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军 程 志
詹姆斯·乔伊斯曾经在《青年艺术家画像》中认为,“阿奎那说,Ad pulcritudinem tria requiruntur integritas, consonantia, claritas.我把这句话翻译成这样:任何一种美必须具备三样东西,完整、和谐和光彩”。由此乔伊斯通过托马斯·阿奎那的理论定义了美的三个特征:完整(intergritas)、和谐(consonantia)和光彩(claritas)。若将其化用到电影创作中,即每一个电影导演都力图使自己的作品达到“完整”,作为观众则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结构、人生经验去了解作品内在的“和谐”,而唯有影评人才能通过精妙而优美、感性中又不失理性、专业而又准确的电影评论使得作品中的“光彩”得以灿烂夺目。若从这个角度而言,毋庸置疑,电影评论拥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从文艺批评的层面而言,电影评论是文艺批评的重要分支。它深刻地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传统中,并以“我注六经”的方式实现“六经注我”的终极目的。它同时也是接受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构作品意义、展现个性解读、实现文本对话的重要机制。因为“文本的结构不是锁链,而是传达无限性、开放性的有限手段和功能……评论家可以多次介入文本,与文本反复交流,可以重新书写文本……将无限性、开放性不断延伸下去”,所以,电影批评从某种意义上重构了电影文本,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它充分展现了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和对开放文本的再解读,不仅填补了文本中的“空白”和“缝隙”,而且还挖掘出了原来文本中不曾展现的“光彩”。
电影批评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而作为批评主体必然要慧眼独具、眼光锐利,不仅对优秀的电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挖掘出作品内在的“真善美”,实现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有效对话;更重要的是对低俗、劣质的电影给予及时的批评,在批评场域中激浊扬清,发挥批评的导向性,以明确的批评尺度捍卫批评立场。这是作为电影批评者(影评人)时刻要谨记并践行在批评实践中的原则。然而,随着时代和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在当前复杂的电影批评场域和舆论环境中,电影批评形态的演变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过去以纸媒为主要载体、文字为主要书写方式、注重理性客观专业表达的传统影评,到如今网络影评或说是新媒体影评异彩纷呈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影评人已然忘却了电影批评的尺度和“金线”。他们一方面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通过市场竞争而获得电影批评的话语权,以实现名利双收的生活;另一方面更希望自己在电影工业的生产链条上获得充分的专业自信和尊重。然而,殊不知新一代影评人的电影评论早已在商业浪潮和“自我专业矮化”中丧失了作为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性与尊严感,“新一代影评人往往被各种权力、集团轻而易举地俘虏和收编,争先恐后地成为政治审查的辩护人、二流导演的食客、电影发行公司的顾问”。
具言之,面对大众文化勃兴的市场格局和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电影浪潮,电影评论亦随着媒介形态的演变发生着日渐深刻的变革。从早年的“PC时代”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影评论形态的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堪称“一日看尽长安花”。笔者依据线性时间的发展,将“PC时代”的影评形态粗略划分为论坛影评、博客影评、专业网站影评;而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影评划分为微博影评、微信影评、短视频影评、广播影评和数字影评。根据这样的划分不难看出,早期的电影评论以造就一种迷影文化为旨趣,批评的动力来自于形成一种良性的电影批评文化,希图用特有的专业知识、非凡的美学鉴赏力和良好的艺术感受力持续为提升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而努力。而如今,更多的影评文章呈现出的状态是越来越丧失作为电影批评的主体性意识,越来越退守自己的专业底线,在波涛汹涌的市场化浪潮中越来越迷失自我,甚至为博观众眼球,不惜刻意制造“电影话题”,以令人耸动的文章标题获得点击,牺牲影评人的专业操守。以上种种,都需要我们以一种更为严肃的姿态面对如今纷繁复杂的电影批评场域,面对新时期中国电影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票仓的时代背景,我们越来越有必要重申电影批评作为严肃文艺形态的重要性。
