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语境下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1-11-11 22:21李文以王坤
档案与建设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本科教育

李文以 王坤

摘要:文章从新文科建設背景出发,调研国内8所双一流高校档案学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发现样本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平台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面临创新诉求,进而提出应定位复合型培养目标、优化培养内容、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结构、搭建内外融通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新文科建设;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

分类号:G270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Strategies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Majoring in Archival Science in the Context of New Liberal Arts

——Taking 8 Domestic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s the Analysis Sample

Li Wenyi, Wang Kun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2.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archival science major in 8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finds that the sample universities faced innovative demands in their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staff,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such as positioning the compound training target, optimizing training content, building compound teachers, building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f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 and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Keywords: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Archival Scienc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1?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2020年3月,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明确指出,“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1]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工作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2]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就难以建成一流的高等教育。档案学专业作为“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面临新的形势与要求。关于如何与时俱进地做好档案学本科人才的培养问题,图情档领域的学者们已经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如马费成和李志元提出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四大问题;[3]柯平探讨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专业的发展路径;[4]周文泓基于相互关联的生长点描摹出档案学科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建构策略[5];等等。已有的研究从宏观上或是微观上分析了图情档一级学科与档案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学科发展展望,对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探讨档案学本科人才培养策略方面还有不足,这给本文留下了研究空间。

2?研究概述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依据,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B-、B、B+、A-、A+五个层级中各随机选取2所高校作为分析样本。由于A-、B-两个层级中开设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分别只有1所,故最后实际选得8所双一流高校作为分析样本。接着通过网络调研、电子邮件、微信交流等方式获得样本高校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2020级),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材料。

2.2?研究内容及逻辑关系

本研究按照人才培养涉及的主要因素将研究框架划分为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考核设置五个部分。它们是人才培养策略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1)前提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策略开展和实施的前提,对人才培养进行根本上的规定,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最先形成,对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起导向性作用。

(2)过程性要素——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是教学实施的主要内容,师资队伍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它们都是人才培养策略的具体实施环节,其要解决的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同属于过程性要素。

(3)评价性要素——毕业考核设置

毕业考核是对受教育者学习效果的考评,其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合格的问题。毕业考核对人才培养的内容进行检验并形成效果反馈,指导后期人才培养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3?新文科语境下档案学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3.1?復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尚不完全明晰

新文科的提出与建设立足于当下社会发展需求,要求学科的发展、专业的进步真正解决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6]并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档案学在其产生、发展的每个环节都与社会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人才培养也应与时俱进,及时做好调整,着眼于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的培养目标。

表1显示,8所样本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从目标定位来看,B、C、D、G、F这5所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复合型,E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与行业英才,A、H两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专门人才;从过程要求来看,各高校都强调了受教育者应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可以看出,部分高校已经提前洞察到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人才素质结构的转变,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复合型而且将培养内容与之匹配。但仍有部分高校的培养目标还停留在本专业内的专门人才,其对创新性、综合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培养目标与复合型培养方向存在一定的偏离。

3.2?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尚未充分创建

新文科建设强调计算思维、协同思维、跨学科思维和关联思维,要求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7]社会问题趋于复杂的态势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要求档案学专业拥有相应的教学内容与之配套,建立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表2显示,样本高校都比较重视受教育者综合素养的培育,普遍将通识课程的比重设置到30%以上,但通识课程中留给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占比较低,平均只在10%左右,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相对有限,不利于拓宽受教育者的眼界与知识面。在课程设置上,一些高校已将课程内容向其他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开设了跨向其他学科领域的课程,如A、B、D三校开设管理统计学、数据分析与管理、信息计量课程;B高校把Python、数据库放到了主要课程中;F高校要求学生学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C、D、F三校将课程内容延伸到经济学。但总体来看,课程内容局限在邻近学科或社会科学内部,课程体系交叉融合的力度不够,并且没有形成模块化、系统规范的融合课程体系。

3.3?复合型师资队伍结构尚未形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重要影响。新文科建设定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有相应的师资队伍作为人才支撑。

根据表3可以看出,样本高校的师资队伍状况呈现出较大不同。教师总数上,B、C、G 3所高校的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0人以上,而D、F两所高校的档案学专职教师却不足5人,师资数量相差较为悬殊;知识结构上,A、B、E、F等几所高校知识结构多元的教师居多,但仍有部分高校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并且知识结构多元的教师的教育背景以历史学、情报学、图书馆学3个专业为主,只有少数教师具有经济学、法学等其他学科的教育背景。由此可见,当下各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跨学科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结构尚未形成。

3.4?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有待完善

无论是新文科建设还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不仅要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还要受到行业与社会的影响。[8]实践教学平台是连接高校与行业、社会的重要接口,应加强技术应用及与行业、企业的沟通,加快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如表4所示,样本高校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为课堂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3种形式。此外,C校还开设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G校增加了创新创业实践等。在技术融入方面,各高校普遍在专业实验中融入信息技术,但技术融入的领域主要是课程实训和专业实验,校外实习实践却很少涉及,协同育人机制与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有效落地存在困难,校内外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多数高校尚未搭建。

