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山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江苏兴化 225700)
韩国钧(1857—1942),字紫石,晚号止叟。江苏海安县(市)海安镇人。清光绪五年(1879)中举,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曾任吉林省民政使。辛亥革命后,先后两次就任江苏省省长及其他要职。韩国钧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名列2015年8月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清代嘉庆、道光时期,兴化东城外家舒巷,有赵、魏两姓名医先后定居,后来发展为名闻遐迩的“兴化医派”。
赵海仙是“兴化医派”代表。今天的兴化市中医博物馆,就是晚清时赵海仙居住行医问诊之所,兴化人称之为“赵海仙洋楼”。韩国钧与赵海仙结缘,与此楼有关,也与“状元实业家”张謇有关。
1894年,也就是甲午年,慈禧六十寿辰特设了恩科会试。张謇高中状元。还乡途中,张謇忽然心口疼,多名医生均无良策。张謇久闻兴化赵海仙之名,于是登门求治。赵海仙细问之后,一脸忧愁:“阁下此疾,无药可治,速回,早作料理。”张謇惊惧万分,匆忙南行,到了通州,心痛就好了。到了家中,更是神清气爽,不免讥笑赵海仙徒有虚名。这时,随从奉上一封信,是赵海仙预先写好的,拆开一看,大意是“阁下高中,心花怒放,因至心痛。余危言耸听,使阁下愁惧,胜药百倍”。张謇恍然大悟,不禁赞叹“真名医也!”
国民政府褒扬韩国钧令
韩国钧知道赵海仙以“忧胜喜”痊南通张謇“欢喜过度”的“心痛之疾”一事后,特意来到兴化赵海仙洋楼。他与赵海仙交谈,请其为自己诊治“宿疾”。此后,韩国钧与赵海仙一直保持联系。1904年,赵海仙去世,韩国钧特作《奉题赵海仙先生遗像》。其题为:
古之和缓,其医若神。汉唐以来,代有传人。君坐清季,特以医名。学不泥古,炳然有声。奉诏不起,是称征君。音徽未远,遗书仅存。虽无老成,尚有典型。
韩国钧的这首四言诗,从古代中医治病讲究缓和写起,到汉、唐“代有传人”,再到清末的传人,这是赞扬赵海仙堪称一代名医。接着赞扬他“学不泥古”,即融会贯通,有所创新,声誉鹊起。接着写1898年慈禧太后患病,两江总督刘坤一荐举赵海仙,赵海仙因身体不适,没有应召赴京一事。此事民国《兴化县续志》有记载,韩国钧以此赞赵海仙的影响之大。
韩国钧不仅饱含深情,赞扬赵海仙,对兴化的另一位名医魏荫塘也很赞赏。
魏荫塘创办“鹤山堂”药店,成为享誉一方的名牌老字号。1920年,魏荫塘被推举为兴化医学公会副会长。韩国钧任江苏省省长时,曾到兴化请60岁魏荫塘治疗自己的老毛病。南京不缺名医,韩国钧却问医魏宅,请魏荫塘治病,使得魏荫塘声誉益盛,他的“鹤山堂”更加生意兴隆,开始选新址,建新店。新建的药店是一座坐南朝北的楼房建筑,楼下为三大间敞开式门面,店内陈设古雅。韩国钧亲笔为之题匾。
韩国钧与兴化名医赵海仙、魏荫塘的交往,无疑是一段令人称道的佳话。
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3月20日海安沦陷,韩国钧带着家人避居兴化板。他发出了“家在哪里,国在何方”的仰天长叹,另一方面,他为“朱(德)毛(泽东)与晋北一带多所助力”而感动,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欢欣鼓舞。当他欣闻陈毅亲赴苏北联合二李(李明扬、李长江)一致抗日等消息,感慨地说“新四军和国民党不一样”“新四军有希望”。并即兴赠战友一联“忍看江河千里赤,微闻国论一时新”。[1]
避居兴化期间,韩国钧一直关注时局的发展。日军退出海安后,他回到老宅,后来又数次前往兴化。
《东台茅山志》的作者袁承业,早年是同盟会会员,曾任民国东台县督学,与韩国钧情谊深厚。1938年,韩国钧到兴化茅山与李明扬商谈抗日事宜。此时,袁承业已经去世整整10年,韩国钧仍然没有忘怀这位老朋友。走进茅山古寺,想起袁承业,回忆起两人交往的日子,韩国钧满怀深情,写下《登茅山古寺忆伯勤弟》:
茅山偷闲访仙观,情系故人抚佳篇。
