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芳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256414)
降低成本,改进技术,开发、抢占新市场是各大钢铁企业在竞争中取胜而采取的主要战略,“降本增效”已经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主要课题。而使用超快速冷却生产的钢材与传统的析出强化型高强钢、Cr-Mo 合金化热轧双相钢、热处理双相钢或TRIP 钢相比,具有成本低廉、环境负荷小、易于再生等“生态环境材料”的特点,符合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在轧制过程中实现短时、快速、准确控温,因此超快速冷却技术成为新时代钢铁生产的发展方向。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水冷区换热理论是由Zumbrunnen提出的[1],它将冷却水冲击平板时的换热区域划分为滞止区、核沸腾/过渡区、膜沸腾区、小液态聚集区和空冷辐射区。各换热区域的大小和换热能力与板带的材质、温度、厚度、冷却水的水量、水压、水温及水流运动形态、冷却装置的设备布置等多种因素有关。
钢材水冷的沸腾传热现象主要有两种,如图1所示。一种是钢板直接与水接触,实现热交换,这种沸腾传热现象的冷却能力强,为核沸腾。另一种是钢材和冷却水之间形成蒸汽膜,通过蒸汽膜进行热交换,为膜沸腾。钢板加速冷却时,冷却开始阶段,表面温度高,膜沸腾状态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若表面温度逐步降低,蒸汽膜变得不稳定,此时局部冷却水开始与钢板接触,逐步转变为核沸腾。在膜沸腾和核沸腾之间为两种沸腾共存的状态,称为过渡沸腾。该状态下钢板有的部位是热交换强烈的核沸腾,有的部位是热交换能力不强的膜沸腾,因而造成钢板冷却不均,从而导致钢板发生翘曲。所以,应当尽量实现强烈热交换的核沸腾,避免处于不稳定冷却状态的过渡沸腾和传热效率极低的膜沸腾。
图1 钢板冷却沸腾状态[2]
超快速冷却(Ultra Fast Cooling,简称UFC)装置的喷嘴与层流冷却不同,层流冷却采用的是直流喷射,而超快速冷却装置的喷嘴高度和角度是可以调节的,通过调节喷嘴的角度和高度可以改变冷却水和钢板的接触面积。与此同时,超快速冷却装置通过减小出水口孔径,加密出水口,增加水压,以保证小流量的水流也能有足够的能量和冲击力击破水膜[3]。因此超快速冷却装置可以认为通过流体直接冲击换热表面,与红钢直接进行热交换,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因此其具有射流冲击换热的特性,其换热机理如图2 所示。从换热机理上来看,是通过扩大单相强制对流区的面积,并减小膜沸腾换热区,来提高整个冷却系统的换热强度,从而达到热带钢超快速冷却的目的[4]。
图2 超快速冷却的换热区分布示意图
控制冷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任何强制冷却的效果,取决于蒸汽层的破坏及达到“核沸腾”的程度[5]。因此,使钢板瞬间达到“核沸腾”是钢板温度降低速度的最好办法,而超快速冷却装置能实现钢板与冷却水的直接交换,实现大冷速的冷却模式。
某实验中心采用的超快速冷却装置共5 组集管,每组集管的宽度为0.5 m,等间距分布,其间距为0.68 m,每组集管包括一组上集管和一组下集管。根据流量标定曲线的原理,绘制超快速冷却装置的开口度-流量曲线,如图3、图4所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1~5组集管。
图3 超快速冷却上集管开口度-流量曲线
图4 超快速冷却下集管开口度-流量曲线
从图3、4曲线可以看出,超快速冷却装置具有很强的冷却能力,单组集管最大水流量高达48 m3/h,可以实现超快速冷却。
目前国内超快速冷却设备在热轧生产线上还没有应用的实例,需要对其冷却能力、结构特点、适用范围及局限性作进一步深入研究,超快速冷却技术在热轧实验轧机上得到了应用。采用普碳钢测试了实验轧机的冷却能力,即采用相同的流量分别测试了厚度为10、20、30 mm 的钢板的最大及最小冷却速率,其冷却能力范围如表1、表2所示。并将其绘制成冷却速率-厚度曲线,如图5所示,图中阴影部分为超快速冷却技术的冷却能力范围。
表1 超快冷不同厚度的最大冷却速率
表2 超快冷最小冷却速率
图5 超快速冷却的冷却速率-厚度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厚度为10 mm厚的钢板,5组集管全部投入使用时的最大冷却速率为109.5 ℃/s,最小冷却速率为39.6 ℃/s,对于更薄厚度的钢板可以实现在线淬火。
目前,超快速冷却技术的超常冷却能力常应用于一些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例如超级钢、IF钢铁素体区热轧、双相钢(DP 钢)、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 钢)、微合金化高强钢等[6]。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输送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天然气输送管线钢迅速从X60 提高到X80,因此对X80 管线钢的研究对天然气的输送有重要作用。针对X80 管线钢应用超快速冷却策略对其组织性能做了研究。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验钢为X80 管线钢,X80管线钢的化学成分如表3 所示。试验钢坯料尺寸均为80 mm×100 mm×120 mm,轧件厚度为17 mm。采用过程机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冷实验,其控冷工艺如表4 所示,采用该控冷工艺获得金相组织如图6 所示。
图6 X80管线钢控冷后的金相组织
表3 X80试验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表4 实测控冷工艺
热轧后的冷却工艺对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钢的动态CCT 曲线,终轧温度较高时,轧后慢冷会得到粗大的铁素体组织。而采用超快速冷却工艺进行控冷时,终冷温度接近或刚进入奥氏体和铁素体的两相区时进行控冷,将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固定因变形引起的位错,降低相变温度。由图6的金相组织中可知,采用超快速冷却技术获得的金相组织均为PF(准多边形铁素体)、GB(粒状贝氏体)、AF(针状铁素体)。随着返红温度的降低,铁素体晶粒尺寸不断细化,AF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PF 和GB 的体积分数不断降低。最终结果表明,超快速冷却技术会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结合国内某钢铁企业的热轧实验项目,在学习研究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以冷却装置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水冷系统的冷却能力并进行产品试制实验,并得出结论:1)通过反复测试绘制出各集管的流量-开口度曲线,为控制冷却模型提供基本的水系统能力参数,并确定了冷却水的最大流量为48 m3/h。2)实验测得超快速冷却模式条件下的最大和最小冷却速率,绘制了冷却速率范围曲线,对于厚度为10 mm 厚的钢板,5 组集管全部投入使用时的最大冷却速率为109.5 ℃/s,最小冷却速率为39.6 ℃/s,该冷却装置可以实现冷却速率在一个较大范围内连续可调,满足新钢种开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