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泽洋
2021年东京奥运会是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上首届因非战争因素未能如期举行的奥运会,新冠疫情下的东京奥运将载入人类史册。疫情加速世界百年变局演进,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奥运会具有特殊的意义。日本作为奥运主办国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心路历程,从“振兴日本”到“复兴日本”,从“战胜疫情”到“安全奥运”,显示出奥运对日本影响的不断变化。日本艰难地举办奥运会有其独特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奥林匹克事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一
东京奥运会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个全球范围的大型体育活动。疫情使得奥运会是否出彩已无关紧要,平稳举办本身成为最高目的,特殊时期的奥运有了特殊的意义。
(一)疫情防控成为东京奥运重点。往届奥运会也曾出现过病毒传播威胁,比如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期间寨卡病毒流行,很多人担忧其是否会影响奥运举办,结果证明寨卡病毒并未像新冠病毒这般严重,并未对奥运会造成太大负面影响。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媒传播的病毒,大多数感染者不会表现明显症状,仅约20%的感染者会出现轻微发热、皮疹等症状,其最大威胁是对孕妇的影响。而里约奥运举办期间正值南半球的冬季,天气相对凉爽干燥,蚊虫数量减少,传播几率降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曾表示里约奥运加剧寨卡病毒在全球传播的风险非常低。新冠疫情明显不同,其传播力更强,并发症也更为严重,如何防疫成为东京奥运成败的关键。
日本政府为消除民众担忧,将“气泡防疫”作为东京奥运防疫方案,即包括运动员在内所有入境日本的奥运相关人员,都生活在一个由严格防疫规定打造的“气泡”中,与普通日本公众完全隔绝。东京奥组委为奥运相关人员发放的防疫手册非常详细地规定了入境时的隔离检测、入境后的活动范围限制,以及比赛前后各种细节的防疫要求。按照规定,所有海外相关人员入境时都要使用机场专用通道,乘坐专用车辆前往入住地点。入住后不允许随意外出,每天都要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出现不适症状要立即上报,一旦确诊就要立即停止所有的活动。比赛时间之外,运动员被要求全程佩戴口罩。为避免接触,赛前赛后运动员之间的握手和拥抱被禁止,教练被要求避免反复呼叫姓名。甚至颁奖仪式上,运动员也需要“自助”领奖,自行拿取托盘上的奖牌、花束和吉祥物。另外,东京奥组委要求奥运参赛运动员必须每日接受核酸检测,媒体等工作人员必须每4天接受一次核酸检测。东京奥组委实施的新冠检测每天超过2.5万人次,两周时间里为奥运相关人员进行了60万次以上的核酸检测,检测试剂盒均带有编号,若有未提交的情况将立即被发现。整个东京奥运会期间,与会人员共发现新冠阳性病例436人,相比日本“气泡”外持续数天破万的每日新增诊病例,东京奥运会与会人员出现新冠病例的趋势总体可控。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东京奥运疫情防控评价说:“奥运相关人员的新冠病毒阳性概率只有0.08%,这是一届非常安全、安心的奥运会。”
但是,日本防疫仍然有些做法值得进一步改进。“气泡”防疫的关键是隔绝海外入境人员与日本国内人员,但部分日本国内工作人员却可以自由进出“气泡”,如酒店的工作人员在接待完海外运动员后,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正常下班,第二天再从家里回到工作岗位。日本当地的记者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都可以在所有赛场内外自由活动,生活也并未有过多限制。内外有别的要求令外国人员心生不满,日本奥组委多次受到海外运动员和媒体的抗议。
