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学生工作中“红色文化”素养提升

2021-11-10 00:09:51王金钰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红色文化红色

王金钰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8

前言

文化素养指的学生具有的通过隐喻、习语等非正式内容的交流能力,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到对俚语俗话的理解,都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文化素养。而红色文化素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在改革、建设、革命等发展状态下,积累的优秀文化,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部奋斗史诗。而红色文化也应用在对艺术院校学生开展教育引导过程中的一部活教材。

1 艺术院校学生工作中“红色文化”素养提升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应确保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人文精神、思想观念,并在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红色文化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确保使中华文化呈现出永恒的风采[1]。而在艺术院校学生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能够确保学生的德育素养与艺术素养得到双重提升,同时,也可以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其中涵盖青年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脚步的深入推进,多元文化对青年群体的价值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更应在红色文化的感召下,学习革命主义精神,塑造自身思政素养,完善价值取向,培养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使艺术院校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怀得到升华。

2 艺术院校学生工作中“红色文化”素养提升现状

2.1 红色文化体系欠缺

艺术院校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能力不足,与学校红色文化体系欠缺具有较强关联性。高校红色文化注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中指出,需要对高校思政教育部门的教师提供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进而确保能够更加高效的对艺术院校的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并注意将红色文化教育与选修课程相融合,以此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能力。但是,结合当前艺术院校红色文化渗透现状进行分析,由于红色文化体系较为欠缺,大部分艺术院校仍旧以灌输式的方式教育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这种方法过于单一,这导致学生对学习文化知识产生抵触情绪,这降低了红色文化培养效率。

2.2 红色文化功能不足

在对艺术院校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引导的过程中,由于红色文化教育功能不足,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不足,这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意识。作为红色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艺术院校应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真正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进行传承[2]。但是,结合当今新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在对艺术院校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引导的过程中,由于红色文化缺乏与当前智慧化环境相融合的意识,导致红色文化核心价值并没有真正的渗透至艺术院校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而且,在对艺术学校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单纯的将红色文化理论讲述给学生,学生只能作为参与者,缺乏主体意识,因此,缺乏对红色文化的体验感,因此,也难以挖掘出艺术院校大学生红色文化学习的自觉意识。

2.3 缺乏红色文化平台

艺术院校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渗透,这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由于每节课教育时间有限,且学生还需学习学科知识,因此,能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的时间不多。因此,这种单纯通过课堂教育的模式,势必会降低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能力。而学习缺乏红色文化平台建设意识,也难以拓展学生红色文化学习途径,不利于拓展学生红色文化视野的有效提升。

2.4 红色文化氛围不足

艺术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素养提升的过程中,由于学校内部红色文化氛围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参加红色文化学习的主体意识。虽然学校也会定期不定期的播放红色主题电影,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基地,但是,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丰富多彩,实则却缺乏创新意识,且学生无法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到活动中,只能作为被动的参与者进行旁观,这会降低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兴趣,对红色文化的顺利实施产生一定的制约。

3 艺术院校学生工作中“红色文化”素养提升策略

3.1 构建红色文化知识框架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一员,更是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尤其艺术院校学生,审美能力更强、创新意识更强,是红色文化很好的传承者,因此,更应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做好红色文化培养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授者,高校教师应注意发挥自身的主导者作用。而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无论辅导员,或是各专业课的教师,还是思政教育课教师,均应自觉成为红色文化传播者。同时,还需与当前教育的政策、指示方针相结合,构建红色文化知识框架体系,并对红色文化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各科教师在结合自身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创新,并将红色文化在学科中进行有机融合,以此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确保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能够得到提升。再者,教师在对红色文化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激发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兴趣,而且,教师也应在教学工作结束后,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课程,以此不断充实自己的红色文化教育水平,积极向着党组织靠拢,净化自身的精神世界,为后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做好铺垫。而在这种红色文化知识框架体系模式下,对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学,能够起到较好的育人效果,提高教师的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水平。

3.2 深挖红色文化教育功能

艺术院校在培养学生红色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应注意深挖红色文化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红色文化理解能力。学校方面可以聘请校外红色文化专业学者,新媒体红色文化运营人才等,深入到学校对学生讲解红色文化知识,这会有效丰富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从多元化角度理解红色文化。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查询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红色文化内容,并在结合自身理解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传承过程进行深度挖掘,使学生能够学会自觉学习,并可以以此培养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主体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红色文化学习习惯,真正将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行体现。再者,在开始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以红色文化学习主人翁的身份进行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观看红色主题电影,参加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更应在此基础上,让艺术院校的学生从艺术角度书写红色电影观后感,讲述参加红色实践活动的体会,进而真正完善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过程。

3.3 打造红色文化学习平台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并塑造大学生红色文化观念,这会打破时空壁垒,促进大学生能够从更加多元化角度认知红色文化、理解红色文化。教师可以组织成立红色文化研讨会及红色文化理论社团等,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比如,可学生可以在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社团中,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培养,并将全校内红色文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组织起来,共同传播红色文化,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研究、传播红色文化,通过联合每一名红色文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构建红色文化传播渠道,进而促使红色文化传播能力可以成倍扩大、增容,以口耳相传的模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真正提高红色文化传播速度,在红色文化学习平台中,确保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使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得到升华。此外,高校各部门也应从自身角度,对学生提供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对教师进行校内、校外双重培训引导,以此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养。而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好大学生宣传红色文化的后盾,定期在平台上传播、更新红色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红色文化平台的作用下,提高红色文化素养。

3.4 营造红色文化研究氛围

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根据地,大学校园对学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影响,帮助学生在校园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养成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应是最具活力的知识分子,尤其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较多的文化内容,因此,将红色文化在教育环节进行融入更具重要性。而若想有效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能力,教师应注意在学习内部对学生营造红色文化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活性。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环节、日常生活、课外实践学习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渗透教育,这会在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了红色文化研究氛围,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学习成为一种常态。

结语

在艺术院校内对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工作,旨在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需要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奋斗故事和红色精神进行传播,在艺术院校文化教育环节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真正让红色文化育人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环节。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红色文化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08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43:49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音乐探索(2015年1期)2015-04-27 0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