造化神笔览胜境,联珠妙语溢玉盘。
境文交辉灵如昨,恍见吾弟实依然。
谁道伊人乘鹤去,挚友执手晤茅山。
1940年春,随着江南沦陷,江淮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两淮税警总团团长陈泰运率税警团暂驻兴化茅山景德寺。1941年2月,李明扬将军带领部队转移到兴化茅山地区,将“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也移至景德寺。同年4月,韩国钧为避日军,从海安又一次来到兴化。兴化古称“昭阳”“楚水”。韩国钧来到茅山景德禅寺,登上藏经楼,感慨抗日形势的复杂,忧虑同室操戈,写下七律诗一首:
离乡避乱登山楼,敌践河山实可忧。
默默蒋圌江畔泣,滔滔淮海水咽流。
联盟抗日堪称范,分道扬镳自掘丘。
同室操戈仇者快,昭阳拟赴嘱回头。
诗中,韩国钧呼吁韩德勤等国民党顽固派势力要以抗日大局为重,停止党争,联合新四军一致对外。
1931年夏,苏北里下河地区遭受罕见的洪涝灾害。7月下旬,宝应县降雨593.5毫米,房屋大片倒塌,田庐淹没不计其数。7月24日,扬州淫雨为灾,城内街市全成泽国,汽车交通全停,天宁门水关城墙倒塌。“兴化县城南门成为‘南水关’,居民进出城撑舟代步。”[2]高邮为保本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车逻坝、南关坝及新坝三坝齐开,兴化乃‘锅底之洼’,一时全境陆沉,荡然汪洋。“石金声与刘庄场(时隶属兴化)、大德居士高鹤年奔走沪宁,向省政府及华洋义赈会等组织请赈。前江苏省长韩国钧莅临兴化视察灾情时,石金声竟匍匐拜倒于老友面前,请求设法赈济灾黎。”[3]
面对水灾,江苏省政府组建了江北运河工程善后委员会,推举韩国钧为江北运河工程善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修复运堤工程实际的负责人。“10月3日,韩国钧一行赴扬州,4日至邵伯、高邮一带视察,极目高邮、宝应、兴化、泰州,汪洋一片,渺无边际,沿村桑杨,仅见树梢,墙屋多塌,浮尸漂陈。6月,在兴化城召开各界士绅会议,但见与会者痛哭流涕,竞相挥泪。8日,韩国钧折返,其时狂风大作,轮舟颠簸在一片汪洋之中。省主席叶楚伧邀韩国钧至镇江商量复堤之事,韩国钧挺身疾呼:‘悲愤无益,救灾为急,堵决为先!’迭商当局,筹划任人,亲临现场,指点调度,其间历经艰险,不知凡几。”[4]这一年,韩国钧年已74岁,仍然奔走于兴化等地,其辛劳不难想见。
1938年,徐州会战后,蒋介石下令“决堤黄河以迟滞日军”。6月9日晨,河南花园口黄河大堤炸开。河水漫延使豫、皖、苏三省44个县沦为千里泽国。为了救灾,成立了“苏北黄灾救济委员会”,韩国钧为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为郑肇经(中国水利学之父,时任国民政府中央水工实验所所长)、成静生(后任国民政府江苏省建设厅厅长)。1939年5月,韩国钧和郑肇经赴兴化县(时为江苏省政府所在地)参加苏北黄灾救济会议。会后,韩国钧与郑肇经等,沿着尚未沦陷的运河及里下河视察兴化等地的水情,确定分泄排涝路线,布置抢种庄稼。经过韩国钧的苦心筹划,修坝排涝工程得以顺利进行。这一年,韩国钧已81岁高龄。[5]
可以说,1931年、1938年,兴化等地治水救灾,韩国钧功莫大焉。他救灾的功绩,值得兴化人民永远纪念。
参考文献与注释
[1]张锦炎,范敏,朱文生.苏北耆英韩国钧[J].中国统一战线,2007(2). “微闻国论一时新”,疑为“微闻国论一时清”,见《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1期范崇山、程奎中《在抗日战争时期中的韩国钧》。
[2]程太和. 韩国钧1931年赈灾纪事[N].江海晚报(2014-8-19).
[3]梓沧.兴化掌故丛谈:爱国教育家石金声[E/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b4c14c0102xx57.html.
[4]谢静.爱国爱乡的一代名流韩国钧[J]. 钟山风雨,2002(3).
[5]夏林.韩国钧与江北运河治理[J]. 档案与建设,2019(2).