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俊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6例,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妇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健康知识掌握度,获得患者认可,值得应用。
【关键词】妇科;健康教育;心理状态;心理护理;健康知识掌握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57
临床中妇科疾病种类较多且比较常见,如卵巢疾病、输卵管疾病、子宫疾病等,存在较特殊的发病位置和较高的复发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加重了患者心理负担。根据妇科疾病的特点,以对症治疗为基础的同时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满足妇科患者的需求,便于其情绪的稳定以及护理效果的提升[1]。本研究对妇科患者采取上述护理措施,效果满意,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92例我院妇科收治的患者(纳入时间: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8.62±1.05)岁;观察组平均年龄(39.01±1.11)岁,组间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包括:
1.2.1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疾病类型而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治疗要点、自我干预办法、预防疾病方法、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以宫颈癌为例:疾病发生同持续感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经济卫生条件差、吸烟、多产密产、不良性行为等存在密切关系。高危人群定时筛查宫颈癌、宫颈癌疫苗注射、注意卫生、做好避孕措施、洁身自好是疾病预防的关键。若发病应立刻到正规医院诊断治疗,定时在术后复查,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合理运动而将免疫力提升。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将健康手册分发给患者,让患者对于常用的治疗宫颈癌药物有所了解。对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对其疑问及时解答[2]。
1.2.2 心理护理
大多数的妇科疾病患者存在严重的不良情绪,担心疾病治愈存在困难,也担心疾病会对家庭、生活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加强,利用安慰、鼓励、倾听、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方式让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积极同家属交流,让家属在情感上支持患者。大部分患者担心疾病会影响夫妻关系以及家庭生活,护理人员针对此类患者应及时疏导,让其知晓积极的配合治疗,可使各项功能有效改善,提升生活质量。在实施手术治疗前的患者会存在严重的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可将治疗成功案例为患者介绍,使其治疗信心提升。术后剧烈的疼痛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护理人员可告诉患者利用注意力转移等方式来减轻疼痛。
1.3 统计学处理
Spss21.0分析数据,心理状态、健康知识评分用“±”和t检验,计数用“%”和x2检验,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妇科疾病特点为易复发、多樣化、病发率高等,严重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一些妇科疾病存在特殊且隐私的发病位置,女性在治疗过程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某些患者因为抗拒、害羞等心理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3]。本研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良好。心理护理是通过放松训练、疏导、安慰、倾听、鼓励的方式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对待疾病,继而积极配合有关工作。健康教育则是从用药知识、预防知识、护理知识等方面出发为患者采取健康指导,使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让其通过合理运动、依从用药、个人卫生等方式而加快疾病康复[4]。
综上所述,对妇科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疾病认知度,促进预后效果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陈俊义.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3):255-256.
[2]徐文静,陈洁.妇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3):137+192.
[3]刘晓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9):177-178.
[4]李丹,党万平.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