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视世界的重大时代意义

2021-11-11 20:36阮宗泽
现代国际关系 2021年6期

阮宗泽

[内容提要]复兴中国,贡献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时代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人类发展方向,指出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作出“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重大判断。中国平视世界有其必然性,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中国平视世界意味着没有人可以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建设伟大国家,成就伟大事业,必经伟大斗争。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思考时代课题、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蕴含重大时代意义。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中国平视世界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对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是国家制定内外大政方针的依据和基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时代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人类发展方向,指出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作出“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重大判断。“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是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的。”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实力的崛起,必然也包含思想理论的创新。“回望人类历史,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伟大的思想。”思想理论源于实践,又进一步指导实践。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思考时代课题、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蕴含重大时代意义。

一、中国平视世界是历史的必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纵观历史经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坚韧不懈地追寻救中国、复兴中国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每一个里程碑都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每一个里程碑都是一次伟大的觉醒和飞跃;每一个里程碑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贡献了世界,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第一大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轮番入侵,封建统治腐败无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满目疮痍,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志士仁人赴汤蹈火,艰辛探索救国图存之道。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日出东方,才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曙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业,从此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里程碑事业,标志着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第二大里程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在起来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是改天换地的历史伟业,从此终结了中国的百年屈辱史,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征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 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取得非凡成就。兼任首任外交部长的周恩来总理在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振聋发聩:清朝的西太后、北洋军阀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中国外交迎来了崭新的大发展时期,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坚决反帝反殖反霸,形成了中国外交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亲手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石,直接领导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包括调整同美国的关系、形成中美苏大三角格局,有力维护了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全方位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

第三大里程碑是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在冷战的至暗时刻,美苏争霸最激烈的情况下,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指出必须将工作重心调整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杀出一条血路来”,反之,我们有可能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转折,实现了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转变,为中国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振兴中华的澎湃力量和斗志。习近平总书记说:“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中国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砥砺奋进,取得累累硕果。习近平外交思想旨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著名论断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并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意义。如何理解新时代的历史意义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世界的影响前所未有。

综上所述,中国平视世界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历史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今天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并担负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责任。虽然经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首次突破100 万亿元人民币大关。这一历史性成就是对建党100 周年最好的献礼,亦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起点。

二、心怀“国之大者”引领时代之变

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交织,唯有正确认识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精准制定正确的内外大政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基于对时代课题的高度关注与深邃思考,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涵。

(一)回答时代之问,亮明中国方案。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习近平指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外交要有新的理想,需要新的作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习近平2017 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时提出的时代之问。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外交奋发有为,加强能力建设、叙事创新、议程设置。习近平总书记密集开展元首外交,同多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出席重要外交活动,多次在国际场合发表演讲,针对国际热点、难点提出建设性主张与倡议,解疑释惑,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展现了大国担当。中国主动向国际社会提供具有中国元素的公共产品,将中国方案融入现有国际话语体系,凝聚共识,增强中国对外政策的透明度与可预见性,创造更大的合作平台。针对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争议等问题,习近平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就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表精辟见解:“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我认为,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同时,习近平强调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上述讲话包含了中国与世界互为机遇,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其最大公约数的重要判断。

然而,美国总是凌驾于联合国之上,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搞例外主义,企图主宰他国命运,对世界其他国家指手画脚,动辄挥舞制裁大棒,严重损害国际关系准则和联合国的权威。近年来,美国大兴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保护主义,毁约退群,发动贸易战,大搞“脱钩”,企图切断国际经贸联系,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自2020年以来,国际社会不得不同时面对两大病毒:一种是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另一种则是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的政治病毒。前者以另类的方式告诉人们:大家身处地球村,人人都是受害者,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而胜之。后者则是霸凌主义,唯我独尊,制造分裂与隔阂,导致国际关系的对立与紧张,严重阻碍全球抗疫和经济恢复。在两种病毒的夹击之下,国际秩序颠簸动荡,大国关系日趋紧张,矛盾加深,其本质即是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激烈交锋。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让人们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充满迷茫、焦虑。作为2021年中国外交第一场重磅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发表特别致辞中明确指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谓多边主义呢?“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习近平主席的思想深刻,铿锵有力,不仅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更重要的是开出了务实管用的“药方”,占据道义高地,先声夺人,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主动作为和引领作用。中国提供了践行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交出了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

(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期而遇,相互作用,加速国际关系深刻调整,大国关系紧张,联合国面临多重挑战,如何坚持公平正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事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大业,也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巨大考验。世界进入互联互通的时代,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没人有可以独善其身,大国合作并非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国越强大,世界越和平;中国越繁荣,世界越发展。2021年1月,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的特别致辞中重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他指出:“中国将继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你输我赢、赢者通吃不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南南合作,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单边主义没有出路。2020年联合国成立75 周年纪念峰会的主题就是“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联合国:重申我们对多边主义的集体承诺”,表明了国际社会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的决心。

作为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肩负着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历史责任。中国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均受到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关注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站在国际聚光灯下,中国一直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规则。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疫情也放大了全球治理体系中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各方应该思考如何加以完善,而不是推倒重来,另搞一套。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种种全球性挑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之时,联合国的作用不应削弱,而是需要加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表态和立场宣示铿锵有力。与历史上其他大国崛起不同,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以行动诠释了负责任的大国作用。与其他国家以武力输出制度和模式,搞“颜色革命”截然不同,中国既不输入他国的制度,也不会输出自身的制度。对此,基辛格认为,“中国和美国都认为自己代表独特的价值观。美国的例外主义是传经布道式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中国的例外主义是文化性的,中国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海外推行本国的现行体制。”在国际体系动荡变革之时,中国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超越传统国际关系中的零和博弈,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存,具有时代的先进意义。

