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 罗岩超
关键词:人格同一性 去本体论化 实践关切 生活观 构成论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7-0049-09
“实践关切”(practical concerns)这个关键词近年来频频见诸西方人格同一性研究的文献之中,如著名哲学家休梅克、弗纳拉根、帕菲特等不仅经常使用这个词,而且发专文予以探讨,①叙事哲学的旗手沙克曼(M.Schechtman)还公开倡导应在人格同一性研究中发起“实践转向”。这里的实践关切当然有特定而丰富的所指。大致说,它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关切:一是强调人格同一性研究要“去本体论化”,关注人的实际生活,以便为人类谋福祉、离苦得乐服务;二是强调要关心道德、法律、政治哲学中的问题,既服务于人的道德生活,又为有关实践部门提供理论基础;三是强调关注人类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精神危机、断裂、碎片化,为遭遇此问题的人提供哲学的慰藉和行之有效的诊断;四是强调研究人格同一性的理想或应然问题,即研究人们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发起人格同一性研究实践转向既有上述现实生活的需要,也与人格同一性哲学中的成果数量多而发展质量不高的“危机”或窘境息息相关。这里我们将以芝加哥伊利大学十分活跃的女哲学家沙克曼对实践关切和人的生活观的创造性建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独具一格的人格同一性理论为个案,考察和展示西方当代人格同一性哲学发展中最新的规范性和价值论走势,并做出我们的对话性分析和思考。
人格同一性研究的“标准进路”(沙克曼的概括)其实是传统的、一直在人格同一性哲学中居绝对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进路,如通过分析真实或想象的事例,试图找到人格同一性的标准或根据。在实践转向的倡导者看来,这一路数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注意到人的复杂性以及人的概念的多样性。由于人有复杂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其同一性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即人不存在唯一的同一标准或充要条件。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人所形成的同一性判断,所涉及的人就是不同意义的人——生物人、社会人、理性人等,而“每一种人的概念都有其对应的人格同一性标准,因此没有理由假定:我们能找到这样的唯一的关系,它是我们做出关于人格同一性判断的基础”。既然已有的人格同一性探讨及理论有这样的根本性错误和缺陷,因此“我们似乎有必要重思我们关于人格同一性研究的方案”。
面对人格同一性研究中的上述问题,不外两种可能的方向或进路选择,一是承认人格同一性概念的多样性,放弃提供单个、统一说明的计划,特别是与过去试图提供关于人格同一性唯一的充要条件的模式决裂,坚持和实施人格同一性的实践转向。根据这一新的方案,人格同一性研究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提供同一性的标准,而在于关心现实中人的生活,如先用各种方法将人个体化,然后探讨与个体有关的实际问题。这一倾向一个隐含的动机是,让人格同一性研究远离形而上学,回归实践和人的实际生活。二是拒绝这样的假定,即在阐发人格同一性说明时求助于实践的考虑,进而远离同时表述由各种实践判断所引起的对立直觉的压力。质言之,这是一种坚持传统研究纯洁性的主张。它反对关注实践问题,强调人格同一性研究只应关注它的形而上学方面。
沙克曼倡导的人格同一性研究中的“實践转向”就是第一种选择的升华。沙克曼尽管对类似的方案多有借鉴,但她认为,她的方案主要建立在自己的创新之上。②这样做的原因主要在于,她认识到别的实践方案尽管有吸引力和合理的思想,但代价也很大,如一方面强调构成个体的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承认存在着对我们极有意义的多种关系,而前一关系与后一关系之间又没有内在联系。根据这类方案,没有必要解释作为类的人为什么是重要的,因为使他们成为个体和使他们重要的东西只有偶然的关系。沙克曼基于自己看问题的所谓“实践观点”,对已有的人格同一性研究及其所形成的各种理论进行了形而上学层面的元批判。根据她的诊断,已有的各种理论误判了它们要解决的人格同一性问题,将它简单化、狭隘化了,如以为它就是一个孤立的同一与差异的问题,就是要寻找人格同一性的标准或充要条件问题。沙克曼认为,人格同一性问题不仅包括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与人的本质、存在等基本问题密不可分。看不到这一点,是已有的人格同一性研究及理论没有什么突破、陷入种种困境而难以自拔的根本原因,也是她倡导实践关切转向的一个诱因。
