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碾旧事

2021-11-11 18:33:38陈维刚
剑南文学 2021年1期

□陈维刚

1

闷娃子是在茅草滩放羊的时候,结识了他的新朋友捡娃子的。

这天早上,闷娃子把他心爱的羊群赶到茅草滩的时候,发现他的石头上竟然躺着一个人。没错,他的石头。他在茅草滩放了四年羊,每天都独享着这块石头。茅草滩石头多得很,茅草就在石头缝隙里茁壮生长着,但这块鹤立鸡群的巨石,比一间房子还高,也比一间房子还大,非常有气势。最特别的是,这巨石的顶面几乎是平坦的,恰到好处地有点斜坡,斜坡又恰到好处地对着正东方,每天初升的太阳,正好把斜坡晒得暖洋洋的。

闷娃子咋也不能容忍有人享用他的石头,他跑到大石头下面,举起羊鞭冲着石头上面喊道:“嗨,这是我的石头。”

见上面没动静,闷娃子的声音又提高了些:“嗨,上面的,听见没? 这是我的石头! ”

这一次,估计上面的人是听见了,慢吞吞地探出半个脑袋来,无精打采地先看了闷娃子一眼,这才缓缓坐起身,顺着石头旁边的杨青树滑下来,又看了闷娃子一眼,默默地走开了。

“讨口子。”闷娃子扯根狗尾巴草含在嘴里,麻溜地攀上了他的石头。看着那个跟自家年龄差不多的讨口子,闷娃子心里的火气消了些。这年月就数讨口子多,他们家还给讨口子收过尸。镇子上有规矩,讨口子死在哪家地头上,就由哪家负责掩埋。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攀上这块石头,闷娃子的心里便涌起无限的愉悦。这里居高临下,既可以欣赏波光粼粼的石亭江和顺江而下的木筏子,又能瞅见石亭江对岸埋头耕地的水牛和袅袅升腾的炊烟。茅草滩水草肥美,是放牧的好地方。闷娃子每天把羊群赶到这儿便万事大吉,任由羊群抢食斗架撒欢儿,他则攀上石头仰面朝天直到夕阳西下。这是他的石头!他初次来这儿放羊的时候,就看中了这块石头,但他攀不上去,石头边上的杨青树还没他的羊鞭粗。过了一年半载,当他第一次抱着杨青树颤巍巍地爬上石头的时候,他便对着蓝天白云和浩荡的石亭江庄严宣布:这块石头是我的了!

晌午,杨青树茂盛的枝叶妥妥地遮住了炎炎烈日。羊儿聚到了岩下的树荫下,倦怠地或趟或卧着。该吃午饭了,他从贴身的肚兜里掏出两个馍来,正待享用,突然看见坐在江水边石头上的讨口子正悄悄注视着他。他跟讨口子四目相对的那一刹那,讨口子慌乱地把脸扭开了。

“嗨,讨口的,你猜我有好多只羊?猜对了我给你白面馍馍吃。”

“四十二只! ”讨口子的回答让闷娃子很是吃惊。闷娃子在大石头上端坐了几个时辰,他敢确定讨口子并没正眼瞄过他的羊群。

“你猜对了,我说话算数。”闷娃子说,“你接着,就两馍,你一个我一个。”闷娃子说着就把一个馍抛给讨口子。

“你再猜,我这群羊里有好多只母羊好多只公羊? 猜对了这馍也给你。”闷娃子不服气。

“母羊二十九,公羊一十三。”讨口子又随口应答道。

闷娃子惊讶得张开了大嘴,只得把剩下的一个馍也抛给了讨口子。“愿赌服输,我说话算数。”闷娃子说。

讨口子随手一划拉,便把白馍抄在手里,又随手一抛,那白馍就回到了闷娃子的石头上,跳了两跳,被闷娃子按在裤裆底下。

“我欠你一个馍,明天还你。”闷娃子说。

2

第二天早上,闷娃子要赶羊出门的时候,对他妈说,两馍不够,今天我要带三馍。他爸横了他一眼说,一天啥活不干,还吃三馍! 他妈说,闷娃正长个呢。

闷娃子把羊群赶到茅草滩的时候,讨口子已经坐在江水边上的石头上。闷娃子把一块馍递给讨口子说:“这是我昨天欠你的,还你。我说话算数。” 讨口子将信将疑地看了看闷娃子,怯怯地伸手接过馍来。闷娃子还想说话,讨口子已把脸扭向了江面。江面上,泛着一层薄薄的白雾。

