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乔仪,张天祥,鲁菊芬,赵坚能,严 燕,王洪丽
(楚雄技师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黄精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延缓衰老的功效。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Coll.et Hemsl.)作为黄精药材的3种基源植物之一[1],其根茎粗大,产量明显高于药典收载的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Red.)、多花 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Hua)2个种[2]。目前,滇黄精作为云南道地中药材在大理、红河、普洱、临沧、楚雄等地种植,已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滇黄精种植中常发生多种病虫害[3],近年来红蜘蛛对滇黄精的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危害滇黄精的最大害虫,严重影响滇黄精种植业发展。
危害滇黄精的红蜘蛛为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属于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叶螨属。二斑叶螨具4种虫态:卵、幼螨、若螨和成螨。雌成螨体长0.42~0.59 mm,椭圆形,体背有刚毛26根,排成6横排,生长季节为白色、黄白色,体背两侧各具1块黑色长斑,取食后呈浓绿色、褐绿色;密度大,或种群迁移前体色变为橙黄色。在生长季节绝无红色个体出现。滞育型雌成螨体呈淡红色,体侧无斑。雄成螨体长0.26 mm,近卵圆形,前端近圆形,腹末较尖,多呈绿色。卵球形,长0.13 mm,光滑,初产为乳白色,渐变为橙黄色,将孵化时出现红色眼点。幼螨初孵时近圆形,体长0.15 mm,白色,取食后变为暗绿色,眼红色,足3对。若螨体长0.21 mm,近卵圆形,足4对,色变深,体背出现色斑[4]。
危害滇黄精的红蜘蛛主要寄生在叶片背面取食,刺穿细胞,吸取汁液,受害叶片先从近叶柄的主脉两侧出现苍白色斑点,随着危害加重,可使叶片变成灰白色,抑制光合作用正常进行,严重时叶片焦枯以至提早脱落。
危害滇黄精的红蜘蛛以受精卵成虫越冬,主要集中在滇黄精和地边杂草根际土缝处、以及滇黄精枯叶背面越冬。2月下旬至3月上旬,当气温回升到5~7℃时受精卵成虫开始出蛰活动,初期主要在早春绿色植物上活动。4月上旬,当滇黄精陆续出土后转移到滇黄精上危害。滇黄精红蜘蛛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其发育适温为25~30℃,干旱年份更有利于发生。每年有2次危害高峰,5—6月为第1个危害高峰期,7—8月高温、高湿季节,雨水较多不利于其发生,危害有所减轻,9—10月降水逐渐减少、气温下降,出现第2个危害高峰。11月初,当气温下降到10℃,受精卵成虫逐渐进入越冬状态。
滇黄精红蜘蛛在云南每年发生20余代,具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除第1代比较整齐外,从第2代开始可以在田间同时发现成螨、若螨、幼螨和卵4种虫态。
滇黄精红蜘蛛主要以爬行方式进行迁移,也可借助风、流水等迁移。滇黄精红蜘蛛有很强的吐丝结网、群集栖息特性,有时结网可将全叶覆盖起来,并罗织到叶柄,甚至细丝还可在植株间搭接,滇黄精红蜘蛛可顺丝爬行扩散。
危害滇黄精的红蜘蛛具有明显的负趋光性,常藏于叶背危害,不易被发现,等叶片正面出现明显危害状时,已在叶背繁殖了大量个体。
气温适宜时,红蜘蛛大约20 d左右可完成1代,单雌产卵量50~110个[5-6],防治不彻底容易反弹。
红蜘蛛不是昆虫,所以很多杀虫剂对它无效。并且世代重叠现象明显,田间同时存在卵、幼螨、若螨、成螨4种虫态。目前,常用的杀螨剂从防治对象看主要分为2大类:一类是抑制卵、幼螨、若螨发育的杀螨剂,另一类是毒杀幼螨、若螨、成螨的杀螨剂。至今,还没有能同时防治4种虫态的杀螨剂,所以单一使用1种杀螨剂很难同时防治红蜘蛛4种虫态。红蜘蛛繁殖速度快,容易产生抗药性[7],加大了防治的难度。
红蜘蛛藏于叶背危害,常用的杀螨剂主要以触杀为主,少数的几种杀螨剂虽有渗透性,但不具传导性。因此,防治红蜘蛛时需将药剂喷施于叶片背面才能起到防治效果。传统的病虫害防治中,已养成了从上而下、喷施叶片正面的施药习惯;从下而上、喷施叶片背面的施药方式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
