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2021-11-08 21:14张志峰李俊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临床

张志峰 李俊

摘  要:目的  对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办法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抽签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所有患者收集血液样本并进行输血测试。本研究需在研究组患者输血治疗期间,严格把控输血试验的质量,而对照组只进行基础性的质量把控和心理治疗辅助。对两组患者进行输血测试期间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并比较。对试验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需要在输血治疗前注意输血质量的把控。

关键词:输血检验;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输血安全;血型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R45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017-02

输血治疗方法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抢救与治疗患者的方法,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输血不是由血液源头直接输进患者的血液,而是先由血型实验室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分析后,对匹配的血液进行试验与操作,最后以合适的比例调配后输入患者的体内。如果在进行输血的时候,血液中含有一些病原体,或者在血型实验室中经过了不恰当的操作,那么此时输血的血液就有可能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1]。所以说,血型实验室的试验安全质量把控对于输血治疗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输血前的血液测试主要需要对血液的样本进行采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研究等步骤,在不破坏红细胞的前提下确保有效的输血存活率,这保证了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由于疏忽而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2]。本研究对血型实验室输血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抽签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为(47.67±1.29)岁;贫血18例,消化道出血9例,白血病2例,其他2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9~84岁,平均年龄为(47.76±1.23)岁;贫血20例,消化道出血10例,白血病1例,其他19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院治疗前无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

排除标准:存在血缘关系者。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血样进行输血测试,具体检查方法为:血型和微柱凝胶测试[2]使用同一家公司的相应血液匹配系统,对血型与血样进行交叉匹配和鉴定,采用同一公司开发的抗筛谱细胞和反应卡等其他的配套试剂进行试验。同时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输血试验,将800 000 U青霉素(生产企业:山东丽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130437-201005,规格:100 mg)溶解在 12 mL 的巴比妥酸(生产企业:山东长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658-0,规格:100 mL)缓冲液中,以制备细胞处理溶液,再对细胞进行处理,接下来,加入1 mL的O型红细胞,然后在室温下放置 1 h,之后用盐水洗涤并储存。

对研究组患者补充血型检测质量控制,具体措施为:①首先,经过采集和抽取的样本血液,需要符合医院的相关规定。采血人员在采集献血者的血液之前,应当对献血单上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献血者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没有问题的,其提供的资料必须是完整有效的,要在献血者进行献血的时候询问其免疫状况。在采集完毕血液之后,要立刻将贴有信息的标签贴在对应的样本上,及时将信息记录在案,以防混淆各个样本。整个血液采集工作应当交由本院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在收集血液之后,要将血液样本及时送到血型实验室放置,并要做好消毒工作。②检查患者特定数据,同时要详细检查血袋、仪表标签、血液状况,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下达库存;加强对采血储存的各项质量指标的控制,尤其要严格控制冰箱的温度和湿度,要将冰箱温度调至2~6 ℃并记录。为确保输血的效率和安全,应首先检测接受者和供给者的血液样本并对其进行核对,还需要正确识别接受者的血型。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输血期间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观察和记录[6],包括:暴露问题、血液匹配问题、感染问题和消毒问题。安全事故发生率=(暴露问题+血液匹配问题+感染问题+消毒问题)例数/总例数×100%。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满意度评价所依据的量表采取本院自制调查表,共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0分及以上)、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以下)三个等级。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處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进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但输血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临床治疗。如果输血中含有病原体,或者输入的血液为不合理比例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使患者的病情恶化并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于输血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发生的输血安全事故率为20%,而研究组仅有2%,在进行输血质量控制后,患者出现输血安全事故的频率大大下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之前,如果进行血液质量的严格把控,确实能够有效降低医疗事故,保证患者的安全。在进行输血安全质量把控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上升,可见进行输血质量的把控,患者的心理也得到了保障,不仅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更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

血样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应按照临床输血相关技术要求,严格控制血样检测质量。要在收集患者信息前仔细核对,确保申请文件完整并与患者信息一致[9]。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 d,采血后,样本应按时标记、详细记录、保存,尽量避免样本发生稀释或溶血现象。接受者和输血申请必须由专业的医务人员送到血型实验室,然后仔细检查。此外,应控制冰箱的温度,并采取消毒措施[10]。在进行血液质量把控时,比较重要的一步就是进行血液检验,对于有问题的血液不能使用,这是血型实验室进行输血安全质量控制最为关键的一步。除此之外,在进行输血之前,还需要对接受者的血液进行必要的血液指标检验。检验接受者和献血者的血液指标、明确血液使用相关的安全问题,除了能够提高血液使用安全,还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输血安全,必须要严格控制输血适应证,具体要求是:可以不进行输血的患者,应当坚持不输血;即使需要输血,也应当坚持以成分输血为主;如果患者的确急需输血,则需要控制血液质量,同时做好血液匹配的工作;若属于择期手术且需要输血的患者,应该使用自身输血的方式。

综上,要严格要把好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关,尤其要认真做好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试验,以此保证臨床中的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郑拉让,王文新,王俊平,等.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2):97-99.

[2]董明环,夏冬.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探究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9,7(1):171-172.

[3]姜勇.输血科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与改进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0(10):132-133.

[4]闫晓芳.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运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190-192.

[5]苏永,吕建平.血站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7):143-144.

[6]张琴,朱楷.血站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532(16):115-116.

[7]管占伟,常亚丽.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5):102-103.

[8]容静怡.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9(23):133-135.

[9]欠晓春.积极护理干预模式对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1(3):185-187.

[10]严书梅,袁秀珍.延续性护理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中的应用效果[J].名医,2018,66(11):132-133.

猜你喜欢
临床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超声波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观察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PACS系统在临床的设计和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