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琼
2021年4月12日至14日,由英国杜伦大学、中国浙江大学、中国延安大学、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美学学会共同组织的“第九届马克思主义美学国际论坛”在杜伦大学与浙江大学同时召开。本次论坛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来自中、英、美、德、加、俄、比利时、爱尔兰、澳大利亚等九个国家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论坛开幕式由英国杜伦大学曹青教授主持,杜伦大学副校长克莱尔·欧麦丽(Claire O’Malley)、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杜伦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部主任珍妮特·斯图尔特(Janet Stewart)以及杜伦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院长乔纳森·朗(Jonathan Long)分别致辞。本次论坛围绕“比较审美现代性”展开,话题涉及广泛,涵盖了审美现代性的不同形态、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前沿问题研究、美学与政治关系研究、审美资本与时尚研究、当代审美现象与城市研究、神经美学比较研究、文化记忆与艺术博物馆研究等诸多议题。
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张力构成了西方语境中认识“审美现代性”这一概念的基础。在21世纪以来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一张力具有了新的时代语境。加拿大《文化中国》学刊总编辑张子夜认为,技术与价值的冲突构成了审美现代性语境的首要问题,其关键在于全面技术条件下如何叩问“人的价值”。通过分析系列技术主题的灾难电影,张子夜发现人类因新技术而使自己陷入危机的同时也不自觉流露出技术发展带来的快感与美感,这种带有自毁机制的审美心理普遍潜藏在技术时代的审美主体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视审美的价值性和本源性,指向自我、道德、伦理、公平、正义等人文追求。
无独有偶,对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的呼唤在本次国际会议上反复出现。21世纪在后现代的反思与后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到来,伴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后人类”成为学者们设想未来世界的重要概念,现代理性主义视角下大写的“人”及其所指向的现代人文主义被认为正走向终结,而2020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及其带来的诸多现象让全世界的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文主义的价值。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肖琼指出,人文主义在当今社会呈现为空前的复数形态,反人文主义、后人文主义等诸多思潮期待着能够对人类的消解提供革命性的解决办法,而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文主义或许可以在“悲剧人文主义”的融合中提供一种解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贾洁认为,在信息化新媒体时代,须以“完整的论证”为基本准则建构社会的“批评信用体系”,“批评信用”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助力社会的思想民主建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添砖加瓦。“后”意味着事件的未终结性,在问题叠合中的“后”时代,数字、生物、智能等技术已然转变了审美主体现实的生存环境,如何在此语境中反思人的价值、探索审美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和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审美途径,构成了“比较审美现代性”的核心议题。
在西方语境中,审美现代性诞生于对现代性内在冲突的二元阐释,而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如何突破西方传统二元论思维的影响、以审美现代性的视角探索不同文化与文明的融合可能性的问题被国内外学者们共同关注。国际美学协会前主席、长岛大学教授阿诺德·柏林特(Arnold Berleant)以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为例,阐述了中西方学者潜意识中的思维模式对理论创作的影响,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领域为实现一种不断交互的“理论旅行”提供可能,中国的全息式思维和生态观念成为了新世纪不同文化共同的思想资源,在未来共同体想象的联结过程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看到,在比较审美现代性的视域中,超越二元对立的、非西方文化的阐释力不断增强。一些源自西方理论的概念也在试图跳出其传统脉络,在东方思想的参照下扩大阐释范围,如纽约大学理工分校教授修海乐(Harold P.Sjursen)从本雅明的“震惊”“灵韵”等概念出发,比较分析了西方、日本与中国绘画中展现出的对于人性的理解,尝试追问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价值以及非复制艺术的可能性。
