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价值分析

2021-11-06 08:16范金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预见性下肢血栓

范金花

(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死率较高,后遗症较多,治疗后,易因神经功能损伤而发生偏瘫[1]。受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脑卒中患者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2]。如未给予预防,可增加肺栓塞等疾病发生的风险,严重可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3]。有研究指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到脑卒中患者的干预过程中,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本文于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样本,观察了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2例作为样本,分为观察组(n=84)性别:男/女=44/40,年龄41~82岁,平均(61.50±14.10)岁。对照组(n=78)性别:男/女=43/35,年龄42~80岁,平均(62.30±15.00)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①确诊脑卒中。②无意识异常。③无精神类疾病。④参与研究前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⑤自愿参与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士需从给药、病情监测等方面出发给予干预。

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如下。①体位:长期卧床是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护士应于患者卧床期间,2 h帮助翻身1次。患者下肢可抬高15°左右,促进静脉回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②教育:护士应利用简单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了解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提高其自我预防能力。③饮食:临床研究发现,腹压升高,容易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护士应嘱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的食物,预防便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④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关键。护士应于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期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初期,护士可辅助患者进行四肢被动运动,此后,应嘱患者自行活动双上肢及下肢,逐渐坐起、站立,以及行走,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⑤心理:部分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严重,患者缺乏康复信心,且护理依从性差,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高。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其进行鼓励、安慰、疏导,为患者介绍成功病例,使其燃起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实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⑥气压治疗:护士可将气压治疗仪应用到患者的干7预过程中,分别置于患者大腿、小腿上,给予充气加压,使下肢压力呈阶梯状改变,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气压治疗仪压力可设置在40~55 mm Hg,充气1 min后应休息6 s,每次30 min,每日2次。⑦并发症处理:下肢静脉血栓急性期,患者10~14 d内应绝对卧床,避免血栓脱落诱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在此期间,应禁止热敷,不得按摩患肢。患肢高度应高于心脏平面20~30 cm,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与疼痛。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包括发生血栓、肺栓塞、病死率3项指标)、康复情况(包括自主活动时间、下床时间、NIHSS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包括指导、预防,以及处理满意度评分3项指标,各0~100分,得分与满意度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19%,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肺栓塞率0、病死率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比较[n(%)]

2.2 康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自主活动时间(2.40±0.50)d、下床时间(3.80±0.40)d、NIHSS评分(4.90±0.60)分、住院时间(9.60±1.10)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

表2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指导、并发症预防以及处理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3.70±2.00)分、(94.10±1.40)分及(92.50±4.40)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高,需积极给予干预,方可改善[5]。针对患者所实施的常规护理,虽方法科学,但缺乏预见性,未在分析下肢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预防,故该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康复速度缓慢,满意度低[6]。本文研究发现,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7.69%,提示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本组患者自主活动时间(3.80±0.70)d、下床时间(5.60±0.90)d、NIHSS评分(9.90±0.50)分、住院时间(12.10±1.90)d,提示患者康复时间长。本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指导、并发症预防以及处理的满意度,分别为(81.50±3.60)分、(79.60±3.80)分及(78.50±5.00)分,提示患者满意度低。

为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本院实施了预见性护理。所谓预见性护理,指在风险未发生时,明确其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预防的一项护理模式[7]。本院主要从饮食、教育、心理、体位、康复训练等方面出发,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干预,在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调整患者的饮食,有助于预防便秘,降低腹压,以免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8]。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并发症自我预防能力[9]。实施体位护理,可促进静脉回流。加强康复训练,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10]。此外,将气压治疗仪应用到并发症的预防过程中,同样可通过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的方式,实现对并发症的预防[11]。本文研究发现,实施预见性护理后,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19%,与常规护理相比,该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提示预防效果更好。通过对康复情况的观察发现,本组患者自主活动时间(2.40±0.50)d、下床时间(3.80±0.40)d、NIHSS评分(4.90±0.60)分、住院时间(9.60±1.10)d,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康复速度明显加快,神经功能显著改善。本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指导、并发症预防以及处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3.70±2.00)分、(94.10±1.40)分及(92.50±4.40)分,与未接受预见性护理者相比,满意度更高(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崔钰琼[12]在研究中,同样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样本,对预见性护理以及气压治疗仪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接受上述干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自8%降低至1%,满意度可自82%提升到94%,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缩短康复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护士应于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期实施预见性护理,以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预见性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