闷娃子又扯了根狗尾巴草含在嘴里,攀上了巨石。天天一个人在茅草滩放羊,闷娃子早已习惯了清闲自在的光景。可是现而今,莫名冒出个讨口子,无声地打破了茅草滩的静寂。闷娃子虽然有些气恼,但他也没理由赶人家走,何况这讨口子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讨厌。

“哎,讨口的,你坐过来。”闷娃子对讨口子叫道,“你坐过来,我还有白馍给你吃。”

讨口子屁股在石头上转了一个圈,仰起头来再把闷娃子打量了片刻,这才慢吞吞地站起来走到大石头下。这讨口子比闷娃子还高出一头,打着赤足,穿一件辨不清颜色的破烂小褂,蓬乱的头发遮住了半边脸。

“昨天你赢了我两个白馍,我愿赌服输。今天你要是再赢了我,我还会给你一个白馍。”闷娃子说。

“我不要,都给了我,你就要饿肚子。”

“我还有。”闷娃子掏出两个馍来晃晃。

“你东家可真阔绰,还给你白面馍馍吃。”

“东家? 哈哈,我就是东家! ”见讨口子讶异地看着自己,闷娃子心里甭提有多得劲了。“你上来吧,我允许你上来了。”闷娃子趴在石头上,向讨口子伸出一只手说。讨口子见闷娃子并不讨嫌自己,便拉住他的手,借力一蹬,上了巨石。闷娃子挪挪屁股让讨口子坐下,急忙忙打开了话匣子。

“你看,那窄窄的峡口叫高井关,石亭江就是从高井关冲出来的。你若不站上这石头,你就看不见江水冲出来那阵仗。你别看现在的石亭江安安静静的,石亭江发起脾气来可不得了,它能把这茅草滩变成一片汪洋,水浪子能拍到我们屁股底下的这块石头上。等洪水消停了,茅草才会重新露出头来。高井关后头那插入云端的山叫蓥华山,蓥华山后面还有更高更高的大雪山,亭江水就是从大雪山上下来的。你说这石亭江得有多长?你再往这边看,看得见那个比房子还大的水轱辘么?那就是鼎鼎有名的李家碾房,我们家的,周围十里八乡的人,打米磨面都到我们家来。我们家还有四十亩水田四十二只羊。忘了告诉你,我姓李,叫李闷墩,小名闷娃子。你呢? ”

“我叫捡娃子。”讨口子答道。

“捡娃子? 这算个啥名? ”

“闷娃子,这又算个啥名? ”

两人都笑出了鹅叫声。

“你在这讨饭可不行,你得去人多的地方讨。”闷娃子指着李家碾的方向说:“从我们家再往前半里地就是永兴场,你得去那里讨,那里的人多得很。”

捡娃子说:“我去过永兴场,没要到饭不说,还有人拿刷条子撵我。”

“谁敢拿刷条子撵你? 吃豹子胆了? ”闷娃子一听来气了,唾沫星子喷出老远。

“就是各说阁茶馆那老板娘,可凶了。走起路来腰都要扭断了,大屁股能撞死你一只羊。”

闷娃子没忍住,又哈哈大笑起来:“你日哄谁呢?我不信人屁股能把羊撞死,牛屁股还差不多。我爸每天都去各说阁茶馆喝早茶,回头我跟我爸说说,保证她再也不敢欺负你了。”

“还是算了吧,反正我也不去永兴场要饭了,还是乡下好点,咋也有人给点吃的。我就在这儿,也不讨人嫌。晚上还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讨饭总不是个长法儿,有一顿没一顿的。”闷娃子说。闷娃子想起了饿毙在他家水田边上的讨口子。