当下艺术实践与审美现象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在于不同文化与文明的创新性融合。从本次论坛学者们的观点来看,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思想已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而西方学者更重视探索在公共艺术实践领域中实现文化融合的可能。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教授王卓菲回溯了中西方思想中对于创造力与摹仿概念的普遍理解,以香港的“新水墨运动”(New Ink Movement)为例,分析了在当前创造力优先的时代潮流中反思并重建创造力与摹仿之间关系的可能性。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新透过物质形体堆积的“雕塑”与源自中国书画轻灵风格的“写意”这组看似矛盾的概念分析了吴为山的雕塑实践,论述了中国写意雕塑的创新性,提出在中国当代大艺术观的背景下需要一种简约、整体地表达宏大事象的艺术形式。浙江财经大学教授罗易扉追踪了作曲家谭盾、舞蹈家杨丽萍、瓷器艺术家朱乐庚、视觉艺术家叶锦添等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分析可用的“过去文化”如何在当代艺术实践中实现“再—中国化怀旧”的过程,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已步入“再—中国化怀旧美学”的黄金时代。不同于中国学者在新时代对古典艺术和美学的回望与创新,西方学者对于时尚、艺术博物馆等当代审美活动与审美空间所能发挥的文化融合作用进行了更多的讨论。
跨学科方法论的突破也为审美现代性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向度。神经美学追踪审美活动中人类大脑的反映,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为诸多美学领域的设想提供了科学阐释,在人机交互不断发展的新时代,神经美学也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萨米尔·泽基(Semir Zeki)通过对视觉焦点的追踪分析了《格尔尼卡》的审美效果,为复制品灵韵消失的现象提供了解释,以科学手段论证了艺术品的不可替代性。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俊从脑科学角度对超越感官快感的智性愉悦进行了解读;吉林大学教授梁玉水指出对“人本质”的理解需要获得“智能人类学”的规定,人类史应当获得“智能唯物史观”的哲学理解和思想阐发。借由神经美学的研究,美学领域对于审美活动的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技术层面。
审美人类学研究基于对现实审美经验的描绘与差异性的分析为审美现代性的比较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土壤。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安丽哲以“风筝”的发展历程(军事、游戏、审美)为例,对民俗艺术的功能进行了审美现代性反思。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石甜则以多维度的人类学田野方法还原抗美援朝动员中苗寨少数民族对于民族国家话语的情感认同,并尝试对此进行政治美学的解读。
在本次论坛中可以看到,如何在当代公共领域的艺术与审美实践中建构审美共同体已经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其中时尚文化研究、城市空间美学研究与艺术博物馆研究颇受关注,资本、艺术/审美与政治都试图在艺术/审美功用的层面探索公共领域审美共同体建构的可能性。
时尚文化是当代都市空间中大众审美经验的重要构成部分。从高端设计到大众快消,时尚领域在审美资本主义批判中被认为是捕获并开发愉悦感之地。不同于对大众时尚消费的批判性视角,弗雷泽纽斯大学教授佩特拉·洛伊特纳(Petra Leutner)具体论述了西方时尚体系如何将自身确立为一个代表着审美自由的独立权威,同时对占主导地位的审美文化实现自我维护。在审美“引用”或装饰的使用中,政治或青年文化的元素会迁移到时尚领域中,同时,鉴于时尚在个人和习惯的自我建构领域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时尚也必须在心理学和社会学层面被思考。例如,在“谦逊时尚”(Modest Fashion)或后殖民批评的时尚趋势中,人们可以看到文化冲突在时尚设计中融合的潜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呼应了云南大学向丽教授对“审美资本”与“审美的资本化”的区分,思考如何避免审美资本变为贫困资本,激发审美资本潜在的审美治理作用,这才是超越教条批判的政治美学设想。
近来再循环艺术不断参与到当代城市审美空间的建构中去,以空间形式客观带来的集体审美经验增强了人们在城市日常生活中作为审美共同体而存在的体验。比利时鲁汶大学彭静莲教授以此为例,论述了在城市空间的艺术实践中建构审美共同体的可能性。彭静莲区分了客观真实性、后现代真实性、建构性真实性与城市真实性。城市空间中的艺术实践能够为市民创造一种重置其中的集体感,在情感共鸣中构建并强化一种本真的共在欢乐感(conviviality)。这种基于具体城市空间的、集体共在的欢乐感可以让人们的身份认同打破诸多壁垒,真正达到类似音乐中实现的认同感,帮助人们在审美体验中打开心智、消除偏见,通往可想象的未来。
艺术博物馆在现代城市空间与文化记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当代公共领域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传统观念中,博物馆只是负责保存与展出作品,而现在博物馆被认为可以成为一种社会镜像。美国马奎特大学教授柯蒂斯·卡特(Curtis Carter)讨论了时代变迁中艺术博物馆的角色与责任所在。博物馆并非中立角色,社会服务、艺术教育、感知力和创造力的塑造、文明对话的可能性等都在博物馆空间中发生,当代博物馆应作为“活动家”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民主运动之中。博物馆/遗产空间也是最重要的记忆客体化空间,为人们提供对于历史的普遍理解。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迈克尔·罗兰兹(Michael Rowlands)意识到当代社会中人们历史意识逐渐淡薄,而关于文化遗产与记忆的研究却激增。他认为,博物馆公共空间对“我们何以会想要调查记忆”这一需求的产生发挥着作用。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看,艺术博物馆/遗产空间处理文化记忆问题时,必须与那些应当被记住的社会事件和运动保持对话。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描绘出现代人异化的生存状态,开启了对人之“拜物化”“工具化”状态的批判。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等都在马克思影响下形成了其影响深远的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也由此形成,其中艺术与审美被赋予了独特的审美救赎与意识解放功能。