3.5?全方位综合性的考核体系有待建立

新文科教育要求高校在人才考核过程中不能局限在某个单一方面,应注重对受教育者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综合考核,建立全方位综合性的毕业考核体系。

从表5可以看出,样本高校的毕业考核要求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如考核内容都设置有修满规定课程和完成足额学分这两项。已有的考核标准侧重于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课程成绩得分作为评判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依据,忽视过程性表现,结果导向性色彩明显。并且对培养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养缺乏相关的考核标准,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4?面向新文科建设档案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4.1?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定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当代各学科甚至整个科学都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不断走向综合。[9]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生产模式强调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具有跨学科性、应用情景和知识生产者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生产组织形式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10]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学科之间的交集会逐步增多,要求知识之间增强交叉融合。鉴于此,档案学专业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具有高素质、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有想法、敢质疑,同时具备两门及以上专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能够完成单一专业不能完成的工作,[11]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

4.2?顺应学科交叉融合趋势,调整优化人才培养内容

档案学应在坚守自身学科内核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交融点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相互借鉴,共促发展。这种交叉融合不仅发生在一级学科内部,还会出现在与邻近学科之间多层次、多维度的融合。

因此,档案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也应顺应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做好调整与优化。在培养阶段设置上,拓展档案学本科人才大类培养的空间范围,适当延长通识培养的时间年限,如用1-1.5年开展大类培养、1.5-2年开展专业培养;课程类型设置上,适当提高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课程类别和课程内容上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课程内容设置上,增添信息科学、计算科学、人文科学的内容,提升学生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个人审美等综合素养,最终着眼构建面向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4.3?立足人才成长需求,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结构

复合型的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 这两种策略进行构建。一方面,引进和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师资力量,引进的人才应不局限于档案学教育背景,也向具有信息学科、管理学科、人文学科等知识背景的人员拓展。同时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组织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建立长期的教师发展培养及激励机制。此外,聘请校内外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加入教学团队,为学生开设宽口径的选修课程,举办学术系列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交流,学习借鉴不同院校先进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深入了解行业发展,支持其面向企业需求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以及在企业担任指导教师,从而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4.4?依托技术与交流,搭建内外融通的实践教学平台

培育档案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应紧跟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将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融入人才培育和实践教学之中,搭建符合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实践教学平台。

一方面,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打造课内的实践教学平台,并融通校内其他学科的实践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跨学科实践平台资源的共享,实现档案收集、整理和利用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及大数据实验平台的整合。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档案事业史教育,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虚拟体验空间,更立体直观地呈现出档案载体的演变脉络,深化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提升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内容的设置中来,共同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实践平台。创新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使得课外实习实践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还能够及时了解档案行业的发展前沿。

4.5?改进毕业考核管理,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

综合性评价体系应将考核的维度延伸到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覆盖整个学习过程。

在理论学习方面,评价内容应更加强调学生的过程性表现。不仅以学生期末的客观题型测试为考评依据,还应参考学习过程中的个人表现,如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个人及小组展示、科目阶段测试等,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思维敏捷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在专业实践方面,不仅涵盖校内的课堂实践,还应包括课外实践,明确实践内容要求。档案整理、档案鉴定等专业素养是否真正掌握,可以通过课堂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操作、处理的熟练程度来体现,课外实践不能仅依靠一份学生个人撰写的实习报告,也要将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纳入学生的实践表现。

在创新能力方面,评价标准应更加多样化。完善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管理制度,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情况以及其他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引入人才评价中,凸显学生的各种创新表现。如学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便很好地将专业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结合在一起,较全面地反映了参赛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考虑到学生发展方向及个人兴趣的不同,此项应成为鼓励性的考核措施,对在创新方面做出成果的学生适当予以鼓励,但不成为面向所有学生的硬性考核要求。

5?结语

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形势和新兴产业发展布局要求高等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新文科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发展战略。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全明晰、人才培养内容有待优化、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趋于单一等因素的制约,档案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与时俱进地做好档案学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与优化,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仍需档案学者、档案机构共同不懈努力。

注释与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 OL].[2021-09-05].http://www.moe. 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 t20201103_498067.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EB/OL].[2021-09-05]. http://www.gov.cn/xinwen/2018-06/22/ content_5300334.htm.?

[3][6][7]马费成,李志元.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6):4-15.

[4][8]柯平.新图情档——新文科建设中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21(1):15-20.

[5]周文泓.新文科背景下我国档案学科的前景展望[J].情报资料工作,2021(1):37-41.

[9]曹胜高,林贤.“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N].光明日报,2019-05-20(008).

[10]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80-290.

[11]张长海.协同创新背景下档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档案学通讯,2014(5):74-78.

猜你喜欢
本科教育
我国高校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从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浅谈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基于需求与供给的分析
以整体思维统筹卓越法律人才本科教育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本科教育改革中创新人才培养回顾与反思
对本科层次空乘专业建设发展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