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金
摘要: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催生了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不同专业面临各自的“转型”。对中职会计专业而言,浙江省将会计技能列为单招单考的一个独立考试科目,这是对以往会计高考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让高考班的学生能够做到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双成长。基于此,本文从中职会计专业理论高考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来提升高考成绩做出探索。
关键词:理论高考 中职 会计专业 高效复习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渠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保障。”在这一背景下,浙江省于2014年试点推行“技能高考”,以实践能力本位为导向,搭建起了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
为了全面加快省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浙江省教育厅于2014年在全省推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次新课改的浪潮下,会计专业积极响应政策要求,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新教材,教材编制分模块进行,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創新。新课改下,将会计技能列为单招单考的一个独立考试科目,这是对以往会计高考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让高考班的学生能够做到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双成长。原先的浙江省会计专业单招单考只考专业理论,参考的教材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老三本,总分为150分。改革后的高考由会计技能高考和专业理论高考组成,分不同的时段进行,每年的12月进行技能高考,考试形式为会计手工操作,次年的4月进行专业理论高考,专业理论高考题型是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分值各150分,这样会计专业总分为300分。在省课改的大背景下,教材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老三本变成了新六本,分别是《走进会计》、《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登记与核对》、《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和《会计电算化》。因此,基于高考如何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率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从中职会计专业理论高考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做出探索。
二、会计专业理论高考复习存在的问题
(一)新旧教材叠加,参考教材难以明确
在省课改浪潮的推动下,台州市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于2015年9月开始全面采用新教材。对于新六本,我们由刚开始的抗拒,到慢慢地开始接受,新教材并不仅仅是在模块上的调整,老三本教材是按一般会计准则来处理的,而新六本是按小企业会计准则来处理,对于已在一线上教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会计老师来说,对其已有知识结构造成了强烈冲击,会计老师是边学习边摸索边教着走过来的。而对于高考班的老师来说,今年是我们高考改革后的第三年,这三年一路走来的苦与痛只有参与其中的老师才能体会。技能高考我们从零教材、零标准、零复习资料、零考纲这样一步步摸索走过。而专业理论高考题型改为单选型、多选题和判断题后,会计的账务处理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反而记忆性的内容增加了,教材的边边角角都有可能成为考点。省课改,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各方利益的冲突,我们会计专业理论高考参考教材从极力推广的新六本,到半夜鸡叫,变为新六本+老三本共九本,我们惊惶失措,可也不得不马上调整方向动起来。就在我们慢慢适应高考复习的节奏时,参于出卷的高职老师出了三本教材,我们高考参考用书从六本到九本再到十二本,学生的教材越叠越高,复习资料越来越厚,老师苦不堪言,学生叫苦连天。
(二)知识结构调整,教师团队组建不易
新旧教材,参照不同的会计准则进行编制,这对老教师的原有知识结构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老三本教材在知识结构的安排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大家比较认同,而对新六本有一定抵触,所以省课改在全省全面开始推广时,年轻老师是冲在最前面的。这几年的高考复习老师主要以年轻的为轻,有的刚走上教师岗位,就开始带高考复习班。尽管年轻老师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求知欲,但缺乏教学经验,更缺乏高考的复习经验,因此,会造成会计专业高考复习专业课教师队伍断层的现象。此外,高考复习专业教师的安排有一定的随意性,专业课老师经常会带了一届不连续,中间间断几年后再教高考班,积累下来的高考复习经验无法得到延续,这样既是学校也是学生的损失。
三、中职会计专业理论高效复习课堂的建设策略
(一)从教师入手,组建分方向的高效复习团队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一个会计专业的高考班,一般需要三名专业课教师,分别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方向。作为专业课的会计教师,学校给我们安排什么课,我们就上什么课,可能每学期上的课都不一样,我们就像个全才一样,但全而不专。但会计高考竞争压力大,新旧教材叠加,会计准则税务政策随时发生变更,需要我们教师潜心下来对教材进行专研,但毕竟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校今年从会计组里挑选出了12名专业课教师,组建了一支专门的高考复习团队。这12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里选择一个高考复习方向,再分四组,每一组尽量做到中老轻教师均匀分配。一旦确定方向,一般情况下不进行调整。我们学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各一个高考班,每一届搭配一组教师,最后一组作为备选人员,以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方向建立三个高考备课小组,三个备课小组建立微信群、QQ群,对于教学中的疑难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共享资源,并建立方向性的资源库。
(二)从资料入手,建立高质量的复习资源库
高考,要想考出高分,离不开高质量的复习资料。高考改革已有几个年头,每一阶段的复习资料也都够用,不像前几年出现资料荒的情况。但纵观这些复习资料,离高质量还有一大段的距离。复习资料重复率很高,不同阶段的资料感觉就是题库重组几次而已,经常会出现同样的题目前后答案不一致的情况,学生纠结,老师痛苦。我们经过三阶段的高考复习,每一阶段都积累了丰富了资料,并分方向分享到组里的百度网盘、问卷星等,每一年我们都在不断地充实这个资源库,经过不断的积累,将会形成一个庞大的资源库。
四、结束语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参加高考,可以上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这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突破。中职会计专业理论高效的复习课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探索、验证,才会找到更加完善、成熟的途径和方法,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复习压力,在理论高考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左红伟.技能型高考在中学的教学模式探索[J].科学导报,2015(14).
[3]高然.中职升学途径升至四种技能高考助“大学突围”[N].三峡报,20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