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1-11-05 00:58陈玉梅李新英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耦合度文旅四川省

陈玉梅 李新英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2021年4月下旬四川省结束了8年的脱贫攻坚战,宣布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 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绝对贫困全部消除,依靠乡村振兴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成为当下发展重点。四川作为旅游大省,2020年实现旅游收入6 50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4.3亿人次,且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因此发展旅游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单一的自然景观旅游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文化旅游悄然兴起,文旅融合发展并不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两个部门深入挖掘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1]。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旅游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途径和平台,并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2]。

关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学术界早已进行研究。厉无畏、王慧敏和孙洁(2007)认为创意旅游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借助文化创意来提升旅游的价值[3]。张海燕和王忠云(2010)构建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机制,并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二者融合过程,提出整合体制观念来整合市场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4]。汪璐和范俊(2012)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山地旅游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耦合系统非连续性的演进机理进行分析,为实现二者良性耦合发展提供新思路[5]。林香玉(2014)用投入产出表法对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程度进行测评分析,并且深入分析阻碍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因素[6]。郭志敏(2014)从新增长理论的角度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探索,认为推动二者有机融合可以促进地区文化、经济的全面发展[7]。范红艳和薛宝琪(2016)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河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二者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但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整体较低[8]。李勇军和王庆生(2016)认为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休闲体验和技术途径实现融合,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9]。何惠芳(2021)认为“十四五”时期武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要深入向内挖掘底蕴向外转型升级来实现高质量发展[10]。现有学者关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本文通过构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来分析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省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基础。

1 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分析

现代产业发展重要的现象之一是产业融合,由于产业的相似性或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边界拓展使得产业间具备融合的条件,二者之间通过交流和互动逐渐融合[11]。旅游产业是指随着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拓展,各要素相互交织形成包括食、住、行、游、购、娱一体的产业链。文化产业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以产生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用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虽然有着清晰的技术、运作和市场边界,但旅游产业中通过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来吸引消费者的企业,本质上属于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中那些开发产品供消费者观赏、娱乐和购买的企业在无形中发挥着旅游的作用,两个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带来产业边界的扩张,这种产业间相互影响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力度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作为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具备产业融合的基础和条件,两个产业之间的要素不断渗透、交互影响和重新整合,突破产业的原有边界,通过融合发展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从单一和低层次向多样和高层次转变,单纯的欣赏景观、放松身心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人们更加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增加知识、体验生活,这些都需要旅游产业注入文化性才能实现[12]。四川省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融合发展优势。四川省作为旅游大省,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省内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是全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份。与此同时,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省内有成都、乐山、宜宾和都江堰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4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由于多民族聚居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省内还拥有众多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四川省目前已开发了一些文旅融合的产品,如三星堆遗址、都江堰水利工程、峨眉山—乐山大佛,文旅融合发展既为文化资源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途径和渠道,借助旅游产业的市场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更大的平台,也为旅游资源赋予了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产品的层次,借助文化附加值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导向下,通过拆分内部资源重新组合来优化各自的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产业之间的交叉部分又会形成新的业态,并且技术进步拓展了两个产业的边界,可以通过整合二者之间的共同发展条件扩大产业重合部分,促进产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融合发展。

2 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

2.1 研究方法

耦合协调模型用于分析事物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分为耦合和协调两部分,耦合度一般指双方或多方的相互作用影响,并表征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程度的强弱但不考虑利弊;协调度是计算在相互作用关系中良性耦合的程度,它可以反映协调状况的好坏,表征研究对象之间是在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制约。该模型中需要计算3个指标值,分别为耦合度C值,协调指数T值,耦合协调度D值,并且最终结合耦合协调度D值和协调等级划分标准,得出各项的耦合协调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Cn={(U1,U2,…,Um)/∏(Ui+Uj)}1/n

(1)

式中U1和U2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综合得分,采用客观赋权的熵值法来计算二者的综合得分。本文的耦合度模型只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两个系统,因此n=2,为了便于计算,得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如下:

(2)

式中C为耦合度,用来反映系统之间耦合作用强度,取值范围为[0,1],耦合强度通常划分为极低耦合、轻度耦合、中度耦合、良性耦合和高度耦合5个等级。耦合度越大说明系统之间耦合作用越强,但该值并不能说明系统之间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因此还需引入耦合协调模型,用来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如下所示:

T=αU1+βU2

(3)

式中,D为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T为系统之间协调效应综合评价指数,其中α和β为待定系数,分别表示各系统发展水平的权重,取值大小取决于该系统在耦合协调作用中的重要程度,且二者之和为1。

2.2 指标体系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单一指标难以反映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因此本文采取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分析。关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至今未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在参考范红艳和薛宝琪(2016)以及刘安乐、杨承玥和明庆忠等(2020)的基础上,考虑到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在旅游和文化两个系统上各自选取8个指标,构建包括16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客观赋权的熵值法计算得出。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选取四川省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9)》《中国文化和旅游统计年鉴》。

