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1-11-08 04:13:40马红丹万灵侠
哈尔滨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活菌片双歧菌群

马红丹 万灵侠

(1.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年医学科,河南永城 476600;2.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永城476600)

功能性便秘(CFC)是一种因胃肠道蠕动减弱或肠道不协调运动引起的消化内科疾病,与器质性病变等其他因素无关,在我国60 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1]。药物疗法是临床治疗CFC 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存在治疗时间较长、副作用较大等问题,临床效果不佳。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以下简称“活菌片”)在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胃肠道蠕动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明显改善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类症状[2]。本研究以94 例老年CFC患者为对象,探讨老年CFC 患者应用活菌片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本院收治的老年CFC 患者94 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纳入标准:①临床检查符合老年人CFC 的临床诊断标准[3];②患者性别不限,年龄≥60 岁,病程≥6 个月;③近期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②存在肠腔梗阻、结直肠肿瘤等肠道器质性病变患者;③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男18 例,女29 例,年龄60~85 岁,平均(73.45±8.47)岁;病程1~5 年,平均(3.84±0.58)年。对照组男16 例,女31 例,年龄62~85 岁,平均(75.61±7.28)岁;病程1~5 年,平均(3.57±0.94)年。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各组临床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加强运动、改变生活习惯、调节饮食等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普芦卡必利治疗,患者于晚餐后口服,2mg/次,1 次/d,连续服用1 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活菌片,2 片/次,3 次/d,连续服用1 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便秘改善情况和临床症状评分制定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治疗总有效率。其中,便秘症状评分下降≥75%,周排便次数≥3 次,大便性状变软为显效;便秘症状评分下降25%~75%,周排便次数2~3 次,大便性状趋软为有效;便秘症状评分下降<25%或上升,周排便次数<2 次,大便干结为无效;②便秘症状:记录患者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采用Wexner 便秘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便秘症状进行评估[4],该量表总分为3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便秘症状越严重;③肠道菌群水平:于治疗前后收集患者的新鲜粪便1g,经培养分离后,鉴定粪便中酵母菌、肠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活菌数。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 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行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6.60%(χ2值=5.371,P 值=0.020),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2.2 患者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便秘症状评分比较:疗后,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便秘症状评分比较(±s)

表2 患者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便秘症状评分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便秘症状评分(分) 首次排便时间(h)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7 12.68±2.71 7.92±1.35* 1.83±0.57对照组 47 13.34±1.73 9.86±1.41* 2.56±0.63 t 值 1.407 6.813 5.891 P 值 0.163 <0.001 <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酵母菌、肠杆菌的活菌数较治疗前下降,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活菌数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的酵母菌、肠杆菌的活菌数小于对照组,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活菌数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肠道菌群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水平比较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酵母菌 肠杆菌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观察组 47 7.15±0.89 5.07±0.86* 9.82±1.03 8.06±0.74* 5.37±0.88对照组 47 6.97±0.94 6.65±0.78 9.75±0.94 9.55±1.17 5.28±0.76 t 值 0.953 9.330 0.344 7.379 0.531 P 值 0.343 <0.001 0.732 <0.001 0.597乳杆菌治疗后7.18±0.94*5.59±1.14 10.776<0.001双歧杆菌治疗前 治疗后7.12±0.95 8.86±0.81*7.18±1.23 7.54±0.96 0.265 7.205 0.792 <0.001

3 讨论

老年CFC 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患者胃肠道功能下降、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心理因素等相关[5]。长期的CFC 不仅会引发肠道恶性病变,严重的还会诱发高血压、脑出血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发现,肠道内的菌群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胃肠蠕动的关键因素,老年人由于肠道内菌群的多样性下降,极易引发CFC。普芦卡必利是临床治疗CFC 的常用药物,但对部分患者来说,治疗效果不佳。活菌片可通过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殖发育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排便[6]。本研究应用活菌片和普芦卡必利联合治疗老年CFC,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便秘症状评分、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提示该辅助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老年CFC 的临床症状,提高芦卡必利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这主要与活菌片可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并形成肠道生物屏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7]。进一步分析来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水平可知,治疗后,观察组的酵母菌、肠杆菌的活菌数小于对照组,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活菌数的大于对照组,提示活菌片辅助治疗在调控老年CFC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平衡方面更具优势。田刚等[8]观察了活菌片对老年CFC 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活菌片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超高龄CFC 的有效手段。除改变肠道菌群水平外,活菌片的代谢产物还可影响肠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在改变肠道运动功能的同时,使肠道内pH 趋于稳定,进而提高患者排便功能。

综上所述,活菌片辅助普芦卡必利治疗可提高老年CFC 治疗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活菌片双歧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0:50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科学(2020年4期)2020-11-26 08:27:06
儿泻停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
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16
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分泌条件研究
食品科学(2013年23期)2013-03-11 18: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