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娟
摘要:目前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教师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与课堂纪律,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大多只是走个形式,这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造成影响。小学数学作为一个逻辑思维严谨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基于此,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踏入学习生涯的第一步,其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尚未形成。因此,作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黄金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中将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如何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体现,需要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面对一些问题时能够有效地分析、独立地思考,并找到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这是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重要起点,更是引领学生学以致用、独立实践的良好基础。首先,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以数学教学推动学生智力发展,指引学生学习突破。其次,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建模思维,推动学生学习合作,广泛参与,对于学生学以致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很好地突破课本知识对学生学习发展的限制,引领学生自觉突破,积极思考,这是核心素养理念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条有利途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对策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忽略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对学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可以把问题设置为课堂的主线,使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进行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教师在进行“数学广角——搭配”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并且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经验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来进行思考。
(二)积极开展创造性、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供多元化的思考空间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的首要关键,是要在课堂教学场景中提供足够充分的、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小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将老师的角色由主体的知识灌输和秩序强制转变为知识传递和活动引导的辅助角色,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将学生的视野聚焦于对游戏中数学知识的实践和数学逻辑的锻炼。举例来说,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于图形的认知的课程内容,既可以引导学生从教学课堂、家庭、外出游玩地、街道等各种接触过的场景中判断构成事物的图形以及它们是如何构成的,还可以通过手工制作需要认识的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拼装,通过颜色的描摹来区分不同的图形,甚至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现实的图形进行创造力的想象来理解图形的特征,通过个性化的差异性的方式和方案来拓宽学生们的视角,提供独立思考的信息资源。
(三)增加游戏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
因为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太显著、理论性太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容易使整个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小学生本身注意力不集中,贪玩是他们的天性,这样就会导致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学习出现契合度不高的情况,小学生没有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用知识解决理论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课本中的一个版块为依托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操作、观察、验证数学理论,从而懂得数学的应用价值,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是小学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启发学生思维、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阶段,数学老师一定要在关注学习成绩之外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教育目标。
(四)提出质疑,引发学生思考
要想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疑问,并对该问题产生思考,积极解决,这也需要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例如,教师在对“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这一节内容讲解时,要求学生用直尺量四条边的长度,由此看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之后学生发现四边相等的是正方形,而对边相等的是长方形,但判断正方形、长方形的方法并非仅此一种,要让学生大胆质疑,引发思考。同时,教师要耐心鼓励学生,这时学生会慢慢发现将二者沿对角线对折,重合的是正方形,不重合的为长方形等其他方法,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慢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及主体性。在学生质疑的同时,教师要对其加以赞扬,让学生有自信、有勇气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儿童们学习的第一阶段,是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小学阶段各方面发展会有一些不成熟的问题,对待问题的思维容易偏向图形化,难以理解理论知识,例如逻辑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在教学的时候就可能遇到较大的阻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能不会太理想,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训练,减少学生的依赖性,要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提升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小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肖朝霞.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239-240.
[2]周媛.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5):71.
[3]吴成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