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祥云壶”的造型和艺术价值

2021-11-11 08:24范志亚
江苏陶瓷 2021年5期
关键词:祥云造型紫砂壶

范志亚

摘  要  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紫砂壶就是他们世代传承和安身立命的根本之所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紫砂壶的发展也迈进了新的阶段,创新成为传统艺术品创作的重要动力。紫砂壶艺术极受关注和喜爱,是新时代最具活力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宜兴紫砂凭借其悠久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融合了多种文艺元素,成为了紫砂匠人连接艺术与生活的纽带。

关键词  紫砂壶;祥云;造型

紫砂是宜兴当地的特产,也只有在宜兴黄龙山矿脉附近出产的泥料才被称为紫砂泥,所以紫砂作品就显得特别的独特,也就有了那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这也导致了近几年紫砂市场相当火熱,人们对于紫砂壶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由于紫砂市场的火热,所以也导致了紫砂作品的品质参差不齐,就像我们说的有些紫砂壶是实用器,有些紫砂壶是工艺品,还有些紫砂壶是艺术品,那根据每个人对紫砂壶不同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紫砂壶就尤为重要。紫砂“祥云壶”(见图1)以祥云为设计灵感,按照祥云造型进行设计创造,无论从它的造型、泥料以及神韵都可以称之为是一把优秀的紫砂壶。

1  紫砂“祥云壶”的造型设计

紫砂“祥云壶”采用原矿紫砂泥底槽清制作而成,这款紫砂泥料在原矿的状态下是存在于矿层的底部,底槽清泥料的特点是烧成之后会显得比较细腻,表面的颗粒感显得特别的舒服,而且这款泥料的透气性也相当好,这样在使用过程中能更好地把茶叶的品质表达出来,泡养之后会显得特别温润并极易养出包浆效果,所以在选用这一款泥料制作这把茶壶的时候其实也是考虑的这些泥料特性。

紫砂“祥云壶”的壶身是一个圆扁形身筒,圆形身筒最重要的要求是饱满。这把“祥云壶”抓住了这个重点,无论从壶身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显得十分饱满,壶身上的曲线过渡得十分自然;再看壶流,壶流又是一个很简单的造型,一个直流嘴,直流嘴在紫砂壶当中是最简单的一种流的形态了,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壶流却把这把“祥云壶”的气势给体现出来了,直流出水效果好,收水利索,给人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在这把壶上采用这样的壶流其实就是要给大家一种大气滂沱之势,尤其在这把紫砂壶出汤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更加淋漓尽致,壶流采用的是暗接工艺,更好地体现了壶的整体性,就像壶流是在壶身上自然生长出来一样;壶把简单大气,但是这样的壶把却能体现出壶的力度感,壶把也是用暗接技艺,与壶流互相对称,保持“祥云壶”的整体性;壶盖是一个压盖的设计,简单大气,盖子做得非常的大,几乎和壶身的直径一样,大壶盖的好处就是对于你放茶叶装水、倒茶叶倒水都是十分实用,盖子上面采用了贴花工艺,贴了一圈祥云图案,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一样,之所以壶名叫做“祥云壶”,其实就是根据壶盖上的祥云而来,壶盖上的这朵祥云把这把紫砂壶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壶盖上没有任何装饰就会显得太过于素雅,正是由于这朵祥云,整把壶从工艺上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把光素器,从壶的韵味来说它更具有美好的寓意,所以这把“祥云壶”的壶盖就是点睛之笔;壶钮不是一个简单的圆形,它是一个小圆和一个大圆的堆叠,这样的造型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有难度,就是那种简单中透露着大智慧。这把“祥云壶”处处体现简单大气的特点,却又处处显露了紫砂艺人手法上的功力,可谓简约而不简单,其壶线条与肩颈连成一线,韵气贯通,共同带来了作品的精神气韵。

2  紫砂“祥云壶”的文化意境

古代祥云象征祥瑞的云气,传说中是神仙所驾的彩云。古语有北周庾信《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祥云入境,行雨随轩。”唐·赵彦昭《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祥云应早岁,瑞雪候初旬。”等都是描写祥云之美。通过壶艺造型的形态和细节的装饰,以紫砂温润如玉的质感和“祥云”的形态表现出吉祥、美好的文化寓意,表达人们追求着人与自然互相融合、互相交流,追求人与自然之美的艺术最高境界。云在古人的思想里象征吉祥与高升,象征美好和希望,所以古人多把祥云制作于服饰、玉石、首饰中,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祥云壶”将云文化和紫砂相结合,将其与紫砂传统表现手法相结合,将传统与现实融为一体。在素面朝天的茶壶上,用细腻精致的祥云造型装饰,将美好的情怀以及美好的希望表达出来。

3  总  结

紫砂壶自诞生以来,近现代手艺人用尽奇思妙想创造出无数经典又有创新的作品,紫砂壶既是时尚,又能表达手艺人的思想情怀。紫砂壶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初看这把“祥云壶”觉得这把壶就是一把简单的实用器,而后通过对细节的观察我们会觉得它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工艺品。借由祥云寄托美好愿望,真正达到了艺术作品形象和情感文化的融合以及统一。

猜你喜欢
祥云造型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桃酥
桃 酥
乐在紫砂壶
泡壶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购买紫砂壶4忌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