她在全面深入考察已有人格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指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格同一性的研究尽管很多,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的时间片断间的充分必要联系之上。她说:“哲学同一性理论关注的这些人与我们知道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它们关心的同一性问题也“远离了我们从活生生经验、心理构造和文献中所熟悉的同一性问题”,因此令人十分失望。
要建构关于人和人格同一性更有力、更令人满意的理论,必须探讨理论建构这样的元问题,即什么样的人格同一性理论才是合格的、好的人格同一性理论?或者说,好的同一性理论的标准是什么?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她改变研究的着眼点,将目光集中到人的本性、能力以及塑造人的本性和能力的社会生活之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形成了我们后面要考释的、作为她的人格同一性理论之基础的“生活观”。她说:“在这样做时,我关注的是我们表现为生活历史的经验,进而探讨人格同一性怎样关联这样的能力,即构造连贯的自传性生活的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④根据她的研究,判断人格同一性理论是否合格,有这样的标准,即应看它们能否令人满意地说明人的下述四个特征:续存、负责、自利关切、报应。⑤具言之,判断一种人格同一性理论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能否说明人的这四个基本特征:第一,续存体现的是人的这样的特点,即同一经验主体能连续存在;第二,负责任的特点要求经验主体做了什么事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必须经历相应的过程;第三,自利关切指的是未来有某经验的人应该是对该经验做出了预期的人;第四,报应指的是有付出就有收获的因果过程,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已有的心理学方案等由于不能说明人的这些特征,因此是不合格的理论。她的叙事自我论以及基于实践关切的人格同一性理论由于既抓住了这些特征,又能做出解释,因此是合格的理论。
上述四个特征之所以可被看作是判断人格同一性理论好坏的标准,原因之一是,它们与实践密不可分。在她看来,人格同一性的下述关系问题是实践性问题,就是人格同一性与人的四个特征即续存、负责、自利关切和报应的关系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是人格同一性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②因此她认为,能否圆满说明这个四个特征就是判断人格同一性理论是否合理的标准。
要建立合格的人格同一性理论,让它符合上述标准,出路只能是改变观察人及其同一性的视角,坚持实践的观点或“实践的视角”。如此看问题其实就是深入到人的生活和存在中,进而在人身上去探寻实践同一性,其中特别是“叙事同一性”。她认为,如此展开研究,就能开辟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即作为实践方式的叙事。
人格同一性与实践关切的关系,真正落实关于人格同一性研究的实践关切,首先要对实践关切本身特别是它的范围、样式、作用和本质特点等形成到位的认识。之所以要弄清实践关切的样式,拓展对样式的认识,是因为人的实践的方面很多,并非每一方面都对道德责任和慎思理性有作用。因此她说:“在建构人格同一性说明时,我将关注与人有关的实践关切的全部范围。”这个承诺不一定完全落实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实践关切的范围的确很广,如强调首先要对个体心灵和身体中的生活有关注,因为它们所完成的视听言动、行住坐卧、知情意受等都是实践的样式,然后可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最终还应有对同胞命运及非人事物的关切等等,因为人应对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等而完成的行为都属于实践的范畴,如唱二重唱、跳探戈舞、竞相发脾气、讲故事等等。④总之,人在一切生活过程中所完成的行为都可看作是实践。
