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宏达
(江苏苏州 215000)
一
折扇始见于中国的记载是在宋代,很多信息似乎都指向由域外的日本、朝鲜传来,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折扇是中国本土形成的扇子款式。江苏常州出土的宋代漆盒上,有庭院中侍女执折扇而立的画面,说明此时折扇已深入人们的生活。苏州地区存世的折扇实物最早是明代的,有竹骨书画扇面者,也有泥金髹漆以作装饰者。从文献来看,折扇作为一种器物,当时的人们注重坚实好用,明代中晚期苏州昆山人张大复(约1554—1630)《梅花草堂笔谈》卷十三载:“扇推李昭、马勋、刘玉台,我皆识之,信名下无虚士。”又卷十四载:“李昭者,为数骨,坚厚,无洼窿,挥之纯然。”由此可见当时风尚。江南地区明代墓葬所出土的折扇有以金箔或洒或贴,形成图案,俗称“块金扇”,其中,1966年12月,在虎丘新庄发现了王锡爵夫妇合葬墓,所出土的两件圆头漆竹骨黑纸块金扇,品相完整,黑纸洒金底上有规律地分布块金图案,颇具装饰美感,这种工艺可能受日本工艺美术中喜好使用金漆金箔的影响。争论折扇到底是域外传来还是本土形成的意义不大,因为中国各地的折扇和日本、朝鲜的折扇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之中已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日本京扇子以图案装饰为主流,扇面多粘贴于扇骨上,不宜拆换。朝鲜折扇则成为其传统服饰、舞蹈的必备道具,是其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中国的广作折扇,讲究材质华贵,有象牙玳瑁之类,扇骨有拉花、雕刻等工艺,绘画繁琐艳丽迎合西方消费市场,其风格与制作方法后来直接影响了苏州檀香扇。杭州折扇,多以黑纸为面,或雕镂金银箔贴为装饰,或用金汁书画,扇骨多而细密,材质从象牙到竹木,品类繁多。做工精细者在清代时已成为高端旅游纪念品,富贵之家西湖览胜或灵隐进香之余,必购杭扇作为馈赠亲友之礼物。至于苏州折扇,则走了一条文人书画雅扇的道路。
二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卷七第四十五条载:“姑苏最重书画扇,其骨以白竹、棕竹、乌木、紫白檀、湘妃、眉绿等为之,间有用牙办玳瑁者,有员(圆)头、直根、绦环、结子、板板花诸式,素面金面,购求名笔图写,佳者价绝高。”《长物志》成书于1621年,已是晚明,文中所录材质、造型、扇面类别、书画创作等方面的信息足以说明当时苏扇发展已成规模,藏玩雅扇已成风尚。苏扇之“雅”包括扇型、扇面、书画、雕刻等方面。折扇的本土化过程也可看作是苏扇技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明代,由于江南经济文化发展,苏州地区的制扇名家逐渐凸显,在一些当时文人的笔记中,对这些制扇艺人的描述有点像现在人眼中的明星与网红,在这些手艺人的身边,从来不乏追捧者。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载:“近年则有沈少楼、柳玉台,价遂至一金,而蒋苏台同时,尤称绝技,一柄至值三四金,冶儿争购,如大骨董,然亦是扇妖也。”从笔记文字间流露出记录者对名家制扇价格之高的惊叹。从货币购买力的角度推算,《明史·食货二》“银一两,二石”。明代一石米大约为今天190斤左右,两石米将近380斤,以现在普通米价来推算,一两银子大约700元左右,三四两银子买一把扇子,也就是说,两三千元一把。在今天苏州市面上,两三千元一把的素骨子也是相当高级的了,这里所说的扇子价值还只是素骨白扇。文人雅士能在笔记中反复谈及折扇,可见当时文人对其关注的程度,此外,我们现在也能从当时文人的只言片语中还原他们对扇工的影响,因为毕竟他们是雅扇的主要消费者,或者说是消费指导者、风尚引领者。
