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中国声音·福建书写
——闽籍作家与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1-11-11 16:47钟翠苗王铭东
闽台文化研究 2021年2期

钟翠苗 王铭东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闽南师范大学主办,福建省台湾香港澳门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漳州市作家协会承办,闽南师范大学闽籍作家学者研究中心、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献与海疆文化研究所协办的“国际视野·中国声音·福建书写——闽籍作家与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0 年12 月4 日至12 月6 日在漳州佰翔圆山酒店举办,来自海内外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提交70多篇论文,围绕闽籍作家学者与华文文学、东南亚及北美华文文学、台湾文学、鲁迅与华文文学、古代闽台文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研讨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一、闽籍作家学者与华文文学

(一)刘登翰学术成果研究

闽籍学者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刘登翰则是先驱者之一。福建社会科学院刘小新副院长认为,从上世纪80 年代初期至今,刘登翰的研究经历了三次转向,在多个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所领衔主编的文学史著作往往是相关领域开风气之先的标志性成果。华侨大学文学院陈庆妃副教授则探讨了刘登翰《过番歌文献资料辑注(福建卷)》的学术价值。她指出,对过番歌的研究是一个追溯华人主体性生成、追溯海外华文文学学科起源合法性的过程,刘登翰历时30年辑注过番歌,最重要的意义正在于此。

(二)闽籍作家研究

林语堂、许地山是闽籍作家中的佼佼者,作为从漳州本土走向世界的杰出作家,他们的创作成就和影响有目共睹,与会学者对他们尤为关注。

1.林语堂研究

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特别是闽南文化的关系,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煜澜教授认为闽南的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了林语堂,闽南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为林语堂学贯中西的思想和创作奠定了文化和情感基础。福建省平和县融媒体中心黄荣才从闽南话、闽南风俗等方面解读林语堂身上的闽南文化底色。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阮慧玲老师认为林语堂以道家的智慧关注时局并用道家文化解释世界,由此形成独抒自我、浪漫奇崛的美学品格。

更多的与会者关注林语堂的具体作品。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曾彩宜和陈玉霜两位硕士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京华烟云》进行解读,前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切入,探讨小说中人物的婚恋观。后者关注小说中的死亡书写,表示林语堂因受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共同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刘玉杰老师尝试从《奇岛》的科幻性及其视角主义进行学理化还原和阐释。他认为,《奇岛》的科幻视角主义与林语堂的幽默哲学、一团矛盾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越来越多学者从多元角度探讨林语堂。《闽南日报》社陈小玲编辑探讨了林语堂“自然化”的建筑观,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肖男硕士则分析了林语堂的教育观。平和林语堂研究会许少梅会长综合各方面的证据,推断出林语堂笔下的赖柏英,实为现实中赖柏英的大姐赖桂英。

林语堂在台湾十年的活动也得到了关注。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郑少茹老师认为,在“文复运动”中,林语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以及对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深刻思考,影响深远。

2.许地山研究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曾丽琴教授试图对近四十年许地山文艺创作研究进行综述。她指出,许地山文艺创作研究呈现不平衡的状态,尚有较大研究空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诠林教授认为,许地山的学者身份其实更应为世所重。他指出家学渊源和以传统国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式学校是许地山朴实文风和朴学、小学等精细治学的源头,而留学则是许地山接受西方教育和西方学术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台盟漳州市委员会许钢表示,《窥园留草》是研究近代台湾省的历史和研究许南英、许地山父子二人的创作道路的重要资料,整理和出版《窥园留草(校注本)》意义重大。

3.其它作家

尚有更多优秀的闽籍作家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他们的文学成就也许不及林语堂和许地山,但他们的创作同样有值得深度挖掘的价值。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朱双一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昱敏老师对光复初期活跃于台湾文坛的两位漳州作家陈大禹和耿庸的文学活动进行了探究。他们认为,陈大禹和耿庸都对台湾的历史和文化有较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与台湾作家能够较快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由于同在“国统区”的现实语境下,两人较能接受胡风的具有“主观战斗”精神的现实主义思想,在台湾传播五四新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为两岸作家的团结合作和反对腐败官僚统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林祁教授和日本千代田国际学院栗田秀子会长认为,闽籍华文女作家元山里子“物语”系列是自传体性质的作品,而且是非常典型的跨域写作的范本。

在闽籍作家的诗词创作方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张静容教授勾画了杨骚流落南洋时期的教育和文学活动,认为南洋苦难的生活给予杨骚独特的人生历练和创作灵感,使其南洋题材的创作形成三个主要倾向。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袁勇麟教授发掘了李词佣这一作家。他首先指出,旧体诗词是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李词佣的人生经历及其旧体诗词创作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钩沉,但也指出,李词佣尚有大量新旧文体的佚文散落在当时的旧报刊上,需要学界有心人的爬梳整理。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锐彬硕士则分析了黄灿然诗歌的人文书写意涵。