(二)高科技手段通过奥运会得到展示和发展。本届奥运会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其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各领域的新科技不断涌现。作为科技大国,日本力图通过东京奥运展示和推广新型科技,并进一步促进科技发展。围绕这一目标,日本政府重点在九个方面开展了科技创新。一是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利用多语言语音翻译、支持多语言的数字标牌等,帮助海外人员毫无压力地对话、移动等。二是加强传染病研究,对传染病进行早期探测和迅速应对,研究昆虫媒介性病毒传染病的综合对策。三是搭建社会参与辅助系统,这是一项为包括残奥会运动员在内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移动、身体帮助的技术项目,包括带传感器的自动驾驶轮椅、动力辅助服、体温调节辅助服等。四是建设新一代城市交通系统,包括下一代都市交通系统(ART)、公共车辆优先系统等。五是推广氢能源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公交车、汽车的使用,以及用固定放置燃料电池等向奥运村提供能源等。六是提高灾害预报能力,通过提高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测技术和可靠的信息传递,确保安全、安心的项目,开发了比以前高10倍以上的高时间分辨率、能够进行定量观测的多参数相控阵气象雷达等。七是优化移动系统,利用设置在机场、车站、会场等地的摄像机和各种传感器来分析人流,在最合适的地方安排保安和工作人员,包括网络物理系统、感测数据分析分发系统等。八是利用全新超临场体验影像,实现超临场感和超越距离的空间影像立体影像等的技术,包括有机EL薄膜显示器、多视点影像显示技术等。九是宣介日本花卉项目,旨在向世界展示日本高品质的花卉,加速扩大生产和出口,包括品质保持剂技术的开发、耐存放性、早生性等基础品种的开发等。
疫情导致本届奥运会成为史上首届现场几乎无观众的赛事,但新科技让观众得以在场外“零距离”观赛。本次转播采用高速与大容量的5G技术,在8K屏幕上全程实况跟进比赛。东京奥运也是完成从高清到超高清过渡的一个里程碑,观众可以享受更加清晰细致的比赛视频。如在游泳场馆中,通过5G和AR技术,观众通过佩戴AR眼镜,虽然无法到达现场,但也可以体验到身临其境的零距离感,同时现场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数据还可以同一时间具象化地呈现给观众。今后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分享运动比赛特有的动感,还可用于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发挥更大功用。
(三)特殊时期的奥运改革进程得以加速。现代奥林匹克延续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世界整体环境和体育运动本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奥运会自身也积累了诸多弊病,如赛事规模庞大、资源消耗巨大、东道国负担加重、对部分人群吸引力降低等,疫情使得固有问题越发凸显,新问题也逐渐显现,奥运改革愈加紧迫。东京奥运会能够举办成为奥运改革的一次探索和加速,本次奥运会的尝试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环保节约化。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颁奖仪式所用颁奖台、奖牌、奥运会火炬及志愿者制服等使用的都是可回收材料。从2017年4月开始,日本工作人员共搜集了民众捐助的约78985吨的小家电和621万部旧手机,从中提炼出了近32千克的金、3500千克的银以及2200千克的铜用于奥运奖牌的制作。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颁奖台所用材料是从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洗涤剂瓶和海洋塑胶垃圾中提炼而来,塑料垃圾被处理成颗粒状,再通过3D打印机打印成型。奥运村中制作床铺的硬纸板,将来会被回收用作纸制品生产,床垫所使用的聚乙烯材料会被用于制作新型塑料。奥运村广场的建筑框架由4000块木板做成,这些木板是从日本各地租借而来,每一根木头上都标注了来源地,奥运会结束后场将被拆除,木板将返还日本各地政府被用于公园长椅或学校校舍的建造。
二是参与多样化。国际奥委会近年来大力推动的改革之一就是促进女性参与,本届奥运会女性参赛运动员比例接近49%。日本以奥运会为契机在女性、LGBT性少数群体、外来人口等议题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向人们展示多样性的一面。无论是跨性别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兼有日本、美国、海地血统的网球选手大阪直美点燃奥运圣火,还是男女共同担任开幕式各代表团旗手,这些体现进步价值的尝试,都成为了日本长期的无形资产,也加快了今后奥林匹克探索多样化的步伐。