不知不觉到了吃晌饭的时候,闷娃子又分了半个白馍给捡娃子。捡娃子不要,闷娃子硬塞给他说:“你这朋友我交定了,明天我还要给你带白馍来。”

3

自打闷娃子每天带三个馍开始,他爸的脸色就没晴朗过。

他爸叫李满银,不过晓得这大名的人并不多,比这叫得响的名字叫李算盘,比李算盘更响亮的名字叫李家碾。

也不知是晚清啥年月,石亭江岸边的永兴人学着都江堰的样子,在茅草滩挖掘了一条石亭江的支渠,这支渠一路南下,在永兴场穿街而过。李家脑子灵光的先人,在永兴上场约半里地的支渠上,建起了一座大碾房。大碾房传给李满银的时候,碾磙子已经换了十几个,水轱辘上的青苔少说也有半尺长。李满银不仅接手了一个银水长流的大碾房,还继承了十几亩上好的水田。这水田冬种烟叶夏插稻,一年两熟,旱涝保收。李满银外号李算盘,这可不是浪得虚名,是人家凭实力拼出来的名头。别看李算盘五短身材,头重足轻,人家可是吃苦耐劳,从不闲着,又精于算计,只用了短短二十年光景,就把水田翻成了四十亩。李算盘慧眼识宝,早就看中了茅草滩这块无主之地,待儿子闷墩长到十一二岁,便赶紧买了十几只羊让儿子去茅草滩占着。这才过去没几年,羊儿就翻倍儿了。李算盘嘴上不张扬,心里偷着乐。

可是这几天,李算盘乐不起来了,他心里烦躁着。儿子闷墩的晌午饭突然多要了一个馍,这是他不能接受的。闷墩一天天啥活不干,只轻轻松松守群羊,咋能一餐就吃三馍呢?两馍真要不够吃,埋头亭江水管饱,垫补垫补不就过去了吗?咋就不晓得节俭呢?家业再大也经不住这样海吃呀!他想,娃大了,却愈发不懂事了。更让他恼火的是,娃他妈这老娘们,也不晓得为这个家盘算,处处护犊子!

闷墩的事还在心里纠结着,更让李算盘着急上火的事又来了。眼看烟叶就该采收了,雇工还没个着落。以前每到这个季节,上门寻活干的人能踩破他李家碾的门槛,可是今年,他居然一个人都还没雇到。各说阁茶馆每天人满为患,茶桌子都摆到了街面上,可没一个人愿意上他家揽活儿。

“有活不想干,天天泡茶馆,活该这些龟儿子受穷! ”吃晚饭的时候,两口烧刀子下肚,李算盘狠狠地骂开了。李算盘的面前摆着一个切开的咸鸭蛋,蛋黄亮晶晶的油渍流到了洁白的蛋清上,咸香的味道飘进了闷娃子和他妈的鼻孔里。

“要说这事还怪不得别个。”闷娃子他妈小心翼翼地说,“别人又不傻,说好的做一天挣一升小麦,你用小升量给别个,别个心里能舒坦吗?谁不知道大升三斤半小升只有二斤八啊。”闷娃子附和道:“说好的活儿干完给别个打一顿牙祭,你倒好,用猪油煮一锅洋芋糊弄人家,人家能答应吗? 你这么抠,傻瓜才上我们家干活。”李算盘气哼哼地回道:“我要不抠,能置下这么大家业吗? 我是为了谁呀? ”闷娃子嘟噜道:“你也抠得太过了,我看你今年咋整。”“咋整?再雇不到人你也别去放羊了,回来给老子摘烟叶子! ”“好啊,摘就摘,可是我一个人也摘不完啊,四十亩地呢,少说也得七八个人才够呢。”闷娃子跟他爸杠上了。

