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志的特色与创新之作
——评扬州市《文昌花园社区志》

2021-11-05 06:02杨杏芝
江苏地方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主线文昌花园

◎杨杏芝

(扬州市广陵区地方志办公室,江苏扬州 225002)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城市社区志是国家规划的省市县三级综合志书以外的新志种,编修社区志,对于社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参考意义。

2021年6月,由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广陵书社出版的《文昌花园社区志》(简称《文昌志》),是扬州市编纂出版的第一部城市社区志。该志主体14章,86万字,记述了一个扬州城市大型拆迁安置社区20年的发展史、奋斗史、创业史和成就史,彰显社区治理创建者、劳动者、管理者的奉献精神,总结了社区工作接地气、贴实际、可复制的鲜活经验,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城市社区志,不但可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也为如何编好社区志进行了探索。

一、内容记述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和地情特色

该志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有四点。

第一,记述了扬州市最大的一个拆迁安置区。文昌花园社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000多人。这个安置区是扬州市城市化进程中最早兴建的小区之一,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体现了农民向城市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的发展趋势。该拆迁安置区集中安置了4200多户拆迁家庭,小区面对的是失地农民多、失业人员多、残疾人多、困难户多难以管理的“四多”情况。经过治理后变为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民族法治社区建设示范区。可以说是走在全国社区管理前列的社区之一。拆迁安置彰显了文昌花园社区的时代特色和地情特色,也彰显了它与一般社区不同的个性。

第二,记述了在全国有影响的“两名”社区。名社区、名人名事是这部志书的记述主体。首先是名社区,该志“概述”写到,文昌花园社区自建立以来,先后获得全国荣誉称号5项,获得省级荣誉称号2项。在全志记述中,充分展示了这些荣誉获得背后的艰辛和感人事迹,以及社区居民为此所做出的付出和奉献。其次是名人名事。该社区以郑翔为首形成了一个名人群体,各种类型的名人都有。仅郑翔获得的全国荣誉就有全国党务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6项,省级2项,还被选为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代表。《文昌志》记述的内容,充分展示了名社区、名人的奋斗史和他们的付出史,彰显了在创造社区辉煌业绩中,人的因素第一的唯物主义史观,再次证明了有什么样的人就可以做出什么样的事的真理。

文昌花苑社区居民在第十一届江苏书展上表演

第三,记述了文昌花园社区独特的治理模式。这个治理模式体现在“郑翔工作法”中。这个工作法的灵魂就是“四共”,即共建、共管、共享、共识。“共建”,是指把社区境内的一切单位、一切人员组织起来,行动起来,最大限度的利用社区境内可以利用的资源,共同参与,建设美丽家园;“共管”,是指社区境内单位和人员,都关心社区管理,人人参与管理。社区孕育发展的各种类型社会组织,为社区内所有人员提供了参与服务的平台,提供了志愿服务平台,让每个人尽智尽力尽才,从服务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体现人的价值。共管体现了社区成员单位、每个社区人,都有参与管理的权力、义务、责任和机会;“共享”,是指社区共建共管的成果,由参与的单位和个人共享,社区的一切服务都是为民、惠民的举措,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共识”,是指社区居民和驻地单位,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就是“老百姓说好才是真好”的判断标准。这不仅是社区管理者的承诺,也是社区居民和驻地单位对社区管理者价值检验衡量的尺子。《文昌志》记述的郑翔工作法,充分体现了这“四共”的理念和精神。这“四共”的理念和精神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社区治理和建设的要求,它体现了习总书记对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理念与战略举措。

第四,突出记述了在社区工作中党建引领这一成功的范本。《文昌志》记述内容,除了全志各章体现党的领导和引领作用外,还单设一章“社区党建”,专记党建引领的做法和作用。这符合社区地情特色,符合时代特色。这一章记述了党委工作“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员先进力量、坚持民主体验地位、坚持服务根本宗旨、坚持各项文明建设主线,发挥党建工作核心作用。记述了党委实施“三联”举措,开展“三带”活动,建立社区大党委,构建共驻党建、共治共享区域化党建新格局。这样的创新举措很多,在党建工作中,处处充满创新,事事显示创新,创新成了党建工作的灵魂,党建工作的活力和生命力,也由创新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一个街道社区工作时,强调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他指出: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把基层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文昌花园社区建立的大党委,把党组织延伸到驻地单位,在文昌花园党委下所建立的各个类型特色党支部、专业党支部,更把党的力量、党的触角延伸到方方面面,一个不漏地将党员组织起来,作用发挥出来,这正符合习总书记所提到的要求。这是一个非常明显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特色。