理解了实践关切的样式就可进一步揭示它的本质特点。而要如此,又必须理解实践观点、实践问题等概念。沙克曼认为,观察人有两种观点,即实践观点和理论观点。实践观点就是从实践上去观察人,去思考与人有关的实践问题。而只要从实践上看人,就会碰到实践问题。所谓实践问题主要是与人的行动特别是道德行动有关的问题,如人的行动是怎样产生出来的?人怎样选择和调控行动?为什么有责任问题?怎样归属和评价责任?再进一步就会去追问自主作用和自主体等问题。不难看到,这里所说的实践问题与通常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尽管有康德所说的实践問题的意味,但由于她关心的实践问题既有表层的实践问题,如道德行动等,更有深层次的道德哲学和形而上学问题,如道德自我、自主体及其统一性和同一性问题等。她对这些深层次的构成的基本看法是,道德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构成是自主作用(agency)。而自主作用不是单纯的意志作用,而是与他人的关系。此外,公认(recognition)也是同一性的组成部分。就此而言,道德自我的同一性有协商的特点,即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她看来,道德自我在本质上是关系概念,离不开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沙克曼关于人格同一性研究“实践转向”的纲领想弄清的是,人为什么有那样一些令我们感兴趣的特征,人的本质是什么,别人对我们为什么是重要的。在她看来,如果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不能说明别人存在的重要性,那么所建构的关于人及其同一性的理论就是先天发育不全的。她的方案的步骤是,先划定人的界限,接着提出具体的、实践的问题,探讨人们是怎样形成关于人的相同和不同的判断的。在此基础上,再分别探讨人的统一性的基础和做出关于人的判断的基础,最后探讨两种基础的关系。她认为,两种基础是“正交关系”。
这一方案当然要关注人格同一性问题,只是方式有点特别。她说:“如果我们要解释构成世界的人是真正的个体,那么我们就应说明将人规定为单个统一实在的同一性,这是许多实践问题的总目标,是与人格同一性有联系的关切。如果我们要完全理解这些个体,那么构成他们同一性的关系与他们的实践上的重要性就一定有内在的关系。”她认为,所有同一性方案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即如果人的问题和对人的关切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单一的关系怎么可能内在关联于所有这些方面?在她看来,别的方案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要予解决,就应建立新的方案。这就是她提出实践方案的初衷。她说:她打算提出的方案就是要对人格同一性提出一种“有效、有吸引力的说明”。如它能说明关于我们字面同一性的事实与人的实践关切有内在关联。为此,它要弄清,哪些实践关切与关于同一性的事实内在相关,并要说明这种关系的实质。它还要建构关于本质上是实践的同一性的说明。这种说明可称作“人的生活观”,因为它根据一种特定类型生活的统一性规定人格同一性。在她看来,这种生活观也可理解为关于人的事实的同一性的一种说明。
人格同一性与实践关切是什么关系呢?沙克曼的回答既不同于洛克等人的一致模型(两者是一致的),也不赞成奥尔森的独立模型(两者相互独立、互不相干),而坚持依赖性模型。根据她的依赖模型,人这样的公共单元的同一性与专门的实践问题有关,对责任问题的回答以更基本的同一性为依据,而这同一性又依赖于实践考量。质言之,人的实践关切是最基本的解释项,可解释其上的道德现象和人格同一性。因为实践关切是人独有的方面。以前的人学理论要么看到了人的理性方面,要么看到了人的动物性方面,要么看到了人的社会学方面,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方面。如果看到了它,那么会发现人有实践关切的本质。由此去看人,人既是理性的单元或角色,又是能做实践关切的角色。她说:“这个单元是实践的,能回答这些单元怎样被个体化。”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有切入人格同一性研究的新路径。她说:“既然什么构成人的公开性单元的同一性这一问题有人的数量同一性问题的结构,因此思考这个问题就代表着一种阐发关于人格同一性实践方案的潜在的路径。”
根据新的研究,人格同一性研究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而非孤立的关于它的充要条件的研究,例如要解决充要条件问题,必须对同一性、人及其本性等广泛问题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就人格同一性研究与人的本性问题的研究而言,许多人认为它们密不可分,要么是包含关系,如人是否有同一性、如何可能获得同一性等问题就是人的本性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么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问题,还有人如沙克曼等认为,人的本性问题是人格同一性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人的本性问题尽管很难,但在沙克曼看来,也可根据实践关切来加以解答。这一想法受到了林德曼的启发,而后者又受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影响。维特根斯坦认为,人的生活形式由社会相互作用所构成,而生活形式又构成了人的本性。