“都火烧眉毛了,你两爷子也别逞嘴劲了,赶紧想办法啊。”闷娃子他妈着急地说。

“我倒有个办法,肯定管用。”闷娃子说。李算盘问道:“你那浆糊脑袋能想出啥办法?说出来听听。”“你给我吃个咸鸭蛋我才说。”“啥?你还想吃咸鸭蛋? 你娶婆娘了没? ”“我不管,反正你不给我吃个咸鸭蛋我就不说。”李算盘瞪着眼睛吩咐娃他妈道:“去,给他拿个咸鸭蛋,我看他能玩出个啥花活来! ”

“妈,你也把咸鸭蛋给我切成两半儿。”闷娃子说。他妈很快切了蛋出来,闷娃子把半块蛋递给他妈说:“妈,你也吃一半儿。”他妈接了蛋在手里,犹如做梦一般。

“啥办法? 赶紧说。”

“爸,今后我们家好吃的不能只你一个人吃,我跟我妈也为这个家使力咧。”

“说正事。”李算盘心里气恼着。

“你明天去找个识字的先生写个雇人的那啥,把工钱和伙食都明码实价写在上面,贴到大街上去,不愁招不到人。”

李算盘不言语,埋头咂了一大口烧刀子,点点头,觉得这还是个办法。

“还有,估摸着我能找个吃得苦的人回来,你可不能亏待人家。”

“要得嘛。”李算盘像泄了气的皮球。他突然发现,他的娃一不小心长大了,开始学着耍心计了,李家碾的老规矩怕是守不住了。

4

第二天一大早,李算盘就找人写了一个雇工启事张贴到永兴大街上,可是从日上三竿一直候到太阳落山,烟管都抽得发烫了,也没候着个上门揽活的人。李算盘正在左顾右盼,彷徨无计之时,闷娃子把蓬头垢面的捡娃子推到了他面前。

“放心吧,靠实! ”闷娃子对他爸说。

李算盘哭笑不得,捏着长烟管吧唧了一口又一口,上下左右把捡娃子打量了个里外翻,这才问道:

“你多大了? ”

“十七。”

“干过农活么? ”

“没。”

“一百多斤的烟叶子你扛得起么? ”

“扛得起。”

李算盘长长地叹了口气,心里想,时节不等人啊,管他什么歪瓜裂枣,先凑个数吧。

“给他把头剃了,换身衣裳。别对外头说这是个讨口子。”李算盘吩咐老伴。

这夜儿,待老两口都睡下了,闷娃子悄悄溜进了碾房里。碾房外流水哗哗,水轱辘嘎吱作响,捡娃子还没睡着。

“咋样?住得惯么?”闷娃子挨着捡娃子坐下问道。捡娃子洗了澡,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褂子,一下子精神了许多。捡娃子说:“可好了,比大鹏寺好多了。”捡娃子平时住在高井关旁边那四壁漏风、 仰头就能看见月牙儿的大鹏寺里。

闷娃子告诉捡娃子,本来他爸是要安排他住柴房的,但柴房太杂乱了,蚊虫又多,是他闹着让他住碾房的。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没啥人来碾米磨面,碾房闲着也是闲着,他爸依了他。

“你爸是个大能人。”捡娃子说。

“就是太抠了。”闷娃子说。

“不抠能给你攒下这么大家业么? ”

“我爸也这么说,你咋跟我爸一个口风呢? 你又不是我爸。”

两人没忍住,捂着嘴笑得东倒西歪。

“你在我们家好好干,我叫我爸把你留下来做长工,等我当掌柜了,我就做主给你娶个媳妇儿,就娶个屁股能撞死羊的那种。”

“娶媳妇有啥好? 我才不娶媳妇呢。当大兵不受欺负,我想当兵去。”

“当兵才不好呢,我们这儿抓壮丁都抓不着。”

“你不懂的,我看见过当大兵的,都扛着长枪,可带劲了。乌央乌央的大队伍开拔去打小日本。”

“你咋不跟着去呢? ”

“人家不要我,说我掂起脚都没枪高。现在我长大了,又找不着那些当兵的了。”

“又不是只有当兵一条路。”闷娃子安慰捡娃子。

“当不成兵我还想去做和尚。”

“你咋净想些不着边际的事呢? ”

