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2021-11-09 02:26滕漳红
公关世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积极心理学辅导员

滕漳红

摘要:大学生作为当前社会的新生力量及中流砥柱,其成长和发展获得了社会的大量关注,中共十七大曾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当今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积极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探究积极心理学为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帮助辅导员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知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辅导员 思政工作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深化,高校对思政教育工作越发重视,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越发重要。高校辅导员做好思政教育工作不仅是确保各项政治工作稳步开展的前提,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这对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心理学从传统心理学中发展而来,主要关注的内容是个人的性格特质,提倡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激发人的潜能,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融入辅导员思政工作中,让辅导员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更利于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质量;并且也可让辅导员充分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从而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为达到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和目的而努力。

一、高校思政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在思政教育中设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集中授课,辅导员通常不会直接参与。一般来说,辅导员在进行思政工作时更多的是通过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想法,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的表现,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思政教育,这要求辅导员需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见的困难,以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主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有利于辅导员发现学生的心理情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有效避免不稳定事件的发生,从而促进学生良性健康发展。可以说辅导员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对专业教师开展的思政教育的补充。

现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极少有较大的思想政治问题。但教育改革后,越来越多高校的创建、扩招致使学生总数不断增加,相应的对思政教师及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的思政教师数量及资源远达不到高校所需,高校思政教师及资源较为匮乏。同时大多思政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种种原因使得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大多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实质性教育,思政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其目的和意义亦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学生也更容易受到新观念、新思潮的影响,这给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二、積极心理学融入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必要性

(一)改变沟通方式,巧用谈话技巧

高校辅导员虽然在入校时会进行相关培训,但培训多是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操作,尤其是缺乏与学生沟通的实操,使得大多数辅导员与学生交流时,流程简单、方式单一、缺乏深度。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环境开放,学生没有安全感。辅导员找学生进行谈话时,通常不会选择完全独立且保密的空间与学生进行交谈,因此在谈话过程中容易被他人打断或影响,开放式的空间也容易泄露学生隐私,不能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得学生不愿主动敞开心扉与老师交谈,谈话内容浮于表面,程度不深。二、缺乏技巧,学生不愿主动倾诉。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谈心技巧及体系,只靠平时的经验进行谈心工作,互动性差,学生感受不到辅导员的用心,对辅导员产生不信任感,认为辅导员不能够帮助自己,因此不愿主动倾诉。这种缺乏技巧的谈话不仅不能走进学生内心,反而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开展工作。积极心理学鼓励辅导员接纳学生的各种观点,提供相应的策略,找到学生性格中积极乐观的部分,如勇气、善良、自我超越等,通过恰当的运用,给学生赋能,让其充满能量,获得自尊感和幸福感。同时应用“解决式谈话”的技巧引导学生正向的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学生会更愿意主动倾诉沟通。

(二)改善师生关系,及时发现问题

辅导员作为坚守在一线岗位的教师,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然而由辅导员主动找学生交谈,你说我听的方式是最常见师生沟通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引起误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这时如何能快速有效的获取学生信任,让学生主动找辅导员倾诉烦恼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从个人特质出发,挖掘学生身上的个人特点,与学生进行谈话时可从其特点出发,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明白辅导员的用心,也更愿意与辅导员倾诉烦恼,进行更深入的沟通。这种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个人特质与学生进行深入交谈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快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还可以帮助改善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打破二者之间的隔阂,搭建起相互信任的桥梁,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也为以后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并且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情绪互动,让学生有更好的互动性体验,获得更加真切的感受,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也会更好。

三、积极心理暗示在辅导员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一)塑造积极人格,导向乐观

目前许多在校大学生通常都是家庭情况优越,自我意识较强的人,他们比普通同学更愿意参加活动,表现自我,这也让他们更容易出现挫败感,从而引发心理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多关注此类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帮助这类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同时要帮助他们学会接受自我,解决其心理问题,最终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自信的良好心态。

我们这里提到的积极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塑造学生的人格从而影响其生活,其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一个是正性的利己特征。即接受自我,有目标,感觉独立,感受生活的意义、面对不同的环境和挑战感觉自己可以成功。另一个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有能力愿意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积极心理学强调在关注个人特质时,可重点关注的积极特质是乐观,越是乐观的人,看待事物的面就越积极,面对困难时也会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高校辅导员一般与学生年纪相近,更容易与学生接触获得学生的信任,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这种 “亦师亦友”的关系,为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坚定了基础。辅导员如果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思政教育中,用发展、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同学,积极发掘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强化,激发内心动力,会让学生更加快乐,更愿意进行改变。同时,可通过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自信心,构建强大的抗打击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困难,用乐观的心态去应对挑战。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积极心理学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