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俊
作为近年来城市发展典范,“圣大卫中心”诠释了城市更新的本质: 成功地找到并唤醒城市家园的失落空间。
编者按:在《白马与乌托邦》的第四个篇章里,作者由一本著作谈及在城市空间和建筑单体中把握尺度与场所感的重要性所在。作者感受和观察中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城市和乡村,在理论与实践中体会和思考,传达了对空间营造的理解。
《找寻失落的空间》是求学时对我影响深刻的著作。
作为反思现代主义城市建设问题的知名论著之一,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 被汽车经济引导的生活方式逐步把城市变成停车场环绕的建筑的松散集合,形成大量失去人性尺度、连续性和场所感的失落空间,割裂了城市的脉络也弱化了城市核心的凝聚力,失去吸引人流活动所需的便利性和安全感,进而导致城市逐步衰败。
永不过时的经典论著——《找寻失落的空间》
这本书让我很早就意识到,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建筑单体,尺度和场所是比美观更关键的要素。美观相对而言是见仁见智的主观感受,最多只是好恶的区别——我所不齿,或许正是他人所爱,只要环境氛围安全舒适,我们依旧可以共同在此喝茶聊天。尺度和场所则会影响更深层的主观感受,最终决定个体,尤其是陌生人之间的张力,进而决定建筑和城市空间的人气、热度、安全感。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决定普通人选择进入一座建筑的因素里,环境氛围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形式外貌,可见场所感的重要性。
我期待这些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论据充分的论著可以改变后人的轨迹,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迅速起步发展的国内城市建设。传统城市里一片片浸满记忆的街巷正在被一座座动辄占满街区的大厦代替,大规模拆迁与开发导致诸多社会、经济和交通问题。没想到一批批走马观花越洋考察的专家和决策者们最终还是决定沿用 “最先进”的洛杉矶模式。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曾对我说:“美国道路宽阔……欧洲的东西太小气!”
对尺度和场所的修正,体现于人与社会持续不断的演进中。尺即距离,度即量度,场即关系,所即空间。元素个体之间的距离决定它们的引力,进而定义所处空间的意义。
尺度和场所对社会生活至关重要。两个陌生人在乡野小径偶遇时,缺乏安全恰当的距离会阻碍相互之间的审视、度量、判断,进而影响双方发展进一步关系的意愿,那么这段小径就势必成为匆匆错身的中性甚至消极空间。人头攒动的市集或商场并不一定会带来积极的商业或社会效益,因为缺乏个体领域感会造成不安,进而减少个体逗留的时间和购买意愿。宏大空旷的广场和公园并不一定会吸引与规模相对应的人群使用,因为远离个体尺度的空间领域缺乏界定和安全保障。
人类不断规划设计城市与建筑的过程,实质上是基于对人性尺度和需求的深入理解,完善优化空间的场所塑造。多年来为诸多项目做诊疗和改进,我发现让雄心勃勃的政府和开发商困惑的症结,往往就是尺度和场所的问题。风格与形体可以轻易抄袭,但对尺度和场所的把握需要深厚的洞察和经验——乍看起来相似的城市、建筑或者景观与装置,其品质、体验和经济性都可能大相径庭。
“住在英国”一直是英国的文化品牌, 而其“小即是美”的美学价值观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天人合一”理念和“以小见大”的营造法则不谋而合,因此代表东西方精髓的中英文化的交流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柯布西耶的名言“住宅是居住机器”在一个世纪里饱受争议,很多批判实则脱离时代背景的曲解。在百废待兴的二十世纪初,柯布的初衷是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在物资紧缺的状况下,尽快提升生活品质,改善社会现状。他意识到先进机器的高效源于精炼的部件之间和谐的配合,因而提出通过以标准人体模数来设计建筑与部件元素,达到实用、舒适和经济的目的,进而快速有效地提升城市生活水准。当时欧洲传统住宅普遍处于缺乏现代设施且无法负担成本巨大的维修改造的状态,因此这一解决方案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势不可挡的号召力。遗憾的是,当这一理念延伸到城市范畴,从大巴黎设想到昌迪加尔,恰恰又背离了初衷。