林德曼认为,人的本性有两个要件或必要条件,一是有情识(sentience),二是有可见的人性,如有表现了各种心理状态的身体,或有心的具身性。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林德曼将自己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与人格同一性的理论冶于一炉。它有三个要点:第一,发展了与人的本性连在一起的实践概念;第二,论述了社会认知在自主作用和更一般的同一性中的构成性作用;第三,对成为一个人在人的本性和人格同一性中的作用做了分析,认为成为一个人既是人的本性的关键方面,也是人格同一性的一个基础。在沙克曼看来,林德曼的贡献是拓展了实践的范围,如认为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实践因素,它们都是人先前、当下生活的内在特点,而与未来的态度没有多大关系。
沙克曼认为,要认识人的本性,必须认识人的公共性(Forensic)能力,它是人的本性的关键特点和核心构成。根据沙克曼的刨根究底的探究,它是人的不同于已经被认识到的知情意等能力的极为特殊而重要的能力。它类似于法医的追溯、循证能力,其直译是法医能力或循证能力,从上下文看,它指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识别人、对人和事做出判断、与人交往的实践能力。在一般人身上,它表现为人生活于世所必需的种种能力,如追溯经验流和各种动机牵引力的能力,拓展经验和相互作用维度的能力,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等等。从起源上说,沙克曼说:“人的公共性能力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随时间发展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关系的样式会增加,能力会增加,如有道德实践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人的本性的构成。
沙克曼在借鉴他人思想的基础上大胆阐述了自己关于以实践、公共性能力为基础的人的本性的思想。根据这一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说明人格同一性,就是在反映实践关切是人的内在本性这一直觉,进而就是在说明人的公共性能力及基于它而形成的生活轨迹的同一性。总之,我们应根据一系列相互促进的属性、关系和功能来理解人的本性。这意味着,不存在这样的独特关系(或关系的小集合),拥有它对于人的生活的连续性既必要又充分。相反,有大量不同的关系组合,它们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持着一种单一的、整体性的相互作用。②有了这样的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人格同一性的充分说明就不在话下。因为她认为,对人格同一性的充分说明是这样的,即人是公共性关切以及别的与人格同一性有关的关切及实践的适当对象。简言之,要找到关于人格同一性的充分说明,必须看到人的实践关切、公共性能力和关切这样的本性。她说:“公共性能力在人格同一性说明中起着非常核心和特殊的作用。”
要理解这一点,必须理解人的实践考量及其重要作用。她认为,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唱二重唱、竞相发脾气、讲故事、一起看电影等,这些都是人独有的实践形式。这些活动依赖人的公共性能力,是人的公共性能力的表现,因而具有公共性关切的意义。因为它们都与计划有关,其实施要动用大量资源,更包含对活动结果的思考,另外,它们还有道德性质。可见,“人的公共性实践隐藏在人的独有的相互作用之中,当然,相互作用本身不是公共性实践。”
她自认为,她对人的本性的理解比林德曼的理解更具包容性,如认为那些没有情识能力的人也应包括进来,他们也可表现专属于人的活动,如植物人能穿衣服,躺在床上,被他人叫名字,尽管他们不能主动让人关注,但可受到专属人的待遇,如可得到医疗、伤残保险。她说:“所有这些都是人独有的生活方式。”既然如此,进一步“扩大人的实践的范围就是有意义的事情。”是故,如前所述,她做了扩大实践范围的工作。在她看来,这个扩大了范围的实践关切,就可成为人格同一性说明的可靠根据。她说:“这一认知将让我们有理由说,对人格同一性的基于实践的说明应包括所有这些关切。”“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对人格同一性做事实性(数量)说明,那么我们最好是全面关心这样一些考量,它们涉及我们对于小孩、父母、同僚和朋友的兴趣。”