基于此,本文根据媒介载体的不同,在此处将传统纸媒书写的电影评论(报纸影评和学院派专业学术影评)定义为传统影评,而一切以其他非纸媒“书写”形态发表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影评称之为“新影评”,并将所有问题的提出立足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影评”到底“新”在何处,与以往电影评论的区分到底有哪些?“新影评”的类型划分和具体特点又有哪些明显的指征可以归纳?“新影评”在当下形塑电影批评生态和电影批评文化过程中又有哪些具体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如何进一步将其纳入到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中,以造就一种“既理性深刻又活泼生动、既和谐共生又精彩纷呈”的全新的电影批评文化景观。
如前文所述,传统电影评论属于纸媒时代。影评人苏七七认为,在纸媒时代电影评论就其发表的媒体而言,可分为学术性电影评论和“面向大众的影评”,前者往往“基本形态非常稳定,受新媒体的影响很小,而面向大众的影评……则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此观点,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新影评”应该是“面向大众的影评”所发生的形态演变,学院派的学术性影评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列。
所以说,“新影评”其实更大程度上是为区别于以往传统纸媒的电影评论。笔者通过近年的观察,试图根据不同的媒介载体和书写方式先对“新影评”进行一个粗略的类型划分,可以分为数字形态、文字形态、声音形态和视频形态:“数字形态”的电影评论即当下的电影数字评分,即“把人们对于影视作品的意见、态度、情感等复杂的因素全都量化成一个数字”。以早年IMDB为典型代表,包括国内的豆瓣评分、猫眼评分、时光网评分、及其各大微信公号评分(如“影向标”的电影评分等)。“数字形态”的评分影评“因为简便且客观,带有较强的实用性,无论是大众日常的谈资或是影评书写都常以之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代表了一定的民意选择;“文字形态”的电影评论即当下最为主流的以文字符码为传播、书写媒介,以文字符号表意系统进行意义征询的电影评论,一直以来存在于各种形态的影评当中,包括但不限于从“PC时代”的论坛影评、博客影评,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博影评、微信影评等等,作为一个历时性的存在,“文字形态”的电影评论将始终贯穿其中、经久不衰;“声音形态”的电影评论即以声音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建立在文字评论系统之上,将其转化为声音介质进行影评内容传输的电影评论形态。诸如蜻蜓FM、喜马拉雅FM、微信公号音频、微博音频等音频分享平台上的音频类电影评论,这类“声音形态”的影评往往掺杂电影原声音乐或配乐及电影声音情节等,以形成一种“声音”对影评文化的形塑与改造;“视频形态”的电影评论即当前网络中以影视评论类的短视频为主要代表,诸如抖音、快手、微视、微博、视频号、B站UP主等上传的电影短视频评论,它们试图通过“缩时”方式在五至十分钟内看完一部经典电影,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看电影的“加速效率”“快餐心态”和“知识焦虑”。
综上可见,随着时代变迁,电影批评形态发生着剧烈的变革,这些“新影评”类型也应运而生。那么,相较于传统影评,它到底“新”在何处呢?
首先是形式上的“新”,这种形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谈论,一个是影评内容传播形式的“新”。以往是纸媒形态,如今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翻新与变革,影评内容的传播载体,很大程度以互联网等新媒体为主,传播介质的不同势必会影响影评内容的生产、传播效应及其渠道反馈,进而影响影评思维;而另一个是影评内容写作形式的“新”,即“新影评”不再遵从一套影评写作的“八股”套路,更多的是尊重艺术评论自身的规律,从“美”的原则出发,展现出更多电影评论的“新意”和“质朴”。在综合考量电影作为一种商业性与艺术性并存的视听文本基础上,影评人理应从电影工业良性发展的角度去进行不拘泥于“一定之规”的电影评论工作。
其次是影评表意方式上的“新”。“新影评”必然是一种多符号系统的综合应用,而不是以往影评人单一文字符号系统的书写实践,其之“新”是基于媒介技术发展之上的,它从过去单纯以文字符码进行内容输出的方式,转变为多媒体融合、多符码表征共同进行内容输出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主流的微信影评便是聚合了声音表意系统、图像表意系统和影像表意系统的电影评论“新形态”。
