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昌明
侧深施肥技术能够减少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用量,达到稳产增产效果。本试验通过使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8种不同肥料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符合本地区需求、效果佳的水稻侧深施肥肥料品种。
一、试验基本情况
1、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二九0农场第六管理区,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质地:粘土;有机质:4.9g/kg;PH:6.0;碱解氮:214.6ppm;有效磷18.7mg/kg;速效钾223.4mg/kg。
2、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水稻主栽品种龙粳46,主茎11片叶,生育期130天左右。
3、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同一格田,每个处理面积至少0.5亩,基蘖肥同施,侧深施肥插秧时精确施肥量,除施肥外其它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各处理具体如下:
二、气象条件分析
通过2018年气象资料表2数据显示,水稻插秧后5月份气温相对稳定,降雨量适宜且光照充足,适宜水稻生长,因此表现为今年水稻返青期较往年相对较早,一般为5-6天;6-7月份气温表现相对平稳,降雨量也较上一年有所减少,且日照时数有所增加,有利于水稻前期生长;8-9月份,2018年平均气温表现低于2017年,8月下旬为水稻成熟期,今年气温表现的高于上年,有利于促进水稻提早成熟,但因今年霜冻较往年有所推迟,雨量增加,导致田间水稻含水量过高,影响了水稻收获,使得今年水稻时期有所延迟。
三、结果与分析
1、生育期调查
由实验可以看出:各处理间在插秧期相同的前提下,各处理的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生育进程无明显差异,施用云天化(23:14:16)处理1的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较对照早3天,较其他各处理早1-2天,成熟期较对照提前2天。分析生育期情况,施用云天化(23:14:16)的处理1在返青期叶片浓绿,长势旺盛,抽穗早,成熟快。
2、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由实验可知,从每穴分蘖数上看,中化CK(21:15:16)处理的每穴分蘖个数多余其它各处理,比其他各处理的每穴分蘖数多1-3个;从株高上看,中化CK(21:15:16)处理的株高最高,为101.35cm;从穗长看,希林索(15:10:10)处理的穗长最长,为14.5cm,比海田(18:7:10)和 中化CK(21:15:16)處理的穗长长0.18cm;从理论测产和实收产量上看,施用中化CK(21:15:16)的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657.08kg/亩、591.37kg/亩,虽然中化CK的千粒重、结实率均低于其他各处理,但平方米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弥补了千粒重、结实率低的不足,从而使中化CK的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达到最高。
四、结论
1、各处理间在插秧期相同的前提下,各处理的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生育进程无明显差异,施用云天化(23:14:16)处理1的成熟期较对照提前2天。
2、从每穴分蘖数上看,中化CK(21:15:16)处理的每穴分蘖个数多余其它各处理,比其他各处理的每穴分蘖数多1-3个;从株高上看,中化CK(21:15:16)处理的株高最高,为101.35cm;从穗长看,希林索(15:10:10)处理的穗长最长,为14.5cm,比海田(18:7:10)和 中化CK(21:15:16)处理的穗长长0.18cm。
3、从理论测产和实收产量上看,施用中化CK(21:15:16)的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657.08kg/亩、591.37kg/亩。
五、建议
在侧深施肥过程中,海田和希林索两个肥料因物理性状问题,易出现肥管堵塞,影响整肥效果,对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