要解决人格同一性问题,当然要如实知人格同一性的特殊性。她赞成林德曼这样的理解,“同一性就是我们对于自己和他人所获得的理解”,也可以说,“是自我的表征,即是人们对某人是谁的叙事理解。它来自内在和外在观点,由故事和故事片断所构成”。H.Lindeman, “Holding on to Edmund”, in Lideman M. Verkerk, M.Walker, eds., Naturalized Bioeth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p.6.還应看到的是,沙克曼关注的是特定意义上的人格同一性问题,即道德自我的同一性问题。⑩她探讨了自主体的构成,试图弄清我们的有些动机为什么会被认为合法地代表了我们的愿望,而有些则被认为是没得到我们同意而驱动我们的冲动。她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让我们有能力说特定行动或动机可归属于人,进而决定何时需对责任和承诺做出判断。她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绕开了人格同一性的形而上学维度,关注的主要是人格同一性与实践关切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她批评了帕菲特,认为他没有看到人生活中的深层次的统一性,以致认为人是空的,这是因为他观察人的立足点有问题。在她看来,观察人,要么用理论的观点,要么用实践的观点,要么把人看作主体,要么看作自主体。帕菲特只重视理论的观点。如果能从实践上看人,就能看到人的自主作用,看到人作为自主体的统一性。她认为,实践、自主体及其统一性是密不可分的,只要关注人的存在的这方面,那么就会认识到我们人就是统一的自主体,如认识到人有时间上的统一性。自主体统一性不同于意识统一性,因为前者既可随时间推移而延伸,又可在某个时候存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要同步地、历时性地协调动机和行动,再者,我们想做的任何事情都需一点时间来执行。由于自主体有这样的作用和特点,因此能成为说明人格同一性的一个根据。沙克曼还特别强调,在探讨人格同一性的本质时,实践观点比理论观点更合适,因为它能对有关问题做出更好的说明。
沙克曼自述,她创立人的生活观就是想对人的事实同一性的充要条件这一长期莫衷一是的问题做出说明。事实同一性不同于隐喻同一性,后者根源于动物主义论证,指的是非真实的象征意义的同一性。沙克曼认为,人的事实的跨时同一性或连续存在问题不应被看作是关于实体的数量同一性的问题,而应被理解为这样的统一的轨迹的完整性的问题,对于此轨迹我们既可以追溯,也可与之发生相互关系。如此看人,人就成了具有心理、生物和社会属性的更复杂、更根本的东西,而不是动物主义所说的抽象属性。
沙克曼创立的生活观的基本观点是,“实际的同一性与实践考量有内在关联。”学界已有对实践的强调,如许多人在着力研究人们所形成的实践判断,试图根据它去说明人格同一性。沙克曼的特点在于强调,不应关注实践判断,而应关注这些判断所针对的目标,这就是人身上所存在的一种足以解释有关实践活动的公共性单元或实在,认为这里能作为解释基础的应是人的基本的实践单元(basic parctical unit)。这种单元是什么?她的回答是,这单元是由人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关系所构成的东西。她设想,人身上有这样一种关系,它划定了统一的轨迹(Locus)的界限,这轨迹正好是大量变化着的、与人格同一性有联系的实践和关切的目标。④总之,她的生活观要说的是,人是过着自己特定形式生活的实在,简言之,人是生活中的存在。成为一个人,就是过一个人的生活,人的特殊性、独特性体现在他所过的生活上。既然如此,“人的相同性就应根据人的生活的相同性来界定”。例如,如果一个人有连贯的、保持着叙事同一性的生活,那么他就是同一个人。⑤她说:“人的生活的基本图画可描述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功能属性之间的动力学相互作用过程。”这一理论关键的观点在于:“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过人的生活就是在自然形成的那类社会或文化结构中找到自己的空间。”
就具体内容及其特点而言,她的生活观相对于过去的解释人格同一性的基础理论而言,有两个重要的变化。第一,为了说明决定人格同一性的众多属性(如心理的、物理的和社会的等)及其关系,她借用并改造了“内稳属性集群”这个概念。集群即属性集群,或内稳(或自我平衡)属性集群,指的是构成人的生活的关系及属性的集合。沙克曼如此看待人的生活当然受到了生物主义思想家根据集群概念说明生物生命这一方法论的启发。在生物主义看来,活着这样的属性离不开一系列的特征,这些特征单独存在时不是有机体活着的充要条件,只有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才有此作用。这里的特征主要有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作用、新陈代谢、神经活动,等等。沙克曼对概念建构的发展表现在,对决定人的生活的集群要素做了扩充,如增加了社会和文化的属性。她说:“人的生活离不开生物的、社会和心理的功能的协同作用。”根据改进了的内稳属性集群概念,人的生活不仅包括可用来定义人类有机体的一切活动与功能,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与属性,如有心理的能力与特征,能进行各种社会互动的能力等。它们深深地相互套叠在一起,组成了有机的整体。由上不难看出,她关于人的生活观有全面的特点,避免了以前的动物主义或生物主义以及只重视社会和文化因素作用的观点的片面性,在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与作用的同时,不否认生物因素的作用,另外,她更重视这些因素的互动和结合。