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婵媛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必须依托环境的,随着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已经意识到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这样的后果直接或者间接地反应在人类身上,所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问题。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尤其是农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必须要进行的。作为农业大国,发展乡村经济战略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也是刻不容缓的。本文以我国甘肃会宁县农民环保意识分析为突破口,深入剖析甘肃农民整体环保意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农民制造生活垃圾的能力也逐渐提升,这对环境来说无疑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这方面甘肃农民就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从原来的危房、废房得不到拆除,重点路段生活垃圾肆意堆放,一些卫生死角难以根除等问题,到通过填、拆、归、清、修几个有效的方法得到了改善[1]。农民愿意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改善环境和保持环境,在环保意识上也构建了很好的景象,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否还能保持这种环境意识和行动力让人担忧,利益和环保本来就是对立的两个层级,要实现更好的统一,必须走双轨同行、协调发展的道路。
针对甘肃省会宁县新添乡和党家岘乡的农民进行环保意识调查(如图1),结果显示,农民对于垃圾分类相关知识非常匮乏,对于垃圾分类也没有实地操作。但是两地区的农民环保意识还是比较高的,所有参与者都认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2]。虽然农民对于环境问题呈现出关切的态度,并在多方努力下,环境较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离环境满意度较高的差距较大,并且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污染问题普遍存在,比如,食品袋、门口垃圾、水土流失、绿色生态食品、农药控制、水源污染等等,仍需从更多角度来考虑环境问题。
图1 对甘肃省会宁县新添乡和党家岘乡农民进行的环保意识调查
从村民调查分析来看,农民环保意识仍存在短板需要强化。首先,农民环保意识需要挖掘更深的层次,以便于能够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同时进行环境治理、保护等措施,现在的环保意识只是浅层面的治理和保持,从根源解决问题仍需要再进一步。其次,深度挖掘绿色原生态环保理念。我国是农业大国,在解决农残污染这方面却一直乏力,诸多原因不能彻底解决,需要从农民意识角度来分步完成。主要从水源污染、秸秆燃烧物、农药使用、农药喷洒、有毒包装物等进行全面的意识强化,因为看得见的污染往往能够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但是看不见的污染物伤害能力远超表层的污染物。最后,仍旧需要一些政策来帮助农民深度挖掘环保意识。
通过对会宁县两个乡农民的环保意识进行调研,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缺乏环境意识,而特殊环保问题处理能力低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因此农民垃圾分类处于亟待解决的模块。首先,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显示出很大的不足,经调研,92%以上的农民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操作属于空白。其次,农村生活和生产垃圾与城市垃圾具体分类规则不同(如表1)。农村在生产和生活中会出现更多的蔬菜垃圾,一些高产量的蔬菜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腐烂、发臭,成为污染物中最难处理的问题。最后,农村垃圾分类没有明确、细分的规范,在实际操作中,各种生活垃圾、烂尾菜、秸秆杂草、人畜粪便、农药残留等垃圾混乱堆集在一起,没有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对周围环境带来了很大的隐患[3]。
表1 城市与农村垃圾分类差异
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实现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特别是深层环保意识的增强。首先,利用媒体、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扩大宣传,让农民了解更深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例如,农药是可以采用精准使用的方式以发挥农药的最佳效果及对环境最小伤害等[4]。其次,以村为单位进行垃圾知识培训,对垃圾分类及如何存放进行重点培训。以通俗易懂的画册、漫画书的形式,深入挖掘农民环保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处理能力,形成提高环保意识的立体空间,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的意识。最后,借助政策的指导,例如,利用“三下乡”活动对乡镇干部、农民、中小学校等进行环保知识宣讲,提高全员环保意识,并与农民环保意识提升形成互补的促进作用[5]。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是长远的策略,在思想层面和知识层面打下基础,同时也要从行动上进行闭环建设(如图2)。首先,对村内的废弃房屋进行拆除,对村里的垃圾死角进行彻底地清除,对村里的人和牲畜的粪便集中处理,对尾菜进行集中掩埋等,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整顿村貌及卫生。其次,对于特殊垃圾进行严格的把控,例如,农药的包装物要集中储存、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病死的牲畜不得随意丢弃和掩埋,要在村里的处理地点处理,避免污染水源和地下水。尤其是河流、水库周边地带,不得随意丢有害垃圾,造成水的污染[6]。最后,进行严格的监督,采取自家范围自家负责,公共区域专人负责的规则,来监督垃圾的处理。并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对不能遵守公共卫生的农民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影响环保规则的进行罚款、公示处理,以此从行动上对农村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治理。
图2 农村环境建设
农村是垃圾的产生地和收集地,在整个垃圾处理的产业链中,这只是开始的环节,仍需要将各个配套环节进行规范化。首先,要对垃圾运输工作进行规范,严格执行垃圾分类,不得混存、混运[7]。其次,对于运输人员要进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培训,作为过程中重要的监督人,对于一些不规范的村落垃圾分类进行反馈,以进行更加规范的分类处理[8]。最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前提下,明确细化农村垃圾分类规范性建设,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性的支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较大,未来将以农村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并对环境给予更多的重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现有处理机制的基础上,未来会有更好的处理技术,整个处理链条也会更加简单、便捷,为农民营造一个更加清洁的生活环境。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铺垫作用,发展乡村的同时兼顾环境治理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