(三)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交相辉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如果说中国梦是作好中国自己的事,那么“世界梦”就是要为世界做出积极贡献。中国统筹两个大局,是主动谋划内外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让中国梦与“世界梦”相互照亮。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外交思想闪耀着时代进步的光辉。习近平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习近平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一时期国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和深刻阐述,成为我内外政策方针调整的重要依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和外部环境下形成展开的,是这一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中国素来就有“天下观”的视野与思想,一直将自身命运与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来思考问题。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外交同样进入了从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到合作共赢的新时代。中国积极倡导“两个构建”,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利益汇合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既是全面理解、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坚实基础,也为“十四五”时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重塑竞争新优势、确保我国发展行稳致远勾画了蓝图。

中国顺应历史大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两个构建”就是主动地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外交的意图与方向。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绝不重蹈历史上西方列强靠侵略、殖民、掠夺的老路,而是走一条和平发展之路。面对世纪疫情,中国倡导树立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全力推进抗疫国际大合作、大协调。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团结抗疫,生动地诠释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大视野、大格局。习近平从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安全视角出发,强调树立大家庭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成为国际抗疫合作强有力的推动者。“这场疫情启示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相互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让世界多样性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态。”中国主张同舟共济、多边主义;美国则热衷于“美国优先”、单边主义,两者理念与路径有天壤之别,结果显而易见。中国2020年经济率先由负转正,增长2.3%;美国经济则陷入二战以来的最大衰退,萎缩3.5%。中国的繁荣富强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育先机开新局 增强战略主动

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个奇迹”,彰显了制度优势。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诸多风险考验,打了不少大仗硬仗,办成了不少大事难事,取得重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一致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中国仍然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与挑战均有了新的变化。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至关重要。大危机控制住了就是大机遇,反之,大机遇没抓住也就是大危机。当前和今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战场在于如何育先机开新局。

第一,强化机遇意识,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错综复杂,给我国对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是一马平川,而需要披荆斩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既要抗击新冠病毒,还要抗击国际上的“政治病毒”。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如何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取决于能否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大命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这种信心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当面临重大历史关口,中国总能实现伟大转折,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这得益于党中央对国际形势作出的精准判断,并及时调整对外政策,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所向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看待当今中国,一定要深刻认识中国近代以后所遭受的民族苦难,一定要深刻认识这种长期的民族苦难给中国人民精神世界带来的深刻影响。所以我们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历史反复证明:无论面对任何风险挑战,中国人民都能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这就是中国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尽管遭遇疫情挑战,中国接连创造了多个“率先”,实现了育先机开新局的大逆转。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抗疫成果,不仅是中国的成功,而且是世界的成功。正因如此,中国才率先实现经济的增长。如今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育先机开新局,为我国新发展格局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敢于并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变压力为动力,奋勇争先,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场世纪大考,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了战略主动。环顾全球,中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恢复经济的关系,使中国成为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创造了新纪录。《规划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保持经济增长、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必将有力地拉动全球经济的恢复,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将更加紧密。

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的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要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新发展格局旨在依托和释放我国大市场优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实现互利共赢。中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诞生。中日在RCEP框架内建立的自贸关系将助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中国与欧盟2020年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是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里程碑意义协定。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于2021年1月正式签署,标志着双方对彼此开放领域更大、水平更高。2020年11月,中国领导人表示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中国要积极考虑加入CPTPP。2021年2月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已经和CPTPP11 个成员中的一些成员进行了非正式接触,计划和其他成员再进行非正式接触。中国加入高水平区域经贸协定可谓水到渠成,必将为中国新发展格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必胜信念。中国平视世界意味着没有人可以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建设伟大国家,成就伟大事业,必经伟大斗争。习近平外交思想成为中国在国际秩序动荡变革中勇于和善于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力量源泉。中国坚决捍卫国家荣誉与民族尊严,有效防范化解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打赢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和针对政治病毒的遭遇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关乎中国命运的伟大事业,越是接近伟大目标,越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必胜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去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近代以来取得的三大里程碑成就都是伟大斗争的成果。从历史上看,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面对未来的错综复杂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越发展,越要重视安全问题。当前国际斗争的根源在于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较量,在于真正的多边主义与伪多边主义的较量。当下,要警惕那种打着多边主义旗号,以意识形态划线,拉帮结派,在国际上搞分裂、搞对抗的伪多边主义,其欺骗性和危害性不容小觑。

中美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华政策出现方向性错误,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的对华敌视政策,并将中国视为所谓的“最严峻的竞争者”,恶毒攻击中国社会制度,通过越来越多的立法行为,给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设置障碍,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美国大搞霸凌主义、脱钩、污名化,甩锅推责,拼凑反华遏华小圈子,妄图“围堵”中国,以上迹象表明今后的中美关系前行之路必将崎岖曲折。尽管如此,中国坚信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中国将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主持公道,进行伟大斗争,将继续坚持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方针来塑造中美关系。这不仅是对中美关系负责,也是对世界的未来负责。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外交需要有底线思维,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中国将坚决捍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在国际上树立不畏强权、弘扬正气的大国形象

结语

复兴中国,贡献世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同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疫情是一场世纪大考,不仅是对各国治理体制与快反能力的考验,而且是对其所秉持的思想理念是否顺应时代大潮的考验。“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相互交织,催化国际格局演变,深刻印证了习近平关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准确判断和深邃思想,验证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在此历史时刻,从战略全局高度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于强化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