至于扇骨造型的流变,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再到审美层次分化的过程。从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来看,早期折扇扇头造型比较单一,比较常见的有方头、尖根、圆头等,这些造型的产生应该是自然形成的过程,无非是由于制作简便以及抓握舒适,例如天津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明代濮仲谦所刻扇骨就是圆头和方头各一。随着工艺的发展,苏州当地形成了一些著名工匠,他们又有各自擅长的扇型,例如汪砢玉《珊瑚网》卷四十六载“李昭惯作瓜子十三骨”。陈贞慧《秋园杂佩》载“宣弘间,扇名于时者,尖根为李昭,马勋为单根圆头”。一直到清代中期,苏州折扇造型变化不大。在这个发展阶段,扇子制作已有精粗之分,在苏州制扇行业当中形成市货与行货的区别,行货是指一般商品,贩夫走卒之用器,而市货则是高级产品,我们讲的文人雅扇都在市货之列。
清末民初,由于藏扇玩扇的风气日盛,扇头造型日益丰富,从1963年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编纂的《苏州工艺美术》一书中可查找到当时整理的扇头造型图谱,著录扇子头型60种,其中明代款式不过13种,可想而知,很多扇子头型是清代以后逐渐创制的,这个时期少有扇工留名于世,但是有的扇庄却久负盛名,或许与当时折扇行业产业化有关,当时苏州著名的扇庄有“九华堂”“杨政记”“杨永记”等。1949年后这些扇庄以及各作坊合并为苏州折扇社,后改为地方国营苏州折扇厂,再后又与檀香扇厂合并,直到1972年前后独立为苏州扇厂,厂址在苏州桃花坞廖家巷。由于当时社会风尚的转变,工艺美术生产讲究为人民大众服务,苏州折扇扇骨制作倾向结实耐用,而那些华美精工的产品主要作为展品或外贸创汇产品。其中,以杨春来为代表的一些制扇名师在扇厂的设计室成立后,继承传统造型同时开发一批新款,丰富了苏扇造型。与以往不同的是,新款扇带有主动创造的成分,这也是合作化、企业化之后形成的新现象。但由于社会需求量和消费水平的原因,这批精品存世量不多。
怡园画社第三次雅集时顾若波、刘临川合作的折扇
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州扇厂实行技术输出,帮助浙江安吉的折扇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导致了八九十年代折扇生产基地的转移,大量普通产品的订单由浙江安吉的工厂、作坊获得,而苏州扇厂业务受到很大冲击,于90年代末彻底关停。扇厂的解散导致一些手艺高超的制扇艺人流入社会,其中包括徐义林父子和王健、曹小弟等人。经过市场的洗礼,他们不再以量产为目标,反而潜心研究、精心制作,成长为当代苏州的制扇大师。徐义林在苏扇萧条冷落的时代,坚守行业,依托扎实的基本功,继承苏州扇厂传统产品;曹小弟制扇,法度精准不差毫厘,可谓手下如有神;王健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技术全面,多年来潜心收集、观察存世古代折扇,从扇骨备料、造型、打磨,到扇面开料、配方、洒金泥金装饰样样精通。更重要的是他走出了扇形创作的关键一步,扇子的造型在他手中已然成为造型艺术的创作语言,当代设计思维与传统技艺有了完美的交融。2006年王健的第一部苏扇作品集《听扇》问世,当代苏扇造型以作品集的形式展示于人,这还是第一次。之后,王健几乎每隔一两年都有新作展览,在201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如是清凉》中,可以看到他的扇形已经到了主题创作的阶段,触目所及或心有感悟都可变成扇形创作的主题。书中《玉琮》一扇,头形源自古玉礼器,扇子开合之间,头形旋转渐变,有如现代立体雕塑。另有《洞天》一件,湘妃大边,乌木芯,十一单圆头式,扇骨厚实,貌似无奇,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扇头合起时底部有数个小洞,小洞内部又各自相通,其中深意不啻园林叠石,别有洞天。总之,扇形创作艺术化是苏扇发展传承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三
