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纵深推进,法治教育也纳入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将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法治教育;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和完善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发挥着指导中国法治建设继续前进的引领作用。法治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在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运用,探究法治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不仅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而且是提升职业院校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要举措。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法治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职业院校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把法治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职业院校融入法治教育理念是激活教育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实际,“立德”既强调对师德的高标准也强调对学德的勉励和期许,既要求教师传道授业、明道信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直无私、德才兼备。“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此,高效、科学的将法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之中,通过创新思政课程体制机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价值追求和法治素养,才能使这个思想真正引导、规范、滋润学生,也才能使思政课真正肩负起其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与此同时,将法治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中,也是新时代改进、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
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全面依法治国的高效推进需社会各界共同发力,需要每位公民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如果作为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人才对国家法治缺乏熟识和认同,那么就不能如期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构建需要对公民进行广泛的法治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职业院校中技术技能人才的法治教育。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运用自身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技能人才往往是技术与技能并存且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人员,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自领域的实践技能,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增强其自身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推动法治社会的发展。因此,技术技能人才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如果没有内在法治精神力量的保驾与护航,技术技能人才对探索创新所持有的信念和意志可能会受到削弱,其进取心可能会被消磨而不能及时得到强化。反之,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法治精神,用遵纪守法和法治意识作用激励意志、滋润人心、强化担当、坚定理想,引导技术技能人才直面困难与挑战,使得其在法治教育的激励与支撑下不斷探索,开拓创新,创造属于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技术、新成果,是极为必要的。
三、实现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安康,关系时代新人的培养和接班人的锻铸。在职业院校的思政课中为学生群体注入法治思想教育,只有让法治教育活动走进学生内心,外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教育的功能,让法治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这样有利于培养政治强、情怀深、知法律、会学习的人才。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有其必然性,表现在:其一,近年来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例如校园欺凌事件和校园借贷诈骗案件等,因此推动法治教育进思想政治课堂,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是一项重要而紧急的课题;其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国家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法治这一推手。如果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不高,那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则难以实现;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有其与生俱来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依靠法治手段来调节。并且,市场交换的过程中人们的不良行为习惯,也需要法治教育来改善。因此,将法治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政课都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秩序引领
德润人心,法安天下。一个和谐的社会既需要道德维系,也需要法律约束,道德是生于人内心的“法”,而法律是对人外在行为进行规范的“法”,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在形式上都是一种社会共识,而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发轫于生活,反作用于生活。将法治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普世价值,因为从校园普法到社会法治是一种由点到面的覆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长期受到法治思维的影响,久而久之,内心就会形成法律信仰和维护法律权威的信念。技能操作是客观存在的,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而理想信念是人主观意志的反映,是人所处客观环境的反映。如果接受良好的教育,将引导他们向学向善向上,不违背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共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反之,则是向恶,违背社会公序良俗,阻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所以,社会发展需要不为人的意志转移的法规范,规范发挥作用往往通过对人的教育过程来实现。社会的长期繁荣稳定,需要理想信念坚定、遵纪守法的公民,只有将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坚定的大学生,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会走得正,走得端,行得远,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和活力。
作者简介:
王红果,女,汉,1990年10月,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工作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单位所在地: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邮编:733006。
基金项目:2021年甘肃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编号:2021XXSZGZYBKT09)阶段性成果。
注释:
王春雪.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戏剧之家,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