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杰
(莒县第五中学,山东日照 276500)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可以提升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与运动训练习惯,为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动力。实际教学中,加强对两者的分析,利用多种方式,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体育学习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教学,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计划,通过有序、有目的的教学模式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实现体育知识与技能传授的教学过程。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文化知识,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精神、品质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运动训练则是运动员在教练员或者体育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活动,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专项运动成绩,以此实现运动员素质培养的目的。其中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最大的不同是教师要传授学生运动技术与战术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与心理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在运动场中可以不惧艰辛与困难,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梦想。
在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将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作为教学重点,将此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忽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模式与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全身心素质培养,使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体育教学中,通过运动训练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一来,不仅促使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促使学生良好精神品质发展。
体育教学活动与运动训练活动的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精神,提升学生综合品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团队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坚定的思想品质与运动精神。学校教育工作中,挖掘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相同点,借此设计教学活动,渗透体育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体育技能与精神得到培养,实现体育教育目的。
在体育教育工作中,为了促使体育教学活动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需要教师转变以往教学理念,利用理论知识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内容结合在一起,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发展。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对理论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解教学大纲要求,并围绕此制定运动训练教学活动,落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身体、技能、心理等方面的训练,提升学生体育学习效果。
以篮球运动为例,该运动中,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篮球知识,了解运球、投篮等理论内容,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篮球基础知识内容,设计运动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运动能力与实践能力。针对篮球运动这一特点,可以对篮球运动员进行项体能训练,结合篮球专项运动的特点及对体能的专门要求,采取与专项运动有紧密联系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以提高专项体能和使体型适应专项的要求。课堂教学活动中,与篮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结合进行,对学生进行徒手练习、持球练习和综合及循环练习。通过篮球运动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掌握篮球运动技能与方法,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丰富体育运动项目的方式,实现体育课程与运动训练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对此形成浓厚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讲,体育运动训练活动比较单一、枯燥,长时间的运动学习会使自身出现抵触情绪,不愿意参与体育知识学习。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发生,提升教育工作质量,教师可以利用体育学科丰富性的特点,选择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分享给学生,为学生设计教学计划与运动训练计划。通过这种方式,活跃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为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活动中可以引进武术这一体育运动项目,将此作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载体,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与学习基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运动训练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完成武术知识的学习,实现强身健体。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其中包含着较多优秀的文化精神,通过对这一体育项目的运动训练,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坚强、勇敢的精神,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武术的理论知识、运动技巧与方法呈现出来,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武术运动能力,强化体育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教学手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运动训练能力培养,无法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选择适合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如小组合作、体育比赛等等,借此进行体育知识教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思想品质,提升体育运动技能学习效果。
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为例,运用该方法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时,可以将不同基础的学生分成同一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训练学习,借此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使其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掌握运动的技巧与方法,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利用这一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并将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告知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实践训练。但学生实践结束后,则要求其展示学习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与完善。该方法的运用,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运动训练效果,促使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发展。
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将体育知识教学情况与运动训练情况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全面的教育评价,使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产生正确的认知,以此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以往教学评价中,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的考核评价,很少对学生运动训练情况、体育能力、体育素养等内容进行评价。由于教学评价的单一性,造成评价不理想的问题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共同发展,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在后续学习中改进。此外,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还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结合课本知识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评价,客观地指出学生学习状态,并为其提供发展的建议,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正确的认识。
总之,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明确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意识到两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实际教学活动中,根据体育教学理论内容,设计运动训练活动,深化学生基础学习效果。丰富体育项目,创新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使学生在有趣的运动训练中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为未来体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