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吴春华(1986-),女,汉族,安徽肥西人。主要研究方向:基层医疗机构预算管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20年度新冠疫情在全球的传播,使人们更加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的守门人,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尤为重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各项补助资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但是,在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完善、预算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强化预算编制水平、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完善预算体系,有助于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乡镇卫生院也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财务
近年来,预算管理一直是各行业所熟知的,不可缺少的经营管理模式之一,而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如何运用预算管理这一工具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也是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问题,但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对预算管理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的现象,这让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其作用,从而失去了意义。基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发展水平,医院的管理者应该科学分配人力、物力资源,在了解医疗活动的实际现状时,还应全面监控当前的预算管理活动,逐步改变原有医疗管理决策中的不足之处,以此来完成预设的目标。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管理人员充分运用相关资源,而且还能保障财务活动充满有序性,因此,管理者需全面控制相关的财务收支活动,制定优良的预算管理方案。
预算管理的作用
预算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它能使各项工作得到高效地开展。基于预设的发展目标,院部会全面划分每名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其全身心投入后续的财务工作中,如果预算管理中出现问题,财务人员也能及时制定崭新的预算策略。第二,增强各部门间的沟通频率。当部门间共同探讨同一问题时,有利于制定优良的目标方案,还能增强部门间的凝聚力,避免产生工作分配不均的情况[1]。第三,管理者拥有明确的决策 续的发展前景,赢得更多人的认可。第四,确保各项资金得到有效使用。随着预算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管理人员会尽量避免盲目支出行为,科学安排每笔资金的具体用途,有助于为民众提供更佳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流程,如果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后续工作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预算编制工作而言,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用了不科学的增量与增减方法,导致预算结果与预估数额存在较大的差距,预算编制不能彰显应有的价值。加之较多人员忽视了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医疗业务而忽视了财务预算,通常仅运用较短时间来开展编制工作,导致信息收集过程中缺乏重要的数据信息,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尤其是医疗业务部门与办公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预算编制工作中产生严重的问题,预算编制效率也会持续下降[2]。现今管理人员也缺乏正确的思想观念,没有充分知晓预算编制中的基本内容,也未了解医疗市场的变动现状,导致预算编制不具有指导性的特点。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制定预算编制方案时,仅将历史数据作为最终的参考依据,没有认识到当前收入的重要性,导致预算收入、实际收入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财务人员在进行支出预算时,仅能了解过往的数据执行情况,无法了解最新的数据信息。当年末时,如果财务人员调整数据信息,将造成核算数据缺乏真实性,无法如实展现机构的实际发展现状。
预算执行不完善
即使医院管理者已经认识到预算执行的重要性,改变原有的预算执行模式,然而工作人员缺乏优良的监督措施,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众多问题。预算编制为确定预算指标的重要依据,但是工作人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充分了解当前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导致预算执行结果无法提升预算管理水平[3]。另外,部分人员可能会擅自改变预算目标,在无法彰显预算管理约束性特点的同时,还使后续预算执行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预算执行机构中也缺乏专业性的人员,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如没有增强收入与支出间的关联性,未全面分配每笔资金的具体用途,加之机构缺乏完善的奖惩措施,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持续降低,预算执行流程也将过于形式化。最终,在不完善的预算执行模式下,资金使用效率会不断下降,员工也没有形成成本效益的思想观念,无法全面按照目标方案来开展采购工作,明显缩小了机构的影响力。
预算体系不合理
预算体系是影响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当预算管理体系充满科学性时,能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避免后续预算过程中产生严重的问题。现今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制定完善的预算体系,也没有争取强大的动力支持,导致运营水平在持续下降,工作人员也形成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未将更多精力投入于预算管理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没有了解预算考核中的基本内容,导致预算考核标准缺乏公平性,不符合单位的当前发展现状,随着考核水平的持续下降,预算体系将会变得更为不科学。财务人员也没有运用全局性的思想观念来看待相关预算问题,当得到年度资金时,未全面划分各项资金的用途,使机构产生资金浪费的情况。预算体系影响各部门的经济效益,在常规的预算模式下,既无法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无法将一系列数据紧密联系在一起,严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4]。此外,管理者也没有对预算体系进行全面的跟踪与考核,即使年初制定了绩效考核目标,然而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工作人员可能无法全面落实预算考核中的具体要求。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的措施
强化预算编制水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强化预算编制水平,使编制流程充满完善性,管理者需形成全局性的思想觀念,全面了解预算编制中每一环节的具体情况,并将创新性的思想观念融入预算编制中,有针对性的对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管理人员还应制定完善的预算编制目标,改变原有的预算编制模式,基于当前的财务现状来组织预算编制工作。并了解以往的财务执行水平,妥善处理预算编制中所出现的问题,还应全面对比每种预算编制方案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确保所制定的预算编制方案富有针对性。预算编制人员也应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大与财务人员的沟通力度,以此来制定一系列的年度收支预算方案,使各个部门都能拥有优良的预算管理依据。在此过程中,预算人员需对工资、物资采购等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可使预算编制流程充满有序性,促进单位的进一步发展[5]。医疗卫生机构在制定预算收入编制来源时,需了解具体的收入来源情况,比如:医疗业务收入、公共卫生服务收入、其他收入等,并知晓以往的年度收支情况、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以此来强化预算编制水平。对于医疗支出而言,财务人员应该了解具体医院情况后,随后制定预算编制方案,在确定药品与材料成本计划时,需了解具体的医疗业务工作计划,以此来构建优质高效的预算编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