一个世纪之后,世界比柯布时代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人口膨胀、环境危机、能源紧缺和人类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供需矛盾。时代再次呼唤高效、精炼、和谐的社会系统,但它不会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共生为原则,基于人体尺度和精神需求,并传承历史文化的生命体。
虽然《找寻失落的空间》给我很大启示,但从业之初我并没有太多机会来深入体会其中的理论问题。当时的大环境下,规模和外观依旧是对开发者和设计者最重要的关键词,人们都假设按照规范的设计总不会有大问题。与此同时,都市环境的巨变对公众的社会生活影响日益深刻,普通大众开始对新奇的建筑、不便的交通和大而不当的形象工程品头论足,只是他们不理解元素之间的联系。北京的变化对比尤其突出。我利用上下班和其他业余的时间走街串巷,不断观察和思考更新改造衍生出的问题,发现症结就在尺度和场所之间。
由感而发,我在大约1999 年写下《之间》,拾起被人们日益漠视的、构成场所的元素之间的关系,也悼念北京正在迅速失去的历史纹理。“更大、更高、更快”的洪流,正在让人们,尤其是设计师,对于人性尺度最紧密的细节麻木不仁,这也是为什么新的建设可能在效果图或街道对面看来华丽,却难以感动使用者。
不久之后,我来到崇尚“小即是美”的英国。相对国内而言较小的项目规模、历史演化的不规则地块、突出个体特性的文化,以及公众对历史、艺术和自然的普遍尊重,让感知生活细节成为英国设计的特色。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人文复兴,无论在城市或是乡村,人性化尺度和场所精神都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在英国的第一份工作经历很快改变了我对设计和生活的态度。与国内完全不同的规模、风格和工作方式,促使我探索全新的切入角度。我被委任负责事务所大量项目的设计,并得以接触到各种类型,包括住宅(商业住宅开发,社会住宅改造,私宅加建)、学校、社区中心、医院、养老院,还有酒吧和厂房之类不常见的业务。不断穿插转换的项目给我带来的最大挑战,不是美观或功能的问题,而是如何确保符合该项目类型的尺度和场所感的营造。项目涉及的区域有英国最富庶和最贫穷的地方,比如曼联队球员集聚的小村和满是靠救济度日家庭的社会住宅,自然还要考虑不同阶层活动和主观体验的差异。深入细致的设计思考让人意识到,贴近生活的“小而美”的细节是社会文化演进的基石。
作为万科集团的首座商业综合体,北京的金隅万科广场从当地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现代抽象的手法塑造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颖商业空间和市民文化场所。黄俊吸纳了之前在伦敦“蓝水” 、“西田中心”,香港“圆方”和上海“国金”等里程碑式项目的手法与经验,希望以它的成功来证明,依托对文化的尊重挖掘,商业规划的科学理解和对场所营造的精心把握,完全可以用相对低廉的造价打造具有生命力且难以复制的的高品质项目。
几年之后我开始专注于大规模城市更新和综合体设计,更从科学的角度领会到尺度和场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在卡迪夫,围绕“圣大卫中心”综合体的城市更新,里里外外的设计无不从人的尺度和体验出发,既要创造最大程度的舒适和安全感以吸引人流在市中心逗留,又要采用最科学的专业设计来规划流线、视线、形象和特殊以刺激消费,从而达成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共赢。作为业内领军人物,事务所研究出作为基准的设计原则和细节设计导则,对街道和建筑内部各个元素的尺度、高宽比、视线范围等都有严格规定。这个项目获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而其创造的城市空间也被称为范本。开幕式上市长激动地致辞:“与其说它创造了新的城市形象,不如说是复活了城市精神”。的确,“找回失落的空间”即是场所营造的目的。