“做和尚有饭吃,有活儿干,还不受欺负。”

闷娃子心里想,捡娃子真是可怜,不知受了多少欺负!等我当掌柜了,我要让他活出个人样来。

5

第二天,闷娃子心里老不踏实,人在茅草滩,心却留在了李家碾。他担心他爸不中意捡娃子。太阳还挂得老高,闷娃子就赶着羊群回了家,急急忙忙去找捡娃子。捡娃子正在晾烟房里帮忙搭晒烟的木架子,和两个帮工的干得汗流浃背。李算盘叼着长烟管,在旁边满意地打着下手。“咋样?”闷娃子悄声问他爸。他爸说:“还行,像个扛活的。”“人雇够了没? ”“今天就来了这俩,明天还有人来。”“今晚你还得奖我一个咸鸭蛋。”闷娃子说。李算盘横了闷娃子一眼,骂道:“混账东西你想翻天么? 给老子干活去! ”

闷娃子不憨也不闷,比个猴子还精明。李家碾的活儿永远干不完,一年到头没个消停日子,他爸又见不得他闲着。闷娃子平时见着活儿就绕道走,这到了农忙时节,捡娃子又有了着落,闷娃子心里了无牵挂,干脆来个太阳不落山他不着家。李算盘明知他儿子偷奸耍滑,却也拿他没奈何。羊是必须每天放的,怪就怪儿子歪脑筋长得比个头快。

闷娃子白天不敢去找捡娃子,晚上就悄悄溜进碾房里找捡娃子扯闲篇。捡娃子从小行乞,下过成都省,爬过剑门关,走过茶马古道,听过川江号子,还亲自数过什邡罗汉寺的八百罗汉。闷娃子活到十五六,别说连什邡都没去过,半里地开外各说阁茶馆那个大屁股老板娘,他也只看见过两三回。跟捡娃子比起来,闷娃子觉得自己白活了十几年,他太神往外面的大天地了。可惜捡娃子白天太累,晚上聊着聊着就犯困,闷娃子只好把万千个好奇咽进肚子里。

这天吃晚饭的时候,闷娃子对他爸说:“爸,下回你去罗汉寺,捎上我行不?”他爸每年都要给罗汉寺捐一担稻谷,还亲自用鸡公车推去。

“你去干啥?多去一个人就多一个人的用度。”李算盘绷着脸说。

“你一担黄谷都舍得,咋就舍不得多带一个人去? 我去能用你多少? ”闷娃子又跟他爸杠上了。

“过日子,该省就得省,该舍就要使劲舍。”

“你那么抠的人,咋就舍得整担整担的粮食捐庙上? ”

闷娃子他妈插话道:“你娃娃晓得个啥?我们家的好日子,全靠罗汉寺的菩萨保佑着呢。”

“罗汉寺里真有八百罗汉吗? ”闷娃子又问他爸。

“你听谁说的? ”

“捡娃子昨夜告诉我的。人家可比你有见识。”

当天晚上,待捡娃子进了碾房之后,李算盘就在碾房门外加了一把锁。

闷娃子斗不过他爸,心里把他爸恨得牙痒痒。

6

天气越来越热了,茅草滩的青草疯了似的往上窜。闷娃子的羊群又静悄悄地添了三个小羊崽,这使闷娃子的心情快活到极致。这个农忙季,闷娃子的功劳可不小。所以不管家里忙成个啥样,闷娃子都不管不顾,心安理得地在茅草滩尽情享受他的美好时光。

这天早上下了场小雨,天气很凉爽,地上湿漉漉的。闷娃子的心情比平时更好些,手上的羊鞭舞得“啪啪”响。

可是他到了茅草滩的时候,却发现捡娃子已经先到了。这段时间白天各顾各,晚上一把锁把两人隔开,雇工的吃喝又都在烟房里,捡娃子和闷娃子已经好久没打照面了。

“我等你好久了。”捡娃子说。捡娃子头发又长起来了,人也壮实了些。

“今天没活干么? ”闷娃子打量着捡娃子。捡娃子又穿上了他那辨不清颜色的破烂小褂。

“你家的烟叶子已经晒干入库了,稻秧子也已经插上了,你家没活干了。”