表1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处理结果

利用Excel 2016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得分,U1是旅游产业的综合评价得分,U2是文化产业的综合评价得分。根据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计算步骤,取α=β=0.5,计算得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耦合度、协调指数、耦合协调度以及耦合协调等级,并进行等级划分,见表2。

表2 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综合评价得分和耦合协调发展

根据表2中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绘制出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性演变图,如图1。

图1 2010—2019年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性演变图

3.2 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分析

从表2综合得分来看,四川省旅游产业在2010—2019年综合得分呈递增态势,与此同时,除了2018年文化产业综合得分略有下降,总体上也是上升趋势,但目前二者的综合得分均不高,表明四川省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仍处于低水平。在2010、2018和2019年U1>U2,表明在这些年份里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高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大于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在其余年份中U1

从图1可以看出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度从2010年直线上升到2011年开始便趋于平缓,仅有轻微波动。又由表2可知,2010年二者的耦合度为0.482 4处于中度耦合状态,这主要是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但从2011年开始耦合度均大于0.9处于高度耦合状态,这与四川省政府历来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分不开,不论是2011年颁布的《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还是2017年的《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都旨在打造四川省旅游强省的名片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总体来看,四川省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高度耦合的关系,二者的发展状况密切在很大程度上彼此影响,具备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从表2来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度数值从2010年的0.063 3到2019年的0.436 8始终小于0.5,在2010—2019年二者的协调发展状况一直处于失调状态,经历了极度失调、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五个阶段。2010年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显著落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处于极度失调状态;2011年国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状态开始改善,由极度失调变为严重失调。2012年《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和《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实施构建了四川省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和安全通畅的立体交通体系,交通通达性对于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铁路等交通枢纽通达性水平的大幅提升为游客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从而增加旅游目的地游客到访率,也为文化产业产品的输出提供便捷渠道[13]。伴随着交通体系的完善,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状况在改善,由严重失调开始转为中度失调。2015年四川省政府批复同意《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搭建集文体休闲、旅游度假、特色农业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乡镇,随着四川省文旅融合进一步发展,失调程度在逐渐减弱,在2015年二者协调发展状态由中度失调转为轻度失调。2019年四川省政府制定《四川省旅游景区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办法》,积极破除文旅产品管理壁垒,整合当地文旅资源,助力文旅产品的高质量供给和业态创新。在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各种措施下,2019年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状态达到濒临失调状态,较之前的极度失调状态变化显著。从图1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递增趋势,意味着虽然四川省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到目前为止仍是失调,但这种失调状态是在逐渐改善的,失调程度在逐渐降低。

4 结论及对策建议

4.1 结论

采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分析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在大多数年份旅游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文化产业,无法完全满足文旅融合发展的需要。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耦合度用来反映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四川省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除了2010年二者处于中度耦合状态,2011—2019年二者始终处于高度耦合状态,表明四川省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互相影响,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3)耦合度难以表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平衡性,利用耦合协调度来分析双方协同发展状况。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10年处于极度失调状态,2011年转为严重失调状态,2012—2014年进入中度失调状态,2015—2018年发展为轻度失调状态,2019年达到濒临失调状态,在整个样本时期内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直处于失调状态,但这种失调程度在逐渐降低,二者的协同发展状况在不断改善。

4.2 对策建议

第一,政府要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行业壁垒导致两大产业出现沟通不顺畅的难题,造成行政管理方面的复杂冗余,办事效率不高,四川省政府要积极建立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为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对于文化演艺、会展、文博等领域从政策上要给予重视,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进行结合互动,开发更多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14];其次,对于积极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产品的企业,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扶持,如税收优惠、直接的资金补贴以及贷款融资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盘活资金做大做强;再次,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新型复合型人才,政府要加大对文旅融合发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相关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专业人才来川就业创业,为文旅融合发展组建完善的人才队伍。

第二,企业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文旅融合发展。相关企业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将创新驱动作为主要动力,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文旅融合的战略支撑。创新规划引领机制,坚持以全域旅游为龙头,在实施旅游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保规划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融入其中,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15]。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充分把握“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升级。借助先进技术,将文化产业中的创新创意通过科技展现出来,打造一批具有标识性的四川旅游产品,吸引各地消费者前来。同时对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现有资源可以利用技术进行整合,通过产业融合开发出新的标志性景观和特色文旅产品。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开发四川乡村地区特色旅游资源,依托各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将文化与创意结合开发新的旅游业态,利用文旅产业的发展实现富民增收,帮助居民就地就近就业,使乡村地区能依靠现有资源实现经济发展。

第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对旅游市场与文化市场的研究,把握当下的市场需求,通过研究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喜好需求和文化背景等,合理制定文旅产品开发的市场定位,将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在营销推广方面,采取政府与企业联合营销的方式,通过节庆会展、广告宣传、主题推介等传统营销方式与微博、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新型营销方式的结合,加强对旅游和文化品牌的宣传。当前四川要着力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和竞争力强的地域品牌,高位推进四川文旅产业的国际化布局,主动融合“一带一路”,将丝路元素与四川元素对接,提高巴蜀文化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耦合度文旅四川省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