明代以来,在扇面上创作书画,在扇骨上施以雕刻,逐渐成为一种风尚,艺术家乐此不疲。明代书法家祝枝山谈及扇面书法时就说如同美女在瓦砾上跳舞,言辞间稍稍流露出畏难情绪。当然,这点创作难度丝毫没有阻挡苏州艺术家们在扇面上抒发创作热情,正如《长物志》中所说,此乃苏州人事。《上海博物馆藏明清折扇书画集》中收入馆藏扇面150幅,居然有60幅是苏州籍书画家的作品,若只统计明代作品的话,则苏州作者占三分之二,苏州无愧是明代吴门画派的中心,同时也是文人书画雅扇的流行中心。这种用扇藏扇的风尚极大地刺激了苏州地区扇面制作行业的发展,从出土的明代折扇和传世的扇面来看,扇面可分为两种:一是不作书画的装饰扇面,例如前文所说的明代块金扇;二是留给书画家创作的书画扇面。但是明代泥金扇面上也有先做暗花纹理,然后书画者,此种做法今已失传。苏州扇面宜书宜画,这个“宜”字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着墨色,不像有些扇面如涂油蜡难以落墨;二是不渗透,无论积水积墨画法,水墨淋漓丝毫不影响扇面的另一面,这样正反面互不干扰,是书画家的首选;三是不怕折叠,扇面纸质涂有胶矾,比一般生宣纸脆,穿在扇骨上,必然反复开合折叠,折缝处极易开裂破碎,传统苏州扇面在做工和胶矾配方上有独到的技巧,堪称秘诀,能顺利地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加装饰,如洒金、泥金、染色、开窗等,目前,苏州书画扇面生产制作依然能延续传统书画扇面的品质,生产者主要有李延宝、王健、徐家东数家。其中,王健对恢复明代以来失传的装饰扇面工艺颇有心得,成功复制了刻金、鱼鳞等做法,并以此为依托翻新花样,在他的作品集中,我们也能看到与各式扇骨相配的自制扇面,无论配色及金银箔装饰,都能与扇骨交相辉映。
徐绍青等人合作的格景扇面
有了扇骨和扇面为基础,书画家就可大显身手,粉墨登场。名家书画在明清两代的苏州,是相当商品化的,无论职业书画家还是乡绅名士,都可以在笺扇庄置润格,鬻书卖画。有些人是关乎生计,有些是自娱自乐。那些用扇者、玩扇者、藏扇者,一扇在手,也难免有炫耀攀比的心理,一如当下名媛的包包、富豪的手表,可以每天一换,整个夏天不重复。对于扇面书画的标准先是书画品质,再论作者是否有功名,然后收集翰林扇、状元扇等,巧立名目,不一而足。而文人艺术家圈子里又多合作扇,不仅是正面书法与反面绘画相配,还包括一个画面由多位画家合作完成,每人创作其中一部分,往往在题款中会记录是某次雅集、何人共作。笔者所见有怡园画社第三次雅集时,怡园诸子合作的两件作品,一为团扇,一为折扇。其中折扇由顾若波、刘临川两位画家合作,由画社盟主吴大澂题字,背面书法为汪鸣銮所作,上款荩卿不知何人,但此类作品应该不是置润索求,而是朋友之间互相赠答,扇主轻摇此扇时,无异于亮出自己的朋友圈。另外还有将一张扇面分为若干格,称为格景扇。少则每面两三格,多则四、六、八格不等。书画相间隔,一格画一格字,每格书画作者不同或同一作者每格字体不同、绘画内容不同。打开扇子,如同参观袖珍书画展。格景扇尤为讲究作者档次相当,风格协调。扇主凑齐一张格景扇面不亚于完成一个策展项目。古吴轩出版社曾经出版《民间藏扇集》,内收一张十六档的扇面居然作十六格景,书画陆续作于1951—1952年,遍集当时苏州书画名家,计有顾公硕、张星阶、林伯希、孙小匏、吴砚士、亢公奭、柳君然、刘叔华等,蔚为大观。笔者另见同一扇,凑齐同科四鼎甲书法者,每面两格景,诸如此类可谓尽好事者之能事。
苏州用扇藏扇之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尚有余绪,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90年代始有复苏。近十几年来,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无论创作者、收藏者,都可以找到新的平台,或展示或搜寻,先有各类文玩网站,后有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现在又有直播带货、抖音视频等,各抒己见,各取所需,怀袖雅物苏州折扇通过网络走近爱好者身边。市场需求导致从业者渐增,苏州城北自桃花坞至平江路,尤其是西北街一带扇庄林立,苏扇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