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伐芦定与肝素对合并贫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影响:一项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2021-11-06 02:52闫晓婷裘淼涵韩雅玲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全因倾向性肝素

闫晓婷, 那 堃, 裘淼涵, 李 毅, 韩雅玲, 李 晶

1.北部战区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辽宁 沈阳 110016;2.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沈阳 110016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常发生出血、血栓等并发症。然而,出血或者缺血均会使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上升[1-3]。有研究发现,合并贫血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 d及1年的全因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贫血患者[4]。有研究表明,贫血患者大出血、心肌再梗死、180 d致死率和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贫血患者,且贫血越严重,事件发生率越高[5]。另有研究表明,合并贫血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6个月的大出血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高于不合并贫血的ACS患者[6]。贫血为ACS出血及缺血的双高危因素,常导致较差预后[7],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的优点包括更可预测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更短的半衰期、经肾排泄、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生物利用度高、发生作用不需要辅因子、不减少血小板、不激活血小板、抑制纤维蛋白结合酶等。比伐芦定不仅具有更高的抗缺血有效性,还可以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具有更好的安全性[8-9]。本研究在真实世界中比较比伐芦定与肝素对ACS合并贫血行PCI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接受PCI治疗的708例ACS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贫血,男性血红蛋白(hemoglobin,Hb)<120 g/L,女性Hb<110 g/L;PCI期间至少成功植入1枚支架。排除标准:PCI围术期交叉使用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心源性休克;30 d内有计划的分次PCI。根据PCI围术期抗凝方案将其分为比伐芦定组(n=246)与肝素组(n=462)。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终点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术后1年净临床不良事件(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s,NACE),定义为由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全部血运重建和全部出血组成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术后1年MACCE,定义为由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全部血运重建事件组成的复合终点及其独立组份,以及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定义(Bleeding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BARC)2、3、5型出血事件。

1.3 随访观察 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介入治疗资料。对所有患者行1、6、12个月的电话随访。对临床随访资料缺失的患者进行多次重复电话访视,3次无回应判断为失访,但如患者在出院后有过至少1次临床随访资料,仍予以保留。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比伐芦定组患者年龄、CRUSADE评分、糖尿病比例均大于肝素组,肌酐清除率低于肝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每组各246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百分率/%)

2.2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比较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比较/例(百分率/%)

2.3 两组患者PCI术后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伐芦定组PCI术后1年NACE、MACCE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低于肝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卒中、全部血运重建、BARC全部出血及BARC 2、3、5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患者PCI术后1年内NACE、MACCE和全因死亡累积发生率的Kaplan-Meier曲线见图1~3。

图1 两组患者PCI术后1年NACE发生率的Kaplan-Meier曲线(a.倾向性评分匹配前;b.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表3 两组患者PCI术后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3 讨论

本研究是一项在真实世界中比较合并贫血的ACS患者在PCI围术期单用比伐芦定与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回顾性研究。与肝素组相比,比伐芦定组中患者年龄偏大,肌酐清除率较低,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更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更高。这表明,在真实世界中,针对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临床医师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比伐芦定。既往研究证实,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贫血、心肌梗死史、PCI史、中重度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出血等时,PCI围术期比伐芦定的使用率高于肝素[10]。比伐芦定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和较低的PCI术中出血风险,尤其是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这在BRIGHT研究中也得到证实[11]。

图2 两组患者PCI术后1年MACCE发生率的Kaplan-Meier曲线(a.倾向性评分匹配前;b.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图3 两组患者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发生率的Kaplan-Meier曲线(a.倾向性评分匹配前;b.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比伐芦定组PCI术后1年NACE、MACCE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低于肝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该类患者比伐芦定抗缺血的效果更好,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既往研究发现,比伐芦定单药治疗与肝素加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相比,会使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 d和1年的大出血、心源性死亡和全因死亡发生率显著降低[12-15]。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因此难免存在一定偏倚,但本研究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来校正组间的混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已知偏倚。其次,在1年的随访期内,无关于出院药物的随访信息,可能对结果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与合并贫血的ACS患者PCI术后1年的NACE、MACCE和全因死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相关。然而,对于合并贫血的ACS患者抗凝治疗策略的选择仍需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全因倾向性肝素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烧伤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28d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stabilization condition for discrete time-varying stochastic system s with multiplicative noise
关于医患冲突报道的倾向性分析——以“湘潭产妇死亡案”为例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