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英
(合肥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及其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共同提出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2014年6月,国家正式启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国各行政区域、生态区域积极响应,踊跃申报,通过公开遴选,批准安徽省巢湖流域、黄山市等57个地区成功入选第一批试点,其中国务院和七部委联合发文先期批准福建省和湖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第二批试点则包括安徽省蚌埠市、宣城市等在内的45个地区,由此,总计102个行政区域或生态区域加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行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不但体现了国家顶层设计的宏观视野,而且彰显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所遴选的地区在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要求等方面各具特色。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旨在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总结提炼推广模式,以此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安徽省于2003年提出建设“生态安徽”,2011年提出努力打造“生态强省”,次年10月出台《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从2015年开始,安徽省陆续推出黄山市、巢湖流域、宣城市、蚌埠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深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7月,《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出台,该实施方案强调结合安徽地域特色,围绕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目标,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模式,着力打造全国示范样板。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气势宏阔,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阐释,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态自然观、绿色发展观 、生态民生观、整体系统观、生态法治观、全球生态观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今世界生态环境并不乐观的现实,提出人应该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合理定位。他既不赞成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也反对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抽象的自然权利和自然价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其实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以及《资本论》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强调,人的实践活动以自然为对象和前提,受客观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在和自然相处中,人和别的动物区别之处在于,别的动物仅仅依靠本能被动适应自然,而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从而使“自然人化”。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人类和自然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呈现出日益紧密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人靠自然界生活”,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丰饶的粮仓和巨大的宝库。人类在与大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实现自身的生产、生活、发展,人类社会得以进步,人类如果尊重和善待自然,自然也会友好地馈赠人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自然观,是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遵循。
人类借助一定的生产工具,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的发展”当作社会进步的尺度和标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生产力的发展给予积极评价,大为赞赏资本主义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然而,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把生产力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无限追逐财富积累,这种经济主义发展观,在满足人们“物欲需求”时,造成了诸如温室效应、资源过度耗费、瘟疫流行等全球性的现代环境问题。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成就的取得,不可避免地受到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的经济主义发展观的影响,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由此产生。我们应该摒弃这种经济主义发展观,坚持绿色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它不同于经济主义发展观,绿色发展观着重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如何协同共进的问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非天生对立,更不可把两者割裂开来。历史经验证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大搞经济发展,最终是“竭泽而渔”;忽视经济发展,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只不过是“缘木求鱼”,两者都不可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在现代性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不忘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把人类的经济活动、人类行为的限度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能够承载的范围内,保留给自然生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休养生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和可持续性。
把环境问题与民生建设结合起来,不囿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抽象争论,真真切切地关注老百姓身边的诸如生态环境破坏等民生问题,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色。不同于西方的生态运动、新社会运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老百姓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过上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好日子。然而,事实上,中国多年以来因经济快速发展而逐渐积累的城乡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受到严重影响,对此,他们颇有怨言。习近平总书记体察民情,他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习近平总书记从民生视角阐释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群众治理环境问题的责任与担当。只有让人民幸福地生活在朗月清风、碧水蓝天的优美环境中,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条件的渴望,才是改善民生。“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到生态保护与民生建设的辩证关系。因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从而使“生态民生”的重要性得到充分凸显。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体,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内在规律性。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系统思维进一步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他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各要素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可以更科学、更有效地指导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以前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经常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农业部门只管农田,水利部门只管水域,林业部门只管林木和野生动物保护,缺乏一个整体规划,很难寻见“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生态美景。习近平总书记的整体系统观,就是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中,运用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把自然、社会看作是有机统一体,把山水林田湖的治理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统筹兼顾、整体施策,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整体系统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和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法治不能缺位,既需要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又需要提升环保法律的执行力。政府在保护环境中应有所作为,对于破坏环境的各种行为,要敢于亮剑,不能手软。在我国,由“先污染,后治理”粗放型发展模式所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老百姓的工作生活,还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打破“先发展还是先治理”的困局,斩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维系好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保护好自然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建立切实有效的法律制度。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好生态环境,完善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源头保护制度,严格执行有偿使用、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制度。可见,建立严苛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是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并不断提高环保执法的执行力,真正做到以法律制度规范生态文明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制定多部法律法规,确保在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领域有法可依。这些法律法规如何有效执行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挑战。