在闽籍作家的散文创作方面,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肖成副研究员认为王昭英的散文诗情和哲理相融并存,其散文语言具有绘画美和音乐美。华侨大学文学院倪思然老师认为阿盛的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民间故事和乡野动物,汇聚了中华五四新文学的“大传统”与台湾方言写作的“小传统”。

二、东南亚及北美华文文学

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版图的两大重镇,东南亚及北美华文文学都极为兴盛。与会者在对这两地华文文学进行热烈讨论时,既关注其民族认同书写,也关注其地域特色。

(一)东南亚华文文学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学所徐榛博士后以朵拉的微型小说为例,探讨其以女性为主体的爱情叙事的内涵与书写策略,他认为朵拉文学创作主题的大众化与非典型性特征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作为华文文学作家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身份的复杂性。华侨大学文学院涂文晖副教授分析了越战时期南越华人创作的短篇小说中的婚恋书写,认为其普遍带有强烈的伦理道德倾向。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钟希明教授则从离散写作与文化身份认同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考察云鹤的创作现象。在她看来,云鹤身份认同与创作的根源一方面来自天赋身份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学所赖秀俞博士表示在台马华新生代作家陈大为凭借重构性想象、互文性想象、具身化想象在诗歌文本中构建了独特的“中国性”,既呈现出对中国文化的追索,也突显了一种特殊的发声位置。

厦门大学中文系苏永延副教授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语言是一种带有南中国方言与多语混合的现代汉语,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汉语对世界的认识与反映的表达能力,而且具有独特的审美观。

马来西亚陈焕仪律师介绍了东南亚“土生华人”的传统服饰“娘惹歌峇雅”及其所蕴含的文化。

(二)北美华文文学

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杨际岚编审细读了美籍华人女作家周励出版的新书《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从灾难反思、田野调查和曼岛手记三个关键词入手,分析此书的独特价值。

集美大学文学院曾丽华副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田莉都对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的作品进行解读。前者探析聂华苓小说中的美国形象,认为其前后期作品中的美国形象反映出聂华苓本人沉郁的中国情结和智性的自我思辨意识。后者研究聂华苓长篇小说的主题嬗变,认为其长篇小说主题受历史影响呈现突围——反叛——融合的嬗变过程。

重庆工商业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周之涵老师认为1970 年代初发生的海外保钓运动可以说是一场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海外留学生的左翼文化运动,正是凭借这场运动,1950年代以来中断的台湾左翼文化传统,得以在海外复苏。

三、台湾文学研究

台湾文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成果丰硕,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本次研讨会中台湾文学研究也是重要的板块之一。

(一)台湾诗歌研究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学所的贺迪和刘佳艺两位博士对黄藻如《旅台杂咏》中的台湾书写及其呈现的社会样貌展开论述,表示《旅台杂咏》可让大陆读者进一步了解光复初期台湾情况。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学所刘畅博士指出,作为80年代台湾都市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林耀德对后现代主义的提倡与创作上的实践,是面对时代变革下对多元声音的殷切渴望与主动追求。

(二)台湾小说研究

台湾小说研究是台湾文学研究的一大支柱,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亮点之一,与会学者多方向选取作家作品,多角度展开分析。

1.陈映真研究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立本老师主张拆解《铃铛花》三篇的主题联系,重返1980 年代,将《铃铛花》三篇放置在“岛内”语境下进行细致解读,从中反视陈映真所历练的、复杂的岛内政治与文学变局,感受其中所隐含的诸多提问的现实性和战斗性。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皮书嘉硕士将现实主义从陈映真的思想脉络中抽离出来,从思想的连贯性出发试图论证作为接续作用的现实主义是怎样在乡土——现代——乡土的脉络下进行连接,又是如何贯穿始终的。紧接着,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林春靓硕士从胖子老莫的人生与存在主义、罗仲其的信仰与新实证主义、乔治周的美国生活与意识形态、唐倩的爱情与人生四个方面分析了《唐倩的喜剧》。最后,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钟翠苗硕士则探讨了陈映真小说中“哭”的呈现和内涵。

2.龙瑛宗研究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张羽教授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李朝霞博士表示龙瑛宗不仅继承了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文风和潜隐精微的心绪表达,而且对杜甫形象进行了多次重构,而龙瑛宗三次大陆“寻根”之旅,则让其在晚年完成了近距离回溯杜甫精神的夙愿。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邹建英博士以龙瑛宗为个案研究历经日据时期、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新文学作家通过白话日文和日语翻译文学生成新文学观和创作新文学的特殊途径,以及文学语言由日语转入中文后的创作概况,呈现台湾文学创作语言的多元化和语言转换对文学形成样貌的深度影响。

3.其他台湾小说研究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张帆副研究员从身份认同、迁徙家族、原乡想象三个方面论述连明伟的小说如何呈现在全球化时代下台湾青年人新的迁徙与离散经验。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的俞巧珍老师通过细读陈纪滢的小说《荻村传》,发现“傻常顺儿”及荻村人的种种生存状态所反映的恰是时代变革过程中中国所面临的现代民族国家体制与国民精神难以达成良性互动的问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来自韩国的薛熹祯博士认为林奕含的长篇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表现出被传统男权文化遮蔽的隐秘心理。