“你瞎说! 我家的活儿多得很,我跟我爸说过要留下你做长工的,我还说过要给你娶个媳妇儿的!”闷娃子有些急了。

“你爸昨晚就让我走人了。”捡娃子难过地说。

闷娃子明白了,他爸又把他给糊弄了。李家碾从来不养闲人。他爸的算盘永远拨得“啪啪”响。

“那你今后咋整? ”

“还能咋整?讨口呗。”捡娃子苦笑一声回道。

“你会饿死的。”闷娃子眼圈儿红了。他又想起了饿毙在他家田埂上的死尸。

“我们这种人,迟早会饿死的。我吃了你那么多白面馍馍,还在你们家吃了两月饱饭,饿死也值了。”捡娃子拉起闷娃子的手,强笑道:“我要走了,我会记得你的好。我还有个事想跟你说,你家碾房里那个专门接面粉的大木桶底子上有个夹层,偷面粉用的。一般人看不出来,等你当掌柜了,就把那夹层拆了吧,我是觉得做人还是要干净些才好。”

闷娃子这才明白,难怪他们家一年到头都有白面馍馍吃。

“嗯嗯。”闷娃子点着头,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我不让你走,我找我爸去。” 闷娃子把羊鞭塞到捡娃子手里,不等捡娃子开口,转身就往回跑。

闷娃子跑回家,他妈正在屋檐下席地而坐切猪草。他妈问他回来干嘛,他说忘了带中午吃的馍。他又问他爸呢,他妈说喝早茶还没回来。闷娃子转身又往街上跑。

各说阁茶馆的大木楼坐落在永兴上场的支渠边上,茶馆里外都坐满了人,深弄里呛着一股浓烈的叶子烟味道。闷娃子挤进去,竟没人认出他这个李家碾的少东家。闷娃子没在茶客里搜到他爸,就跑去问掺茶的伙计。伙计说,李算盘在楼上客房里。闷娃子又往楼上走去。

木楼上有三间客房,两间房门开着,里面空无一人。另一间的木板门虚掩着,闷娃子悄悄往里一瞅,他爸和茶馆老板娘挤得紧紧地坐在床沿上。闷娃子正要推门进去,就听见他爸说话了。

“乖乖,亲个嘴嘴。”他爸说。

“不亲。”老板娘的声音。

“别人都亲得,我咋就亲不得? ”

“别人都给我烟叶子,你给我个啥? ”

“我还给你带了两个咸鸭蛋呢! ”

“你两个咸鸭蛋就想换老娘一顿豆腐吃? 老娘就那么不值钱么? ”

“今天先亲亲,烟叶子先欠着。”

“我信你个鬼……”

闷娃子虽然年岁不大,却也有点明事了。轻手轻脚下了楼,挤出茶馆,气哼哼就往回走。

回到家里,没看见他妈。闷娃子气还没消,麻溜地翻进了囤烟叶子的库房,先把一捆烟叶子塞出窗外,又翻出来,抱起烟捆子就往茅草滩跑。

闷娃子气喘吁吁地跑回茅草滩,把捡娃子惊得目瞪口呆。

“你这是干啥子喔? ”捡娃子从闷娃子的肩上接下烟捆子问道。

“偷我爸的烟叶子。”

“你爸的不也是你的么?哪有自己偷自己东西的? ”捡娃子捂嘴乐了。

“你不懂,先把烟叶子放在你那儿。”

“我要走了。”

“你先别走,帮我把这事儿做了再说。”

“你可别做傻事儿。”捡娃子说。

闷娃子抿嘴一笑,不说话,心里想,我做的可不是傻事。

7

这夜儿吃晚饭的时候,闷娃子问他爸:“你把捡娃子开了,工钱给人家结清了没? ” 他爸说:“讨口子要啥工钱? 管他饱就不错了。”“你说话不算数,只怕明年又雇不到人。”“明年再说明年的事。” 闷娃子又转头问他妈:“妈,你说咸鸭蛋好吃还是豆腐好吃?”他妈说:“这还用说,当然是咸鸭蛋好吃嘛。”“我咋听说有人用咸鸭蛋换豆腐吃呢?”他妈说:“这人肯定脑瓜子有毛病。”