三是创新年轻化。近年奥运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体育是围绕人的生活展开的,而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是好玩且符合自己个性的运动项目,更多以自己需要为出发点。2014年,国际奥委会全会通过《奥林匹克2020》,围绕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信力和吸引年轻人提出改革建议,其中包括相对灵活地设置奥运会比赛项目、东道主可提议增项。这促使国际奥委会在奥运瘦身的大背景下,依然在东京奥运会上增加了滑板、冲浪、攀岩等年轻人更加喜欢的运动项目,这是国际奥委会自我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21年,国际奥委会全会通过《奥林匹克2020+5》,加入与受众进行数字化互动、鼓励虚拟运动发展等相关议题。这些改革在东京奥运会得到体现,还将继续伴随2022北京冬奥会的全过程。
二
东京奥运会被疫情赋予了特殊意义,但非日本决定申办的初心。奥运会从申报到举办的几年时间里含义不断变化,为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一)日本政府的政治预期几乎全部落空。第一,政治寓意不断变化,失去统一性。日本再申办一次奥运会的想法,最早是由时任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石原是日本民族主义政治人物的代表,其欲借申奥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开始相对衰退的日本仍值得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尊重。2011年后,经历了“3·11”大地震与核泄漏事故的打击,日本希望借助奥运会的力量,助力灾后重建、提振经济发展,东京奥运由此被称为“重建的奥运会”,奥运火炬被命名为“复兴之火”。安倍政府2012年执政后,将奥运会作为“安倍经济学”的“第四支箭”,希望能让奥运为日本经济注入新活力。对当时的安倍政府来说,举办奥运会的2020年是一个关键时间节点,安倍一度呼吁要在2020年前实现修宪,甚至想借奥运东风再次延长执政时间,留下宝贵政治遗产。但疫情暴发后,日本政府最终决定将奥运推迟一年,安倍也提前因病辞职,奥运会则变为“人类战胜新冠疫情的证明”。直至开幕前,疫情仍然难以控制,“举办一场安全放心的奥运会”本身成了目标。
第二,菅义伟支持率不升反降,连任首相落空。2021年不仅是奥运年还是日本的大选年,即将到来的众议院选举和自民党总裁选举对于菅义伟政府至关重要。根据日本法律规定,日本首相先由政党提名,随后由国会参众两院议员选举产生,一般国会多数党领袖会担任首相,因此,两项选举的成败将决定菅义伟的去留。7月初的东京都议会选举中,自民党和公民党执政联盟未达到议席过半目标,这一定程度标志着日本选民对当前政府的不满。菅义伟政府本希望通过奥运会的举办,提振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但却并未遂愿。日本朝日新闻社8月7日和8日实施的全国电话民调显示,菅义伟内阁支持率跌至28%。自2020年9月当选首相以来,菅义伟的支持率首次跌破三成。超一半受访对象不支持菅义伟政府,超60%不希望他连任首相。奥运成果并未得到政治变现,疫情防控不力成为民众不支持的最大原因。9月3日,菅义伟宣布将不参选下一届自民党总裁选举,这意味着其已放弃争取首相连任。
第三,奥运外交风光不再,效果大打折扣。菅义伟自任首相以来,多次被指不善外交,其曾力争在奥运会期间展开外交以提升政府威信,但由于疫情日本奥运外交黯然收场。出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元首级代表约有80人,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寨卡热流行,约有40人出席,东京奥运期间与菅义伟举行会谈的总统和国际机构代表等首脑级人物共12人,是近年出席人数最少的一届。原本韩国总统文在寅也考虑出席开幕式并与菅义伟举行会谈,但日本并未接受韩国相关要求,日本驻韩公使针对文在寅的侮辱性言论也使得日韩关系错过了改善契机。日本政府虽然在各大国际场合大力宣传奥运,但实际外交成果寥寥。
(二)奥运经济效应远小于预期。疫情前,东京都政府2017年发表的测算报告称,奥运会将提升东京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和国际商务中心的形象,带来约14万亿日元经济需求增加。据日本观光局统计,在日本政府发展国际旅游政策带动下,访日游客从2015年的1973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3188万人,东京奥运会将进一步增加日本旅游吸引力,因此制定了2030年接待6000万国际游客的新目标。安倍政府将奥运会作为“安倍经济学”的重要一环,菅义伟政府也希望通过奥运扩大日本经济增长。据日媒测算,东京奥运会将为日本带来约32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创造120多万个工作岗位,奥运会的门票收入接近8亿美元。疫情后,东京奥运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延期举办使得成本激增,经济效果的计算也需另立公式。东京都前知事舛添要一估算,加上与奥运相关的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投资,东京奥运的总投资额超过3万亿日元。但巨额投资难以换来相应经济效果。大和综合研究所预测,东京奥运期间给日本带来的经济效果仅为3500亿日元,比正常情况下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效果减少4500亿日元,大部分预期收入将落空。
