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剧《使徒行者3》的叙事策略与价值探讨

2021-11-10 02:08石雪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类型意识形态

石雪

摘要:公安剧有它独特的叙事策略,为了适应更多市场的需要和大众的口味,作为公安剧的《使徒行者3》做了反类型的情节设计和英雄形象的塑造上的改进与发展,以满足大众的观赏奇观的需求。在类型与反类型的叙事策略中,《使徒行者3》虽说在剧中人物的圆型形象安排上有了突破,但在意识形态的宣扬,以及媒体应担有的社会责任方面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关键词:类型 反类型 英雄塑造 意识形态

《使徒行者3》这部剧在演绎人员方面保留了前两部的主要演员,同时也对其他重要演员进行了更换。在叙事内容方面与前两季有内在的关联,比如本剧主要是讲述了魏德礼与薛家强和卓凯的斗智斗勇。魏德礼为了替兄长报仇接近卓凯和薛家强,由此展开了带有利益争夺和情感纠缠的警匪故事。剧中对反派人物进行人物形象的圆型刻画,通过对反类型化的情节安排,颠覆我们对黑社会的印象。另外,公安局在宣扬意识形态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影响力。

一、主要人物的圆形刻画

警匪剧目前有向公安剧融合的趋向,比如从警察个体的超能化转向警察集体群像的刻画[1]。又如“韦作荣”是反派角色,但他的身份是一名保安局的高级长官,手上握有很大的执政权利,同时他的真实身份是黑社会长兴集团的二公子魏德礼,为了家族利益打进政府部门从而协助家族获取更多的利益,并冒名顶替已经去世的人“韦作荣”的身份,名正言顺留在职场上。对于魏德礼形象的展现并非他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完全的反派,他也有柔情的一面,他也向往正常的生活。但是在家族利益以及多年的家族思想灌输下,他的确是一位为了自身利益罔顾社会利益罔顾他人生命的人。因此,本剧中的反派角色是符合大众接受期待的,魏德礼是一个理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薛加强和卓凯凭借多年的破案经验并联合多人与魏德礼斗智斗勇。魏德礼在催眠清醒后为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杀掉跟随自己的多年的手下与并肩作战的战友。韦作荣在发现自己身份暴露后,联合章纪泓篡改监控数据杀掉志坚,开启长兴背后的秘密。而魏德礼的女朋友章纪孜也是一名警官,她知道男朋友其实是他们一直想要抓捕的人后,大义灭亲偷走魏德礼的犯罪手帐交给卓凯。剧作符合公安剧的叙事模式,在戏剧冲突的设计突出双方在智力上的较量,呈现出双方主人公都是智商高的人。虽然结局双方损失惨重,但终究是代表正义的卓凯一方获取了胜利,给予了观众一个圆满的结局。

二、情节悬念设置的严谨

情节的巧妙设计是一部剧收获高收视率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公安局亦是如此,其主要依靠情节上悬念的逻辑性呈现取胜。而本剧开篇从薛家强进入监狱见一位罪犯在画一副画像开始,到画家将阿钉的画像转向镜头结束。预示着调动主角的参与这次行动的主要原因就是阿钉。剧作随后展开与阿钉失踪的长兴犯罪集团与警方和保安局的一系列纠缠。比如懂香港警务内部人员暗语的殷天侠明面上长兴集团里魏长风的打手,实际上是一名新加坡警方的卧底,并且在和家强聊天的过程中说明自己戒指上的箭头会指向对的人,在一场对决中戒指上的箭头直指“韦作容”,暗示“韦作荣”其实是内奸。但在结局的背后揭示“韦作荣”,也就是魏德礼并非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殷天侠在那次对决中没有去世,他也并非是新西兰的警方卧底,而是与幕后操纵者有关联的人。剧作建构了一个超仿真的现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个体对自我生存现状的想象,反映了当代社会个体自我身份的迷失和错乱。剧情的安排逻辑严谨,使观众沉浸在抓捕坏人的剧情中,从而疏解自己内心的矛盾[2]。

