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艳平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體健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实生活中,由于微生物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直接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亟待加强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微生物检测技术作为食品检测的常用手段,可以直接发现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保证食品卫生的整体质量与安全。现阶段,我国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仍然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在运用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存有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完善与研究。本文针对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微生物免疫学检测技术
微生物检测中,免疫检测技术类型多种多样,但通常应用的技术分为两种:免疫酶技术和荧光抗体检测技术,二者都可检测食品的安全性。在这之中,免疫酶技术主要是运用酶来标记一些活性的抗体和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如果被检测的食品物质中的抗体和酶出现化学反应,可以借助于专业的实验,对酶的颜色变化反应加以检测。这种方式检测灵敏性较高、准确性较强,对于食品中的药物残留、微生物和转基因成分都可以进行检测。而荧光抗体检测技术是以原一抗体特异性反应作为基础,在需要检测的食品标记物中加入一定亮的荧光素,然后将两种物质的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加以观察,从而判断微生物的类别。
在微生物免疫学技术中,免疫磁珠法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主要是在磁珠的表面对抗体佳进行吸附,抗体与一些特定微生物抗体产生化学特异性反应,利用荧光剂及时处理。根据化学反应的具体情况,对比安全标准系数,核对该食品是否合格。从现实角度来说,免疫磁珠法的优点较为突出,不仅检测效率较高、易于操作,而且还可以循环使用。
二、微生物光谱技术
1.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光谱系统之中,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主要的分支技术,其应用原理为,将一些配置好的食品样品溶液投掷到相应的仪器当中,并且通过近红外光直接照射食物样品。微生物会对近红外光产生一定的散射和特定吸收作用,然后整理光谱,形成该实验样品的光谱图像。通过对比不同种类微生物在近红外线下的光谱图像,可以了解这种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类型,同时按照光谱图像中的峰面积可以确定食品微生物的含量与新鲜程度。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对食品新鲜程度的检验,效率较高,精准度也较高。
2.高光谱图像技术。高光谱图像技术作为一类遥感技术,能够有效在光谱信息与影像学资料之间建立联系,并通过一些大数据科学处理获取的图像,获取满意的数据,充分满足信息识别的需求。在应用过程中,要按照测定食品样品的种类在不同的环境下采集光谱,并按照微生物的标准光谱,明确这些微生物的种类与含量。这种测量方法实用能力较强,可以运用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检测中。
三、微生物代谢学检测技术
1.ATP生物发光法。ATP生物发光法主要运用荧光剂标记微生物,并且运用光度计测定荧光情况,通过计算微生物数量与ATP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精准测定出活菌的具体数量。该技术操作简单便捷、易于上手,可应用于对食品样品现场检测的工作当中,检测的结果准确性较高。例如,可以利用该技术对一些啤酒微生物浓度和乳制品浓度加以检测。
2.电阻抗法。电阻抗法主要是将食品样品接种在培养基之中,工作人员通过仪器采集电阻抗参数,及时参照电阻抗数值的系数,测定出微生物的含量值。这种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检测,使用价值大、应用范围广。
总之,这些年,微生物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工作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物品种日益繁多,因此微生物检测技术也要加强研发力度,紧盯薄弱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率,有效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