最后是批评场域的“新”。新媒体时代的影评人面临着比前辈影评人更富挑战性的批评场域和话语结构,他们在新时代要处理全新的议题。在当下批评场域中,交杂着文化消费诉求、个体审美差异、社会价值导向、市场票房争夺、批评话语建构等多重复杂因素,“新影评”要想确立自身的价值认同并获得更多行业性的认可,则需要拿出自身的专业见地并贡献自身特有的批评价值,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电影发展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毋庸置疑,电影评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形态变化的。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电影评论诸多新形态的变化展现出了同以往传统纸媒时代的电影评论更多的不同。然而,与其说是“不同”,毋宁说是“典型特征”倒更为合适。
以往传统电影评论在纸媒发布,报刊杂志需要一定的周期来进行出版发行,往往等评论文章被读者阅读时,该片要么已下映无排片,要么影片内容在观者的记忆中早已模糊、观影感受也不再强烈。也就是说,以往传统的电影评论通常属于“马后炮式”的评论,作为影评文章的时效性不够,且根据纸媒的出版流程,其周期性难以展现即时的“民意选择”和观众对影片的“当下评价”。以时效性最强的日报为例,也要经过电影放映、影评人观影、撰写影评文章、媒体编辑排版刊发、读者来电或来信反馈等诸多过程。
而“新影评”空前的时效性,缩短了人们对影评文章“抵达时长”的预期,进一步加强了真实反馈的即时性。人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即时发布自己的观影感受,形成对电影的评价和体会,汇聚大众的“意见市场”,造成一种“群众影评”的氛围,真正实现批评的自由与民主,而且还可以让资方(制片方)第一时间知晓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影片的营销策略。在此时,“新影评”充当了电影舆情的“晴雨表”,始终跟随市场节奏、紧贴市场脉搏、反映观众真实心声,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市场对电影的反馈,以时效性夯实“新影评”在电影工业生产体系中的作用,实现其作为电影工业生产后端一环的价值。
正如前文所述,传统的电影评论发表在纸媒上,始终与电影保持着一定距离,时效性较差。而作为传统影评的书写者,其思维也多是“单向度”的,大多从学理性、客观性、艺术性的角度去单纯考量影片的“好”与“坏”,未曾对影片的市场性、商品性因素和诸多外在力量的掣肘加以更多思忖。因此,传统的影评写作必然会呈现出“马后炮式”的,或者“高射炮式”的状况,既远离大众的审美,也不考虑影片的制作成本。
而新媒体时代的“新影评”,不可避免地要纳入到电影工业生产体系之中进行考量。其影评写作不可能是“孤芳自赏式”的,它必须要在复杂的评论场域中与不同的审美意趣和评论意见短兵相接,亮出鲜明的观点、进行极具个性化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地重视观众的意见,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审美的客观”。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新媒体时代,影评的传播不再由影评人单向传播给受众,而是评论人与读者双向互动彼此影响”。的确,在新时代电影评论各种“新形态”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以影评人史航在2021年4月9日新浪微博上发表对电影《第十一回》的评论为例:“《第十一回》的浪漫,是一种撩人夜色,也是一种诱人谜语,它让你想起你的生活,想起那里有那么多的委屈和期待。夜色和谜语都是陈建斌导演留给观众的礼物。别太迟拆开,别轻易退回。也希望影院能够爱惜这样的礼物,多给点儿空间和时间。”而发布这一短评的当天,就有网友直接在微博评论区回复:“希望院线给机会”。而第二天4月10日有网友评论道:“很喜欢!从来不打10分的,这部电影忍不住打10分!感觉近五年国产电影最佳剧本、最佳电影锁死了。”这样的互动性充分展现了观众对艺术电影《第十一回》的真实感受。而从上述微博影评案例可以看出,“新影评”高效的互动性给大众提供了极强的参与感,观众也在这样的参与感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存在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新影评”相对于传统影评的精英化,其准入性是相对较低的。传统媒体的电影评论写作往往掌握在拥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高校教师、艺术家和媒体人手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拥有娴熟的语言表达技巧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专业性表达呈现出的知识分子特性是传统电影评论的“筛选机制”,它让一些文化程度不够且语言表达能力生疏的写作者难以以“影评人”的身份进入到电影批评队伍当中,并以此让传统电影评论的思辨、学理、专业、严谨的品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然而,进入新世纪,在商业化浪潮的侵袭之下,电影工业生产需要获得市场认可和观众支持,以此实现良性循环。