既可口,亦美观也。”
在袁枚和薛宝辰笔下,火腿、高汤均是配角儿,主角儿还是地耳,工序之繁让人想起贾府的“茄鲞”。也许,重烹不重食,精致的美食重在烹煮过程。
早年,乡间小路的草丛里藏地耳,薄薄的一层。母亲带了我和妹妹小心拾回,多次淘洗去泥沙,用蒜苗略炒或与黄花菜一道炖肉汤,口感远比现在大棚里木屑塑料袋中靠菌丝生长的木耳细软。许是餐风饮露之故,别具一味。
后来,我上学走过的小路拓宽了,成了能跑汽车的水泥路。或许,故园的其它地方还能找到地耳,但我们难得回家一次,且每次都行色匆匆,哪还有工夫去草丛寻它们!
为品天然之美,人们将部分野菜驯化。规模化栽种后,香菜、折耳根、鸡枞菌成了农贸市场的畅销货。但是,苦麻菜、薇、地耳拒绝离开山野,拒绝与人类科技合作,如今,离开故园的我们想与它们在城市重逢,恐已成永远的奢望。
四方水土,四方食事;一季春夏,一季野蔬。难忘野菜,就是难忘生长野菜的山川河流、故园田土。循着野菜记忆,我们能找到来时的路吗?
人间草木,大地野蔬。舌尖记忆最难将息!故园野菜延绵着祖祖辈辈的岁月和生命,在我们的胃里、身体里、血脉里恒久弥散着大地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