11月中、下旬,当滇黄精植株枯萎时将其收集后带出地外集中烧毁,从而减少越冬虫源数量。
5.2.1 合理密植,降低田间遮荫度
结合滇黄精产量目标和病虫害防治需要,采用玉米与滇黄精间作的种植方式,种植密度以6万株·hm-2为宜;若采取滇黄精净作的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控制在12~13.5万株·hm-2。采用“三角形”交叉挖穴种植,有效降低株间遮荫度,对防治红蜘蛛有较好效果。
5.2.2 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
根据滇黄精需水规律合理灌溉,避免由于长期干旱诱发红蜘蛛发生,保持干、湿相间的灌水方式,提高滇黄精植株生长势和抗虫性;肥料使用中以重施基肥为主,追肥时合理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滇黄精地下根茎生长势和产量,且有利于提高抗虫性。
5.3.1 做好田间虫情调查
红蜘蛛繁殖快,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暴发性危害,降低虫源基数是防治红蜘蛛的根本途径。因此,根据红蜘蛛发生规律做好田间虫情调查是关键。在滇黄精2个易发高峰期,每间隔10 d对田间红蜘蛛发生量调查1次,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查2株,当虫量(成螨、若螨、幼螨或卵)达到2头·叶-1时进行防治。非易发高峰期,开展田间不定期抽查,选择田间长势弱的植株1~2株,观察植株上部嫩叶红蜘蛛发生情况,当虫量达2头·叶-1时进行防治。
5.3.2 合理选择农药
在使用杀螨剂时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规定,禁止使用三氯杀螨醇等禁用农药。同时,根据杀螨剂的作用虫态、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表1)。目前,杀螨剂根据作用虫态分类主要分为2类,一类对幼螨、若螨、成螨有效,而对卵无效的杀螨剂;另一类对卵、幼螨、若螨有效,而对成螨无效的杀螨剂。另外,介于红蜘蛛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同时存在4种虫态,使用单一杀螨剂,较难彻底防治红蜘蛛。因此,需要选用2种作用于不同虫态的杀螨剂混配,或选用作用于不同虫态的复配剂。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将具触杀作用的杀螨剂与渗透性强的杀螨剂混用,可提高防治效果。由于红蜘蛛繁殖快,易产生抗药性,为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在选用混剂或复配剂时最好选择作用机理不同的2种杀螨剂,并注意轮换用药。
表1 常用杀螨剂及其特点
综上所述,防治滇黄精红蜘蛛可选用的混剂有5%阿维菌素乳油15000倍液+24%螺螨酯悬浮剂100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2000倍液+11%乙螨唑悬浮剂1000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15000倍液+11%乙螨唑悬浮剂10000倍液、10%溴虫腈悬浮剂5000倍液+24%螺螨酯悬浮剂10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4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3000倍液。常选用的复配剂有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6000倍液、20%氰戊菊酯·单甲脒乳油5000倍液、7.5%甲氰菊酯·噻螨酮乳油1500倍液、25%阿维·乙螨唑悬浮剂4000~5000倍液、40%联肼·乙螨唑悬浮剂8000~12000倍液、10.5%阿维·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
5.3.3 正确施药
红蜘蛛有明显的负趋光特点,常群集于叶背刺吸危害;另外,目前常用的杀螨剂多以触杀为主,基本上没有内吸性,只有少数几种杀螨剂有强渗透性,但无法在植物体内传导,施用杀螨剂时要改变传统的从上而下的喷药习惯,改为从下而上的喷药方式,重点喷雾叶片背面,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