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 郭卫萍
(中原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12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经济转型期,自然环境问题突出,社会环境的不确定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贫富差距较大,急功近利现象依然存在。为了更好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重新界定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在经济工作中加以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称,是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发展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文化主张“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主张“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老子的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等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强调以仁为本、推己及人、和而不同,“仁”是孔子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孟子强调“兴王道”、施仁政,力主“法先王”,提出“性善论”;荀子强调礼治、孝悌、任贤,提出“性恶论”。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老子强调以“道”为本,主张“无为”,“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强调天道自然、“万物齐一”。
法家思想在春秋初期已经显现,其主题是“变法”,力主以今法取代古礼,代表人物是管仲、商鞅、韩非和李斯。法家思想以“依法”为核心,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主张富国强兵、国大民强。
墨家思想在先秦时代与儒家思想并立,其核心为“兼爱”,支点为“节用”、“尚贤”,主张爱利百姓,代表人物是墨子。墨子强调“兼爱”、“非攻”。
其他各家思想主要包括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农家和杂家。阴阳家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基本要素,代表人物是邹衍;名家思想的核心是名实问题,即名称、概念与事实、实在的关系,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纵横家思想强调“合纵连横”,是为适应诸侯兼并的战争形势而形成的一种政治游说学说,代表人物是苏秦和张仪;小说家没有自己的思想理论,强调通过记录民间街谈巷语考察民情;农家思想强调重视农业生产,代表人物是许行;杂家思想强调“兼儒墨,合名法”,集百家之长,代表人物是吕不韦。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群体判断和处理社会事务的依据、是非标准和行为准则,左右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是优秀传统文化,离开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会陷入无根之木的尴尬境地[1]。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图1 所示: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思想、认知等产生深远影响,其在做人做事、人性修养、整饬吏治、加强廉政、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具有统摄性、公认性和超越性[2]。统摄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能够把它之外的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凝聚其周围,并对它们进行协调、整合、引导;公认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信念、尺度、理想和原则的集中反映;超越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不仅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而且超越现实,是引导人们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理想,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其偏重点也不同。
贾磊磊、潘源(2012)认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人们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左右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和谐”、“仁爱”、“自然”[2]。于少萌、韩剑锋(2017)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仁爱”的价值观,“和为贵”的价值观,克己奉公的价值观,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变法图强、革故鼎新的价值观[3]。孙义、杨进(2009)认为,核心文化价值观念具有统摄性、公认性和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和谐[4]。刘传俊、万健(2018)认为,“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爱人、忠恕礼制是“仁”的基本内涵,稳定性、统摄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特征[5]。姚裕林(2018)认为,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道德观上,“仁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这种观念的结果必然是人治、礼治[6]。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和谐、仁爱、自然、克己奉公、重义轻利、以民为本、革故鼎新等内容。
经济转型期,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环境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明显,诚实守信、勤奋踏实被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替代。人们往往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把诚实守信、道德法规抛到脑后。结合经济转型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认为经济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和谐、仁爱、诚信、公德、人本、创新、“善”、“精”、“忠”等内容。
和谐是儒学的基本格调和宗旨。《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儒家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
仁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论语•里仁》有云:“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儒家的仁爱思想将“仁”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仁”囊括了人以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诚信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论语•为政》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儒家的诚信思想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诚信为本,立国立人”,二是“内诚于心,真实无欺”,三是“外信于人,言行一致”。
公德是相对于私德而言的。《礼记•大学》有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儒家的公德思想主要体现在约之以礼、以和为贵、与人为善、扶贫救弱、言而有信、群而不党、行之以忠等。
人本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中国历史上的人本实质上是民本。《尚书•五子之歌》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儒家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为人之道、待人之道和治人之道三个方面。
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杂卦》有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创新思想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创造新的,二是第一。
“善”是道学的经典思想。《道德经》有云:“善用人者为之下。”道家的“善”思想主要体现在个人修身养性、人际关系处理、人生理想追求及社会太平安宁。
“精”,是经后世演绎的思想之一。孔子在《论语·学而》有言:“《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南宋理学家朱熹作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后世演绎的“精”思想主要指“专精”,用来形容上乘品质、经过加工提炼的东西。
“忠”是儒学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曾子在《论语•学而》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儒家的“忠”思想是为他人而非为自己,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和君民关系两方面。
经济转型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集中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扩大内需、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等方面。这些工作涉及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居民个人等各方经济主体。
经济转型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相结合,对经济主体各方关系的处理及整体利益的维护,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相关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要深入基层,创新工作方法,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相关人员的工作、生活状况,弘扬和谐、仁爱、人本、创新、“善”的价值观;企业要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下,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管控能力,正确处理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构建上下游融通的一体化产业链,弘扬和谐、公德、“善”、“精”的价值观;居民个人要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忠诚国家、忠诚工作单位,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弘扬诚信、公德、“忠”、“善”、“精”的价值观。
经济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依然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各方主体。基于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出现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需要重新界定,才能更好地服务转型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