这一认识对人格同一性的说明有重要意义。过去许多人之所以得出了心理连续性的结论,主要原因是只看到了集群中的心理因素的作用,而生物连续性理论的原因则在于,只看到了生物因素的作用。她看到的是所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超越了这些理论。她自认为,她这样说明人格同一性完全有别于过去寻找人格同一性充要条件的做法,因此也能避免过去理论中这样的难题,即人在失去了生命的某些构成和功能(如失忆、某一器官受损等)时为何还能连续存在,为何能保持基本的同一性。第二个关键的变化是,突出人的本性和同一性的社会条件,特别是社会和文化的基础结构,认为它们不仅使人际间相互作用成为可能,而且是互动的中介。
有了上述基础理论奠基,如实践关切论、生活观,澄清了人的本质(实践关切等)、人格同一性的种类(人的道德自我的同一性、数量同一性、生物同一性和心理同一性等),现在已有条件来探讨人格同一性的标准或根据问题。她的基本思想是,试图根据人的实践来说明人格同一性,即“为思考人的生活提供有用的模型”。此模型的特点是把生活理解为一个集群概念。她认为,人格同一性问题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事实上的同一性问题,即人的数量上的同一性问题,二是实践关切上的问题。她诉诸实践和生活观说明人格同一性既可看作是对数量同一性问题的解答,也可看作是对实践关切问题的回答。在上述理论铺垫的基础上,沙克曼似乎就能在稳固的地基上建构自己关于人格同一性标准或充要条件的说明。
她的说明不同于过去的心理学方案、生物学方案等,但它又不是無源之水。她自认为,她根据实践关切或人的生活来说明人格同一性是受到了洛克的启发。根据她的解读,洛克有这样的思想,即认为要揭示某实在的同一性条件,首先要弄清该实在属于哪种实在类型。因为不同实在有不同的同一性条件。例如理性人的同一性根源于记忆或意识的连续性。既然沙克曼关心的人是集合了广泛复杂属性的存在,因此其同一性的根源一定不是某一方面的属性的连续性,而必须是人的“实践上的考量”。在她看来,人是公共性实在,人的相同性可这样定义,如成为同一个人就是成为同一个公共性实在,人的界限应与有根据的责任归属的界限相一致。她认为,用公共性术语思考人格同一性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把单个的人限定在这样的范围内,即在这里可提出关于责任和利己主义的问题,进而人就被看作是公共性单元,对他可提出法律道德学问题,做出法律道德学判断。二是把单个人看作由行动和经验决定的东西。这种人可理解为道德自我。两种人的概念尽管都用了公共性术语阐释,但也有差别,如公共性单元指的是能因行动受到奖惩的那种实在,而道德自我指的是具有基本道德本质的实在。
在这里,公共实践单元这一概念至关重要。她说:“对我们的与人有关的实践的充分理解离不开假定更基本的实践单元的存在,进而认可这样的单元怎样被个体化之类的实践问题。”她认为,只要揭示了这实践单元的本质,说明了这实在的实践构成及特点,就有办法说明人的数量同一性。这里所谓人的数量同一性问题实即一般的人格同一性哲学所关注的先后不同时间中的人(数量)是不是同一个人及其根据问题。沙克曼认为,她所说的实践关切和根据集群模型所说明的人的生活能圆满回答这类问题,例如根据属性集群模型,整合性的功能是构成我们同一性条件的关系的真正本质。
为了不让人误解,她解释说,她的根据属性集群模型对人格同一性根据的说明,不是要揭示人的生活的连续性的充要条件,因为不存在这样的条件。正确的理解是,人的生活应被看作是相互支撑的属性和关系的内稳的、自我平衡的集群。在正常健康的人身上,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发生作用,进而就让每个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轨迹。这轨迹就是我们的认知面前所显现出来的个人跨时同一性或数量同一性。她说:“只要有足够的典型功能在适当环境下继续起作用,进而维持人在时空中的相互作用的可识别的轨迹,那么人的生活就会继续,进而就有人的存在。”反之,如果功能失去或变化了,我们没有可识别的轨迹,那么人的生活就会终止,人就不复存在,人的跨时同一性就随之消失。
就此而言,生活观不仅是人格同一性哲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同时是她关于人、人性、人的本質、人的生活、人格同一性的哲学。说它是理论基础,是因为它的确对人的事实或数量同一性问题做出了回答。说它包含了人格同一性理论,是因为它同时是一种有广泛意趣和解释力的大哲学。
对基于实践关切的人格同一性研究进路的考察和讨论进展到这里,分开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合在一起连续思考,则至少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沙克曼承认人格同一性是事实问题,即有真实的人格同一性问题,人格同一性有本体论地位;但另一方面,由于她部分赞成帕菲特的还原论虚无主义和奥尔森等人动物主义的有关观点,因而认为人是没有本体论地位的,存在的是人后面的原子性事实。这两种主张之间不是自相矛盾吗?