二、体例编排上的特色和创新意义

1.“三新观念”的引领

“三新”即指新志种、新地情、新模式。

社区志编写是方志编修延伸而出现的一个新志种。社区志框架结构如何设计,这是一个新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文昌花园社区地情不仅与区情、乡情、镇情和街道地情有所不同,而且也和一般社区地情有所区别。编纂《文昌志》,记载的是一种新的地情。方志的体例形式是为记载地情服务的。既然文昌花园社区的地情有所特殊,那么,编纂《文昌志》所采用的体例形式,也必然与一般志书和一般社区志所采用的体例形式有所区别。

《文昌志》的编者,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和考虑,以“三新”观念为引领,谋篇布局,设计出新的框架。

2.“三定”原则的模式

《文昌志》的志体形式,基本上是一种通志、地域志、综合志,但也不完全照通志、综合志的要求做,而是在综合志要求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变通,这是从文昌花园社区地情实际出发灵活运用的。

传统综合志,遵循一般的分类原则,在正文内容第一个层次上,往往分为自然部类、基础设施部类、政治部类、经济部类、文化部类、社会部类、人物部类七个板块。区志、乡镇街道志基本上是按这七大板块分类的。但社区是城市区最基层的社会单位,区和街道境域有的事物,在社区境域不一定有;而在区和街道不显眼的事物,或地位一般的事物,在社区则有份量,有的还存在大量的突出事务。比如社区治理、为民服务就是如此。在文昌花园社区,还有独特的事物,如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各种社会组织、在全国获得的荣誉和影响,一般的社区少有,或者不如文昌花园社区那么突出。

《文昌志》的结构在志体部分设为14章。第一章社区概览,包含了自然部类和基础设施部类的相关事物,将这两大类内容整合为一章,这是基于社区特殊地情考虑的。第二章社区党建、第四章群团·社会组织、第十章精神文明建设,这3章基本上可以归为政治部类。第三章社区治理、第五章郑翔工作法、第六章平安社区、第七章环境建设、第八章民生保障、第九章养老·助残,这6章基本是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的内容,可以归为社区治理新板块,也可称为社区治理新部类。第十一章文教体卫、第十二章疫情防控、第十三章艺文·书画,这3章可以归为文化部类。第十四章为人物部类。

基于以上归类,该志的主体结构分为自然、政治、社区治理、文化、人物五大部类。这样少了一个基础设施部类,少了一个经济部类,还少了一个社会生活部类,新设了一个社区治理部类。这样的结构设计和安排,基本上符合文昌花园社区地情特点和实际情况,是从实际出发的。应该说是合理的。比如未设经济板块,是因为在社区地情中,经济的内容很少,自身独立的经济甚至没有,很难单独设章记述。又比如基础设施事物,在社区地情中也不突出,在该志记述内容里不是主要的,所以与自然部类合并,不单独设立。

这样的结构,特色亮点更为集中,更为突出,更符合地情实际。

在社区党建中,充分展示了社区组织体系发育完备,从党组织到群团到其他组织,都很健全,形式多样,各自发挥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共同建设美好社区。

在社区治理中,记述的事物内容广,份量重,主体突出。有创新和引领性,具有独特性。在党组织引领之下,社区治理体系健全,上下层次职权功能分明,方方面面管理到位。郑翔工作法更是独一无二,获得众多高级别荣誉,显示社区治理的效果和成功性。

在社区服务中,所列纲目很细、很实、很全、很到位,也很有特色。充分体现文昌花园社区是宜居之地、颐养之地、安全之地,是一块福地。

文化这一块,内容广,形式多,活力强,参与的人也广,体现了文昌人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风貌,体现了文昌居民不一样的亮点和风采。