故电影宣发需要大量市场宣传人才,而此刻表现在市场上的突出特征是举凡能触动观众“走进电影院”即可进入电影评论行列成为市场宣发的重要力量。此时的电影评论队伍不再像从前那样需要严格的“筛选机制”。从某种意义而言,“新影评”是在“新媒体”赋权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大众话语的崛起,“人人都是影评家、人人都会写影评”的格局业已形成。在后现代社会的鲜明指征之中,“新影评”以强烈的“草根性”特质实现了对精英文化的反叛,在消弭传统影评的权威性之时,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大众性的”电影批评的自由,并附着了更多的民间智慧和审美诉求,同时将这些更加圆融地整合进了电影工业生产体系之中。
形式的自由是“新影评”较之以往传统电影评论突出的一个特点。它摆脱了必须要回顾电影情节、谈论精妙的电影语法、组织材料论证高深的电影主题、展开电影史的联想印证某种高超的电影调度、展现深邃的电影哲学思想等要求,不一而足。然而这些可能都不再是或不全是影评人写作必须要顾及的问题了。因为“新影评”之所以“新”,必然先有形式的自由与解放,才会有内容的创新与开掘。只有真正实现了书写形式的自由,才能真正开掘出有价值的评论思想,才能真正让电影评论散发出“灼人的光辉”。传统的影评更多是一种基于文字表意的符号系统,“在纸媒上发表的影评,只有极少量的配图,评论中对情节人物的概述,对电影语言的分析,完全是通过文字来再现的。这种符号的‘转译’,是传统影评的重要特点……传统影评的这些基本特点,其实是一篇影评所使用的符号与符号的体量决定的”。在传统影评的符号体系中,表意功能的文字经由影评人的知识结构按照特定行文要求进行穿插、组合,形成字句和段落,在文字表意的系统中实现符码转译,编码出影评内容的实然意义。然而,“新影评”不仅可以实现文字与文字的组合,它还可以调用声音、图像、影像表意的符号系统,以实现各种符号系统之间的联结。它不像“传统出版物中的影评那样讲求逻辑性、学理性……取而代之的是作者未经浓缩反思的口语表达,一字成一行、一句成一段,同时严重依赖海报、剧照、截图、音乐、视频、表情包,以及不同颜色、字体、字号的文字”。可见,“新影评”的写作形式和内容呈现,已经远远跃出传统的电影评论用语言文字进行“描述”的阶段,而从形式上通过媒介形态的变化实现了更大的创作上的自由度。
诚如前文所知,“新影评”在当下媒体聚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作用是极其重大且显著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它的发展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进程中,电影评论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真正的电影批评去发现那些鼓舞人心、反映时代进程、彰显中国梦的好作品。面对当下“新影评”发展的无序性,我们理应以理性之眼穿透无序逻辑背后的力量,其乱局之根源无非“粉丝经济”和“营销资本”的作祟。只有厘清这一根源,才能进一步抽丝剥茧,发现当前纷乱的电影批评场域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正成为当下全球最大票仓,电影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和娱乐的重要形式,其话题性和延展度亦成为诸多营销号(包括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快手、抖音等)“吸粉”的重要方式甚至是主要渠道,尤其对诸多影视评论类的短视频、音频节目和公号而言,更是如此。它们以拼贴、剪辑、配音、戏仿、恶搞等各种形式将原版电影内容进行碎片化剪辑和重构,以满足人们的“快餐心态”和“加速效率”,并以此缓解“知识焦虑”和“现实压力”。但殊不知,当人们在对电影进行“重新剪辑”之时,已然在进行侵权行为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开传播。正因为诸多内容输出者和制作者的版权意识淡薄,对知识产权淡漠,甚言之是法律意识的淡薄,造成了电影评论诸多“新形态”的内容输出往往存在侵权行为。以影评类短视频为例,虽然这类短视频是对电影的重新“加工”与“再造”,美其名曰是“二次创作”,但它只是对“元素材”的“另一种形式的加工”,并未重新拍摄或创作全新的影视素材。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原作者的影视内容并未发生“质的变化”,依旧是对原有版权的侵害。以B站UP主“谷阿莫”和“图解电影”APP侵权案为例。谷阿莫是一位影评领域的短视频创作者,擅长将几小时的电影浓缩成几分钟的故事,比如九分钟概括完八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而“图解电影”是一款在线图文电影解说软件,以“十分钟品味一部好电影”为口号,将电影、影视剧制作成图片集,比如用382张图片制作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01》的图片视频。在上述案例中,他们所制作的视频无一例外都采用了原作品的视频素材和图片素材,且都以市场“吸粉”为盈利导向,试图通过图解电影、解说电影的方式进行所谓的“二次创作”,但他们都遭到了原属版权资源公司的诉讼,这无疑给当前“新影评”提出了重大警醒。