茫茫宇宙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建设绿色美丽家园是全人类的企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他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在多个国际场合宣称,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方面,责无旁贷地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并允诺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交流合作,贡献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个传向世界的理念很好地表明了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和决心。2016年联合国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充分认可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提供的中国智慧。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推动生态文明成果共享,而且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对荒漠化防治和造林绿化等展开互助合作,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生态挑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话蓝天白云、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凸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
安徽省连南接北,居中靠东,山川秀美,风光旖旎。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视察安徽时,对安徽丰富的山水资源连连称赞,“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人民的嘱托。安徽结合地方特色,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安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人类通过劳动又改造自然,人类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应该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安徽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在保护环境中谋求发展。自2015年10月,黄山市率先创新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机制,对农药采取集中配送,农药销售实行“零差价”,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基本建成,乡镇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覆盖率达80%,并统一回收农药使用后的废弃包装,进行集中的无害化处理。这不仅避免了对农村人居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也为农产品的高质量筑起了绿色安全屏障,更呵护了黄山市的绿水青山。安徽还积极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推开窗满眼都是绿色、迈出门不远就是公园、晨练有飞鸟共舞、驱车有鲜花相伴……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居住地,正是合肥城市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安徽合肥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在生态创建活动的路上从未止步。从最早获批国家园林城市,到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之称号,再到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城市面貌越来越美,市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安徽除了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还大力推动环保模范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是发展观的变革,也为人与自然由冲突走向和谐指明了发展方向。安徽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努力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黄山市举全市力量,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近年来,黄山市结合自身农产品特色,全面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生态茶园的建设有效提升了茶叶品质。与此同时,黄山市重点围绕茶叶、水稻、玉米、薯类等本地主要的农作物,不断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补贴政策。黄山市还充分结合“山多田少”的特色,谋划本地区的产品结构调整。利用黄山优质水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加快发展山泉流水养鱼;引导农民发展皖南花猪、湖羊和蛋鸡等黄山特色畜牧业等,促进农业增效,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宣城市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化,引导、鼓励群众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助推农民致富,形成“旅游+现代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等富民产业模式。此外,宣城市还积极拓展养生——养老旅游、研学旅游、健康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紧跟时代适时推出智慧旅游平台。宣城市积极开展城市形象宣传,“山水诗乡多彩宣城”城市品牌宣传片登陆央视,创办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编写《跟着课本游宣城》宣传手册等,不断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宣城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已基本形成了生态旅游助推百姓致富和共建共享生态福祉的良好局面。
美丽的城乡人居环境,既是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赞美“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安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统筹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城乡生活环境。安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力实施村庄的垃圾分类清理、污水净化处理、危房开工改造、道路条条硬化、路灯节能亮化,以及改厨、改厕、改圈等工程,村容村貌得到较大的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内的基础设施不断配套完善,互联网基本通村到户,全面解决了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乡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和文化娱乐水平有较大提高。安徽还将乡村人居环境改造和生态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引导更多农民求美求富。宣城市借助全域旅游发展的东风,变田园为景区、变村庄为景点,使产业特色化、产品休闲化,探索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之路。宣城市为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贫困村(户)增收,全面实施“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仅2019年,宣城市实现了105个村股份分红,参股的村民摇身一变成股民,腰包鼓起来了,村民富起来了。
整体系统观强调,生态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统一的自然链条。安徽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合肥市为核心,包括5个市和19个县。在巢湖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依据巢湖特点、污染特征和保护需求,以及各小流域不同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空间分布等,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污染治理为主线、以生态修复为重点,以综合管控为保障,注重山水林田湖的系统性、关联性,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和修复,成效显著,并为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实施安徽生态强省战略提供重要支撑。黄山市编制了《黄山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实施方案(2018—2021年)》,实施范围涵盖三区四县,总面积为9 807平方公里。蚌埠市以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契机,把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生态蚌埠,美丽珠城”的良好愿景成为美好现实。
完善的政策措施是安徽把生态优势转化为致富资源的根本保障。安徽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生态为民为目标,进行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以绿色发展助推美丽安徽的制度体系。一是完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美丽的新安江发源于安徽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向东流至钱塘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生态屏障。新安江流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倡导和指导下,安徽和浙江两省连续对其开展了三轮生态补偿改革试点,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新安江模式”。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不仅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跨省界生态补偿标准体系,让保护生态者得实惠,不吃亏;还建立了严格严密的生态法治体系,安徽省和黄山市两级行政部门专门出台多个规范性文件,为新安江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和流域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形成了责任清晰、奖罚并重、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二是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改革。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是国家为加强河湖林管理保护做出的重大改革决策。实践证明,“大小河流都有了管家”,不仅保障了河湖的健康,而且有效解决了复杂的水环境问题。蚌埠市的淝淮新河以前污染严重,被周边的老百姓称之为“老大难”问题,自从实施河长制后,原来“老大难”问题在短时期内解决了。黄山市敢为人先,率先出台《黄山市河湖长制规定》,相关工作制度一一亮相,引发全国各地区关注,2020年5月,黄山市河湖长制工作受到国务院嘉奖。安徽省的河湖管理成效显著,林长制改革稳步推进。安徽省于2017年率先在全国试行林长制改革,2019年建立全国第一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安徽省通过创建立体式制度框架体系、搭建五级林长制组织结构网络体系、组建“五绿”目标任务体系,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生态文明建设寄予厚望,他于2016年和2020年两次视察安徽时,对安徽的自然风光称赞不已,嘱咐安徽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安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首先,安徽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省委书记和省长亲自挂帅,省主要领导担任环保工作和督查工作小组组长;近几年,安徽省连续出台《安徽省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等多项文件,为安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安徽省积极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成效显著,给安徽和浙江两省带来生态红利。除此之外,安徽率先推行的林长制改革,为全国的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安徽经验”。最后,安徽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四方”合力。一方为党委领导,把控生态文明建设大方向;一方为政府,规划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一方为企业,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一方为广大民众,逐渐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总之,安徽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生态安徽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模式,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