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1-11-10 15:33:34帖军平
康颐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帖军平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以及创面感染采用VS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8例骨科创伤患者为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VSD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科创伤以及创面感染患者而言,采用VSD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VSD;骨科创伤;感染创面;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146

骨科临床上,常见创伤类患者, 因感染创面的处理难度较大,若不及时妥当的处理容易导致受伤位置运动能力受到直接影响,引发运动障碍,从而致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受限,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1]。故此,本文针对78例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随机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与VSD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8例骨科创伤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其中参照组男29例,女10例;年龄22-57岁,平均(35.4±2.6)岁;本组29例为骨科创伤新创伤患者,10例感染创面患者。研究组男31例,女8例;年龄23-58岁,平均(35.6±2.7)岁;本组30例骨科创伤新创伤患者,9例感染创面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后显示并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知晓研究内容,自愿配合。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患者的创面表面覆盖一层敷料,并按照创面面积,间隔1-2d换1次药,且采用抗生素实施预防感染治疗,针对创面较大患者而言,需置入引流条,间隔5-7d对患者的创面样本收集实施病原学检测,按照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施治,确保患者的创面长出新肉芽,或利用植皮或采用创面的缝合方法,促进创面恢复。针对大面积且深创面患者,出现生长肉芽很差的状况,需及时采取皮瓣转移术治疗。

研究组采用VSD技术治疗,在患者的创面表面覆盖一层辅料,并采用半透明状粘贴薄膜将创面封闭,保证持续负压吸引,促进患者漏气或阻塞现象积极改善,在冲洗中需要对抗生素合理运用,每隔5-7d覆盖VSD治疗,将换下的敷料实施病原学检验,针对创面严重受损者,需进行两次VSD治疗,直至患者的创面生出新肉芽康复为止,保证创面改善后才能开展植皮治疗。针对新生肉芽非常丰满及其创面不大的患者而言,需采取缝合的处理方式。对于诸多治疗方式,需以病原学检验为标准,采取预防感染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指标

观察指标:统计观察两组患者创伤以及感染创面的愈合时间、住院天数。

判定指标:判断两组临床疗效,判定疗效有三个等级:治疗后2周内创面以及感染创面彻底好转,不需要再次更换敷料即为治愈;治疗后2周内创面仅有分泌物,肉芽的生长情况较好,敷料后创面正在慢慢愈合即为显效;治疗后2周内创面的分泌物增多,创面皮肤出现坏死,多次敷料未见愈合即为治疗无效。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x±s,采用t检验,(%)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

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骨折发生率逐渐提升,对骨科创伤、感染创面进行治疗时,手术方法比较常用。目前,我国骨科临床上大力推广了一种新型治疗技术,即VSD(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该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患者创伤加速恢复,还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全面提升[2]。VSD作用原理为使用分子泡沫当成材料对创面实施负压引流,引流管中引流物通过微孔海绵进行分割以后才能介入,以此类方法保证引流管和创面发生直接接触造成引流管堵塞。在VSD治疗中,需要对敏感抗生素合理运用与适当开展VSD治疗,并对敏感抗生素合理运用与病原学检验,同时还需配以营养与支持等全身治疗[3-4]。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

总之,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采用VSD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也比常规治疗时间短,并减少换药频率,有利因素较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樊大伟.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J]. 人人健康, 2017, 04(No.45):39-39.

[2]王浩俭, 袁雯, 郭宪章,等. 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 No.513(04):35-35.

[3] 张杰.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v.19(94):212-216.

[4] 汪兆文.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J]. 饮食保健, 2019, 006(051):31-32.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55:34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3:45
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的疗效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6:14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