就直接经济效应而言,东京奥组委原本预计门票收入达到900亿日元,如今锐减至约数10亿日元。与伦敦(约合1090亿日元)和里约热内卢(约合350亿日元)相比非常之少。东京奥组委从日本国内68家赞助企业获得超过3700亿日元的赞助金,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3倍以上,是史上赞助规模最大的奥运。日本原打算让东京奥运成为展示日本国力和企业实力的舞台,但据日企代表称,延期举办奥运将为本国企业带来一场灾难,企业支出难以获得预期回报。在日本多数民众反奥运的情绪下,为避免疫情下宣传的反效果,各赞助企业大多放弃让高层出席开幕式,丰田还取消了奥运相关广告播放。
间接经济效应方面,基础设施和人力成本增加。很多比赛场馆和设施原计划在奥运会结束后改为其他场馆或公寓,其中一些企业已提前售卖了期房。但延期意味着某些场馆不能按时使用,令建筑和房地产业计划被打乱。此外,为东京奥组委工作的员工达3500多人,他们的人工费在延期后也将增加。东京奥组委向比赛场馆设施支付的租借费约为530亿日元,将不得不因此追加高达数千亿日元的费用。未来奥运场馆的使用和奥运村房屋的出售情况也并不乐观。
就衍生经济效应而言,2019年访日的游客已经超过3000万,中国赴日旅游的人数已经接近1000万,如果2020年没有发生疫情,加上奥运会的光环,估计访日的游客会超过4000万,仅仅是中国赴日旅游的游客就能达到1300万人以上。2019年访日外国人在日消费高达4.7万亿日元,约占GDP的1%,仅中国游客在日消费就达到1.7万亿日元,而疫情暴发以来境外旅游收入几乎等于零。按照疫情发展,短期内日本利用奥运效应吸引游客和投资的可能性很小。
(三)日本社会褒贬不一。其一,民众从抵制到观看。《日本经济新闻》通过分析推特上网友的评论发现,原来批评丑闻及担心新冠疫情蔓延的否定性评论较多,但在7月23日的开幕式以后肯定性评论超过否定性评论。日本读卖新闻社8月7日至9日进行的全国民意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表示举办东京奥运会“正确”,远高于感到“不正确”的28%。与前一次调查(7月9日至11日)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上一次调查中,认为应该取消东京奥运会的高达41%。在问及今后是否希望日本举办奥运会时,回答“希望”的高达57%;回答“不希望”的为38%。在东京奥运会举行之前的一段时期里,一直有约80%的日本民众反对2021年举行东京奥运会。此次奥运会日本运动员表现良好,日本民众受到很大鼓舞,反对声逐渐减少。相比日本国内舆论,国际舆论则对东京奥运更为肯定,毕竟这是一场奥运史上特殊的、艰难的奥运会,国际舆论对日本高度的组织能力、细致的安排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等都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其二,日本国内疫情未得有效控制。奥运会期间,日本新冠感染者暴增,日本国内单日新增感染人数在奥运期间骤增至约3倍,日本国内单日新增感染人数持续过万,奥运会相关感染者也超过400人。在奥运会开幕前的7月12日,东京开始实行第四次紧急事态宣言,奥运会开幕后又不得不于7月30日决定对埼玉、千叶、神奈川、大阪4府县追加发布紧急事态宣言。东京奥运会8月8日晚落下帷幕。同一天,东京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连续第5天超过4000例。按照日媒表述,东京都疫情呈现“爆发式”扩散趋势。首相菅义伟先前重申,疫情快速恶化与举办奥运会无关。东京奥运会最后一天,东京都报告4066起新增病例,而在奥运开幕的7月23日,这一数字是1359例。8月18日日本新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达到23916人,再创新高。
其三,文化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奥运会不仅是体育领域的国际盛会,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从开闭幕式、颁奖仪式,到火炬、奖牌设计等,都蕴含着主办国浓厚的文化色彩。日本是第一个两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亚洲国家。由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全世界了解日本传统文化,因而日本政府十分重视2021年东京奥运会。日本政府原计划奥运期间在东京都、冲绳县、京都府等地举办演歌、能乐等日本传统文化演出、展览活动。日本一些地方县市也准备在奥运圣火传递及比赛期间举办有关地方文化的推介活动。然而,由于疫情原因,为配合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而准备的各类“文化推广项目”被迫调整或取消,也有一些活动转至线上。此外,日本试图打造日式开幕典礼,但多少有些弄巧成拙。开幕式是奥运会仪式中最重要的部分,奠定奥运会的基调,也是东道国的文化精华。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以日本的方式展现了奥运五环、奥运格言、地球家园等理念,但在疫情背景下,日本传统形式的表演风格给人以收敛和压抑的感觉,塑造了静寂和物哀的基调。从社会反响来看,开幕式的日式美学并不为多数观众认可。