如前所述,沙克曼在讨论人格同一性作为问题是属于事实问题还是属于隐喻问题时,已明确承认,人格同一性问题是真实的事实问题,如人的数量同一性问题等。既然如此,她就一定会诉诸事实来对之做出回答。事实也是如此,例如她根据人的生活观对事实同一性问题的回答这就是这样的回答。在这里,她部分利用了当今十分有影响的构成论这样的观点,即人由身体构成。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这样的构成模型,即认为一个人类动物就是一个实体,而此实体最终又构成了一个实体,即人。这是因为有这样的事实,即人存在于人—空间这样的社会和文化的构成之中。这样一来,这里便出现了新问题,即一个人身上怎么会有两种实体?解决这里的问题的办法有两种选择:一是像构成论那样否认有两种实体概念,二是承认人不是实体。沙克曼的解决办法是折中的,认为可以用不同方式去对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可认为它是关于实体的数量同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认为有一种自然的合理的方法去构想关于人格同一性的不同形式的问题。②质言之,她在这里坚持的实际上是动物主义这样的构成论,即一种关于人的虚无主义的本体论,类似于佛教和帕菲特的空无论,如认为桌子上存在的是它的构成部分,构成部分之外不再独立存在桌子之类的东西。人也是如此,存在的是构成人的动物人,除构成部分之外,不再另有人的存在。沙克曼不隐讳这一点,明确表示赞成范·因瓦根这样的构成论,即构成我们人的生活的多数中等大小的对象,如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人马牛等,都不是真实的对象,都不存在。③沙克曼说:“既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之互动和谈论的事物不是实体,那么没有理由说人一定是实体。人的本体论地位类似于鞋子、苹果的本体论地位。” ④但这不妨碍我们问,人是否有同一性。因为就像我们可以问,某人是否在吃同一个苹果一样。正像对苹果是否有或对或错的回答一样,对人是否有同一性的回答也有对有错。苹果、人等既不是实体,也不是某些更基本的实体的属性或相状,对它们的回答也不是对伦理学和语言学问题的回答。
不管怎么辩解,否认人的构成部分之上还有人及其同一性的存在,这是难以见容于直觉的,也与作为她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基础的生活观有矛盾。为予调和,她又有这样的辩解,即强调要看到人的本体论地位与人格同一性问题的特殊性。要认识这种特殊性,关键是把看待世界的科学观点和常识观点区别开来。从科学上看,人身上只存在着各种构成部分,被构成的、高阶的、非基本的人没有实体的地位,但从常识上看,人是日常对象的世界的一部分,即是常识概念。而常识所说的对象与人的兴趣和实践有关,反映的是人们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它们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样是真实的存在。常识的观点犯了本体论膨胀的错误,即除了承认桌子等日常生活对象中存在着构成部分之外,还以为它们之上存在着独立的桌子。她同时强调,人尽管不是实体,但由于人毕竟是显现给人们的日常对象,因此我们可以提出和探讨事实性的人格同一性问题,即仍应根据世界的事实予以回答,而不能看作是规范性、选择性问题。她说:“当我们谈论人时,即谈论他们的所思、所言、所为时,我们是从日常对象世界内容着眼的,这意味着人既不同一于动物,也不同于它们的实体。人属于不同的言说方式。”⑤
她自认为,她坚持的关于人格同一性的实践方案有这样的特点,即一方面承认人格同一性是一个事实问题;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不是实体,没有基本存在这样的本体论地位,只能是常识所说的日常生活对象,像苹果、相册一样,常人认为它们存在,但实际上是空的。因此这里所谓事实问题尽管不同于隐喻性问题,但只能是从俗性问题,亦即佛教所说的世俗谛中的随顺世人看法的问题。从胜义谛上说是假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沙克曼用的词是Literal(字面的)。从上下文上看,这一词有从俗意义上的“事实”的意义。这就是她选择的一种解决这里长期莫衷一是问题的一种策略。她说:“这一策略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方法,它一方面让我们知道人格同一性问题是事实问题,另一方面让我们承认人不是实体。”
