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成本SWOT分析

2021-11-11 03:25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方华颖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现浇装配式构件

文|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方华颖

1.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定义

从195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提出“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等概念,时至今日则用“装配式建筑”统称。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组装而建成的房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对装配式建筑的定义是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及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等不同形式。

2.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求

2.1 政策推动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表示: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助于推动广东省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也是各地提高建筑质量安全的必然选择。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宜居住宅的建设。为了进一步的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在大力加强预制装配式住房建设力度,各地区相应出台发展要求及支持政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打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出台,大力推动了装配式建筑发展,推动建造方式创新,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2.2 产业改革

过去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人们环保意识不高,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存在人工成本较低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绿色环保的建筑需求与日俱增,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助于推动传统建筑产业由速度型向质量与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高能耗、高污染向绿色低碳环保转变。

2.3 行业需求

现阶段,相关行业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共同推荐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问题还没有彻底改变,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推行存在很多顾虑,相关建筑企业亟需在装配式住宅方面加大了解,加强成本管理及效益分析,制定相应降本增效措施,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变革提供实践依据,并为今后地区开发同类项目提供经验。

目前大湾区装配式建筑主要为新出让的住宅用地、人才房和保障性住房等要求实施的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主动使用装配式较少。房地产企业更多关注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利润,而现阶段装配式建筑项目较传统现浇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建造成本增量,因此需要采用相关降本增效措施。

3.装配式项目成本组成及SWOT 分析

3.1 装配式建筑成本组成

根据《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建筑安装工程费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安装工程费构成示意图

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组成与上述传统方式基本一致,但装配式建筑还包括预制构件产品的制作成本、运输装卸吊装成本和现场组装成本等增量成本,这些增量对装配式项目成本起着关键作用。装配式建筑主要增量成本如图2所示。

图2 装配式建筑主要增量成本构成示意图

现浇混凝土结构,结构构件价格主要是由混凝土、钢筋以及模板组成。计价时,混凝土、钢筋、模板分别套用各自的清单和定额。混凝土和钢筋归入分部分项工程费中计算,模板归入措施项目费中计算。现浇混凝土场外运输费包含在混凝土主材单价中,但需要单独计算混凝土泵送增加费,泵送增加费套用相应的清单定额,归入措施项目费中计算。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价格主要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后浇混凝土、后浇混凝土的钢筋以及后浇混凝土的模板组成。其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主材费包含了预制构件的混凝土、钢筋及模板。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场外运输费包含在预制构件的主材单价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由于是购买成品构件到现场安装,故不存在混凝土泵送增加费。对于预制混凝土构件中的后浇混凝土部分,其计价规则与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相同。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PC 构件价格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装配式项目预制构件费用构成示意图

3.2 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SWOT 分析

3.2.1 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优势

(1)提高效率,优化工期成本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由构件生产厂家采用机械化、批量化、自动化在工厂生产制作完成后,运至工地现场组装安装。预制构件采用机械化、批量化、自动化生产模式可以保证生产速度及质量,施工现场仅需对相关节点进行现浇,减少了大量现场湿作业的工作量,减少现浇工作的养护等待时间,相关工序由串联优化为并联进行,同时减少暴雨台风等气候影响导致的施工限制和工期延误带来的误工、窝工等费用增加。

(2)提升质量,优化施工成本

(3)资源整合,降本增效

预制构件生产厂家采用机械化、批量化、自动化生产模式,预制装配式构件标准化、系统化、通用化的特点,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减少模具摊销造成的成本增加,还可以有效减少现场现浇湿作业,节省大量水、砂浆、模板及脚手架的使用,同时主要构件采用工厂室内施工制作,可以减少项目现场建筑垃圾弃置、污水排放及降低工地扬尘和噪声。同时,对装配式构件生产资源进行调度优化,实行低碳环保的生产模式,提高项目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3.2.2 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劣势

(1)工作内容增加,前期增量成本较高

装配式建筑在前期配件建厂、模具设计生产、人员培训等前期费用投入较大,目前装配式建筑还没有大部分普及,较传统现浇建筑存在构件运输、构件吊装等方面成本的增加,导致装配式建筑建安成本较传统现浇建筑增量较大,难以满足市场经济要求。因此除政府要求必需使用装配式构件的建筑之外,现阶段建筑企业主动选用装配式建筑的较少,反过来又限制了装配式建筑发展及成本的下降。

(2)标准化设计程度较低,未能合理摊销成本

现阶段建筑项目采用标准化设计程度较低,导致装配式构件生产厂家模具等利用率较低,构件运输、安装效率无法提高,进一步阻碍装配式建筑建安成本的降低,同时设计成本也较难优化。应进一步推广标准化设计,优化装配式构件拆分,提高模具利用率,降低构件成本,增强装配式建筑竞争力。

(3)技术体系及配套产业链尚未形成规模经济

在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标准规范对其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基础研究和足够的工程实践,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许多技术标准仍处于空白状态。装配式建筑要求设计、生产、施工、研发、维保等单位密切联系紧密结合,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往往存在主体设计单位、装配式设计单位、构件生产厂家、总包施工单位、业主单位、后期运营维保单位等多个参与方,需要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实施细则、验收规范及应用相关平台整合多个参与方,共享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脱节问题,造成成本增加。应形成完成产业链,通过规范化、批量化、程序化去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降低成本造价。

3.2.3 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机遇

(1)行业发展趋势,规模经济下成本不断降低

发展绿色建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建筑重要组织部分,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领域节能、减排、降耗的重要抓手,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规模经济下成本不断降低,产业升级指日可待,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及机遇。

(2)产业结构转型,降低劳动力成本

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劳动力减少,过去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存在一定的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口红利优势丧失,劳动力成本将会进一步提高,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节约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的装配式建筑顺应了目前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

(3)先进技术发展,减少变更成本

BIM 技术、VR 技术、PFID 技术等快速发展,为装配式建筑设计进构件拆分、行碰撞检验、空间模拟等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全过程全专业协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期因修改变更、图纸错误等造成的成本增加,为装配式建筑创造了新的机遇。

3.2.4 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威胁

(1)市场接受程度不足,建造成本增量未体现销售盈利增量

对于开发商而言,项目开发主要为成本导向型,装配式建筑目前在盈利方面无明显优势,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对于房屋使用者并没有完全凸显,购房者主要考虑的购房因素集中在地段、配套、价格方面,对于是否使用装配式构件并未过多关注。同时,部分人民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还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统大板型建筑,混淆了现代装配式建筑,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导致对装配式建筑质量存在一定的质疑。

(2)建成项目规模不足,不利于成本的优化

现阶段全国各地装配式建筑项目发展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规模不足的现象。部分地区的政府及开发商仍在观望,需要更多的示范区及示范项目树立标杆。规模不足、市场占有率小进一步威胁装配式构件生产厂家的研发及生产费用投入,不利于成本的优化。

4.结束语

根据对我国现阶段装配式住宅进行成本方面的SWOT 分析,我们可以意识到装配式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建造模式,但是成本问题阻碍装配式建筑有效推广,装配式建筑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指引及宣传,通过增加标准化设计、扩大装配式项目规模、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等措施,在现阶段进一步降低装配式建筑相对于现浇建筑的增量成本,才能更好地促进装配式建筑更广泛地应用实施,进一步凸显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猜你喜欢
现浇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现浇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