三
东京奥运会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坚持举办,保证了奥运会的连续性,对未来奥运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
(一)科技加速改变奥运模式。东京奥运会虽然受到疫情严重影响,但也使得各方面新型科技崭露头角,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未来奥运模式或迎来转变。
首先,“云奥运”开始流行。由于疫情的影响,本届奥运会首次采用全球云转播,现场几乎没有观众,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云上奥运”。由阿里云和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合作为全球奥运转播机构提供云服务,这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云计算支撑全球转播。以往,奥运会现场报道需要建设面积庞大的国际转播中心,并且需要部署临时性的转播基础设施,耗时长、花费高。利用云系统后,东京奥运会的国际转播中心面积和现场工作人员减少近1/4,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全球各大媒体则可基于云平台建立自身内容创作、管理和分发系统,转播方工作人员不必亲赴东京奥运现场,远程完成转播和编辑工作。加之5G和AR等技术的发展,今后人们足不出户即可沉浸式体验奥运比赛的现场感。
其次,运动员竞技模式被改变。东京奥运会上,许多运动员表现优秀,带来了很多惊喜。这背后离不开高科技的辅助,未来运动员的竞技很大程度也是各国科技水平的比拼。如苏炳添的训练中,计算机仿生模拟给出了跑步时步长、预备时膝关节角度等多方面数据,通过高速相机、生化分析仪、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等各种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监控,制订个性化、数据化训练方案,全面提升其竞技能力。夺得金牌的游泳和赛艇项目都获得了中国“风洞”技术加持。“风洞”技术原被用来研究飞机、导弹等会遇到气流问题的飞行器,现在拿来研究会遇到气流或水流问题的运动员也一样适用,其实是航空航天科技的外溢。现代科技越来越多地帮助运动员在某些领域突破传统,成为世界顶尖选手,同时也帮助运动员减少伤病,科学探索更高、更快、更强的人体极限。
再次,裁判员评判方式或被改变。东京奥运会在运动员跟踪和打分等方面也引进了新型技术,未来能够帮助裁判更加客观公正作出裁定,有些项目甚至可以减少人工裁判的干预。如“3D运动员跟踪技术”在本届奥运会田径赛场上首次亮相,其通过多个摄像头捕捉运动员训练或比赛时的身体数据,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对运动员视频进行分析,创建出人体3D网格叠加动态图层,不仅能把运动员的生物力学数据实时呈现给观众,还可以在即时回放中对比赛争议点进行分析和复盘。另外,国际体操联合会引进了AI辅助打分系统。该系统通过向选手的身体及其周边200万处投射红外线,追踪选手的动作,并且实时转换成三维立体图像。根据图像,AI对于身体的旋转和扭动等动作进行分析,结合过去的比赛数据,遵照打分标准,判断技术的完成度。本届东京奥运会体操运动员的最终得分,就是结合AI和裁判,再经过综合判断后最终打出的分数。
(二)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疫情背景下,东京奥运会最令人关注的就是防疫安全问题,防治病毒传播扩散是重中之重。自2013年东京奥运会申办成功起,日本政府就开始强化传染病监控方面的对策研究,研究项目以研究虫媒病毒传染病的综合对策、提升传染病的诊断机制、强化从边境到国民的防控信息链为重点。未来,即便新冠疫情结束,奥运会各领域的安全问题仍然需要重视。