这就是说,有科学—哲学和常识两种说明人及其同一性的方式。她是两者都赞成还是只赞成其中一个?她上面的辩解给人的印象是两者都赞成,但她在有的地方又明显偏向于常识的观点,例如她有时强调,动物主义是从科学、哲学角度对人及同一性的说明,而她的实践观是在日常生活框架内对人及其同一性的说明。根据前者,时空中存在的是有机体,是动物,其持续存在条件是有机体的生命功能的延续。根据后者,时空中的存在是人,其持续条件是人的实践的持续。②这就是说,她不愿像动物主义那样陷入关于人的虚无主义,但由于她毕竟有科学的情怀,因此又对这种虚无主义念念不舍,如有时强调它是一个有用的、近似的第一原则,即是一个好的出发点。③她的思想的矛盾性和摇摆性还表现在,她在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有时坚持的好像是两面论,如她有这样的说法,即我们把人当作有机体或动物看待,不过是采取了动物主义的观点。因此人作为动物并不是由其自身所使然,而是由看问题的观点所使然。④这样的说明将她的思想与动物主义的区别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了。例如在她看来,人之为动物,并不像动物主义所说的那样,是实在的本来面目,相反,这只是由看问题的观点使然,若换了看问题的观点,如从常识和实践的观点看问题,人就不是动物,而是有实践能力的日常对象。很显然,这是一种关于人的两面论或解释主义观点。根据这种模式,不能说人绝对是什么,人之所是随看问题的观点、解释的立场和方式而不同。
沙克曼人格同一性理论的价值在于,以宽广的视野,用大量的事实展示了人的问题、同一性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在这样的迷宫一样的地带找到出路,她奋力求索,尽管有挫折,但最终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实践之上,这是功不可没的。她明确交代,这里的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构成论的虚无主义恰恰是促使她发起实践转向的逻辑根源。在她看来,构成论虚无主义以其理论上的力度,在人格同一性哲学中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波,是许多人选择化解人格同一性问题的一种范式。但它具有反常识、反直觉的本质,因此必须予以消解。沙克曼认为,只有坚持她倡导的实践观,才能对这里的争端做出合理而有力的裁决。她说:“采纳构成论虚无主义尽管并未完全解除我们的困惑,但把难题从形而上学王国踢了出来,使之进入了日常生活的世界。我认为,关于日常生活对象存在着事实性问题,对它们的回答不仅取决于我们所想或所关切的东西,而且取决于关于世界的事实。”⑤总之,根据她的方案,人格同一性根源于实践、社会生活这样的关系属性。实践、实践关切之所以能成为说明人格同一性的基础,是因为“组成我们世界的人正好是人的实践和利益的中心,这是令人满意的人格同一性说明必须认识到的东西。人就具体本质而言是有实践特点的存在”。⑥另外,她关于实践范围、样式、作用和本质等的新探索对于我们发展实践哲学无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这里,她试图颠覆人们加给人格同一性与人的道德关切之间的形而上学关系。过去,人们一直想当然地认为,如果它们之间有这样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根据人格同一性说明人的道德关切。因为这里有形而上学优先性的东西是同一性关系,因此只要知道同一性关系,就可据以说明人的道德关切。她的颠倒表现在,她认为应先找到人的规范关切点,并以之为出发点,然后再构造同一性理论,以便通过它去追踪原来那个对象。她的基本观点是,个人跨时同一性根源于这样的事实,即我们面前的、以前存在的那个人现在被看作是与以前的人相同的实践关切点。⑦她的观点尽管有创新和突破,但也有令人忧虑的方面。例如我们在规范关切中关心的东西是否是她视作人的存在之组成部分的全部特征?很显然,人们的道德关切中涉及的并不是她所说的那些特征之集合,而只是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有时甚至与之无关。
作者单位:高新民,华中师范大学哲学所;罗岩超,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