可以说,审美现代性的反思离不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及其对审美救赎与解放能力的期待,这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共同的理论背景。马克思强调,古希腊艺术的永恒魅力不在于其古典性,而在于其“现代性”。王杰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美学来看,审美现代性研究需要思考现代社会中“美的功用”问题,需要阐述从艺术作品到现实体验的审美转换过程并揭示个体如何在审美交流中改变主体自身的问题,这也构成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于美学价值的表达。迈克尔·桑德斯(Michael Sanders)、大卫·马格里斯(David Margolies)、泰瑞斯·米勒(Tyrus Miller)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的艺术价值问题。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斯论述了汤米·杰克逊(Tommy Jackson)关于经典“布尔乔亚”小说价值的主张,即培养想象力作为革命阶级斗争之先决条件的必要性。杰克逊认为,革命性的阶级斗争必须有一种被培养出来的想象力,这正是文学在政治斗争中的价值,能够帮助人们从过去吸取经验、贡献于未来。因此,任何社会和政治转型的尝试都不可忽视美学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英国伦敦大学哥德斯密学院教授大卫·马格里斯借对当代社会现象以及电影《钢的琴》的阐释,强调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同时审美游戏可以让人具有超越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力量,并由此重返《巴黎手稿》关于人类在劳动中蕴含创造力与想象力这一固有品质的论述。加州大学教授泰瑞斯·米勒以历史、悲剧与行动为关键词分析了卢卡奇的戏剧观及其关于戏剧和悲剧的批评著作,他认为卢卡奇在文学、政治和哲学方面的写作具有一致性,这些不同类型的写作汇聚到性格、行为以及“述行”语境等共同的问题中。对戏剧的哲学人类学考察证明,生命体验本身与戏剧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悲剧揭示了人们行动的人类学特征,阐释了历史的相似性与人类的关系性存在。
在审美回归感知的当代美学趋向下,美学的政治潜能被不断讨论,学者们对于艺术与审美价值的研究正是一种回应,西方左翼激进美学则构成了另一种更为鲜明的表达。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段吉方论述了左翼美学视野中的当代批判理论发展趋势,强调对西方左翼美学的吸收、融入和改造对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问题性深化和批判性实践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吉林大学教授李龙基于朗西埃和巴迪欧的政治哲学,指出了在康德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两个视角的参照下当代美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建构一种新形式的主体与共同体构成了当代美学的“元政治”,他认为审美现代性批判最终通往对共同体形式的探索。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韩振江以本雅明的弥赛亚时间重释了阿甘本的“断裂的时间观”,由此对阿甘本美学思想的激进维度进行了解读。普通人在革命时间中才能遭遇真理时间,真正进入革命者的生活,从而创造历史。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已逾百年,中国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断进行着总结与建构。东北大学教授宋伟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的“总体性命题”凝聚和表达为“艺术与社会”,强调伴随着国内艺术社会学的形成过程,其基本问题域和理论逻辑已经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建构的深层结构或“理论无意识”。唯有实践能够克服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或反映论的传统思维方式,如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辩证地解决“资本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矛盾,以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好生活”,将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总体问题域”。长江师范学院教授张良丛以“从革命到治理”总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两种范式的发生与转变,不论是革命话语还是治理话语,都是在与现实的碰撞中进行理论思考的结果,这一过程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介入式的实践品格,形成了人民美学的中国经验表达方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永新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并讨论了新技术条件下对文艺的启示。