场所的创造遵循相同的基本原则,但必须因地制宜地融合地域气候、文化特色、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等等综合因素。即便同在中国,我们在香港的“圆方”、上海的“国金”和北京的万科广场里都采用了差异明显的手法来逐一解决不同需求。国内有些开发者热衷于拷贝照搬优秀项目,或者在全国布局复制某条“产品线”,往往会发现结果远不如期待,就是忽略了复杂的个性差异。
在城乡规划层面,尤其在国内,不合理的尺度和规模一样是制约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我近年来走过众多城市乡村,发现投入巨资建设却收益堪忧的数不胜数,除去整体规模和经济结构的根源性原因,绝大多数的失败都归结于“尺度不当”。城乡物理空间的尺度不当就好似人的经络异样或五官失衡: 再美的眼睛或再高的鼻梁,如果不符合人的整体形象气质或五官布局,不仅不会添色,还会弄巧成拙。
场所营造的复杂性在于,不仅要考虑难以量度的广泛受众的主观感受,更要考虑地域文脉、气候因素、生活习惯和时尚体验,以及满足不同业态需求的空间尺度和环境气质。 这正是“因地制宜”的本质。
在城市,尺度问题体现在道路、街区、公共空间三个层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交通主导理论依旧主导国内的城市规划,“几横几纵几环” 被用以显示城市发展的骄傲,历史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城市肌理和历史记忆被宽阔的道路撕裂,亲切感和便利性的缺失势必影响道路两侧商业服务设施的吸引力或“吸金力”。巨型街区被错误地冠以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并从大中城市蔓延到小城市,结果是昂贵的出行、割裂的社区和面对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和脆弱。相比北京,上海和广州的街区在舒适性和可达性方面出色很多,城市的宜居性和效率也更胜一筹。大而无当的公共空间往往是图面上和航拍里宏丽的形象工程,很多县城都会以百米见方的中心广场作为城市中心的标志,不仅使用效率低下且维护费用高昂;有人辩解说夏天的广场舞和夜市很热闹,但有限群体的有限活动不是浪费公共空间的借口。
在乡村设计中,最普遍的错误是照搬城市尺度而失去自身魅力,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常被误解为肤浅的形态升级。粗犷的马路经济和军营式排布的集体上楼正在蚕食仅剩不多的地方特色,而针对吸引外来游客而打造的旅游观光村落,又落入另一种流行的形制。当前的最大难题,是本应以“小而美”为亮点的地方却在吃力地走“高大上”的道路,其间的艰辛和风险可想而知。我们曾受洲际投资银行委托为亚洲一系列风景如画的村镇进行开发价值评估,那些最终获得关注的,无不保有宜人的街巷尺度,正如肌体健康的经脉。
近年来我为剑桥大学的城市开发研修班授课,学员大多是政府管理者和城市开发者。为避免学员对“专业抽象”理论的抵触,我把包括尺度和场所的各类概念和城市吸引力、投资价值、管理工作和运营维护费用联系挂钩,有效引导大家理解反思。
来自国内的政府官员和国企决策者反响尤其强烈,他们理解到: 尺度可以直接影响生活品质和人才的定居选择,以及最终大型跨国企业对于投资城市的选择;一味求宽的道路不仅不会解决交通问题,还会引起宝贵人气和商机的损失;巨大空旷的广场公园和形象工程存在长期运营、维护和安保的负担;以及合理的街区化对于经济结构、社会管理和城市形象的决定性影响。
当然,我也向他们传达这样一个观点:空间营造的目的就是塑造舒适、安全、活力且可持续的人性化场所,优秀的空间品质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公众健康的良药。我希望他们能把所学的知识与领悟传播给身边影响城市和乡村建设的人,并共同将其落于实践。
结合生态蓄洪湖自然排布的郊区住区提供宜人的生活空间,经济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