归结起来,《文昌志》不完全是传统的综合性志书的体式,也不是专题特色志的体式,而是二者融合兼有,是一个由新时代决定新地情、新地情决定志书记述的新内容、新内容决定编纂的新形式(三定),是不拘一格而具独创性的新的志体模式。这种“三定”的文昌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模式。

3.三条主线的安排

《文昌志》的整体性、贯通性较强,全志内容围绕三条主线贯通和安排。

第一条是时代主线。该志记述的起点,上限从2000年6月开始,下限到2020年6月,共20年时间。从大背景看,处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期。该志对这20年的记述,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中间没有断线。该志在记述时限之内,沿着时代的发展、地情的变化这条主线,记述事物发展变化,时代感很强,时代气息很浓。该志就像一部大戏,启幕从2000年拆迁安置开始,中间的演出是郑翔工作法,所展示的是为民、靠民、惠民、乐民的精彩内容,落幕更为精彩,是在郑翔带领下2020年抗疫的伟大壮举,展示社区人的英雄气概。主题是服务为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好”的承诺。这部大戏威武雄壮、荡气回肠,主人公是郑翔带领的管理团队,在这个团队的带动下,社区全体人员书写了壮丽的诗篇和辉煌的历史。

第二条是人物主线。郑翔是主要的代表人物,她的工作和活动贯串全志,成为一条主线,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是她工作活动的灵魂和精神所在。由于她也因为她,把整个戏贯通起来,从头演到尾,给人以启悟和激励。

第三条是执政为民理念的主线。从社区一开始,从志书一开始,这条主线就已开始。新时代城市发展,出现了城市化和城市整治改造。出现两大现象:一是城市向农村扩展,原来的城郊农村,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住地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成了失地农民,拆迁的农民需要安置。再一个是在城市建设整治中,棚户区要改造,被拆迁的棚户居民要安置。党和政府面临如此重大民生问题,如何解决,以什么态度处置,这是对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考验。当时的市委、市政府,从执政为民出发,决策新建安置拆迁居民和农民的经济适用房,并且提出“三高”的建设要求,即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质量管理,而且市领导亲自过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文昌花园拆迁安置住宅区就应运而生。安置小区建好后,要达到高质量的管理,就要有高质量的管理者来担当此任,这样就挑选郑翔以其为首组建了一支管理队伍,这个管理团队在初心使命的指引下,在管理实践中,创造了郑翔工作法,提高了管理水平,创造了不平凡的管理业绩,获得一个又一个荣誉。这条主线体现了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

可见,文昌花园社区的管理成功,是在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指引下,实践这一理念而取得的硕果。《文昌志》的记述,围绕这条主线,也充分体现了这条主线。

三、《文昌志》存在的不足

一是境域历史文化的缺位。传统综合志,记述内容是一方之全史。一方是指修志主体单位管辖的一方,记述这一方地域上的历史与现状。根据这一原则,文昌花园社区修志,所记述的内容不应该只是记文昌花园社区建立以后的人和事,还应有在社区建立前境域的历史和文化。城市社区志可以详今明古,但不可以不记过去的历史文化,割断古今的联系。社区建立以后的新文化和建立前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是贯通社区古今的文脉和人脉,应当用文化这一主线,来贯通文昌花园社区的古今,这样这部志书才有历史的厚度和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文昌志》存在地域历史文化缺位的问题,其实本可以通过“概述”适当补充这方面的内容弥补这一缺陷。文昌花园名称本身就有这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文昌花园辖域,在文昌花园社区建立前的历史,就受水域文化和古城文化影响,从长江河口到沙地成陆,从曲江到现在的长江、古运河、大运河,从曲江遗址、人们观潮到今天的路、公园、街道和社区文昌花园命名,无不联系着古文化、水文化和古城文化。

二是“概述”缺乏主题主线贯通。只是列举了12个方面的工作事项,形成了一个拼盘,各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看不出是什么主题和主线将它们统起来的,显得分散、不集中、碎片化。

猜你喜欢
主线文昌花园
文昌发射场暮色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数字主线
深空探测,未来将在这里启航——走进文昌航天发射中心
通性通法:我们的常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