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走向具体的文艺批评、如何真正形成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的艺术论也在本次论坛上被着重讨论。复旦大学教授王才勇重申本雅明思想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艺术论与大众文化批判视角,强调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还有待建构,只有从当下出发才能避免唯物史观成为教条,以本雅明的艺术论为典范,艺术研究应当揭示出艺术现象与时代的真正链接点。不论就本雅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解读还是他对这一理论的贯彻来看,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关键应该在语境化内涵的建构。上海大学教授刘旭光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的研究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结合运用,需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艺术的社会历史研究,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探索作品与当下现实的联系,坚持“真实”的价值与人民性的立场,由此形成艺术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及其话语模式。山东大学教授曹成竹重返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分析,认为应当深入研究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文学批评的“细读”传统,真正对中国文艺作品进行创造性解读。
审美现代性诞生于对西方现代性的反思,而比较审美现代性则立足于多元文化和文明的互动,对中国审美现代性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比较审美现代性问题在中国首先会遭遇不同的接受视角。从肯定性层面来说,比较审美现代性可以为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发展提供参照视角。如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麦永雄分析了唐纳金的日本美学特质论及其在西方学者视野中的比较美学研究,呈现了审美现代性的动态发展,呈现了当代东西方美学会通研究的可能性。从否定性层面看,西方的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的现实境况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比较研究应基于对于西方理论资源的转换意识与方法论反思。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建疆主张“别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尝试将西方的审美现代性改造为“审美中的现代性”,以表达中国现实需要和审美倾向。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李庆本基于对王国维悲剧理论、境界理论与古雅理论所代表的中国美学话语建构的分析,提出了中国美学话语的跨文化建构理论。
随着中国力量的持续增强,中国本位的研究已占据主流。不同于西方审美现代性研究在反思中的批判性,中国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更多指向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自我认识(对人们情感结构变化的捕捉)以及自我文化的建构,这也是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大学教授王杰回顾了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缘起以及中国对现代性研究的几种路径,强调当代文化最重要的问题是信仰问题,梳理出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三种基本结构关系,并提出以“乡愁乌托邦”和“红色乌托邦”双螺旋结构作为阐释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一个理论框架。浙江树人大学教授周锋通过对红色经典的细致解读,论述了共产主义者们信仰生成的瞬间,正是创造革命历史的中国现代性审美主体生成的事件瞬间,信仰的表征也由此得以可能。上海大学教授张永禄、遵义师范学院教授赵臻分别从当代网络游戏小说和奇幻小说着眼论述了中国现代社会化过程中新兴的审美主体。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军、盐城工学院教授周晓燕等则共同关注到老上海这一近代都市空间,从城市书写、时尚、音乐、女性等多重视角讨论了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发生。
后现代、全球化与技术爆炸构成了21世纪初的前景,而自欧洲中世纪以来的现代性事实上从未终结,关于后疫情、后人类的讨论强化了审美现代性研究对人的价值的追问、对人文主义的反思,对于技术问题和伦理问题的思考构成了审美现代性必须回应的根本问题。本次论坛以“比较”为契机开启,既有跨学科(神经美学、审美人类学、历史社会学等)的探究,也有跨文化的美学阐释与理论建构,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多视角融合触发了丰富的创造力。
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文艺作品的美学价值、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如何走向具有阐释力与建构性的艺术论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议题。跨文化语境中审美共同体实践与审美现代性主体是审美现代性研究延展的未来方向。在城市美学研究、时尚研究、文化记忆研究、亚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相较于概念性的辨析比较,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艺术家们综合多重社会力量进行实践探索与文化融合的潜能,以及审美经验和情感体验中现代性主体生成的过程。在全球化时代,审美比较始终是全方位的,它既要面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体性,也要面对审美价值和艺术创作的共适规律。审美现代性的比较需要还原到不同的文化语境中,避免陷入文明冲突论的陷阱,应该更多地立足于当代艺术与审美活动实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视域下对于多元文化融合作出理解,在对马克思提出的“合乎人性的生活”的追求中不断探索艺术/美学的功用与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