一方面,随着大量奥运新科技的使用,网络安全成为新课题。当前网络攻击成为更加隐蔽更加危险的威胁之一。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之前,恶意软件渗透到冬奥会系统中,病毒切断了体育场互联网,关闭了电视转播,停飞了无人机,关闭了官方网站,并阻止打印门票,使观众无法入场。对此,日本未雨绸缪,确保了东京奥运会的网络安全。2017年7月,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召开网络安全战略总部会议,形成关于网络安全战略的相关报告,表示将在2018年度结束前后成立政府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名为“网络安全应对协调中心”,除安排10余名专职人员外,还将与民间技术人员等200多人建立合作机制。一旦电力、通信、交通和医疗等重要服务系统发生网络攻击,将立即采取应对方法,与奥组委携手把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另一方面,奥运政治化风险需要警惕。奥运会是各国汇聚展示自我的平台,某种意义上成为和平时期国家的“战斗式竞争”,民族情绪极易在激烈竞争中爆发。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奥运期间避免民族情绪扩大化和政治纠纷非常重要。东京奥运会期间,日韩冲突是奥运政治化的典型例证。从日方奥运火炬传递地图激化的领土争端开始,到韩国代表团挂起“抗倭”横幅、不放心福岛食材而开小灶,再到韩国民众抗议“旭日旗”出现在奥运赛场,加上因日本驻韩高级外交官私下侮辱韩国总统文在寅,导致其与日本首相菅义伟的首脑会谈取消,日韩纠纷一直挥之不去,奥运会放大了两国的政治摩擦。奥运会既可以是外交契机也可能是冲突平台,如何防范奥运中的政治风险需未雨绸缪。
(三)可持续发展值得重视。东京奥运会经历推迟、延期和疫情下举办的多重考验,即便在开幕前一天仍然面临无法举办的风险,原本四年一届的全球奥运盛会切实受到了中断的威胁,“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东京奥运会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是制定了相关战略规划。东京奥组委参考联合国发布的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结合日本当地可持续发展趋势与众多利益相关方商讨确定五大可持续性主题,包括“气候变化”“资源管理”“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人权、劳工和公平的商业实践”及“参与、合作和交流”。东京奥组委认为这五个方面是人类活动、社会系统和全球环境之间产生的复杂而又持久的问题,覆盖了可持续性的各个方面。在每一项主题下,东京奥组委都为其制定了相应的原则、战略、目标以及相关的行动计划。
二是发展了奥林匹克格言。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在东京举行第138次全会,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的基础上加入“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108年来首次更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深入人心,起到了人类追求共同理想的凝聚作用。奥运格言的渗透已远远超出体育范畴,成为人类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支撑。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更团结”有了更多的背景支撑和现实意义,是实现后疫情时代奥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是延续了奥林匹克精神。参加奥运会并赢得奖牌是绝大多数职业运动员的理想,是奥运选手展示自我的难得机会,如果东京奥运会取消,不仅是一批运动员职业生涯的残缺,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中断。东京奥运举办使得国内外观众都不同程度感受到了奥运精神和力量。乌兹别克斯坦46岁的“祖母级”选手丘索维金娜结束自己创纪录的第八次奥运之旅、美国体操名将拜尔斯在因伤退赛之后重返赛场、治愈白血病归来的日本游泳选手池江璃花子泪洒赛场等等,这些奥运故事展现的奥运精神正是推动奥运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正式闭幕。9月5日,东京残奥会正式闭幕。东京奥运会主火炬缓缓熄灭,奥运期间对于夺得奖牌的运动员是他们的高光时刻,对于日本主办方则是全副武装的屏息戒备时刻,东京奥运成为了日本的一次考验,其带来的深远意义和影响也远未结束。闭幕后国际奥委会、东京奥组委和日本政府终于可以宣布“成功举办了本次奥运会”,但是否真的“成功”或许还需要历史来检验。值得肯定的是,当前人类确实比以往更需要奥运精神的联结,特别是更需要用团结的力量去黏合既有裂痕。奥运精神对增强全人类守望相助的信念和共克时艰的决心具有特殊的激励作用。在疫情肆虐以及极端气候、粮食危机、地缘危机、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以体育之名,通过奥林匹克凝聚全世界人民,对于人类共同应对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