三、反类型与类型的融合

反类型叙事是指打破类型叙事的常规,具有的一定的颠覆性,超越受众的期待视野,给予受眾一定的心理反差。但是又在类型之内,能够使受众在类型化的叙事中看见新的意义呈现[3]。因此,反类型也带有一定的互文性,文本带有类型化的特征。比如警匪剧一般是警察代表正义的一方与代表邪恶的黑社会进行对抗,其中警察局里会有一些因为利益而出卖自己良心的黑警存在。但《使徒行者3》一改警匪剧的以往的人物设定,对崇联社庞浩洋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了一个希望兄弟们能够平安幸福生活的“龙头”形象,他开始帮崇联社洗白,想要经营一家正当的互联网公司。为了洗白的工作,他拒绝了利润回报高的毒品交易,并逐渐从外围赌场转向网络赌博。逐渐将过去黑社会主要经营的高额利润的“黄赌毒”转向符合社会规范的工作,但该剧结束这项工作并没有完成。事实上网络赌博本身也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庞浩扬有义气的承担了一切罪行,接受法律的制裁。由此可以看出,反类型是在类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反常规叙事,通过人物塑造或是情节上的变化,颠覆观众心中以往的黑社会形象。从而调动观众的观赏心绪,给予观众一份超越期待视野又在情理之中的奇观感受。

四、意识形态宣扬的价值探讨

罗兰·巴特指出神话就是当时意识形态的体现,如公安剧中所形成的超仿真的现实世界,其实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远。但是经过剧集的展现,意识形态潜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4]。如有一位接受黑市器官的小男孩在知道因为自己获救而害死人后,他一直活在愧疚之中,并埋怨自己的父母。另外卓凯和范晓华为了自己的亲人留在自己的身边也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对现实社会总存在的买卖器官问题进行再次批评,并通过亲情方式柔和的展现,使观众不自觉的接受意识形态的熏陶。另一方面公安剧展现故事时采用的是限知的视觉[5],即通过个人的眼睛去了解事实的真相,从而促使观众忽略意识形态的存在,达到意识形态宣扬的目的。比如通过薛志强和卓凯等人的视角观察谁是幕后的指使人,通过对正义人物的视角认同,不自觉接受正义的价值导向的输入。从而达到意识形态宣扬的作用。

虽然公安剧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对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宣扬,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因素和普法教育的作用。但是为了追求戏剧的夸张性,往往会设计一些吸人眼球但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比如为了表现庞浩样的的洗白行为,并对洗白行为进行有逻辑的呈现,对网络赌博镜头的大量展现,可能会使不理智的观众模仿下载。这些元素甚至会对青少年和不法分子产生借鉴作用。因此,创作者对剧作生产的过程中应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6]。

五、 结语

从《使徒行者3》这部剧中可以看出类型化受市场环境影响深远,无论是从剧情的设计,或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是意识形态的传达,这些方面的变化都体现出受到了受众与社会影响的痕迹。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显著,这也是公安剧在今后的制作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大众喜爱看公安剧实际上是自我的身份认同与社会角色产生了矛盾,我们试图通过公安剧中双方冲突的展现与化解,而达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象征性地缓解自己的身份认同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因此,今后的公安剧在反类型化的叙事以及情节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市场需要,也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璐彭.20世纪90年代至今香港地区TVB刑侦剧的文化变迁[J].知与行,2015(05):60-64.

[2]杜晓红.类型、反类型和类型融合——由《潜伏》看新世纪电视剧的叙事策略[J].中国电视,2010(01):46-49.

[3]张黎呐.美国警匪题材电视剧意识形态的话语策略[J].电视研究,2008(03):74-75.

[4]彭耀春.从“警匪片”到“公安片”、“公安剧”——新时期关于警匪片的类型研究和警察影像创作重心的位移[J].电影新作,2013(04):36-41.

[5]杜晓红.类型、反类型和类型融合——由《潜伏》看新世纪电视剧的叙事策略[J].中国电视,2010(01):46-49.

[6]秦俊香.中国电视剧类型批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89-118

猜你喜欢
类型意识形态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