李算盘瞅瞅老伴又看看儿子,脸上烧乎乎的。

夜深了,闷娃子待他爸妈卧房的煤油灯熄了一会儿后,蹑手蹑足地溜出了自己的房间,又翻进烟叶库房,偷出一捆烟叶子。出门时,顺手把他爸挂在门框上的长烟管插在自己的裤腰上。

闷娃子扛着烟捆子,顺着河堤一路小跑,不一会儿就赶到了大鹏寺。拣娃子在睡梦中被闷娃子推醒,揉着眼睛问道:“你这是在干啥呀? ”

“你放心,我干的是正经事。”闷娃子说:“你一个人住这儿怕不怕?”闷娃子以前来过大鹏寺,只看到大鹏寺破破烂烂,荒草萋萋,现在是夜深人静,大鹏寺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寺外的山影和寺里的泥菩萨都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啥都没人可怕。”捡娃子说,“闷娃子,你可千万别做傻事。”

“你别管,你只要记得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就是了。”

闷娃子溜回家里,鸡已叫过头遍。闷娃子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盼着一场好戏快快开场。天刚有点麻麻亮,听见他爸开门的声音,闷娃子赶紧起了床,伸着懒腰走出来,故意把哈欠打得震天响。

“往天雷都震不醒,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李算盘奇奇怪怪地打量着儿子。

“你一会儿开门一会儿关门的,我咋睡得着? ”闷娃子说。

“你放啥臭屁呢,我一觉睡到大天亮,几时起来过? ”

“爸,你的烟管呢? ”

起床先来几口烟,是李算盘几十年的老习惯。今天开门没捞着烟管,李算盘心里便有些发慌。他正在疑乎着是不是昨天把烟管忘在茶馆老板娘的床头上了。

“我正找着呢。”李算盘说。

“找个啥呀?昨晚我看见你把烟管挂在门框上的。会不会被偷了?昨晚我真的听见有人开门。”

“瞎胡扯! 偷啥不成,偷个烟管管屁用? ”

“你那可是铜烟管,值不少钱呢。”闷娃子说,“爸,你说你没开过门,那门咋就开着? ”

李算盘一看,院门确实虚掩着。李算盘立马心慌了,赶紧就往库房跑。

“失贼啦失贼啦! ”库房里传来李算盘气急败坏的大叫声。闷娃子忍住笑,赶紧跑了过去。

“咋的啦,爸? ”

“两捆上好的烟叶子没啦! ”李算盘失魂落魄地跌坐在地上。

“真的么? 两捆上好的烟叶子,最少值两担黄谷呢。哪个吃了豹子胆,竟敢偷到李家碾来了?”闷娃子边说就边往四下里瞅:“爸,你看,这贼还是个熟手呢,生手哪会晓得从这个洞洞翻进去? ”李算盘抬头看看,一个通风的窗洞被稻草遮着,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爸,你先别急,好好想想,哪个晓得我们这儿留了个洞洞?”李算盘想了想,一拍大腿说:“肯定是捡娃子。只有捡娃子进来码过烟捆子。”

“这就对啦。” 闷娃子对他爸说,“捡娃子在我们家干了那么久,你让人家空手走人,他不偷你才怪呢。”

“这讨口子下手也太狠啦,偷老子两捆好烟不说,连根铜烟管都不放过。那铜烟管还是祖上传下来的呢,也管半担粮呢。”

“爸,先别算这些细账了,赶紧想办法把东西找回来吧。”

“这讨口子行踪不定的,上哪找去? ”

“我知道他在哪儿。爸,你跟我走。”

闷娃子和他爸火急火燎赶到大鹏寺的时候,捡娃子头枕着烟捆子睡得正香,烟管还挂在一尊泥菩萨的手臂上。李算盘气不过,操起一根树条子就要往捡娃子身上招呼,被闷娃子拦住了。闷娃子用脚踹了踹捡娃子道:“捡娃子,你醒醒。”

