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只意味着毁灭

2021-11-05 19:52刘健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丧尸灾难科幻

刘健

如今的我们将平稳与安逸的生活视为一种常态。但无论是从自然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这种“平安”都是稀有物,而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却恰恰隐藏在各式各样的灾难中。

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大多数章节里,灾难不仅仅来自外部,也来自人类文明本身。科幻作品作为一种以人类共同命运为终极关怀的文艺形式,自然也对各种现实与想象中的灾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科幻作品中主角常常对地球深处充满好奇

一望无际的星空,一直是人类恐惧的来源。英国科幻作家H.G.威尔斯在他的小说《世界之战》中,描写火星人对地球的入侵,险些让人类灭亡。而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以“福尔摩斯探案”闻名于世的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创作了科幻小说《有毒地带》。文中描写了太阳系运行到宇宙中的一片有毒地带,地球也被裹挟其中。好在,这片有毒地带范围并不广,地球很快摆脱出来,一切又恢复如常。而在其姊妹篇《地球痛叫一声》中,柯南·道尔又借主人公之口,提出一种奇怪的理论: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生物,它不仅有自己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生理活动。地球的“暴跳如雷”就是地震的根源。这一骇人听闻的言论一经发出,公众哗然。一位钻井专家觉得这个观点很荒唐,决意要“让地球感知一下”。他用钻机打了一口深井,结果世界各地的火山几乎同时发出了“愤怒的吼声”,人类世界又一次遭到了可怕的“报复”……现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传奇哥斯拉”系列科幻电影,就借用了“地球有机生命论”这个概念。

说到科幻史上杰出的地质灾难题材作品,不得不提到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小说中,位于日本外海的一座无人岛,在一夜之间沉入水中。海底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们为了调查此事,一起乘坐深潜器海神号,潜入日本海沟。当深潜器抵达8000米深的海底时,透过照明弹的光亮,深潜器里的人们目睹了像云团一样从海底裂谷中涌出来的乱泥流。这是日本海沟发生巨大变动的预兆。根据计算得出,日本将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中彻底沉入海中。起初,人们对这个天方夜谭般的故事嗤之以鼻。但此后接二连三发生的灾变证明了这个预言。最终,当预言中的“超广域震源地震”造成的超级大海啸袭来时,日本列岛沿中央构造线产生了大断层,被彻底劈成两段。

科幻世界中还有些灾难场景则完全来自作者惊人的想象力。比如,1930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的英国作家詹姆斯·巴拉德,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成名作“毁灭三部曲”。在第一部《燃烧的世界》中写道,由于海面上产生一种特殊的膜,使水分不能蒸发,结果导致了世界性干旱。随着内陆河流、湖泊相继干涸,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向海岸聚集,与原本就居住在海岸边的人产生了激烈冲突。在第二部《沉没的世界》里写道,由于太阳磁暴,强烈的太阳辐射直抵地面,导致两极冰山融化,沿海城市沉没到水中。地处内陆的城市则迅速被热带雨林覆盖,人类无法继续居住。到了第三部《结晶的世界》,由反物质构成的河外星云与银河系相遇,造成了时空扰动和结晶化,太阳系和地球也在劫难逃,世界上的人和物,都在毫无规律地结晶化,所有人都陷于恐惧之中。

科幻作品里,从“丧尸病毒”灾难中逃过一劫的女孩抱着她的玩具熊

本期刊载的科幻作家阿缺的作品《彼岸花》是一篇“丧尸”题材的科幻灾难作品。其实,所谓“丧尸”是多时代、多地区流行文化的混合体,其中既有欧洲中世纪人们对于狂犬病的误解,也有大航海时代对于中美洲海地“巫毒教”的传言,甚至还混合了中国东南地区关于“僵尸”的民间故事。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丧尸病毒”逐渐成了此类题材科幻作品的创意核心。抛开其中的惊悚恐怖元素不谈,所谓“丧尸围城”反映的难道不是人类对于未知传染病大流行的恐惧吗?而黄舒雯同学的《此生,无悔》则描绘了一个劫后余生的文明,自我修复的艰难历程。

人类是幸运的,至今都没有遭遇足以造成彻底毁灭的大灾变。但科学也告诉人类,我们不可能永远这么幸运。要想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宇宙中继续生存下去,人類能依靠的只有科学。科学或许不能让我们避免所有灾害,但却可能为人类文明留下一线生机。

科幻作品中想象的太阳磁暴概念图

猜你喜欢
丧尸灾难科幻
雷击灾难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丧尸登陆
丧尸套路为何玩不腻
丧尸套路为何玩不腻?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