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美双边贸易价值分解

2021-11-06 06:58范玉熙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总值贸易顺差增加值

范玉熙

(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大大发展,各国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出现了高技术化与国际化的趋势。全球价值链贸易指的是由跨国公司协调,中间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在被分割且分散在各国的生产工序中进行的贸易,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占世界货物贸易大约60%。在全球价值链贸易形态之下,由于大量的中间产品如原材料类、零部件等在整个价值链中流动,所以大量的中间产品贸易随之产生。按照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统计口径,从2005年开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均超过2000亿美元,但这一数据没有斟酌双方本土增加值上的差异,同时这一数据中存在大量中间品贸易流,而后者在加工贸易中尤为突出。此时,利用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可以更加充分且准确地调整中美贸易差额,还原两国在双边贸易中真正所处的地位,这对于在当前的分工体系下推动两国经济贸易健康快速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中美双边增加值贸易与总值贸易整体概况比较

本文选取了TiVA(贸易增加值)数据库中的数据,在此基础之上,本部分将研究中美在1995年至2011年期间的增加值贸易以及总值贸易的规模与差额。

(一)增加值贸易与总值贸易的规模

比较观察图1可以看出在1995年至2011年期间,增加值贸易和总值贸易两种贸易统计方式下的中美贸易规模均在逐年增长,这表明中美经贸往来日益紧密。同时,从总体上来看中美总值贸易规模明显大于增加值贸易规模,并且两者差距在逐年增大。此外,从增加值出口与总值出口的差距角度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偏差明显大于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偏差,并且这种偏差逐年增加。这说明如果采用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方式,那么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程度将会被夸大,事实上中美贸易中属于中国的增加值并没有表面的那么高。

图1 1999-2011年中美增加值贸易与总值贸易规模比较

(二)增加值贸易与总值贸易差额的进一步比较

从图2可以看出,在1995年至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差额以及增加值差额均逐年上升。同时,将两者进行对比,贸易增加值差额总是要小于总值差额。此外,从增加值差额占总值差额的比例来看,这段时期的比例平均为75.7%,这也就说明了增加值贸易差额被高估了约25%。从图中来看,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这种偏差显著增加,而后受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偏差有所减少。因此从整体概况来看,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方法与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相比,确实高估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并且高估程度在不断扩大。

图2 1999-2011年中美增加值贸易与总值贸易差额比较

二、中美双边贸易存在问题分析

结合上文,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虽然贸易逆差反映在美国,但是利益逆差则反映在中国。按照美国所采用的总值贸易统计方式,通过其他经济体将原产于中国的货物转口至美国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增加值部分则被计算为中方顺差。如果按照贸易增加值方法来计算,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则会下降很多。实际上造成中美较大贸易顺差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美国不能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主要贸易伙伴。

从整体概况来看,中美双方采取的贸易统计方式有所差异,美国采用的总值贸易统计方式,总是高估中美贸易顺差。例如在转口贸易中,美国利用原产地原则计算来自中国的进口部分,但是由于第三方转口会产生新的增加值,而这部分增加值也会被美国视作来自中国的进口。在价值链与产业链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分销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是演变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在这种形势下,以总值贸易统计方法计算进出口,难以客观地反映贸易不平衡和利益分配状况。换个角度而言,在以总值计算进出口的方法下,实质上是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却被统计在中国的名义下。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美国将一些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至中国生产,然后再由中国出口到美国。在这种模式之下,即便许多商品在中国实际上没有产生附加值,外贸统计也会将其视为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此外,国际分工也会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尤其是东亚地区借助庞大的人口资源优势并且依托国际市场从而充分释放出了增长潜力。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在不断提高,而发达国家的低端制造业生产不断迁移至中国,这使得东亚地区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中国。自中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WTO,中国的国际分工参与度逐渐扩大,同时仍不断承接其他东亚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换言之,中国如今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东亚其他国家产业转移,这一状况是由国际分工不断整合、深入发展造成的。最后,美国所采取的贸易政策会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由于美国对国内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因此将传统产业逐步迁移至发展中国家,而本国主要致力于中高等技术行业的发展。该种政策反映在中美经贸问题上,自然造成了美国对中国产生的巨大贸易逆差。

三、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入的背景之下,跨国公司日益细化的产业分工以及逐步优化的产业结构会促使国际资本流动,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方法会对来原产于中国的增加值部分重复计算,因此,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会被夸大。由上文分析可知,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必须客观理性地对待。

(一)推动以增加值贸易统计方式作为国际贸易统计方式

与总值贸易统计方法相比,采用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更能够测度出两国所获得的真正价值,并且也更加公平公正。在总值贸易统计方式下,中间品价值容易被“重复计算”,那么双边贸易规模就难以真实地体现。增加值贸易统计方式能够分解每个国家在多个环节上的增加值,进口产品的来源以及出口产品的最终流向更加清晰。因此,中国要积极推动以增加值贸易统计方式作为国际贸易统计方式,呼吁其他国家共建增加值分工体系,从而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想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则需要不断深化改革,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制造业所处的客观环境也随之发生实质性改变。而要想达成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才能解决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三)发力自主研发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中国应当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缺乏创新能力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只有创新才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如今,引进外部核心技术越来越困难,只有占领技术制高点,提高关键环节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打造出自主可控的价值链。

(四)大力倡导自由贸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全球迎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给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自由贸易一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促进公正合理的新国际秩序的构建。作为发展中国家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有责任承担起带领全球防控风险、创造机遇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也才能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

大力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两个战略,一方面,中国企业需要走向国际市场,在国外进行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学习海外先进的技术以及经营理念可以提升国内企业的能力。中国可以通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进行本土化的适应性改造基础上再输出,从而提升国际化能力。

猜你喜欢
总值贸易顺差增加值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2021年越南农业贸易顺差64.4亿美元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11581.9亿元
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东盟取代美国成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我国去年贸易额跌13.9%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