“你又想干嘛?”捡娃子不想睁眼。昨夜被闷娃子闹腾了好一阵子,捡娃子还困得慌。

“你看看谁来了? ”闷娃子又踹了踹捡娃子。捡娃子这才睁开眼睛,看见李算盘满脸怒气站在面前,赶紧坐了起来。

“你个烂讨口的偷到老子头上来了! ”李算盘咬牙切齿地骂道。捡娃子一脸懵懂地问道:“我偷你啥了? ”

“人赃俱获,你还不认账?”李算盘气哼哼地说。捡娃子瞅了瞅烟捆子,有点明白了。

“我没偷,不是我偷的。我从来不偷……”

捡娃子还没说完,闷娃子就打断了捡娃子的话头:“不是你偷的,莫非是我偷的? 亏得我还把你当好朋友! ”

“你……你你……”捡娃子瞠目结舌,彻底懵了。

“不跟他废话了,把他送官去!”李算盘恨恨地说。

“爸,你可得多思量思量,这官恐怕送不得喔。”闷娃子说。

“都人赃俱获了,咋还送不得? ”

“把他送官事小,只怕我们李家碾的事儿会闹翻天。”

“李家碾有啥事儿? ”

闷娃子把他爸拉到旁边,对着他爸耳朵小声道:“你半夜拔邻家稻秧子的事,你把饿死在我们家田埂上的讨口子拖到别人地头上的事,你跟各说阁茶馆老板娘的事,还有我们家碾房设机关偷白面的事,捡娃子可都告诉我了呢。你想,把他送官了,这些事还掖得住么? ”

李算盘瞬间惊得魂飞魄散。他一生谨慎,很多事情连老婆孩子都不让知道,万没想到这一切都落在一个乳臭未干的讨口子眼里。这些事一担抖出去,他丢老脸事小,李家碾的百年招牌可就生生给砸了!

“那你说咋整?难不成白白便宜了这狗东西? ”李算盘没辙了。

“我看这事儿不好整。就算便宜了他,也保不准他不往外说烂话。要不这样吧,我们把他送到罗汉寺当和尚去,我听他说过他想当和尚。”

“你说的轻松,你以为和尚就那么好当吗? 起码得花两担黄谷呢! ”

“两担黄谷也值啊! ” 闷娃子说,“反正我们也没给他开工钱,东西也找回来了,我们也不亏。他做了和尚了,会不念我们的好么? 好意思再偷我们家的东西么?好意思往外胡咧咧么?还有,今后农忙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叫他回来应个急呢。”

李算盘蹲在地上,挠着头皮左思右想,觉得也只有这办法了。跟李家碾的名声比起来,两担黄谷算个啥哦!

8

稻秧子抽穗的时候,石亭江接连涨了几河水,茅草滩变成了一片汪洋。趁着放不成羊的空隙,闷娃子决定去一趟罗汉寺。李算盘说,不好好在家呆着,瞎跑个啥? 闷娃子说,我就想去见见世面,咋的?李算盘早已隐隐觉得他吃了儿子的哑巴亏,便气鼓鼓地说,你连你老子都信不过。闷娃子顶撞说,我就是信不过你。他妈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这么大的人,丢不了。

闷娃子揣了两个馍,一大早就出了门,边走边问路,小晌午的时候,终于赶到了罗汉寺。顾不上去数八百罗汉,闷娃子急忙去打听捡娃子的下落。一个主事的师父告诉他,捡娃子的确在罗汉寺当了和尚,但现在已经不在寺里了。闷娃子忙问去了哪儿?师父说当远征军打小日本去了。闷娃子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

第二年开春,闷娃子又去罗汉寺打听捡娃子的下落,说是还没回来。

第三年,捡娃子还没回来。

六十年后,闷娃子还去罗汉寺打听,依然没有捡娃子的下落。

据《什邡县志》记载,当年罗汉寺五十一位僧人远征缅甸,无一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