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4年中央首度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来,学术界围绕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入。近些年,学者们主要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培育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积极研究,并取得了丰富而有益的研究成果。但是,有关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们需从推动各民族大学生进一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等方面,充分认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为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大学生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回顾
2014年以来,国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截止2021年6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从CNKI检索得到的论文共2097篇,CSSCI核心期刊论文817篇。从其研究内容看,主要集中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解析,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
关于“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问题,沈桂萍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了阐释,她认为“在内涵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有3层涵义,一是指全体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共同体;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有56个民族成员;三是56个民族之间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在外延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应该是56个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域共同体,文化兼收并蓄的文化共同体,经济相互依存的经济共同体,情感相互亲近的心理共同体,核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孔亭、毛大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构成的民族共同体,当下是指新中国建立后识别的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民族共同体,它是中国的国家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由“中华民族”和“共同体”组成的复合概念。”[2]周超、刘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又是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还是社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3]
2.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内学者的研究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所做的解释也有所不同。但归结起来,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是从民族或国家的角度解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陆卫明、张敏娜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树立代表着全民族根本诉求的一种理想的民族观。”[4]王桂胜、刘培勇、娄红乐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实现稳定统一的意识形态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民族共同理念。”[5]宋才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群体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共同体的构建。”[6]
第二类观点,是从心理和意识形成的角度探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觉、赵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实体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是人们在社会化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7]周平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多个面向并涉及若干具体内容,如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分界意识、命运意识、团结意识、奋进意识、发展意识等等,但从本质上看无非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对这个共同体的认知、信念、情感,核心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进一步的想象。”[8]
3.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的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是近些年学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学者们从多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加以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邓玉函将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根本归结于文化自信,并指出:“民族人才由于在语言文字、历史文化、民族沟通、工作习惯等方面,与民族群众有着天然联系,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因此,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我们既要调动每一个成员的能动性,也要注重对民族人才的培养与使用。”[9]吴春宝认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立足我国传统民族历史文化,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联系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向全国各族人民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共进的生动事例,展现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10]
李俊清、刘维涛提出:“要积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多措并举,消除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在地域分布、语言文化、职业结构、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存在的疏离和隔阂。不断创新公共治理的政策措施,消除族际交往障碍,拓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渠道。”[11]张全省、刘晓勇强调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必要性,认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又是民族工作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路径在于秉持法治思维,处理民族事务。”[12]张伦阳、王伟从经济建设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建设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保障: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增进民族间的共性,减少少数民族在经济发展中的被剥夺感与被抛弃感,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13]
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阐释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巩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当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多次向广大青年学生提出寄语。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意义,体现在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推动各民族大学生进一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以及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等方面。
首先,有利于各民族大学生进一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开展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我国在新阶段更好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从行动上自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长期坚持和不断优化,有助于不同民族大学生增进对彼此文化传统的了解,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血脉与现实意义。从而推动各民族大学生增进交流与交往,消除偏见与隔阂,增强合作与互助意识,更好地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建立平等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其次,有利于广大青年学子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新局面。”[14]这就要求广大青年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必须始终坚持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升大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培育其良好的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自觉担当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进而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广大青年是实现这一梦想的主力军。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能够引导大学生从内心产生并深化中华民族归属感,强化“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自觉地将个人命运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增强鉴别和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他们的归属意识、认同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共建共享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之力。
参考文献
[1]沈桂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N].中国民族报,2018-06-15(005).
[2]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06):51-57.
[3]周超,刘虹.共生理论视阈下中華民族共同体建构的五维向度[J].民族学刊,2021,12(01):19-25+85.
[4]陆卫明,张敏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3):1-6.
[5]王桂胜,刘培勇,娄红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及措施研究[J].新视野,2020(03):13-17.
[6]宋才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体系构建及路径选择[J/OL].党政研究,2021(03):1-10[2021-03-21].https://doi.org/10.13903/j.cnki.cn51-1575/d.20210222.001.
[7]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04):5-13.
[8]周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进路[J].学术界,2020(08):5-16.
[9]李俊清,刘维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N].人民日报,2019-12-05(011).
[10]邓玉函.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重逻辑[J].思想战线,2019,45(04):104-110.
[11]吴春宝.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义、内容及路径选择[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2):13-18.
[12]张全省,刘晓勇.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实践及其推进方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15-22.
[13]张伦阳,王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J].民族学刊,2021,12(01):10-18+84.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
作者简介:肖安俊(1995—),男,汉族,甘肃兰州,硕士研究生,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