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艳霞 黄芳
本文针对护士共情能力对于情绪管理及其与患者沟通的作用展开探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选择武汉某医院100名护士,通过调研共情能力、情绪管理得分以及患者沟通评价3类指标,研究3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影响,确定3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100名护士的统计得分来看,共情能力得分、情绪管理得分以及患者沟通评价得分3者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共情能力越强的护士,自我情绪管理以及与患者沟通的有效性更强;而共情能力较弱的护士,其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以及与患者沟通的有效性较差。因此,应针对护士群体共情能力培养开展专题培训,让护士群体意识到共情能力对于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共情能力。
一、研究背景
“共情”一词最早产生于心理学范畴内,是指沟通双方彼此信任、互相依赖并且能够共同勉励的心理状态。这一词汇自一提出便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尤其教育学将共情作为教师教学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进一步推广后,服务业、医疗卫生行业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职业的特点,对共情有着不同的界定。护士群体工作的开展需要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显然,在护士群体的工作范围内,共情应是必备技能。护士群体如何共情,共情能力会对护士群体产生何种影响,是本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内容。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择武汉某医院1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忽略所在科室对于护士个体相关能力的影响,随机抽取100名研究对象,没有刻意按照科室进行划分,并且没有向研究对象透露此次研究的直接内容,避免心理因素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和干扰。
考虑到该项主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通过科学计量的方法进行相关测评。情绪管理能力与患者沟通有效性之间的计量关系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计算得出。此次研究采取问卷调研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希望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情绪管理能力与患者沟通有效性的关系,达成研究目的。
在量表方面,针对共情能力的测度,选择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业界公认的杰弗逊共情能力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的杰弗逊共情量表,从观点选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3个维度检测研究对象的共情能力,将问题回答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按照7分至1分的顺序排列,由研究对象进行依次选择和打分,最终得分较多的表示共情能力较强,得分相对较低的表示共情能力较弱。在情绪管理检测量表上,选择中国学者付伟编制的护士情绪管理量表,从情绪觉察、情绪表达、情绪调整以及情绪运用4个方面鉴别护士群体的情绪管理能力,由“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记为4分至1分,得分越高表明该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越强,得分越低表明该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越差。
三、研究的内容与结果
此项研究通过平均分来反映100名护士的得分情况,相关量表以及得分如表1所示。
同时选取每名护士的10名工作对象对护士的各项能力进行评估和打分,通过10名工作对象的平均得分来反映护士的综合能力以及其与患者沟通的有效性。
根据Bootstrap中介检验模型,针对两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数据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四、相关讨论
(一)相关性分析
共情能力与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紧密相关,并且呈明显的正相关。共情能力总得分高的护士,其在情绪管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患者的满意度得分平均分为94分;而共情能力得分较低的护士,其在情绪管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弱势,患者的满意度得分平均分为85分。工作对象对护士的评价存在9分的差距,从统计和计量学的角度而言,可以视为共情能力对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二)具體指标分析
按照计量统计量表,从观点选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3个维度测评共情能力,其中对护士情绪管理能力产生最为深远影响的是换位思考相关指标。换位思考这一具体指标得分较高的护士,其在情绪管理以及患者得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换位思考这一具体指标得分较低的护士,其在情绪管理和患者得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劣势。
此外,通过情绪表达、情绪管理、情绪运用和情绪调整4个角度分析情绪管理,其中情绪调整这一指标与患者得分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情绪调整得分较高的护士,其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3分;而情绪调整得分较低的护士,其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仅为82分。这体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
五、相关启示
(一)应当统一认识,提升对共情能力的认识和判断
目前,部分医院的护士群体对于共情能力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深入地意识到共情对于护士群体工作的重要影响及其内涵。全体护士人员应将共情能力的提升纳入工作能力体系建设中,将其作为工作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评估自身的共情能力。医院可以针对护士群体开展共情能力的测试和提升活动,将共情能力作为年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和内容,进一步提升护士群体对于共情能力的认识和判断。
(二)重视共情培训,切实提升护士群体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该能力的提升是在后天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而实现的,相关经验应得到有效推广和复制。因此,医院可以组织护士群体广泛开展诸如共情故事分享会、共情能力提升培训会、共情技能大赛等多种活动,为共情能力较强的护士提供展示平台,带动护士群体整体重视共情能力的提升,将共情能力建设作为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注重工作调研,用数据和研究反映工作问题
部分医院管理体制较少以科学计量的方法开展调研,侧重于经验主义和上级主观评价。医院应引入第三方评估或者直接工作对象评估对护士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通过经济学专业分析,进行相关性研究、影响力分析。通过构建经济模型,找到护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避免依赖经验主义和主观臆断指导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明正确的方向,推动护士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婉露,郎玉玲,王莉莉,等.Balint小组在提高低年资护士共情能力及沟通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1):170-171+180.
[2]卢恺怡,乌丽帕西·哈巴斯,董正惠.共情能力在血液科护士情绪管理和情绪智力间的调节效应[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12):1641-1645.
[3]王傲枭,王斌全.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20(24):4368-4373.
[4]房华玲,蓝慧玲,孙钰晓,等.医护实习生依恋模式对共情与困难医患关系认知的影响[J].科技视界,2020(35):72-75.
[5]费月,杨柠溪.护士共情能力对化疗患儿病耻感和自我效能影响及其与免疫功能相关性[J].社区医学杂志,2020(23):1612-1616.
(作者单位 1.张家口学院护理学院;2.武汉市普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