当前,消费主义和市场逻辑成为“新影评”的“新主流逻辑”,电影评论在资本面前开始沦为摇旗呐喊的工具,部分“新影评”人过上了“赶场看电影、参加推广活动、拿红包写评论,为发行公司做策划”的体面生活。他们丧失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评论立场和文化立场。面对资本的侵袭,如何保持电影评论“新形态”的专业,如何捍卫影评人的尊严成为了新时代摆在所有影评人面前的严肃问题。
我国著名电影批评家钟惦棐先生曾说:“我以为要以批评景气起来,首先是批评者摒弃新的世故”。化用钟老的话来看,什么是当前广泛存在于影评人和评论机构之间的“新的世故”?无非就是资本的“巨型话语”和“利益诱惑”。而当下作为市场主体的影视公司和相关机构受制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无论是电影生产还是电影评论,大多以迎合市场、迎合观众为上,将电影作为单纯的商品,将电影评论作为单纯的市场宣传工具,让电影丧失了作为艺术性的存在价值,同样让电影评论丧失了挖掘电影艺术美的“光彩”的可能。因此,面对当前批评场域中浓重的商业化倾向,我们首先应该呼唤时代的影评人,自觉秉持知识分子的开放性,并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广博而专业的知识征服媒体和市场,同时又能对电影评论保有某种深刻的警醒,能够自觉运用自己的语言捍卫电影评论成为“诗”和“艺术”的可能。
从目前所能看到的主流“新影评”来看,影视评论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传播仍旧是以短文为主,在“文字形态”的影评中,以字数在1500至2000字左右的文章最为常见,且文字多为“单句成行”的排布状态,同时内文配以电影海报、影片插图、动图、表情包、音乐等等。这类文章的点击率往往很高,遇上“话题度”极高的电影,点击量达“10万+”也是常有的事。但作为一个内容写作者,我们必须要承认,文章篇幅很大程度上宰制着完整思想的深刻表达。虽然我们承认在短篇幅内如何将文章写得短小精悍、语义精确,其实是更考验写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的,但显而易见的是,1500至2000字的容量必然阻挡着写作者向文章的深度和广度掘进的可能。诚如学者丁莉丽所言:“他们以是否‘接地气’‘代入感强’作为评价好片的主流标准,将‘看哭’‘哭成了狗’作为影片的最高评价。这种以‘10万+’阅读量为最高追求的文体,不需要恩格斯所说的‘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的结合’,拒绝历史感、拒绝理性和思辨,消融现实生活和审美距离。”
而“数字形态”的评分影评更是简单粗暴地直接将人们对电影的理性思考、情感体认、价值认同量化为一个数字,这既是对电影艺术的戕害,对电影艺术家艺术创作的不尊重,更是将人作为审美主体性的价值加以消解。同理,在“声音形态”和“视频形态”的电影评论当中,如果一个电影评论的音频节目或者短视频只有5至10分钟,试问如何将原本100至120分钟时长容量的电影讲完?因此音频制作者或短视频制作者,便用“压缩”电影文本、抽空电影情节、舍弃电影语言、弃置人物情感的方式对电影进行“意义篡改”或“情节编码”,用简单粗暴、足以刺激普通观众听觉神经的结论性或概述性语言来制造“看完了一部电影的幻觉”。更有甚者,奉“爽文化”为电影评论的圭臬和准则,让身处在消费时代的网民们通过阅读“爽文”和收听“爽文”感受到情感的抚摸,并获得人生困境的想象性满足。在某种意义上,“爽”就是一种即时性满足,不带有任何延迟满足的思考。因此,抽离思考,只剩下官能性体认,必然造成理性批判的缺失。
钟惦棐先生于1986年曾专门撰文谈及影评写作问题,认为“影评是一种审美活动”,而从“美”的原则出发,“质朴是美的最高境界”,写影评“一定要有新意”,“尽可能有点艺术才好”,“不管多高明的见解,也还得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尽管这些观点发表于三十多年前,年代久远,但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诚然,随着时代剧变,电影评论业已展现出缤纷多彩的“新形态”,并且不同形态拥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而这些“新影评”因其评论主体、话语风格、传播机制的不同也相应呈现出“一时代的风貌”。但不管时代怎样变化,电影评论形态如何新潮迭起,电影评论依旧要在捍卫语言的高贵、保持思想的纯洁、实现文化的传承基础上保有自身的独立、自信、专业和深刻。“我手写我心”,不为红包(资本)折腰,不向流量低头,坚持问题导向和批评精神,对电影行业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发挥“啄木鸟”捉害虫的精神,执着而认真。此外,“新影评”还要本着建设性的原则,尽量做到有态度地评判、有道理地分析、有温度地书写,体现出较强的专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