(三)台湾文学与报刊、新电影关系研究

文学的发展与传播媒介息息相关。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邹斌老师表示台湾乡土文学不仅为新电影提供了材料基础,也给新电影选材主题提供了思路上的参考。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陈美霞副研究员借助《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民报》等报刊杂志,结合林献堂、蒋渭水等诗人的文化实践,梳理了日据不同时期台湾士人精神风貌及其嬗变轨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学所黄茜博士就1930年创刊的《三六九小报》中对“西洋知识”以及对《申报·自由谈》的转载等概况进行介绍,并关注该报刊终刊行为的象征意义。

(四)台湾地区其他研究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吴舒洁博士认为胡风编译的《山灵:朝鲜台湾短篇集》通过对日本殖民地文学的转化,提出了弱小民族革命主体的思考。从东亚弱小民族文学到东北文学的转喻,打开了民族内外的连结,形成了左翼文化政治在民族话语与阶级话语之间新的论述空间。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肖魁伟老师从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台湾少数民族形象分析“蛮族想象与殖民扩张”的关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吴思捷博士从徐复观和杨逵的友谊出发,探讨了1960~1970 年代两岸作家的和解与合作。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王茹老师从自己与张晓风的交流出发,认为张晓风的为人和创作都充满了情感。

总而言之,台湾文学的研讨从分析对象涉及的时间来看,从十九世纪到日据光复初期到七八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基本涵盖了所有时间段;从分析对象而言,也涵盖诸多分析范畴。由此可见,这个学科是充满活力的。

四、鲁迅与华文文学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胡星灿副研究员敏锐地注意到了新马鲁迅诗学研究与华人身份意识是一种“互证”关系,他以郑子瑜、方修、林万菁为例,呈现20 世纪新马鲁迅诗学研究和华人身份意识的变迁,并透视两者间的“互证”关系。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马峰副研究员以新马华文文坛最具代表性的华文期刊《蕉风》作为考察点,借由第一手资料的原始爬梳进而重返历史现场,探究鲁迅在新马文学场域和社会场域的多元影响谱系。暨南大学中文系温明明副教授则以黄锦树为例专门探讨了马华作家黄锦树对鲁迅《故乡》的接受和变异。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石瑶硕士比较了鲁迅与龙应台的不同文明观及其作品呈现。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徐纪阳教授对1950 年代冷战文化中的《阿Q 正传》展开研究,认为就职于右翼公司而受左翼公司所邀担任《阿Q 正传》编剧的姚克在剧本改编过程中既拒绝迎合市场庸俗策略,也极力淡化作品的政治色彩,谨慎处理阶级斗争等敏感题材,种种限制所带来的欲言又止的张力,使得该片成为《阿Q正传》改编史上的成功之作。

五、古代闽台文学及其它相关议题

(一)张爱玲小说研究

闽南师范大学胡明贵教授和周艳硕士都对张爱玲的小说展开研究。前者探讨了旧小说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认为张爱玲激活了这一传统又受其制约。后者则认为张爱玲笔下的婚恋书写指出中国女性解放的困境。

(二)古代闽台诗歌研究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季金雷硕士认为林景仁诗歌具有深刻的自洁精神,诗风奇诡,力求以诗咏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良武教授由抄本《熙朝崇正集》出发研究晚明闽地士人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三)文人友谊及文人创作心态变迁研究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李朝霞博士从文人间的友谊研究,梳理了丘逢甲与邱菽园、叶季允、林文庆等人的南洋交往,探讨丘逢甲的汉诗酬唱与汉学传播。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杨艳华副教授则着眼于南明渡台遗民文人的生平创作及心态变迁研究。

(四)新时代文学发展研究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陈舒劼副所长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增强“四力”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桂茹副研究员以新媒体语境下闽南文化的美学表达与对外传播为中心展开研究,指出当前闽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宝贵建议。

(五)其他文学研究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向忆秋副教授从闽南民间神话和台湾少数民族民间神话入手,认为两者具有共同的神话类型,但也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孟欢博士则探讨了《病玉缘传奇》麻风故事中的女性遭遇,表示该戏剧表现出对麻风女为代表的女性患者命运的关心,但仍缺少对女性内在自觉的描摹。闽南文化研究院的尹秋月博士对郑振铎文学史研究进展开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系王娜娜博士以《圣经》和《罪与罚》中的杀人案件为例,辨析两起“杀人”事件,多方面探讨信仰和“罪”与“罚”的关系。

诚如李诠林教授所总结的,这是一次地方性知识和世界的对话,是福建文化的新时代阐释。本次会议的几大亮点:一是选题广泛,水平高,研究极具深度;二是首次有老挝、越南的专家学者参加福建的学术研讨会;三是年轻学者成为群体性的学术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